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以前回答過類似的……
首先說說發動機的問題,發動機前置更多的是為乘員的安全考慮,因為這樣坦克後部可以開門,當然這樣也可以補充彈藥……其實前置發動機並不會提高防護力,要知道這樣會佔據很大一塊坦克複合裝甲的空間,此外還有舒適度和散熱能力下降、車體太高,重心不穩之類的問題。
至於主動輪的問題,二戰時期德軍的虎式重型坦克就是主動輪前置,發動機位於車體後部,發動機的動力透過一根很長的傳動軸傳至車體前部的變速箱,再傳到主動輪.
這種總體佈置在二戰時期的坦克上經常採用,優點是整車的縱向平衡性好,可以縮短車長,操縱桿的距離也較短,排除故障比較容易.突出的缺點是:傳動軸透過戰鬥室,致使整車的高度增高,車體外型增大,車重增加,由於這種原因,二戰後的坦克已經不再採用主動輪前置的方案.
而炮塔的前置和後置:
首先這個和傳動,主動輪,發動機有關,因為要顧及坦克的中心問題。一般認為,前置可以保護乘員,畢竟一般的發動機是後置的,這裡是坦克的脆弱部位,讓乘員遠離這裡可以提高生存率。此外還可以讓乘員遠離噪音,提高戰鬥效率。
以下是我找到的一些比較常見的位置配置方式:
1,主流的動力室後置,戰鬥室居中,傳變室和駕駛室在前的佈局,主動輪在前,動力透過貫通全車的傳動軸至變速箱。美,英,德,義大利等國大多采用此種佈局,蘇聯的一些輕型坦克(如T-26等)也有采用。優點是傳變室和駕駛室可以佈置得緊湊,有時甚至可以部分重疊(如義大利M系列坦克),減小坦克長度,在沒有吊籃的坦克裡,全車高度增加也不明顯。同時前置的傳變室使駕駛員得到一定保護,缺點是前甲板需要開檢修口,降低防護性,同時駕駛員受到傳變室的不利工況(高溫,氣味等)的影響。這種佈局的戰鬥室(主要是炮塔)位置較居中,對坦克的機動操縱較有利。
2,動力和傳變艙後置,主動輪在後的佈局。主要蘇聯採用,還有部分法國坦克(如B1重型坦克)。這種佈局的炮塔較靠前,駕駛室在最前,由於不需要穿越戰鬥室的主傳動軸,因此可以降低車高,動力和傳變艙相對集中,對管線佈置和檢修有利。需要指出的是,相對於散熱方向在上側的蘇聯坦克,法國的B1重坦克的很大的散熱器在底盤的兩側,成為防護上的阿基里斯之踵。
3,動力-傳變前置,主動輪在前,戰鬥室靠後。
早期的一些坦克(包括由拖拉機改的坦克)採用,如英國的Whippet坦克,一些自行火炮也採用這種佈局,如蘇聯的SU-5,SU-76系列自行火炮,戰鬥室在後的佈局在自行火炮上可以減少車長度(包括炮),同時戰鬥艙可以做的較大,也有利於補充彈藥。還有德國的“鼠”式。
4,一些輕型坦克的戰鬥室(炮塔)側置的佈局。
動力室一般在後,駕駛室和戰鬥室經常並排佈置,且不加分隔,有的甚至沒有炮塔。早期的輕型坦克經常採用,炮塔偏向一側(內只有一人)。如德國的一號坦克,義大利的CV29,CV33(35),L6坦克,M11/39中型坦克,波蘭的TKS輕型坦克,蘇聯的T-23,T-27輕型坦克,T-37兩棲坦克,蘇聯的T-60,T-70輕型坦克雖然駕駛室在炮塔前,但炮塔仍然偏向左側,而兩臺發動機川列位於戰鬥室(炮塔)的右側車體內。
至於差速器和專項操縱系統一般是在中部
……這個我以前回答過類似的……
首先說說發動機的問題,發動機前置更多的是為乘員的安全考慮,因為這樣坦克後部可以開門,當然這樣也可以補充彈藥……其實前置發動機並不會提高防護力,要知道這樣會佔據很大一塊坦克複合裝甲的空間,此外還有舒適度和散熱能力下降、車體太高,重心不穩之類的問題。
至於主動輪的問題,二戰時期德軍的虎式重型坦克就是主動輪前置,發動機位於車體後部,發動機的動力透過一根很長的傳動軸傳至車體前部的變速箱,再傳到主動輪.
