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6
回覆列表
  • 1 # 大獅

    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各位,不要認為古人就能聽得懂文言文。就如我們現在很多時候聽不懂一些新名詞一樣,古人面對文言文,依舊懵逼。

    文言文古代出現於書面用語,也就是寫在書上。文化人會用這種語言裝裝逼,而普通百姓用得則是大白話,就如你我現在說話方式一樣,只不過當時沒有這麼多新鮮詞彙罷了。你若跟一個撿大糞的農民老伯說文言,人家非一糞叉子插死你不可。

    為何會出現文言呢?除了裝逼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古代的紙張比較貴,因此古人惜字如金,不像現在一樣,隨便寫錯一個字,整張A4紙都可以直接丟掉。而文言恰好可以在字數上做文章,文雅還不失其作用。

    打個比方,比如說一個人的母親病故,而這個人卻恰好不在家中,家人用大白話寫信的話,基本會這樣說“你的母親因為生病而故去了,你快點回家吧。”看到了吧,這點玩意兒用了18個字。而如果用文言呢,則只需4個字即可“母亡,速歸。”瞬間節省了14個字,多麼科學吧。

    在古代,文言又稱之為“雅言”,單是這個名字就讓人感覺高大上。既然是雅緻之語言,就不能隨便用,要這樣的話,就不值錢了。而讀書之人在古代很講究雅緻生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說話還要文縐縐,說普通說的那種大白話實在丟份兒,因此用雅言更符合自己的氣質和身份。滿口之乎者也,才能顯得自己與眾不同,才更像個文化人。對了,好像現在網路上充溢著大量這樣的貨色,說那種不文不白的話,還以為自己有多大學問。好吧,讓我也拽拽文,說一說文言。

    “飯也,食之。糞也,屙之......”

  • 2 # 上將噯福斯

    普通人是聽不懂的。看也看不懂。

    中國的語言文化很有意思。

    在中國古代,書面語與口語長期割裂,而且兩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幾乎到了難以逾越的地步。

    書面語,就是人們在書寫和閱讀文章時所用的語言。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的書面語。在遠古時代,文言文與口語是一致的,幾乎沒有差異。

    現在的流傳下來的文言文,大體都是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也就是說,那個時代,書面語和口語還相差不大,普通人也能聽懂書面語文言文。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此後的兩千年裡,口語的詞彙和表達方式更加豐富和通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而文言文基本保持不變,一直延續近兩千年。成為讀書人的專用。普通人看都看不懂,聽就更聽不懂了。

    文言文,有一種特殊的魅力,它行文簡潔,音韻和諧,很多名篇讀起來朗朗上口,我中學的時候背過很多文言文,出師表,過秦論,滕王閣序,等等等等,現在還能隨口誦讀。

    但是時代在發展,文言文終究還是退出了歷史舞臺。

    實際上最少在明朝,口語已經與今天的口語相差無幾。三國志平話就是用當時的文言白話文寫的,是經過加工的白話文,十分通俗易懂。

    書面文言文與口語的分離,不利於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所以新文化運動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推廣白話文。

    魯迅,胡適的一大批名家創作了極具時代特點的文學作品。

    現在又有一些人,推崇寫文言文,覺得寫文言文很高雅。寫一寫謬誤百出、半文不白的所謂文言文,貽笑大方,其實是腦子瓦特了。

    須知,只有鮮活的語言,才最具有感染力和表達力!而自媒體時代的今天,中國的語言每分每秒都在產生心的詞彙和表達方式。

    向前看而不是向後,最為重要。文字工作者也應該如此。

  • 3 # 關中熊叔

    大部分古代人能聽得懂屬於自己時代的文字語言。

    文言文是現代人把古代語言文字作為一個統一類別的說法,其實各個時代有自己的語法語言環境,必須加以區分。

    古代大多數人對自己時代的語言理解能力肯定比現代人強,而且大部分都能聽得懂,這和現在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區別。

    舉個例子,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比特幣”,這個詞放到古代沒人能聽懂吧,但是現代人一般都大概知道這是虛擬貨幣。

    你非得說一個在深山裡種地的古代農民肯定聽不書面語言,這是抬槓,沒法辯解。因為就是放到現代,一個深山種地的老農民他也不知道比特幣是什麼。

    第一,語言分口頭和書面兩種。老百姓日常說話用到的詞彙量只能佔所有詞彙的一小部分,這在古代也是一樣。

    第二,古代人在對文言文的理解上肯定要比現在人準確。儘管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詞彙量很少,但是這些詞彙也是來自於古代那個語境之下的,用的少,不等於一點不用。

    所以,一個道理,儘管古代書面語言不是每個人都能看懂,但是對於一些詞語和字的理解肯定比現代人清楚。

    第三,古代人日常說話肯定不是全部用書面語言中那些現代人認為生僻的詞語和語法。但部分詞彙和日常用語沒有太大出入。

    讀歷史書籍就可以發現,越往前的歷史書籍越難理解,那是因為很多詞彙和語法在後來發生了太大的變化,而這些難懂的詞彙和語法在當時就是那個時代的語境。

    第四,問題來了,因為古代人讀書的比例小,是不是沒有讀過書的人就聽不懂文言文了?當然不是,一般性質的語言肯定能聽懂,而專用的行業書面文字別說一般古代人,就是讀過書的古代人也未必聽得懂。

  • 4 # 朝暮九歌

    我只能保證古代讀書人都聽得懂文言文!

