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開竅九式
-
2 # 悠悠小廚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關注孩子的情緒管理問題了,從小開始情緒管理培養對孩子以後成長生活有很大幫助。如果父母想要從小對孩子進行情緒培養,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父母要對孩子的情緒有足夠的重視或者理解。很多父母總覺得小孩子有情緒不算什麼,孩子哭鬧也覺得那是再正常不過了,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鬧脾氣就是瞎胡鬧,不用特別當一回事情。其實孩子只要鬧情緒,就肯定是哪裡出了問題,要麼是需求沒有得到父母的注意或者滿足,要麼就是他還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情緒,總之父母要對孩子的情緒重視起來。只有注意到情緒,才有後期的疏導,只有處理好了小情緒,才能讓他以後有能力處理自己的大情緒。
其次,不管孩子出現什麼情緒,父母先要表達對孩子情緒的認同,再進行疏導。比如他因為和小朋友搶著玩滑滑梯,哭了起來。父母首先要替孩子講出來他的情緒感受,比如抱著他說:寶貝,媽媽知道你因為玩不到滑滑梯心裡很著急難過,對不對?媽媽知道的,但是滑滑梯是大家的,我們要排隊輪流來玩,對不對呀……就是以認同孩子的情緒為入口,再進行引導,不要一開始就進行批評指正,教孩子要如何如何做等等。
再次,父母如果要對孩子進行情緒培養,那麼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夫妻之間因為瑣事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同時孩子做錯事,也不要大吼大叫,更不要攻擊孩子的信心和尊嚴。父母很多時候不是要刻意教育孩子,而是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孩子。
最後,孩子是不斷成長變化的,每個階段遇到的情緒問題也不盡相同。因此如果只依靠現有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肯定是不夠的。因此父母要透過不斷的學習和總結。無論是書本上的理論,還是線下的父母課堂,或者向優秀的父母取經學習,都是不錯的選擇。
總之,作為父母要對孩子的情緒有足夠的重視和認同,同時以身作則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人,最後還要善於學習和總結,不斷擴充自己的認知領悟。總之,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事情,大家切不可操之過急,慢慢來吧!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培養優秀的。
-
3 # 心智匯
言教不如身教,當然身教言教能融合會更理想,對於孩子每一歲的成長也讓家需要昇華不同層級的情緒管理的能力。
有的家長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有的家長是會論理論不會行動等等,最好的法寶是是多陪著孩子一起看國內外電影,透過電影場景的人物等來對孩子做引導,所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隨之孩子們的不斷成長,有形無形都有責任不斷學習、不斷提高。
情緒管理(Emotion Management)是指透過研究個體和群體對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認識、協調、引導、互動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個體和群體的情緒智商、培養駕馭情緒的能力,從而確保個體和群體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並由此產生良好的管理效果。
-
4 # 朗達心理
關於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阻斷衝動
2、回顧剛剛發生的事情
讓孩子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情緒的一個有用方法是讓他們問自己:“剛剛發生了什麼?”我們的孩子需要我們在事情發生時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對他們來說,這似乎是一個大雜燴,但如果我們可以把一個情況分成更小的部分,這就可以幫助孩子看到自己可能需要在哪些方面控制情緒,或者嘗試不同的方法。
家庭中,孩子能夠輕易模仿的就是父母處理情緒的模式。我們可以為孩子樹立正確管理情緒的榜樣,並對他們的情緒做出反應。
3、拼接線索
作為一個孩子,調節情緒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我們可以支援他們成為“偵探”,環顧四周,看看其他人在做什麼,以此幫助孩子將碎片化的資訊拼湊起來。
4、所有的情緒都是必要的
這是個大問題。我們傾向於給情緒貼上標籤,稱它們為“好”或“壞”。但所有的情緒都是可以的,所有的情緒在生活中都是必要的。
生氣、困惑或煩惱都沒有錯——問題在於我們如何處理這些情緒。
因此,我們需要教育我們的孩子,沒有“好的”和“壞的”情緒,但有“有益的”和“無益的”方法來處理我們的情緒。
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打別人是非常沒有幫助的,但是平靜地告訴別人我們很難過,去喝點水冷靜下來,對我們更有幫助。
5、向前一步
孩子們傾向於把所有的事情個人化,所以當他們的衝動行為引起別人的注意時,這種衝動就會持續下去。他們開始覺得自己很粗魯。
所以關鍵是幫助我們的孩子從每一次的小事件中走出來,向前看,看看下次他們能做什麼。
家長可以以自己的經驗為例,每次跟孩子一起回顧情況,幫助他們不再重複同樣的行為。
最後我總結一下:
首先,如果孩子處在某些特定的成長時期,比如說七到八個月,--到兩歲,四到五歲,或者青春期,他可能會情緒不穩定,這是正常的狀態。
