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節度使95

    社交中,不是哲學。是透過言行展現你掌握並運用的哲學,但你首先得掌握哲學思想體系才行。社交是個把哲學思想和行為互相印證的過程,是提升你自己思維和對哲學認識的過程。

    ““透過正常的思想交鋒和辨析從理論上清除思想界的陳腐之見,在具有基本思維能力的學者中形成某些共識。”這應該是社會的共識。人應該具有基本自主思維能力,不是被灌輸形成的混亂邏輯思維。”這是我昨天看文的點評。自主思維和恰當的表達,是社交的關鍵。恰當的表達屬於情商,我昨天前天一直在跟人探討這問題。你可以把我們的討論翻出來看看,自己作個判斷。

  • 2 # 霹靂火76228767

    哲學,古代中國並沒有這個詞。有這詞是民國的時候,來自於日本,philosophia,熱愛智慧、追求真理、是探索"人與自然"關係的一種方式。擴充套件一下,是探索“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係的一種方式。

    哲學可以看作一種尺度。這種尺度的作用在於,從理性存在物本身出發,去尋找理性的本質(本源)以及自存與世界其他存在物的關係。

    Philosophy,源於希臘語Φιλοσοφία,按照詞源有“愛智慧”的意思。

    也就是哲學這個名詞實際是形容詞和動詞的意義轉化來的。愛哲學、探索關係、追求真理,這些意義都是一種狀態,一種過程,且永無止境。

    奇妙的是,我們天天說哲學這個詞,但是哲學這門學科卻並沒有一個大家共同認同的“哲學”這個定義。

    那麼社交中的哲學有哪些?這一題實際就是社交中的智慧有哪些?

    社交中的智慧,沒辦法給一個簡單明確的定義。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各個研究一輩子,就是在找人和與人相關的其他存在物之間的關係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可是,從未有終極。

    總體來說,按照中國傳統文化的邏輯就是因時、因事、因人,這個智慧是不同的。

    為了明確表達,先把大的設定因素否定一些。一、我們不說古代社交智慧;二、我們不說外華人的社交智慧;三、我們只說華人現代的社交智慧。當然我們要借鑑古今中外的社會智慧。

    華人現代的社交智慧,這還有三個方面要區分:

    一、具有傳統文化的華人的社交智慧;

    二、不具有傳統文化的華人的社交智慧;

    三、這兩類人互相接觸的社交智慧。

    這裡重點說具有傳統文化的華人的社交智慧,這是筆者認為的當今社會很成熟的社交的智慧。中國傳統文化中,人文智慧方面,超越西方大約2000年。西方在社交這方面的智慧還處在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時期,人文的生存狀態也是如此。

    接下來這還需要再分三個方面:因時、因事、因人。如此細緻,這題容易寫本書,那麼簡單概括來說,具體的因時、因事、因人還是自行區分吧。

    因人,這又是兩方面: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對方是什麼樣的人?

    這看似簡單,但實際最很複雜,而且是基礎。對此,對於別人,中國古代的表達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對於自己,孔子態度是“吾日三醒吾身。”我們通常看不懂別人,看不清事情,看不出“火候”“臉色”“時機”,根源往往卻是因為並未看懂自己。

    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並不能明確劃分,古代研究的深刻的有:

    黃帝(人與自己的關係,反觀自身)、周文王(人與社會的狀態)、鬼谷子(合縱之術)、孔子(人自己、與人、與社會的關係)、孟子(人與社會的關係)、商鞅(術、勢、法)、老子(人自己、與社會、與自然的關係)、孫子(兵、國之道)、墨子(社會)、曾國藩(人與人、與社會的關係)。這說的很不全面,但是隻要你瞭解以上這幾個人,你就已經很華人了、而且很傳統的華人。以上這些人討論的居然都是陰陽之道,就這兩字之間的關係。待你明白中國的陰陽,你就知道,中國的這個陰陽,可不是西方人二分法的黑白,是“一陰一陽謂之道”的陰陽,是唯心意義的全部。

    對於普通人來說,看《四書五經》吃力、看《道德經》費勁,那麼不妨看看《菜根譚》、《增廣賢文》、《三字經》、《千字文》這一類,淺顯易懂一些。當然不是全盤接受,具體又是因人、因時、因事而不同。要設身處地的想事情,現在已經21世紀了。

    舉個例子,你八十歲的老父親明顯的這個問題說錯了,你跟他來一通辯論,把他氣得鬍子立起來?這沒必要。華人這時候會選擇虛偽。就當你對就行了,你講的有道理。然後自己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去,該怎麼幹還怎麼幹。這個虛偽就是智慧。這說明:第一,你孝順;第二、你有智慧,處理這事情處理的很穩妥;第三、你很堅持自己認定的原則。這個小例子裡面,因時、因事(上文描述的狀況)、因人(你和你的老父親)都說明了。

