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連忘返[liú lián wàng fǎn] 流連:留戀不止。玩樂時留戀不願離開。留戀得忘記了回去。2、氣喘吁吁[qì chuǎn xū xū] 形容呼吸急促,大聲喘氣。3、汗流浹背[hàn liú jiā bèi] 浹:溼透。汗流得滿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懼或非常害怕。現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溼透了。4、望梅止渴[wàng méi zhǐ kě]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5、曲徑通幽[qū jìng tōng yōu] 曲:彎曲;徑:小路;幽:指深遠僻靜之處。彎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靜的地方。6、入鄉隨俗[rù xiāng suí sú] 到一個地方,就順從當地的習俗。7、極目遠眺[jí mù yuǎn tiào] 極:盡;眺:望。 盡眼力之所及眺望遠方。8、登高一呼[dēng gāo yī hū] 比喻有影響的人物發出倡議。9、名勝古蹟[míng shèng gǔ jì] 風景優美和有古代遺蹟的著名地方。10、登高望遠[dēng gāo wàng yuǎn] 登上高處,看得更遠。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11、海市蜃樓[hǎi shì shèn lóu] 蜃:大蛤。原指海邊或沙漠中,由於光線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現虛幻的樓臺城郭。現多比喻虛無縹渺的事物。12、湖光山色[hú guāng shān sè] 湖的風光,山的景色。 指有水有山,風景秀麗。13、曉行夜宿[xiǎo xíng yè sù] 曉:天明。一早起來趕路,到夜裡才住宿下來。形容旅途奔波勞苦。14、草行露宿[cǎo xíng lù sù] 走在野草裡,睡在露天下。 形容走遠路的人艱苦和匆忙的情形。15、風塵僕僕[fēng chén pú pú] 風塵: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僕僕:行路勞累的樣子。 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勞累。16、安步當車[ān bù dàng chē] 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17、不遠萬里[bù yuǎn wàn lǐ] 不以萬里為遠。形容不怕路途遙遠。18、兼程並進[jiān chéng bìng jìn] 兼:兩倍的;並:合併。 加快步伐,一天走兩天的路程。19、飄洋過海[piāo yáng guò hǎi] 渡過海洋。 多指去異國他鄉或遠處。20、東西南北[dōng xī nán běi] 指四方、到處、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處飄泊,行蹤不定旅遊 “旅”是旅行,外出,即為了實現某一目的而在空間上從甲地到乙地的行進過程;“遊”是外出遊覽、觀光、娛樂,即為達到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來即旅遊。所以,旅行偏重於行,旅遊不但有“行”,且有觀光、娛樂含義。引古典故1.旅行遊覽。南朝 梁 沈約《悲哉行》:“旅遊媚年春,年春媚遊人。”唐王勃《澗底寒松賦》:“歲八月壬子旅遊於蜀,尋茅溪之澗。” 宋無名氏《異聞總錄》卷一:“臨川畫工黃生,旅遊如廣昌,至秩巴寨,卒長郎巖館之。” 明吳承恩《著》:“東園公初晉七袠,言開曼齡,是日高宴……會有京華旅遊淮海浪士,聞之歡喜。”《人民文學》1981年第3期:“旅遊事業突起後,就有人在半山寺開設茶水站。”2.謂長期寄居他鄉。唐賈島《上谷旅夜》詩:“世難那堪恨旅遊,龍鍾更是對窮秋。故園千里數行淚,鄰杵一聲終夜愁。” 唐尚顏《江上秋思》詩:“到來江上久,誰念旅遊心。故國無秋信,鄰家有夜砧。” 明文徵明《枕上聞雨有懷宜興杭道卿》詩:“應有旅遊人不寐,淒涼莫到小樓前。” 清陸以湉《冷廬雜識·孔宥函司馬》:“廿載邗江路,行吟動值秋……旅遊復何事,飄泊問沙鷗。”基本概念旨在提供一個理論框架,用以確定旅遊的基本特點以及將它與其他類似的、有時是相關的,但是又不相同的活動區別開來。國際上普遍接受的艾斯特定義,1942年,瑞士學者漢沃克爾和克拉普夫。旅遊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暫時居留而引起的一種現象及關係的總和。這些人不會因而永久居留,並且主要不從事賺錢的活動。
