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搖滾騎士
-
2 # 開心石頭外公
感謝邀請。我前年8月開始騎腳踏車,馬上快兩年了,到現在騎了25700公里。從進入騎行圈就想有朝一日挑戰川藏線。為實現願望,我經常一人獨騎,從最初的小丘鎮來回40公里,到後來小丘~照金~柳林~九里坡~關莊~新區100公里;小丘~照金~石門山~玉門~陳家山~柳林~關莊~新區120公里;小丘~照金~石門山~陳家山~廟彎~瑤曲~石柱~新區140公里。這是西線。東線銅川新區到老區騎210國道,從老區走陳爐古鎮返回;從老區走王家河返回新區;從老區走玉華,崔家溝返回……等等。經過九個月騎行,去年5月18號全程不搭車用了21天騎完了川藏線,在我55歲時挑戰自我成功。
-
3 # beyond146313274
本人騎行120裡地從四平到公主嶺之後就感覺疲勞痠麻腫脹乏力困餓!,最想是吃麵包喝巧克力加牛奶紅牛吃壓縮餅乾馬可波羅香腸!,腰果,杏仁,蝦仁,海參,鮑魚,蓮藕,牛排,紅酒,魷魚,開心果,無花果,象拔蚌,地瓜,土豆,茼蒿,羊肉卷,芝麻醬,燉魚,烤土豆,烤腰子,然後泡個熱水澡,洗洗睡吧!,想想98年的時候本人小學4年級在公主嶺仿古街北頭吃烤雞翅膀才三塊錢還是六塊錢我忘了反正是至今都吃不到那種味道了!,這公主嶺章漢小學變成了幼兒園心裡感覺很失望!,當年在學校裡叱詫風雲!,如今混的這個地步!,悔不當初不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何必騎輛破腳踏車從四平到公主嶺來來回回十幾年如一日的來回折騰!,仿古街曾經的風光已不再!,beyond的音樂也是陪伴我從十幾歲不羈熱血少年變成了至今一無所有而且奔三張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微微帶點一丟丟且不成熟心態的憤青!
-
4 # 喜歡廢堂子
選擇一副藍芽運動耳機,音量在能聽到其他車輛提示的範圍,關注路況,控制心率。然後享受腳踏車騎行給你的快樂吧。
-
5 # 阿文小博關心的
無拘無束,一個人騎行並不寂寞,以前有人說,一個人可以騎得更快,一幫人可以騎得更遠。我一直在懷疑說這個話的人他騎車嗎?一幫人可以騎得更快,更遠,一個人騎車可以淨化心靈。
-
6 # 邵可容
如果你把騎腳踏車作為一種鍛鍊身體的方法,那麼大部分時間的騎行都是獨自一個人。絕大部分人騎腳踏車鍛鍊,只是玩一下,少則半年一年,多則二三年。玩過了,也就算了,下回玩別的。十年前,在跑步鍛鍊前,就開始騎腳踏車鍛鍊身體,後來同跑友一起騎行,還長途騎遊。但是,年復一年,別人由於各種原因,不玩了,那麼你就得獨自一人。
說實話,長途騎行,最好有個伴,相互有個照應,另外,住宿也可以省些成本。但是騎行能力,消費習慣,生活個性等一些因素,所以長途騎行有個伴是緣分。
當獨自一人騎行時,那就不用考慮別人的感受,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想停就停。騎行途中注意力更加集中,並且可以隨意改變騎行計劃,當然遇到問題,你也必須獨自一人去解決。
-
7 # 老梁說球
獨自騎行是一種奢華享受
這個話題是我喜歡的話題,本人也是愛騎行的人,而且基本上沒有隊友,就是我自己一個人騎行。我也並非是運動員級別的騎行選手,一天下來40公里對我來說就是最多了,我看朋友圈上的朋友經常是不騎100公里不發朋友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首先發的兩張圖是巴薩前主帥、現任西班牙隊主帥恩裡克的山地騎行比賽圖。恩裡克是個運動狂人,作為前巴薩隊長,他在巴薩退役後,就開始從事馬拉松運動,後來改為從事腳踏車運動。他在接受採訪時曾經承認,自己很多時候去巴薩上班都是騎腳踏車,他家住在巴塞羅那市周邊的郊區豪宅區,他騎車去甘博體育城要有20公里,而且有兩條路,一條是山路,一條是公路,他都會換著騎。
恩裡克承認,他有的時候是和副帥溫蘇埃一起騎行,更多時候是自己騎行,他說自己騎行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在完全屬於自己的空間內思考很多事,很多球隊需要做出的重大決定都是他在自己騎行的時候想出來的。
這輛車就是我自己騎行用的,平時騎個公路,有時候上上山,完全夠用。下圖是本人騎行時被澗的泥水。
我覺得我是非常同意恩裡克的話的。中國有一句搖滾歌詞是“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年輕時候聽到這句歌詞,很怕承認自己的孤獨,因為承認孤獨就等於承認自己是可恥的。後來我發現這句話本身就是可恥的,至少是不上檔次的,當然他有著年輕搖滾人的躁動,不偏不倚從不是搖滾的精神。隨著慢慢成熟,我發現孤獨是一種奢侈品,你如果會懂得享受孤獨,那是走在了真我的人生道路上。所以說我在獨自一個人騎行的時候,不覺得有什麼不舒適的地方,反而覺得是一種享受。
