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諮詢師天生

    為了應對次貸危機,美聯儲釋放出了史無前例的龐大流動性,這也推高了美國企業債券規模重新回到了2008年前的高位,如此大規模的企業債券是美國經濟的巨大風險,存在未來可能引發債務危機的可能,然而短期內暫時還不會爆發。

    一、企業債的規模與原因

    (一)龐大的企業債規模

    2008年的次貸危機無論對於個人債務和企業債務都是重創,其後兩者都出現了明顯的下降。但在2012年開始,企業債又得到了明顯的加速擴張,不但迅速恢復了規模,並且已經上升到了2008年危機前的水準,這樣的規模對經濟的風險隱患相當明顯。而今年,企業債務對比gdp的比例達到了接近75%的水平,同時企業債務佔企業總資產比例也創造了歷史新高。(二)企業槓桿高企的原因

    2008年之後,美聯儲為了對經濟進行支撐,開啟了史無前例的三次量化寬鬆,這樣釋放的龐大流動性在2013-2014年達到了頂峰,此時借貸成本幾乎為零,並且借貸極為方便。這時對於公司企業來說,顯然是一個明顯的機會,因為可以幾乎無成本的獲得巨大的資金用於投資。但是這樣巨大的資金並不是完全進入了企業的投資當中,因此貨幣供應和企業借貸對於gdp的貢獻相當少。這樣的資金轉而進入到了金融市場,美股中推升市值的企業回購就是從那時開始的。也就是說,企業借貸並沒有真實支援企業擴大經營,提升盈利,而是進入了虛擬經濟當中,債務問題的根源從此種下。

    二、企業債的風險和爆發可能

    (一)債務集中到期的風險

    企業借貸發債活動在2013-2014年間達到頂峰,這意味著大部分的企業的借貸行為集中在短暫的一年左右的時間內,這樣在債務到期時,密集的債務壓力將引發一定的連鎖反應。其中第一波債務的密集到期就在2020年開始,而隨著主要上市公司的債券和大企業債券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集中到期,對於美國經濟的衝擊將逐漸增加。

    這在經濟增長週期完全不是問題,但在經濟下行週期,這樣的衝擊可能就會非常大:一方面,企業債集中到期會擠佔原本就緊張的現金流,抑制繼續的投資;另一方面,股市在下行週期的市值下跌,會拉昇企業債利差,讓衝擊效果增加。(二)資金撤離的衝擊

    本輪經濟復甦中,美國由於有頁岩氣革命的拉動,在全球經濟中優先實現了增長,因此全球央行寬鬆週期帶來的流動性都向美國移動,因此可以看到美國的國債收益率都被拉低了。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美國企業發債融資的資金中,有很多來自於全球市場,並不是只有美國國內資金。因此在美國經濟下行開始後,這樣的資金會迅速出逃,導致對企業再次融資的壓力,放大企業債衝擊。

    (三)流動性過度釋放的風險

    美國經濟下行風險以及貿易問題,可能帶給美聯儲更大的壓力來迅速降息,如果降息速度過快,甚至開啟負利率週期,對債務問題反而可能加劇。因為一方面流動性會迅速推高資產價格,壓低實體回報率,讓企業現金流承壓;另一方面,繼續推高的流動性會讓企業能夠繼續發債回購,讓債務和股市泡沫更加明顯,從而在危機到來時,產生更強的衝擊力。

    三、債務問題短期內爆發的機率不大

    我們可以看到,企業債問題非常可能成為本輪經濟危機中的有力誘因,但是現在暫時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企業債務的集中到期還需要時間,另一方面,短期內爆發的可能性並不大。

    第一,寬鬆週期帶來融資成本下降

    目前美聯儲已經進行了一輪降息,並且很可能在9月開啟下一次降息,甚至開啟降息週期。利率的降低將帶給美企融資的便利和成本下降,這樣稀釋了債務壓力。在降息重新推高債務之前,債務違約爆發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第二,美國經濟尚未衰退,資金流出風險小

    雖然很多指數都在預示著美國經濟未來的衰退,但是至少從現在來看,美國經濟資料尚好。現在美國經濟正從經濟增長週期向下行週期過渡,但並未正式走向下行,因此國際資本暫時不會迅速流出(全球環境比美國情況還要差),企業債務壓力自然比較小。第三,企業盈利尚足以維持債務成本

    雖然債務問題對於美企的現金壓力非常大,但在2017年以前積累的高速經濟增長當中,美企盈利尚足以應對債務到期壓力。

    可以看到,在短期內,經濟背景是對債務問題總體有利的,可以說,如果債務問題現在開始集中到期,對美國衝擊相對可控。但隨著經濟下行趨勢的逐漸明顯,上述的問題都會出現變化,債務風險將逐漸增加。