1、流連忘返[liú lián wàng fǎn] 流連:留戀不止。玩樂時留戀不願離開。留戀得忘記了回去。2、氣喘吁吁[qì chuǎn xū xū] 形容呼吸急促,大聲喘氣。3、汗流浹背[hàn liú jiā bèi] 浹:溼透。汗流得滿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懼或非常害怕。現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溼透了。4、望梅止渴[wàng méi zhǐ kě]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5、曲徑通幽[qū jìng tōng yōu] 曲:彎曲;徑:小路;幽:指深遠僻靜之處。彎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靜的地方。6、入鄉隨俗[rù xiāng suí sú] 到一個地方,就順從當地的習俗。7、極目遠眺[jí mù yuǎn tiào] 極:盡;眺:望。 盡眼力之所及眺望遠方。8、登高一呼[dēng gāo yī hū] 比喻有影響的人物發出倡議。9、名勝古蹟[míng shèng gǔ jì] 風景優美和有古代遺蹟的著名地方。10、登高望遠[dēng gāo wàng yuǎn] 登上高處,看得更遠。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11、海市蜃樓[hǎi shì shèn lóu] 蜃:大蛤。原指海邊或沙漠中,由於光線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現虛幻的樓臺城郭。現多比喻虛無縹渺的事物。12、湖光山色[hú guāng shān sè] 湖的風光,山的景色。 指有水有山,風景秀麗。13、曉行夜宿[xiǎo xíng yè sù] 曉:天明。一早起來趕路,到夜裡才住宿下來。形容旅途奔波勞苦。14、草行露宿[cǎo xíng lù sù] 走在野草裡,睡在露天下。 形容走遠路的人艱苦和匆忙的情形。15、風塵僕僕[fēng chén pú pú] 風塵: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僕僕:行路勞累的樣子。 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勞累。16、安步當車[ān bù dàng chē] 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17、不遠萬里[bù yuǎn wàn lǐ] 不以萬里為遠。形容不怕路途遙遠。18、兼程並進[jiān chéng bìng jìn] 兼:兩倍的;並:合併。 加快步伐,一天走兩天的路程。19、飄洋過海[piāo yáng guò hǎi] 渡過海洋。 多指去異國他鄉或遠處。20、東西南北[dōng xī nán běi] 指四方、到處、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處飄泊,行蹤不定旅遊 “旅”是旅行,外出,即為了實現某一目的而在空間上從甲地到乙地的行進過程;“遊”是外出遊覽、觀光、娛樂,即為達到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來即旅遊。所以,旅行偏重於行,旅遊不但有“行”,且有觀光、娛樂含義。引古典故1.旅行遊覽。南朝 梁 沈約《悲哉行》:“旅遊媚年春,年春媚遊人。”唐王勃《澗底寒松賦》:“歲八月壬子旅遊於蜀,尋茅溪之澗。” 宋無名氏《異聞總錄》卷一:“臨川畫工黃生,旅遊如廣昌,至秩巴寨,卒長郎巖館之。” 明吳承恩《著》:“東園公初晉七袠,言開曼齡,是日高宴……會有京華旅遊淮海浪士,聞之歡喜。”《人民文學》1981年第3期:“旅遊事業突起後,就有人在半山寺開設茶水站。”2.謂長期寄居他鄉。唐賈島《上谷旅夜》詩:“世難那堪恨旅遊,龍鍾更是對窮秋。故園千里數行淚,鄰杵一聲終夜愁。” 唐尚顏《江上秋思》詩:“到來江上久,誰念旅遊心。故國無秋信,鄰家有夜砧。” 明文徵明《枕上聞雨有懷宜興杭道卿》詩:“應有旅遊人不寐,淒涼莫到小樓前。” 清陸以湉《冷廬雜識·孔宥函司馬》:“廿載邗江路,行吟動值秋……旅遊復何事,飄泊問沙鷗。”基本概念旨在提供一個理論框架,用以確定旅遊的基本特點以及將它與其他類似的、有時是相關的,但是又不相同的活動區別開來。國際上普遍接受的艾斯特定義,1942年,瑞士學者漢沃克爾和克拉普夫。旅遊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暫時居留而引起的一種現象及關係的總和。這些人不會因而永久居留,並且主要不從事賺錢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