獨自一個人騎行,你不用和隊友或者朋友聊著有的沒的的話題,你也可以想恩裡克一樣思考。另外獨自一人騎行是一種身心絕對的放鬆和自由,你不用照顧隊友的快慢和去向,你想騎得像風一樣快就可以這麼騎,如果你看到了可以讓你停下腳步欣賞的風景,那麼就停下來,也沒有人會催促你趕上。特別是當我騎車上山,在人煙稀少的地方,你的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你想衝下坡就衝,很爽。
不過我還沒有去過比較危險的地方,我認為要長途騎行經過無人區或者高海拔高寒地帶,最好還是團隊騎行比較好,這有關生命安全,不是情調的事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近幾年中國開始流行跑步運動,我想腳踏車運動的流行也會很快到來,這兩項運動在西方發達國家都是很流行的運動。而且腳踏車運動能給你更自由的感覺,給你更快的快感,也給你更多脫離地球引力的飄的感覺。還有一點很重要,腳踏車運動不是那麼傷害膝關節,不想跑步運動會很傷膝關節和踝關節,因為整個身體的重量都會集中在膝關節和踝關節上,而腳踏車運動你的體重是由車輛承擔的。
-
8 # 傻靈槓
如果是長途旅行,建議是一個人,或者和你非常熟悉,體力相仿的基友。如果平時訓練最好的兩三人,可以互相拉扯增加訓練強度。
-
9 # 有容乃大20078118
開始都是和隊友騎,騎了幾年還是覺得自己一個人獨騎自由,不要等人,不要追逐,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騎,但是現在心裡不太強大,一個人一般只騎100公里之內。
-
10 # 核動力的熊
自己一個人出行習慣了,曾經2次遼寧出發騎行長白山,順時針逆時針各一圈,遼寧騎行到成都,第二年西安到拉薩,以上基本都是自己走。
先說下我人很隨和,和同伴出去,你吃5塊錢的或者一人100的都行,住也是,不挑,速度一天別超過150也都沒事,不過即使這樣,發現找個同伴也很難,可能還是自己問題多吧,不說別人毛病。不過現實中你想想找個經濟狀況相符,興趣解決,體力相當等等的同伴難度有多大?不比找個老婆容易。
不過自己走好處非常的多,自由,隨意這些就不說了,事情少,不用照顧別人,有人可能想問不用別人照顧你麼?呵呵,真不需要,我會修車,而且基本沒事,至於缺點,寂寞可以無視,想想事情,或者帶骨傳導耳機聽聽小說就可以,吃的菜種類比較少,這個沒辦法,不過也沒人和你搶,別樂,你去下川藏線就懂了,住宿時候看房間有點麻煩,算了,挑個外觀看起來好點的,問下能洗澡的不看直接住了,至於安全從來不擔心,我的體格主動找我麻煩的不太多,說這麼多,有空還是自己走,習慣了。
-
11 # 快樂的獨狼俠
天馬行空獨往獨來。單騎沒有時間地點人物限制。想怎樣騎就怎樣騎,快慢隨心隨性。當然有時也跟夥伴們遠騎,是為了合眾。大多數時間我還是喜歡獨騎。
-
12 # 華一記
我覺得這種感覺非常好,有時喜歡一個人去思考問題,放鬆自己,獨自一人騎腳踏車,給自己定一個目地的,可以是幾十裡,一個人去不僅能領略沿圖的風景,人文,還能煅煉自己的身體,提高自己的耐力,克服一些困難,到達自己的目地的,堅持完成,獨立思考,更多的是煅煉自己吃苦耐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堅持到底的信心,當達到終點時,有一種成就感和價值感!
回覆列表
我一般會根據空餘時間的長短來安排自己的騎行里程——下班之後,晚間鍛鍊騎行一般在30公里左右,週末則可能會為自己安排百公里以上的長距離騎行。
如果我的騎行目的是鍛鍊身體,我大都會選擇獨自一人進行。主要原因是能夠獨立掌控節奏、速度、強度以及休息時間。如果和他人一起的話,除非能力非常近似,往往還要顧及同行的其他能力較弱成員,使自己的能力和計劃得不到全面的發揮,或是過多地去勉強跟隨能力更強的成員,大量耗費體力,打亂訓練計劃。
當然,如果是能力近似的幾個人,約上晚上一起去刷街,或是週末一起去爬山,我還是非常有動力的,因為能夠相互配合、相互切磋。
放鬆休閒時,一個人也很好:有時候,忙了一天,下班之後想一個人放鬆放鬆,遠離社交網路。這時,獨自一人騎一騎腳踏車,對我來說非常有必要——在安靜、無人打擾的環境中吹一吹風,不追求速度,不用騎太遠,讓自己的身體、精神在夜晚安靜的世界中得到充分的放鬆,這對於調整自己的狀態,非常重要。恢復平靜之後,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去迎接新一天的學習和工作。
當然,也不要做永遠的“獨行俠”:腳踏車同樣是一項集體運動。在不需要完成特定目標時,約上幾個好友,邊騎車邊聊聊天,一起遊山玩水、壓壓馬路,也是非常好的休閒方式。借用張楚的一首歌名——《孤獨的人是可恥的》——雖然熱愛獨行,但也不要讓自己太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