    綜上,美國企業債務的迅速擴大和積累是美國經濟遠期非常嚴重的風險隱患,雖然在短期內不會面臨集中爆發的風險,然而隨著經濟下行趨勢的逐漸擴大,債務問題會隨著時間推移逐漸積累和放大,未來很可能會成為本輪危機爆發的風險誘因。

  • 2 # 財商路人蟻

    結論:美債短期還不會有違約風險,雖然債務在擴張,但美國的經濟資料表現相對歐元區等國家很好,還可以覆蓋,另外利用美元信用擴張的全球化特性,放大信貸週期,也可以規避短期違約風險。

    背景:

    在全球經濟疲軟下,歐元區國家債券收益率紛紛走向負利率,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市場避險情緒攀升,都在買入避險資產,其中長期債券和黃金成為市場避險的投資選擇,相比其他債券的風險,美債依然是最好的選擇。這也導致長期美債收益率下跌,出現倒掛的情況

    1債務擴張不一定是壞事

    信用擴張的過程就是賦予市場購買力,同時也意味著債務的誕生,一個良性的信用迴圈是,我們透過信用擴張產生的購買力和債務,市場把購買力用在投資生產活動中,並在投資生產活動中創造了價值。並且能償還借來的購買力,意味著資源實現了最佳化,債權人和債務人都能從中獲利。那麼這就是一個良性債務週期迴圈。

    經濟發展中負債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沒有債務就意味著沒有信用環境,沒有市場購買力,那就不存在發展的可能性。

    債務增長並不是壞事,我們要判斷一個債務的好與壞。要看信貸賦予的購買力帶來的結果或者說經濟成果是什麼。債務能否得到有效償還。

    債務擴張意味著市場購買力的增加,只要能帶來足夠的經濟效益,並且償還購買力,那債務擴張就是好的。

    2 收益率倒掛是一個風險指標,但不代表經濟危機的到來

    目前市場上都用收益率倒掛來的歷史資料來揭示經濟衰退風險,揭示經濟危機的到來,比如以美國為例,歷史上的9次出現收益率倒掛的情況有出現經濟衰退的,也有沒有出現經濟衰退的,如果就簡單的指標和發生機率去判斷經濟危機大到來,顯得有些依樣畫葫蘆,這應該是系統性的問題或者說是制度設計的問題。不是一個收益率指標就可以囊括的。

    美債出現收益率倒掛並不決定經濟危機的到來,而是美債券作為避險資產,在歐元區國家走向負利率環境,經濟疲軟的情況下,增持美債是比較好的避險選擇,從而使得市場的長期美債收益走低,價格走高,出現收益率倒掛的情況。本身美國就是第一大債券市場,債券市場在其金融體系中的融資和風險對沖作用極大。

    而對於其他國家外匯儲備對美債的增持和減持並不是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而是對外匯儲備投資渠道的動態調整,比如中國拋售美債,中國的外匯儲備投資中美債佔比大,適當減持可以選擇其他投資渠道,進行風險對沖和最佳化配置,規避單一美元信用的風險。而日本增持美債是官方外匯儲備的投資偏好,而且日本增持美債也是為了穩定幣值和對外貿易的調整(圖片來源RIA)

    3 美債短期雖然承壓,但不會出現債務違約

    美國是唯一的世界貨幣,美國的信用擴張產生的債務不是自己消化的,而是全球在消化,也使得美債的週期有了很大的調整空間。而且美債的上限在奧巴馬事情的一個方案中,債務上限已經提高了很多,等於放大了信貸和債務週期,可以緩衝短期違約風險的到來。

    美聯儲的關注點在於能否在低通脹的情況下,對美國經濟增長保持持續性刺激,同時避免商品和服務的通脹過高,往往會忽略債務堆積帶來的資產價格的高通脹問題。這也是美國經濟資料表現良好的情況下,美國內部經濟存在的風險。

    美國自己製造的單邊貿易主義帶來的不確定風險也在衝擊著美國經濟,如果不能在放大債務週期後,及時消化債務堆積的資產價格泡沫,帶來的美股資產價格高通脹風險。在美國還沒有進入加息週期的情況下,一旦資產價格的泡沫被戳破,就會傳導到其他金融市場,那麼就有可能帶來債券市場違約的情況發生。

    我們可以透過一個指標-債務在GDP增長的佔比,來判斷債務好與壞。以及債券市場違約風險的大小,這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只要這個指標處於合理範圍,那債務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就會處於一個良性的迴圈。那麼就不會出現債務違約的風險。

    綜上所述:美債的擴張不一定就是壞事,而美元作為世界貨幣,信貸週期的調整空間很大,雖然承受外部經濟風險衝擊,但只要平衡好債務在GDP佔比問題。消化資產泡沫,短期違約風險不存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匯“子並母”重組塵埃落定,新巨頭如何扭轉業績疲軟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