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李老根2017

    老杜詩歌萬古傳,

    至今已覺不新鮮。

    當年潦倒無衣褲,

    一個詩聖兩個慘。

  • 2 # 白亦詩部落

    古代百姓們的冬天是最難熬的。特別是南宋黃道婆將棉紡技術帶回上海並升級織布機之前,古人冬季的取暖禦寒一直是很大的難題。

    在中國古代,主要的紡織材料還是葛、麻、蠶絲和羊毛。冬季做衣服,最多使用的是絲絮,高檔的是蠶絲絮,做出來的衣服叫“纊”,低檔的是螺絲用的下腳料,也叫“縕”,這種材料主要做棉袍,禦寒效果很差,“捉襟見肘”這個成語就是從此來的。

    有錢人用的高檔料,而且還有裡外兩重,裡面的叫“襦”。到了唐朝,“襦”改進為毛皮叫做“襖”,當然要暖和許多了。不過大部分窮人是沒有能力製作一件“襖”的。著名詩人杜甫有詩“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可想一般百姓的冬天是多麼難熬啊!

    一直到棉花進入中國,人們才有了更好的禦寒材料。最早是漢武帝時期,海南進貢了一些棉布,雲南哀牢和永昌地區也種植棉花,不過當時叫“橦華”。再後來是新疆,種植棉花叫“白疊子”,織的布就是土棉布。用來和中原人交易,無法大量推廣。中唐起,南方開始種植,官府要徵稅,仍然是比較昂貴的東西,無法在百姓中大量推廣。

    到了元明,朱元璋強制農民大量種植棉花,十畝以下必須種半畝棉花,十畝以上加倍,種好有獎,而且免稅,不種的話就充軍流放。

    從此,棉花成為一種普通百姓都可以用來製作棉衣的材料。而且還開始向外國出口,僅菲律賓一帶每年出口就達到一萬匹以上。

  • 3 # 書法對聯大全

    古代生活條件太差,當然沒有暖氣和空調的,怎麼取暖呢?請看白居易一首詩,名叫《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

    紅泥小暖爐。

    晚來天欲雪,

    能飲一杯無?

    這首詩如同敘家常的語氣,有旺旺的爐火,有新釀的米酒,正貼切了古人的詩酒醉年華境界,也道出了,古人在厚雪嚴冬的一種消遣取暖方式,呼朋喚友,對飲詩歌,詩句之間,意脈相通,一氣貫之。

  • 4 # 詩酒花

    1.綠蟻新醅酒,

    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

    能飲一杯無?

    2.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圍獵)

    3.劍口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征戰)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5 # 嚴老師自媒體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

    六出飛花入戶時, 坐看青竹變瓊枝。

    ▬▬▬高駢

  • 6 # 和本溯源

    冬季三個月,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季節。此時,水寒成冰,大地凍裂,不要擾亂體內的陽氣,人們都早睡晚起,等到太陽出來時再起床。要使思想情緒平靜伏藏,好像心裡很充實又不露聲色。心中好像感到非常滿足,還要躲避寒冷,保持溫暖。不使面板開洩出汗而令陽氣耗損。這就是古代詩人適應冬季氣候而保養人體閉藏之氣的方法。如果違背了這些方法,就會損傷腎臟,使得供給春天之氣的能力減弱,這樣的話,春天就會發生痿厥病。

  • 7 # 祁門小謝

    古代詩人怎麼過冬??正常人怎麼過他們就怎麼過啊,難不成詩人不是人啊???

    1、錦帽貂裘

    古代的羽絨服。

    蘇軾代言,廣告詞響徹萬家: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名牌錦帽貂裘,老人穿上就能出門打獵,抗凍防寒一級品,你,值得擁有。

    後來廣告都採用了東坡大爺的創意,他的廣告詞家喻戶曉,有國際化趨勢:老夫聊發少年狂,治腎虧,不含糖。錦帽貂裘,千騎用康王。為報傾城隨太守,三百年,九芝堂。酒酣胸膽尚開張,西瓜霜,喜之郎。持節雲中,三金葡萄糖。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 ,阿迪王。

    2、手爐

    手爐,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爐,多為銅製。因可以捧在手上,籠進袖內,所以又名“手”、“捧爐”、“袖爐”;爐內裝有炭火,故也稱“火籠”。

    宋詩人 仇遠寫道:

    盡日西闌憑醉。新寒難睡。袖爐煙冷帳雲寬,倩倩倩、先溫被。空對短屏山水。清清無寐。卻思十里小紅樓,應不報、平安字。

    人話就是:我今天喝大了,太冷了沒法睡,手爐也不暖和,帳子裡也透風,快快快,先給我暖被窩。(好奇,倩誰暖呢?)

