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雨
-
2 # 吾心求索
過年沒年味了,我的理解是傳統民俗正被我們逐漸丟失。箇中原因既有西式教育的影響,也有我們自己忽視的因素,當然也有其他的原因。
中國經濟、社會迅猛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得以提高。同時,也讓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人們每天都緊張地跟隨著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沒有多少閒暇去認真地過包掛春節在內的傳統節日。如,本來是自己忙活的年夜飯,很多人選擇去飯店;本來過年是親朋好友好好聚會的時候,卻又無暇照顧……
西式教育對中國的發展起得作用,不解釋。可是也開啟了我們認識世界的另一扇門。不能否認,我們的文明意識得以提高,而這也讓我們重新認識我們的民俗。如,生態文明,讓我們明白要少燃放爆竹,保護環境。
外來文化不僅透過西式教育方式影響我們,還透過影視、文學等形式潛移默化中改變著我們。甚至讓部分華人產生否定民俗的想法。
小編竊以為,年味變淡是西方文明對中華文明的精神侵蝕。可是,縱觀世界,只有我大中華文明傳承了幾千年,呈現出頑強的生命力,而這得歸功於幾千年傳下來的傳統文化,其中就包括民俗。換句話說,傳統是我中華民族能血脈。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必須有使命感和危機感,去維護民族血脈,讓大中華子遠屹立在世界東方!
-
3 # 燕尾帽子
年味漸淡,團圓不變
以前過年,年味特濃。
除夕守歲
初一穿新衣
親戚朋友家串門拜年
玩只有過年才有的鞭炮
看過年才有的舞獅,花燈
吃過年才有的爆米花、大白兔……
那年味就宛如一曲悠長的古韻,廷綿不斷,每每想起就讓人不能忘懷,而能感受到這種年味的人,都已是中年以上的年紀。
時間改變著一切。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物質越來越豐富,不愁吃不愁穿,天天都似過年。再加上居住條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變化,就業形式的多元化,還有受西式教育影響,網路時代的到來等等因素導致我們的年味正逐漸談化。如今過年是手機搶紅包,群發祝福拜年,全家外出旅遊,年味已悄然變了。
但,不管年味如何變化,始終沒有改變的是:過年=團圓。
有一種團圓,叫回家過年。
家人團圓,才叫過年。
年味漸淡,團圓不變。
-
4 # 小y90
隨著年代的不斷更新,人們的觀念和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變化,這也就導致了過年沒有了以往濃濃的年味。
現在人們最“親近”的基本上就是手機了,而不是家人,過年回家本來是要團聚的,老人期盼著兒女一起聊聊天,吃吃飯,然而年輕人們卻都抱著手機看,這並不是西方教育造成的,而是人們逐漸忽略了傳統文化,忽略了傳統禮儀。一家人老人為主,尤其過年的時候都是按照老一輩的傳統來慶祝,但是自從有了新鮮事物,年輕一代也就忘記了這些。當然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在外地工作,家裡老人不能和兒女團聚,年味逐漸消失了。
現如今也限制了燃放煙花炮竹,主要是為了保護環境,沒有了煙花炮竹確實減少了許多年味,感覺沒有了熱鬧喧囂的氛圍。城市的管理必然會有一些負面影響,以往集市上人流攢動,挑選煙花炮竹的景象已經很少了。所以現在的人們無非就是貼貼對聯和福字,包餃子,看春晚,甚至觀看春晚的人也在減少,過年的時候大家都各忙各的,玩電腦的,看手機的,沒有一個很好的交流環境,都是在以電子產品的基礎上溝通,比如搶紅包等等。
-
5 # 一縷天
是呀,沒什麼年味了。
一、現在大家生活越來越好,交通越來越便利。以前可能過年才能吃頓好的,穿件新衣服,見見親戚朋友,現在平時和過年吃喝差不多,甚至過年還不如平時吃的舒心,衣服也是一年四季換,親戚朋友見面也不難。另外,現在很多親戚都是分散在各處,感情也沒有多深。
二、現在很多洋節習俗湧入國內,大家更把過外國的節日當做一種風氣。而且很多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農村禁止燒紙,也會減少很多的年味。
三、以前物品是供不應求,人們過年前都會把各種東西買好,過年前熱熱鬧鬧,現在供大於求,大家有車有錢,都是需要去買,和平時沒有太大的區別。還有人多人會在網上買年貨。
-
6 # 薯界風雲
年味是什麼?是發自內心的歡喜,是盪漾在臉上的燦爛,是無憂無慮的心情表白,也是對一時之間物質充裕的滿足。
請問現在過年有多少人還能無憂無慮?徹底放鬆身心,遁入“人間美好”?下面分享三個小故事,以此探究消失的“年味”。
我的一個朋友甲原本計劃要回老家過年,雖然父母不在了,也想借著過年之際給父母掃掃墓。昨天突然說不去了,壓斷他回家路的稻草竟然是“壓歲錢”,他算了一筆賬,給幾個侄子侄女小外甥的壓歲錢,給幾位老姐的孝敬錢以及同村小夥伴之間的應酬,沒個5000元根本不夠。
朋友乙是個大齡男,用他自己的話說,“都沒臉回家”。在城市混了多年,房無一間,車無一輛,最重要的是沒有成家,孤家寡人,回家,只能面對父母的嘆息和親友恨其不爭的憤怒和憐憫,與其如此,還不如不回家。
再說村裡的王大伯王大媽,兒女都在城裡有體面的工作,平時在村裡都是高抬著頭走路,可每到過年,子女一個“忙”字,就將他倆遺忘在了村裡,雖然有從各地寄來的特產和美食,有大把的錢,可聽著鄰居家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以及呵雞罵狗的吵鬧聲都是一種幸福?!
現在,過年都成一種焦慮,就連小孩的臉上也沒多少燦爛的笑容,壓在身上的各種補習,比正經上學還忙還累,你說何來年味?
-
7 # 崑崙蝶舞WFM
以前過年可以吃好的,穿新衣,這些在現在平時吃穿都和過年差不多,所以過年就不像以前那麼期盼了,年味自然也就淡了。
-
8 # 橙谷三哥
沒有,反而感覺越來越淡,隨著網路智慧手機的興起,大家都更樂意待在家裡玩兒手機烤火,相對之前串門的少了,路上的人少說話的人少更顯得冷清,另外現在全國都在禁鞭,新年期間聽到鞭炮聲越多感受到的過年氣氛也不一樣
-
9 # papi粥666
沒有了!每個人都是抱著個手機玩,不像以前一樣可以聊聊天,看看春晚!試問現在還有多少家庭是聚在一起看春晚的???
-
10 # 青島酒店哥哥
小時候家裡窮,只有過年才可以大口吃肉,各種炸雞炸魚菜包子肉包子~~而且可以穿新衣服~現在天天吃肉隨時穿新衣服!!!那時候手機不普及,大家到處玩,不會窩在家裡玩手機~鞭炮隨便放~現在不能放了~等等~
回覆列表
首先是經濟高速發展,物質極大豐富的結果,千百年來物資匱乏,平常百姓家物資匱乏,每年大人孩子都盼過年吃點好吃的,穿一身新衣,孩子放爆竹,各種遊戲,帝王將相,高官豪紳家庭雖然物資能好一些但是也不能像現在,天南海北各類商品雲集,現在的人每天的吃穿用度都比原來過年還豐富。第二,過年民俗更多的是祭祀祖先,祈求來年豐收,改革開放帶來了物資文明的迅速發展,同樣西方文化也是迅猛的充斥到我們的生活。但是我們自身也對文化的忽視是最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