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098613971747

    元雜劇的形式

    四折一楔子構成一本 角色行當的性格型別劃分 豐富的賓白與科範 題目正名的廣告效應

    一、折、楔子和本

    雜劇劇本的體例十分精嚴,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構成一本,演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少數作品也有一本分為五折或六折的,還有用兩個楔子的。通常一本就是一部戲,個別情節過長的戲,可寫成多本,如王實甫《西廂記》共五本二十折,楊景賢《西遊記》六本二十四折,每本戲仍是四折。這很像後世的連臺本戲或連續劇。一本戲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角主唱的叫末本戲,女角主唱的叫旦本戲。

    折,首先是劇本情節的一個自然段落,可以是一場(一個固定場景)戲,也可包含多個場次;另外又是劇曲音樂的一個單元,每折由一個有嚴格程式的套數構成。

    楔子,只唱一二支曲子,篇幅比折短小,位置也不固定。一般放在劇本開頭,對人物、故事進行簡要的介紹或交待,其作用相當於引子或序幕。也有一些放在折與折之間,則是為了劇情的過渡或聯絡,與後來的過場戲相類。

    二、角色行當

    角色與行當同義,是中國戲曲根據劇中人物的性別、身份、年齡、品質與性情等因素綜合概括出的各種性格型別。與此對應,演員也根據自己的應工分為不同的行當。元雜劇的角色有旦、末、淨、雜四類。旦是女角,除了正旦的女主角,還有小旦、貼旦(可省作貼,一般為丫環)、搽旦(不正派的女人)等配角;末是男角,正末為男主角,外末(正末之外的男角)、沖末(開場之末)等為男配角;淨類似京劇的花臉,一般為性格剛猛的人物(可扮男,也可扮女),也包括丑角的反派人物。元雜劇中原沒有“醜”的行當,明刊版本中的醜是明人參照南戲增改的。雜是上述三類不能包括的雜角,例如,卜兒(老年婦女)、徠兒(小男孩)、孤(官員)、潔(和尚)、駕(皇帝)、邦老(強盜)等。

    雜劇劇本通常只在人物第一次出場時寫明“旦扮×××”或“末扮×××”,以後則只標角色,不注人名。這是在閱讀劇本時要預先了解的。

    三、曲詞

    曲詞是雜劇的歌唱部分,由正末或正旦演唱,主要用以展示人物心理,抒發情感,有時也用來交待劇情,具有抒情兼敘事的雙重功能。因為這種曲詞采用的是曲牌體,即由一個個固定的曲調聯綴的組歌,而且在劇中佔有主導的地位,所以往往以此指代元雜劇,稱之為曲、北曲、元曲等等。

    雜劇劇曲的編排有一定的程式,四折戲用四個套數,每個套數都有固定的宮調。元雜劇共用九個宮調,即所謂“五宮四調”:仙呂宮、南呂宮、中呂宮、黃鐘宮、正宮和大石調、雙調、越調、商調。每個宮調下都統帥著若干曲牌,每個曲牌都有一定的音樂旋律,與之配合的文詞也有一定的格式,即格律。

    曲律與詩詞不同,採用中原音韻的新四聲。其特徵是“平分陰陽”和“入派三聲”,即平聲分化為陰平與陽平兩個聲調,入聲消失,所有入聲字都流入平上去三聲之中。這與今日普通話的聲調很相類。曲文押韻也用《中原音韻》所歸納的“東鍾”“江陽”等十九部,可以平仄通押。此外曲比詩詞韻腳繁密,一般句句押韻,而且每套都要一韻到底,不得換韻。

    曲文創作就是在一定的音樂框架中“填詞”,必須遵守曲牌規定的字數、句數以及平仄格律等定式,這與宋詞的寫作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曲文與曲樂的配合有一定的靈活性,因此可以隨時增添襯字、襯句,也可減字減句。因此雜劇曲文顯得靈動活潑,口語性很強,實際上是一種解放了的新詩體。

    四、賓白

    元雜劇中的道白,稱為“賓白”。對此前人有兩種解釋,一說“唱為主,白為賓,故曰賓白。言其明白易曉也。”(徐渭《南詞敘錄》)一說“兩人對說曰賓,一人自說曰白”。(單宇《菊坡叢話》)前一說有字義學根據,較為正確。

    雜劇道白的樣式很豐富,除了對白、自白,還有“帶雲”(歌唱中附帶的說白)、“背雲”(旁白)、“內雲”(後臺人員或角色與臺上角色的對話)等。這些都屬於口語化的散文白,與此相對,還有韻文白。如上場詩、下場詩以及常見插入的通俗詩詞,就都是由人物當場唸誦的。可以說後世戲曲的各種道白形式,在元雜劇中已是應有盡有。

    五、科範

    元雜劇的表演“唱唸做打”俱全。科範就是做與打的做工表演,一般簡稱“科”,在南戲中則稱作“介”,或通稱科介。徐渭《南詞敘錄》說:“相見、作揖、進拜、舞蹈、坐跪之類,身之所行,皆謂之科。”元劇中的科,除了徐渭所說的動作表演,還有其他兩種指義。一是規定某種特殊的情感表演,如“做忖科”,即做沉思的樣子;“做哭科”、“做笑科”,就是要求進行哭或笑的情感表演。二是指某種特定的舞臺音響效果。如《漢宮秋》中的“內做雁叫科”、《竇娥冤》中的“內做風科”,就是要求後臺根據劇情製造出雁叫或颳風的音響效果。

    六、題目正名

    雜劇結尾有“題目正名”,用兩句或四句對偶句總結全劇內容,交待劇名。它不是情節的組成部分,其功能在於廣告宣傳,可能在演出結束時由演員在下場前念出和寫於戲報上。一般取末句作為劇的全名,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戲劇內容的幾個字作為劇的簡名。如關漢卿《竇娥冤》的題目為“秉鑑持衡廉訪法,感天動地竇娥冤”,末句為全名,最後三字即簡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一下這隻蟲子是什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