這種總體佈置在二戰時期的坦克上經常採用,優點是整車的縱向平衡性好,可以縮短車長,操縱桿的距離也較短,排除故障比較容易.突出的缺點是:傳動軸透過戰鬥室,致使整車的高度增高,車體外型增大,車重增加,由於這種原因,二戰後的坦克已經不再採用主動輪前置的方案.
而炮塔的前置和後置:
首先這個和傳動,主動輪,發動機有關,因為要顧及坦克的中心問題。一般認為,前置可以保護乘員,畢竟一般的發動機是後置的,這裡是坦克的脆弱部位,讓乘員遠離這裡可以提高生存率。此外還可以讓乘員遠離噪音,提高戰鬥效率。
以下是我找到的一些比較常見的位置配置方式:
1,主流的動力室後置,戰鬥室居中,傳變室和駕駛室在前的佈局,主動輪在前,動力透過貫通全車的傳動軸至變速箱。美,英,德,義大利等國大多采用此種佈局,蘇聯的一些輕型坦克(如T-26等)也有采用。優點是傳變室和駕駛室可以佈置得緊湊,有時甚至可以部分重疊(如義大利M系列坦克),減小坦克長度,在沒有吊籃的坦克裡,全車高度增加也不明顯。同時前置的傳變室使駕駛員得到一定保護,缺點是前甲板需要開檢修口,降低防護性,同時駕駛員受到傳變室的不利工況(高溫,氣味等)的影響。這種佈局的戰鬥室(主要是炮塔)位置較居中,對坦克的機動操縱較有利。
2,動力和傳變艙後置,主動輪在後的佈局。主要蘇聯採用,還有部分法國坦克(如B1重型坦克)。這種佈局的炮塔較靠前,駕駛室在最前,由於不需要穿越戰鬥室的主傳動軸,因此可以降低車高,動力和傳變艙相對集中,對管線佈置和檢修有利。需要指出的是,相對於散熱方向在上側的蘇聯坦克,法國的B1重坦克的很大的散熱器在底盤的兩側,成為防護上的阿基里斯之踵。
3,動力-傳變前置,主動輪在前,戰鬥室靠後。
早期的一些坦克(包括由拖拉機改的坦克)採用,如英國的Whippet坦克,一些自行火炮也採用這種佈局,如蘇聯的SU-5,SU-76系列自行火炮,戰鬥室在後的佈局在自行火炮上可以減少車長度(包括炮),同時戰鬥艙可以做的較大,也有利於補充彈藥。還有德國的“鼠”式。
4,一些輕型坦克的戰鬥室(炮塔)側置的佈局。
動力室一般在後,駕駛室和戰鬥室經常並排佈置,且不加分隔,有的甚至沒有炮塔。早期的輕型坦克經常採用,炮塔偏向一側(內只有一人)。如德國的一號坦克,義大利的CV29,CV33(35),L6坦克,M11/39中型坦克,波蘭的TKS輕型坦克,蘇聯的T-23,T-27輕型坦克,T-37兩棲坦克,蘇聯的T-60,T-70輕型坦克雖然駕駛室在炮塔前,但炮塔仍然偏向左側,而兩臺發動機川列位於戰鬥室(炮塔)的右側車體內。
至於差速器和專項操縱系統一般是在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