    因為所謂“之乎者也”就是一種文人間的通用語,你想想天南地北的讀書人們,如果都是操著一口本土家鄉話,還怎麼溝通交流啊,還怎麼吟詩作對,欣賞彼此的文采。

    文言文這個說法是新文化運動以後才有的,因為新文化運動以後白話文開始普及流行,古代呢沒有文言文的說法。

    咱們以前課本中學習的文言文都有標點符號,古人就沒這些,一般都是句讀。

    所以古人和現在人一樣,問候都是這樣子的:“您吃了嗎?”

    而不是:“飯否?”

    當然文人墨客之間還是可以掉掉書袋子的

    場景如下:

    書生甲:乙兄,且看在下近日所獲(指了指一副前人畫作)

    書生乙:妙也!

    但是真要跟非讀書人扯“之乎者也”那也是自討沒趣了。

    提到文言文,真的又想起那些年背的滾瓜爛熟的《勸學》、《師說》、《陋室銘》、《岳陽樓記》,當然最最可怕的字眼莫過於那四個字:

    背誦全文

  • 5 # 潘不安講究史

    普通的古人平時交流和我們現在一樣的,即使是讀書人日常交流也不大會用古文。那古文為什麼會出現呢?

    這是因為在紙張出現以前,中國的文字都是用小刀刻在竹簡上,大家可以試試,哪怕是專門訓練過,刻一個字也是非常辛苦的事。更不要說萬一刻錯了,還要用刀把字削掉再重刻。這就導致了古人惜字如金,儘量用最少的字表達完整的意思,於是就形成了古文。

    那為什麼不像外國一樣用羊皮紙呢?這是因為中國是農耕國家,羊是一種比較稀缺的資源,古人一般也只有貴族可以吃到羊。而剩下的羊皮用來製作衣物都供不應求,更不會用來製作羊皮紙了。另外因為生產力的低下,絲綢絹帛等織物也都是珍貴的物資,在古代甚至是可以代替貨幣使用的硬通貨,所以也很少用來記錄文字。

    最後相對最容易獲得和加工的竹子便成了記載文字的主要材料。商代時人們開始用“毛筆”寫字,但因為質量不好,並沒有成為主流,直到蒙恬發明了現代的毛筆,文字的記錄有了一次飛躍。再到漢代蔡倫改進造紙術,一直髮展到了唐朝左右紙張不再是奢侈品,這時候文字的記載才真正的方便起來。

    不過這時候,古人發現文言文的存在還有很多優點,所以也並沒有廢除他。

    第一,文言文成為了封建統治階級壟斷知識的工具。古代小學啟蒙的第一課便是句讀,也就是教你如何閱讀書寫文言文,因此古人單純的認識幾個字也是沒用的。這使得知識長期壟斷在封建統治者手中,起到了愚民的目的。

    第二,文言文更便於文人隱晦的表達思想。從孔子開創春秋筆法以來,文字成為了古代文人隱晦表達思想的武器。很多時候文人可以用這個方法在記錄的時候隱晦的記錄下真實的歷史,或夾帶自己的思想和評價。

    比如《春秋》裡寫“鄭伯克段於鄢”就隱含了大量資訊。文中用“段”而不加弟實際是作者指責段不守本分,因此不提他是鄭伯的弟弟。而又用“鄭伯”而不用鄭莊公,則是指責鄭莊公這個哥哥失教,故意放縱導致最後的結果。“克”一般用於兩國相爭,一國戰勝另一國,作者在這裡用“克”說明作者的立場,段造反已經不能用兄弟相爭來看待,而已經是兩國相爭了。而克字同時含有殺的意思,暗示鄭莊公殺死段。

    不過後來文人越來越執著這類技巧,寫文章專門挑一些冷僻字,又為了文辭華麗,寫一些沒有意義的對仗,導致唐宋這段時期很多古文,別說現代人了,就連當時的文人都看不懂,甚至作者本人寫完過段時間後也看不懂了。

    所以唐代韓愈開始倡導簡潔文風的“古文運動”,宋代歐陽修繼承這個理念,在宋代領導文風改革運動,這才使得古文開始變的好懂起來。所以宋代以後的很多文章,我們現代多數人勉強也是能看懂了。再到了明朝,讀者主要是普通人的通俗小說開始流行,古文已經非常接近於當時人的口語了,普通的老百姓也是能夠聽懂的。再到後來就是新文化運動了,文字就徹底的口語化,和我們現在一模一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把劍插在一條蛇上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