    這有點“神經分裂”的感覺,那就對了,你很華人了。“兩面三刀”,產生這個詞,並無褒貶之意,是後來儒教站在道德高地,指手畫腳,把它歸為貶義詞。華人何止兩面三刀,是多面、變化的面。這才是具有傳統文化的華人。這EQ要求很高了。EQ又是什麼東西?中國古人講的“德”“城府”“修為”。

    西方這些一根筋、二分法的定義,很耽誤事情。你要比西方人的這些思想,腦袋裡面多一根弦,也就是多一個或幾個維度(維,又是西方人蒙華人的詞。好好說中國話,就是多一個因素的意思。)

    再例如:《增廣賢文》中說的“易漲易落山溪水,易反易復小人心。”小人的特徵是什麼?善變!所以不好應對。但是,周文王又說得很清楚,一切都是在變的。小人只不過是可能比你擅長變了一點點。你比他更瞭解變,還有小人嗎?對付小人也很簡單,腦袋多一根弦,做好“危機處置”的預案就可以了。

    對於孔子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歷來褒貶不一。儒教為了自己的威信,不免要給孔子貼金,創造一個完美的聖人。但孔子說的是實話啊。小人不好答對,女人同樣不好答對。不要總看東西看一半,斷章取義。看孔子接著說的。“近則不遜,遠則怨”,這就是小人和女人的特徵嘛。“烽火戲諸侯”,女人玩大了,這是不遜。寶玉一日不見黛玉,你看黛玉怎麼損他,這是怨。孔子這裡並未說錯。那麼孔子自己跟亂綱常的“南子”的關係說得清楚嗎?司馬遷給挖個坑,子路氣得夠嗆,八卦的人最喜歡這段了,因為歷史沒法說清楚。

    對於一個一生不成功的思想家、哲學家來說,他的為人處世之道是值得商榷的。如果你想成功,那麼,他的話聽一半,曾國藩的態度是“半部論語治天下”,那另外半本哪去了?丟了?學不懂?不是,揚棄了!所以曾國藩很成功;如果你想成為哲學家,那麼也學孔子折騰一輩子,就悟的差不多了。

    具有傳統文化的華人,是很成熟的華人,城府、EQ、修養、修為很高的華人。學明白這些還僅僅是開始,做到,很不容易。老子的態度是“勤而行之”就不錯了。別聽開著賓利讓你捐款的講經和尚的,道理說的再明白,也是人渣一個。差哪了,修為!這就是明白這些道理僅僅是開始的原因,可是明白道理就如此的不容易。

    簡單說一下不具有傳統文化的華人的社交智慧:針對具有傳統文化底蘊的華人來說,不具有傳統文化的華人,有社交智慧嗎?不值一提了。學了點西方《社會心理學》、《心理學》、《讀心術》、什麼“成功秘訣”“做人道理”“叢林法則”“適者生存”的,就以為懂智慧了,這不免兒戲。這些都僅僅是中國古代“術”而已。西方的智慧更接近原始的生物性;而東方的智慧,更逼近社會性,強調人是人,與動物並不同。中國古人研究的是“道”,而西方研究的僅僅是其中的“術”而已。

    在外企、私企中,這些短平快的“術”有點作用。在中國,這些東西,一被時間消磨,立馬也就露餡了。年輕人重視學西方的理科,以為理科可以解決所有的人生問題,等到了40歲,也就不這麼想了。但是,到了四十歲才想起學中國傳統文化,多少是有點晚了,該吃的虧你都吃過了。面對中國傳統文化,西方的這些“術”還在春秋戰國,年輕、莽撞、幼稚、少一根弦。

    那麼,這兩類人互相接觸的社交智慧:也就不用過多解釋了。誰吃虧,誰佔便宜,不用解釋了。這就像年輕人和40、50歲的人比人生智慧,不是一個重量級的,而且互相雞同鴨講。當然了,這兩類人遇到一起,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會選擇少張嘴,“納言敏行”,不多說,最後贏的肯定是他;不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也許靠年輕氣盛、血氣方剛能橫行幾日,但是,“看你橫行到幾時”,你已經輸了。

    這就是智慧,這就是沒準的人生哲學。

  • 3 # 古城漁樵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哲學的根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係問題。對這個問題不同的回答,就形成了唯心主義哲學和唯物主義哲學兩大對立派別。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社會交往是人們世界觀的交往!必然離不開哲學的範籌。因為哲學是世界觀。它的作用是對世界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一種思維方式;也是認識判斷和辯別事物的思想和理論觀點。但不管是哪種哲學觀,都必須用實踐的標準來證明它的正確與否。

    結論:社交中那些也離不了哲學!否則一事無成!。

  • 4 # 天涯共板橋

    為君提供些許經典以供體悟。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復小人心。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難知心。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誰人背後無人說,那個人前不說人。莫信直中直,須防乍不乍。虎身猶可近,人毒不堪親。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路遙知馬力,曰久見人心。在家不會迎賓客,出門方知少主人。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忍得一時氣,免得百日憂。嚴律已寬待人。敬人即敬已。謙虛進步。與人為善。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達人達己。理解值千金,寬容更可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亂鬥西遊2水猿大聖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