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11576973374

    作為一個誤入北方的南方人來說,覺得可以談談個人經驗。

    眾所周知,南方人其實喝酒普遍都很一般,對酒也是特別挑剔。太辣不喝,太沖不喝,度數太高不喝,所以,常規來說,喝啤酒和洋酒居多。主要是啤酒度數低,撒兩泡尿,基本上就醒了一大半。洋酒嘛,口感好,度數不會特別高,一杯能舔很長時間。

    北方人喝酒,哼哼!我見過的肯定還不是最猛的。北方人普遍喜歡喝高度酒,而且能喝一斤以上的大有人在。北方冬天冷,在沒有暖氣的年代,高度酒就是取暖利器。60度半斤漱漱口,火力全開小兩斤,而且越往北越能喝。煮酒,兌酒,純度極高,第一次喝跟喝硫酸差不多口感。

    言歸正傳,本人長江中下游人士,南北文化都沾點邊。以前喝酒,基本上都是啤酒,即使喝白酒,也是40度往下。一次二兩,基本上就頂到嗓子眼了。

    但是來到北方之後,誰跟你喝啤酒。上桌就是一瓶牛欄山,四兩的杯子倒滿,然後一盤花生,一盤黑木耳,一盤蠶豆,三個人能幹掉五瓶。

    八年抗戰下來,從牛欄山,一擔糧,一直幹到伏特加兌龍江家園。從最初,一次喝一杯就失憶,到現在一斤半還能打車自己回家,酒量確實是可以練出來的。

    喝酒有技巧,盲目傻喝的,基本上走一圈就跪下了。我個人也是這麼傻過來的,慢慢摸索出了一些喝酒不容易醉的技巧。

    首先是,切勿空腹喝。這是很多人的通病,上桌酒倒好了,先走一個。往往容不容易醉,這第一下很關鍵。所以,建議喝酒之前,路過便利店,買包純牛奶吸。既能保護胃,也猛頂住第一下空腹喝酒。

    其二,是多吃高蛋白的食物。酒桌上,先看一圈,別光挑自己喜歡的吃,而是看好高蛋白的食物。如蛋,牛肉,雞肉等,多吃能夠大大降低喝醉的機率。

    其三,就是收尾的時候多喝湯。一般酒過三巡,就算酒量再好,也暈得差不多了,這時候多喝湯多喝水,促使自己排尿。尿幾回,人也會清醒很多。

    當然,還有一些小聰明的辦法。比如,來之前,喝兩瓶礦泉水,水頂到嗓子眼。上桌之後,端著杯子先走一圈。然後藉機去廁所,稍微壓一下腹部,就全吐出來了,真正被吸收掉的酒少之又少,而且沒有一點味道。然後,洗臉,整理儀容,縷一縷髮型,開始大殺四方。

    如果是因為應酬要喝酒,還是需要一些小聰明的,太實在的人,應酬不了幾年,身體就不行了。如果是和朋友喝酒,點到為止,喝好別喝倒,酒畢竟不是什麼好東西。

    ~~~~~~補充用的昏割線~~~~~~

    看到很多人說北方不一定都能喝,南方不一定都酒量差,這個我是承認的。酒桌摸爬這麼多年,北方不能喝的沒少見,南方喝死人的也見識過。不過,我說的是一個大機率的問題,北方很容易就能碰到一堆能喝的。而南方相比之下,能喝的不及北方密集。

    北方人好喝燒酒,一杯下去,從嘴裡燒到菊花的那種,瞬間就慾火焚身。比較可怕的是北方的糧食酒,玉米小米高粱做成等。口感真的不怎麼樣,大多數南方人肯定不喜歡喝。而且度數極高,還有可能是混合過的酒,專治各種不服。北方人喝酒喜歡喝大口酒,二兩杯子三兩口。大多數南方人,在喝不習慣北方烈酒的情況下喝大口酒,基本上一個回合就掛了。

    南方的酒就溫和太多了,湖南湖北四川雲南等地,大部分人家都有自制的米酒或者說黃酒。做法簡單,口感溫和,味道多是如同果汁一樣酸甜,但是後勁極大,這和北方的酒是完全不一樣的。就我自己也在家DIY了多種南北合璧的米酒,偶爾自己來一小杯,當時沒什麼感覺,一段時間後,眼皮都抬不起來了。

    所以,折中一點,在同樣一種都未曾嘗試過的酒面前。大多數北方人能多扛幾回合,是不爭的事實。天南地北喝過一圈的,心裡都有數。

    再就是喝酒應酬上的補充。

    吐酒是有技巧的,北方一些地方叫“出酒”。酒如果吐出來,對身體的損傷遠小於自己新陳代謝掉。如果身體底子不是特別鋼筋鐵骨的,一兩年肝腎功能就報警了。這些年,太過實誠,喝酒喝死的朋友也是有的。所以,應酬的時候需要一些技巧來讓自己看起來“體面”一點。

    上桌前喝水或者喝飲料,主要目的是避免空腹的情況下酒精過多的被吸收。有水稀釋一下胃酸,再用上面小技巧吐酒,可以大大降低胃酸灼傷食道的情況,也可以掩蓋胃液的氣味,一定程度上做的“天衣無縫”。別等到吃飽喝足了吐,傷胃還有窒息的風險。

