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mkkn32126
-
2 # 使用者4163059234182
“任重而道遠”的上一句是士不可以不弘毅。
出自論語·泰伯篇。《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全文(節選)如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譯文如下:
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鬥終身,死而後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
擴充套件資料: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意思是作為一個士人,一個君子,必須要有寬廣、堅韌的品質,因為自己責任重大,道路遙遠。
論語·泰伯篇共計21章,本篇的基本內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學生對堯,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評價。孔子在教學方法和教育思想的進一步發揮;孔子道德思想的具體內容以及曾子在若干問題上的賞析。
《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下一句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出自春秋孔子《論語·泰伯》 。原文節選如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為此理想而奮鬥終身,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孔子的“為仁由己”人本主義哲學,淋漓地發揮了春秋智者的“吉凶由人”的人學思緒,大大凸顯了其間的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為人成為歷史的主體和天地間的至尊奠定了堅實而深厚的思想基礎。高度肯定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在此“人”與“道”相對中,作為一種法則與政治正義象徵的“道”是客體,而人是能捍衛、弘揚“道”的積極主體。這種鮮明的對比,尤其是文中的“弘”與“能”字,既賦予了人任重道遠的道義責任,又大大突出了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