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405259858110

    栽培要點牡丹有“宜冷畏熱,喜燥惡溼,栽高敞向陽而性舒”的說法。牡丹喜溫涼氣候,耐旱、耐寒、畏炎熱多溼。喜在背風半陰環境。種植以分株為主,移栽牡丹常在中秋之時。從母棵切分時要多帶泥土,宜隨挖隨栽,如需長途搬運,應晾根一天,包紮縛定。牡丹管理只需中耕除草,摘除櫱枝,每株保持一頂一芽。

    開花後應及時摘去花頭。第一年開花不宜多,發芽和開花前後應施有機肥料。牡丹最適合家庭院後的乾燥向陽處栽種,如用磚石做臺,與假山相鄰,互為承託尤為雅緻。

    (1) 盆土牡丹為肉質深根植物,喜疏鬆肥沃、通氣良好的土壤。土壤為微酸性、中性、微鹼性均可,但以中性為好,除砂性過強,或土質十分粘重者外,一般土壤均可栽培。

    PH值6。5~7為宜,土層深度在50釐米以上,上層為壤土,下層為砂質土,最忌鹽鹼土和煤渣土。

    (2) 上盆牡丹盆栽之前,先將它的根部晾曬1~2天,使其失水變軟。栽種時,先在盆底墊一瓦片,在鋪上3~5釐米厚的小石塊或廢棕繩為排水層,把秒放入盆中,再填土,,邊填邊壓實,上盆的時間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

    牡丹植株宜選擇有兩三個枝幹的小棵,可帶葉栽植。栽植前要對根部進行適當修剪,剪去病根、斷根和過常的根,然後用0。1%的硫酸銅溶液或5%的石灰水浸泡半小時進行消毒,用清水沖洗後栽植。盆土可用氯化鉀進行消毒。上盆時,根莖的交接處應與土平齊。黃河流域於9~10月中下旬上盆為宜,黃河以北可適當早一些栽植,長江以南地區可以適當晚一些栽植。

    若栽早了會造成“秋髮”,次年無花。而過遲容易死棵。

    (3) 修剪牡丹的修剪是牡丹栽培管理重要的一環。它可以調節植株的養分,使株型勻稱,開花整齊。花謝後對殘花的修剪還可以防止無意義的消耗養分。秋季剪掉枯枝,留下新梢基部一個大花芽,除去小芽,可使花位變低,樹形美觀,而且能抗風。

    一般每一株牡丹上,保持5~8個均勻的枝條外,其餘的枝芽都要去掉。從根部萌發的許多細枝也需要除去。

    (4) 澆水牡丹上盆後應立即澆透水,保持土壤溼潤。雖然牡丹比較耐寒,可半月澆一次水。但在早春、秋天乾旱季節仍需適當澆水,至少每10天澆一次水。

    花蓓蕾期可1~2日澆一次水。要注意不能有積水;夏季澆水要在清晨和初更進行,必在地涼後方可澆水。雨水多時,則應注意排水防澇。

    (5) 施肥牡丹是喜肥植物,要想使牡丹花大色豔,合理施肥十分重要。牡丹每年至少需要施三次肥。第一次於2月下旬,在“花期前”施肥。

    第二次在五月上旬,施“花後肥”,第三次施肥應在入冬前後。用芝麻醬渣和豆餅泡水發酵後施用為宜,施肥時要兌水,盆栽牡丹每週應施1~2次肥料,開花前澆肥水一次,花後略施輕肥。當年移栽的牡丹不能多施追肥。 病蟲害防治牡丹的病害有葉斑病、炭疽病、紫紋羽病等。

    害蟲有天牛、介殼蟲、紅蜘蛛等。為防止牡丹葉部的病害可在開花前半個月,在牡丹根部連續噴灑7~8次等量波爾多液。紫紋羽病、根瘤線蟲病主要在栽培時對土壤消毒預防。蟲害天牛可用硫化鋅噴射,紅蜘蛛用40%樂果1000倍液噴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Star由盛轉衰,面對強隊貓神宣佈“不上”,花海深夜自閉上分,還能稱得上強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