    這一上桌,就有了一杯酒的差距,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應酬上的“續航能力”。即使趕上被人車輪戰,也能招架一二。應酬喝酒,一般也就上半場會小拼一下,酒桌過半之後,基本上都是小舔。這時候大殺四方,那就是自己沒情商了。應酬的目的就是桌上陪好,收工時大家都不失顏面,體面收場。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七分清醒,這個前提就是知道自己的酒量,喝到什麼程度會失態。酒品就是人品,喝多的時候會放大一個人的陰暗面,如果你個人有什麼不能見光的嗜好,一定要把握自己喝酒的度。酒後失態,丟的不只是一頓飯上的顏面,實際上損失遠超過想象。

    這些年,喝趴過無數次,也把人喝跪過無數次。中途誰吐過,眼白充血程度就能看出來。中國的酒文化確實是博大精深,三言兩語不足以表達萬一。喝酒也是一門技術活,可以用來談生意,能用來交際,也能用來窺視一個人的陰暗面。

    生活不得已而為的朋友,建議多掌握一些喝酒的技巧,保護自己的身體,也能保護自己的顏面。朋友交際喝酒的,高手過招,點到為止,兩敗俱傷不值得。

    ~~~~~~再更新~~~~~~~

    看到很多人執著於個別地方個別能喝的,希望部分小團體能夠支撐一省的面子。這就是喝酒最大的弱點,要面子。想保面子怎麼辦?喝!

    這麼說吧!

    這就是十分典型的人以群分。

    因為題主這個關於應酬的問題,正巧我也是從他這個懵懂年紀過來的。應酬喝酒,都是很被動的,說直接點,都是為了生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不是一句調侃的話,而是這個社會最現實的寫照。因為應酬而喝酒的,幾人不是身不由己。

    再說喝,喝酒多了,接觸天南地北的也都是喝酒的,滴酒不沾的,基本上坐不到一桌,所以想急著給自己省爭點面子的,可以放心了。我肯定不會拿個北方能喝的圈子,去比南方不能喝的一群,藉此來分個南北高低。

    有人專門點到了雲貴川,那就專門說雲貴川吧,喝酒的如果不認識幾個雲貴川酒仙,那真的是白喝了。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個五十斤左右的壇,壇內都是自制米酒(各地區叫法不同)或者說黃酒,製作方式大同小異,入口綿柔,後勁極大,本地人能扛得住的都不多,外地人第一次喝,怎麼暈都不知道。知道酒厲害,更知道當地人喝酒,大多數也就是吃飯時候,用一兩還不到的小瓷杯倒上一點,就這小杯,能從開始吃飯喝到吃完。每天米酒的攝入量,充其量也就二兩不到。

    當地人把自制酒,當成一種民間養生,每天喝一點,有助於身體健康,夜間睡眠。但是招待朋友,主家一口氣喝半斤尚可,能喝一兩斤的還是少數。接待遠方貴客,會拉著一個村寨能喝且有名望的作陪以示尊重,湘鄂也有類似習俗。然而,一個村寨才可能湊出一兩桌能喝的,其他皆是作陪。這比例上,平均能喝的人,並不是特別高。

    再說下北方吧。

    第一次碰到能喝的是內蒙古的,當地酒及其烈,味道無法形容,聞一下都有點犯暈。部分地方有老習俗,接待貴客,起手三碗。當然,碗看起來很大,其實容量很小,充其量也就一兩左右。

    一口悶。

    喝完碗只要放下,主人會立刻讓人續滿,繼續喝。不懂習俗的,基本上吃不到肉就已經躺了。我也是經人提醒,不能喝了,將碗扣下,主人便不會再續酒,不然主人以為你沒喝爽,會一直續下去。當家主人也會一起碰碗喝,把主人喝倒,基本上不可能了。就算喝倒了,旁邊還有好幾個替補,總之喝下去,最後自己肯定是要抬出去的。

    這裡一般都是一大家子,都是家中直系二三十人圍坐在一起,起碼半數以上的人能保證把客人喝倒。這還不是關鍵,人家喝爽了,還能連蹦帶跳的唱半個小時的歌。

    這就過分了!

    我喝成他們這樣,能站穩就不錯了,人家還能跳舞唱歌。

    這些年,因為早年應酬需要,加上自己也偶爾沒事喜歡跟朋友一起喝點小酒。天南地北的人都有接觸,哪裡能喝的人比例高還是有數的。有被南方朋友扮豬吃老虎喝翻過,也有火力全開,瞬間放倒一片北方朋友的戰績。

    但是還是得從比例上來說,喝酒圈的朋友中,都有共識,北方人普遍要比南方人能喝。依靠個別少數南方酒仙,是沒法提高這個平均值的。

    再就是很多人說空腹喝牛奶對胃不好什麼的,這個只是三項應急選擇之一。

    分別是,“水”,“飲料”,“牛奶”。

    有三個可供選擇,硬要挑一個可能對胃不好的選項,這種執著,還真是有點無能為力了。

    酒精攝入量過大,傷肝,傷腎,對大腦細胞也有損傷。相比之下,能在應酬的時候吐出來,也是自我保護的最大補救了。所以,別再執著吐了又有什麼弊端。應酬喝酒,不可能面面俱到,那太天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瑜伽磚好,買來的瑜伽磚怎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