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八大菩薩分別叫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金剛手菩薩、虛空藏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除蓋障菩薩。
1、文殊菩薩
生於印度舍衛國,後跟釋迦牟尼佛出家,常隨侍釋尊左右,幫助釋尊弘法。“文殊”是妙的意思,“師利”是德、吉祥之意。密宗稱之為吉祥金剛、般若金剛。文殊菩薩司理智慧,與普賢菩薩相對。文殊的影象一般為騎獅像,頂結五髻,表大日之五智,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有梵篋,右手執金剛劍。
2、普賢菩薩
是行、願弘深的典範。梵語的普賢稱“三曼多拔陀羅”,密宗亦稱普賢為善攝金剛、真如金剛、如意金剛。在雕像上,普賢乘白象侍佛之右;文殊駕獅子侍佛之左。據說普賢菩薩掌管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文殊菩薩則掌管諸佛的智德與證德。一般把普賢菩薩視為祈求延命的本尊。
3、觀世音菩薩
唐宋以來,民間信仰的有三十三變化觀音。密宗造像有六觀音、七觀音等變化。六觀音是十一面觀音、不空罥索觀音、千手千眼觀音、如意輪觀音、馬頭觀音和準提觀音。另外加上聖觀音,稱為七觀音。觀音的造像很多,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二臂、三面八臂等。
4、金剛手菩薩
即金剛薩埵,此名稱於密教中,所指有四:(1)指密教傳法之第二祖。(2)為金剛界曼荼羅中,金剛部院三十七尊之一。(3)為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中,十七尊中之主尊。(4)為胎藏界曼荼羅金剛部院“大智金剛部”之主尊。一般認為是大勢至菩薩在密教的現身。
5、虛空藏菩薩
為福德之寶藏如同虛空無限之意。在胎藏界曼荼羅中,虛空藏菩薩是虛空藏院的主尊。東密求聞持聰明法觀想虛空藏菩薩本尊形像,菩薩全身為金色,相貌莊嚴,頭戴五佛寶冠,在蓮花上半跏坐,容顏美妙而喜悅,左手執白色蓮花,花上有如意寶珠,發出黃色光芒,右手結與願印。
6、地藏菩薩
在釋迦佛入滅以後,彌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薩肩負著救度六道眾生的重大使命。地藏菩薩現出家菩薩像,其雕像為僧侶打扮,左手擎寶珠,右手持錫杖。
7、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形像深受眾人喜愛;但在胎藏界的形像是,左手當胸,手掌張開,右手執蓮花,所戴寶冠中有寶塔,塔中現舍利;在金剛界的形像是,右手大拇指、食指、小指均豎立,中指與無名指彎曲置胸前,左手放在膝上。
8、除蓋障菩薩
根據佛經記載,除蓋障菩薩的修行歷史異常悠久,其弘化功績不勝列舉。而這位大菩薩代表的清除蓋障、消災免難也是當今世人之急需,毫無疑問,虔誠禮敬這位大菩薩,認真踐履謹言慎行、清心寡慾的功夫,逐步減少自己修行道路上的障礙,乃是離苦得樂、趨向菩提的關鍵之所在。
南嶽八大菩薩分別叫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金剛手菩薩、虛空藏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除蓋障菩薩。
1、文殊菩薩
生於印度舍衛國,後跟釋迦牟尼佛出家,常隨侍釋尊左右,幫助釋尊弘法。“文殊”是妙的意思,“師利”是德、吉祥之意。密宗稱之為吉祥金剛、般若金剛。文殊菩薩司理智慧,與普賢菩薩相對。文殊的影象一般為騎獅像,頂結五髻,表大日之五智,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有梵篋,右手執金剛劍。
2、普賢菩薩
是行、願弘深的典範。梵語的普賢稱“三曼多拔陀羅”,密宗亦稱普賢為善攝金剛、真如金剛、如意金剛。在雕像上,普賢乘白象侍佛之右;文殊駕獅子侍佛之左。據說普賢菩薩掌管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文殊菩薩則掌管諸佛的智德與證德。一般把普賢菩薩視為祈求延命的本尊。
3、觀世音菩薩
唐宋以來,民間信仰的有三十三變化觀音。密宗造像有六觀音、七觀音等變化。六觀音是十一面觀音、不空罥索觀音、千手千眼觀音、如意輪觀音、馬頭觀音和準提觀音。另外加上聖觀音,稱為七觀音。觀音的造像很多,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二臂、三面八臂等。
4、金剛手菩薩
即金剛薩埵,此名稱於密教中,所指有四:(1)指密教傳法之第二祖。(2)為金剛界曼荼羅中,金剛部院三十七尊之一。(3)為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中,十七尊中之主尊。(4)為胎藏界曼荼羅金剛部院“大智金剛部”之主尊。一般認為是大勢至菩薩在密教的現身。
5、虛空藏菩薩
為福德之寶藏如同虛空無限之意。在胎藏界曼荼羅中,虛空藏菩薩是虛空藏院的主尊。東密求聞持聰明法觀想虛空藏菩薩本尊形像,菩薩全身為金色,相貌莊嚴,頭戴五佛寶冠,在蓮花上半跏坐,容顏美妙而喜悅,左手執白色蓮花,花上有如意寶珠,發出黃色光芒,右手結與願印。
6、地藏菩薩
在釋迦佛入滅以後,彌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薩肩負著救度六道眾生的重大使命。地藏菩薩現出家菩薩像,其雕像為僧侶打扮,左手擎寶珠,右手持錫杖。
7、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形像深受眾人喜愛;但在胎藏界的形像是,左手當胸,手掌張開,右手執蓮花,所戴寶冠中有寶塔,塔中現舍利;在金剛界的形像是,右手大拇指、食指、小指均豎立,中指與無名指彎曲置胸前,左手放在膝上。
8、除蓋障菩薩
根據佛經記載,除蓋障菩薩的修行歷史異常悠久,其弘化功績不勝列舉。而這位大菩薩代表的清除蓋障、消災免難也是當今世人之急需,毫無疑問,虔誠禮敬這位大菩薩,認真踐履謹言慎行、清心寡慾的功夫,逐步減少自己修行道路上的障礙,乃是離苦得樂、趨向菩提的關鍵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