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初時模樣影紫秋水

    羅蘭

      羅蘭,原名靳佩芬,1919年出生於河北省寧河縣蘆臺鎮,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師範部畢業。1948年去臺灣,1959年至1991年,在臺灣“警廣”主持音樂及教育節目,長達32年。出版作品除《羅蘭小語》外,還包括散文、小說、遊記、詩歌、詩論等。2003年獲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終身成就獎”。1988年深圳海天出版社首次向中國內地讀者推介臺灣作家羅蘭和她的作品,其後陸續出版了《羅蘭小語》、《羅蘭散文》以及部分書信體文集和論文集,獲得極大反響,在中國內地迅即形成“羅蘭熱”。其中《羅蘭小語》曾經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青年熱衷的“勵志書”。《羅蘭小語》、《羅蘭信箱》等作品,是她在廣播電臺做主持人向廣大青少年進行教誨、或交流心得體會談心式的作品。由於它充滿關愛,充滿對人生哲理的思索和概括,因而不僅廣受臺灣青少年的喜愛,而且經過歲月沉澱之後,又在大陸青少年中掀起一股熱潮。由於出生於中國傳統的書香世家。她的作品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蘊含著深厚的中國文化的底蘊,含蓄、雋永;洋溢著中國式的哲思,睿智、通達;體現著作家對現代社會的深層思考,深刻、清醒。

      羅曼·羅蘭

      羅曼·羅蘭(RomainRolland,1866-1944)法國作家、音樂評論家。1866年1月29日生於法國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鎮克拉姆西。15歲時,隨父母遷居巴黎。1899年,羅曼·羅蘭畢業於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透過會考取得了中學教師終身職位的資格。其後入羅馬法國考古學校當研究生。歸國後在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和巴黎大學講授藝術史,並從事文藝創作。這時期他寫了7個劇本,以歷史上的英雄事件為題材,試圖以“革命戲劇”對抗陳腐的戲劇藝術。

      20世紀初,他的創作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羅蘭為讓世人“呼吸英雄的氣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樹碑立傳,連續寫了幾部名人傳記:《貝多芬傳》(1903)、《米開朗琪羅傳》(1906)和《托爾斯泰傳》(1911)等。同時發表了他的長篇小說傑作《約翰·克利斯朵夫》,該小說於1913年獲法蘭西學院文學獎金,由此羅曼·羅蘭被認為是法國當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為了表彰“他的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各種不同型別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羅蘭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事有輻射的工作人員適宜食用哪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