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你永遠追不上的巨人

    叫做玉璧。玉璧,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穿孔稱作“好”,邊緣器體稱作“肉”。一般把體形扁平、周邊圓形、中央有孔且邊大孔小的器物稱為壁。因是玉製,所以稱“玉璧”。考古發現,玉璧最早產生於距今約5、6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一直到清朝,都有不同形制和紋飾的玉璧出現。玉璧的應用範圍也極為廣泛,既是權力等級的標誌,也可用於佩戴,亦能作為隨葬品,同時又是社會交往中的饋贈品或信物。擴充套件資料:

    1、蒲紋:即蒲席的紋樣,一般由三種不同方向的平行線交叉組織,用淺而寬的橫線或斜線把玉器表面分割成近乎蜂房排列的六角形紋樣,六角形有時還琢有陰線的谷紋,此樣紋流行於漢代。

    2、渦紋:顧名思義,如同水渦,故為渦紋。其特徵是圓形,內圈沿邊飾有旋轉狀弧線,中間為一小圓圈,似代表水隆起狀,圓形旁邊有五條半圓形的曲線,似水渦激起狀。渦紋最早出現在青銅器上,商代早期的渦紋是單個連續排列的,商周時期的渦紋則一般與龍紋、目紋、鳥紋、虎紋、蟬紋等相間排列,渦紋多用於罍、鼎、斝、瓿的肩、腹部;除了青銅器上的紋飾,渦紋還廣泛用於玉璧上的紋飾;新石器時代至戰國時期的陶器上也極為常見。

    3、勾連雷紋:是古代漢族幾何紋樣的一種,由近似“T”形的線條互相勾連組成,再填以雷紋。它的主要特點是“花”的部分與“地”的部分形成勾狀。作為中國古代青銅器紋飾之一,多見於青銅器、玉器、陶瓷器上,多用於器邊裝飾,盛行於晚商至周初,戰國時再度流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洋河的“藍色文化”如何才能走向經典永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