    反正抱著手爐也不見得暖和,看來不如我們的暖寶寶啊。

    3、湯婆子

    湯婆子,又名“湯捂子”,用銅或錫製成的扁形瓶。宋時已有,又稱“錫夫人”,“湯媼”、“腳婆”,其實類似於後世的暖水袋。

    黃庭堅大人這樣描寫湯婆子:

    小姬暖足臥,或能起心兵。千金買腳婆,夜夜睡天明。

    意思就是,找個小妞晚上給我暖腳,搞不好勞資就會起色心,還是湯婆子好啊,勞資就能好好睡覺了!(我好像知道了黃大人的隱秘問題!)

    4、熏籠

    熏籠是放在炭盆上的竹罩籠,古代一種烘烤和取暖的用具,可薰香、薰衣、燻被。小時候看紅樓夢的時候,看到晴雯晚上就睡在熏籠上,簡直羨慕的不得了,又暖和又香!然而沒有圖,個人認為,晴雯沒辦法睡在這個上面!

    白居易說啦:

    淚盡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宮裡人比較愛用這個。

    他的觀點在皇上李煜那裡得到了證實:

    櫻花落盡階前月,象床愁倚薰籠。遠似去年今日,恨還同。

    不過白居易是看人倚薰籠,李煜是被看的那個。萬惡的統治階級!

    而范成大就比較厲害了,他一直睡薰籠上睡到開春:

    西窗一雨又斜暉,睡起薰籠換夾衣。莫放珠簾遮洞戶,從教燕子作雙飛。

    5、炭盆

    說起來,還是《琅琊榜》讓我回憶起用炭的日子,那一個四四方方,端端正正的炭盆,在梅長蘇的書房裡,竟然也變得墨香悠然,古意雅緻起來,搞得我也想有一盆炭火,時不時再撩幾個牌子燒著玩!

    白居易作為大唐官員,是不敢燒牌子的,他只敢喝酒聊天: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圍著火爐烤火,找個朋友喝酒,再吟詩作對啥的,這個冬天完美了。

    6、嗑藥

    五石散,魏晉時期上層社會的毒品,何晏,嵇康,王羲之,裴秀、晉哀帝司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好多人都吃,用酒送服,大概是五樣藥:石鐘乳,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吃了之後渾身發熱,要跑幾步散發出來,然後脫光,冷水浴,有的發熱忍不住的,也會裸奔,至於到底怎麼樣,反正我也沒吃過。

    估計吃一回,就溫暖了整個冬天!

    《晉書·王羲之傳》說:又與道士許邁共修服食,採藥石不遠千里,遍遊東中諸郡,窮諸名山,泛滄海,嘆曰:“我卒當以樂死。”

    效果怎麼樣吶?王羲之說啦:我欲成仙,快樂齊天。

    7、椒房

    現在拍古裝劇,動不動就是椒房之寵。其實椒房是保暖的,花椒和泥,塗在牆上,至於好不好聞,就要請教當事人了。

    晚唐詩人張孜描寫椒房: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其中豪貴家,搗椒泥四壁。到處熱紅爐,週迴下羅幕。暖手調金絲,蘸甲斟瓊液。醉唱玉塵飛,困融香汗滴。豈知飢寒人,手腳生皴劈。

    大概就是說,長安一下雪連個鳥都沒有了,土豪抱著火爐住椒房,喝著美酒就火鍋,玩著音樂唱著歌,他們才懶得管有些窮逼連手腳都特麼凍爛了。

    8、凍著

    上述的冬天,都是很美好的冬天,但我們知道,不是每一個詩人都很有錢,也不是每一個詩人都過得很好。

    比如杜甫: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他家日子過得不好,冬天就更不好了。

    和白居易的“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不同,和劉長卿“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也不同,更不同於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其他詩人都是看到別人的心酸,而杜甫的心酸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他的兒子餓死了。

    所以冬天對有錢有閒的人來說,浪漫唯美,謝家子弟有閒情逸致詠雪,才有精力去作比喻,把漫天大雪比作撒鹽和柳絮;白居易和朋友擁抱著火爐和酒;東坡大爺有他的錦帽貂裘;李白大爺哪都想去,連金樽清酒和玉盤珍饈都不屑一顧;而有些詩人,只能忍著餓,受著凍,他寫下永垂不朽的詩句時,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

    --------------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NG香鍋退役後罕見發飆,打路人局被隊友教育,怒懟:我是MLXG!如何評價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