第二,如果孩子處在一個矛盾的環境裡,或者他的情緒一-直沒有被看見,又或者他的情緒- -直是被壓抑的,這些都有可能使他的情緒變得不穩定。
第三,當孩子有強烈的情緒的時候,我們不需要過於自責,替孩子去承擔情緒;相反的,我們可以給他一個寬鬆的環境,允許他釋放自己的情緒。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間,教會孩子遵從規則,幫助他擺脫用情緒來表達訴求的行為模式。
-
5 # 心理專家李一
從小培養孩子有效管控個人情緒,首先,家長應起到帶頭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生活中,家長在處理事情上,能有效管控情緒,就會會孩子潛意默化的作用。加上家長有意的積極引導,孩子會從中體會到有效管控個人不良情緒所帶來的積極情緒體驗。進而增強孩子提供管控不良情緒的信心。
孩子,對社會經驗和人際交往理解程度與成人有很大差異。在很多事情,特別是矛盾衝突上反應交往簡單直接。家長應從孩子的視角,幫助孩子分析問題的原因,培養孩子同理心。能感同身受的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孩子管理不良情緒就從被動變為主動。而且也避免了只是一味壓抑自己情緒而造成的其他傷害。
-
6 # 心靈書園
你認為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情緒直接影響兒童的情緒,在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過程中,家長首先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以正面情緒為主,為孩子樹立榜樣 兒童心理學家在研究兒童情緒管理的過程中,發現懂得情緒管理、以正面情緒為主的家長培養出來的孩子大多也具備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也同樣擁有積極正面的情緒;而不太會管理自己情緒、以負面情緒為主的家長的孩子也存在一定的情緒問題。家長除了提升自我情緒管理能力外,還可以從下面3種方法入手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1.認識情緒法 家長要教會孩子認識並正確表達各種情緒:憂傷、憤怒、快樂、難過。
2.接納情緒法 一般家長都能愉快地接受孩子的正面情緒,但對孩子的負面情緒就沒那麼友好了,比如孩子哭鬧、發脾氣時,家長一般都會制止壓抑孩子的這些情緒。正確做法是家長要學會無條件去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讓孩子把負面情緒宣洩出來。給以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這樣孩子才能有學習情緒管理的能力。
3.積分法 積分法就是孩子在遇到一些問題時,能夠用正面情緒去面對的話,可以積1至3分法,積累到一定數值時,家長可以兌現孩子一個正當的願望,藉此來幫助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這也是我在教育孩子中屢試不爽的方法。
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情緒崩潰的孩子讓人多麼束手無策。人的原始情緒有“喜怒哀恐驚”,兩歲之後開始有更多的社會情緒,人對情緒的覺察力基本上在5歲之前就完成了。如果孩子在早年成長中,沒有人有能力去引導他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認知和管理,情緒的阻塞和壓抑會在童年埋下未來的情緒炸彈,這也是很多人成年後脾氣不好的原因之一。在這裡,我們用了“管理”而不是“控制”一詞,是因為情緒是不分對錯的,哪怕是負面情緒,也有它存在的理由。每個人都有權利感到憤怒或者悲傷,錯的是負面情緒帶來的破壞性行為。我們需要教孩子識別不同的情緒,並且分析自己的情緒誘因,教他們在破壞性行為來臨前,能夠自己意識到負面情緒的全面氾濫,從而有意識地規避壞行為,選擇一個合理的發洩排解方式。一個心智健康、高情商的孩子是在經歷不同情緒之後,進行自我調節的過程中慢慢成長起來的,煩惱痛苦、糾結矛盾、難過傷心、憤怒生氣等負面情緒是培養孩子健康心智和高情商的最好時機。你認為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回覆列表
首先,根據大腦的映象神經元理論,情緒是可以傳染的,所以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家長首先要做到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家長務必要知道:家長易變的情緒,是對孩子最大的禍害。
其次,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整合左右腦、整合上下腦、整合記憶、整合自我、整合自我與他人等方法,我在受挫療愈教養法中,已經做了詳細的說明。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教會孩子理解大腦的左右腦、上下腦的結構和功能。
最後,我推薦一個實用的招數,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手的大腦模型情緒管理法:
請家長朋友們對照圖,教會孩子。
第一步:像這樣握緊拳頭,我們把它叫作大腦的拳頭模型大腦也分上層和下層。(參照第一個圖)
第二步:透過使用上層大腦,即使是你在非常心煩的時候,你也能做出好的決定,做正確的事情。(參照第二個圖)
第三步:現在把手指抬起來一點,看見你的大拇指在哪兒了嗎?這就是你的下層大腦。這是你的強烈情緒的發源地。它讓你關心他人,感受到愛,也讓你心煩意亂。(參照第三個圖)
第四步:感覺心煩意亂沒有錯,把你的手指重新握緊,看到了嗎?代表思考的上層大腦碰到你的大拇指了,所以它可以幫助你的下層大腦冷靜地表達情緒。(參照第四個圖)
第五步:有時候你非常煩躁,可能會“抓狂"。伸直手指,看,你的上層大腦不再跟下層大腦接觸。這就意味著上層大腦不能幫下層大腦冷靜下來。(參照第五個圖)
特別說明:使用手的模型管理情緒之前,務必要讓孩子理解孩子的上下腦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