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15054395637

    如果把《孟子》中談道義與利益的內容綜合加以分析,就會看出孟子的義利觀並非我們想象的那樣片面偏激,只講義不講利。他的義利思想包含了先利後義、以利說義、先義後利三個層面。

    (一)先利後義。孟子繼承了孔子先滿後教的思想,與管仲說的“倉稟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一樣,認為要讓老百姓講道德禮義,首先要保證他們起碼的物質利益,滿足他們基本的物質生活需求。孟子並不是道德至上論者,生存才是第一位的。普通百姓首先想的是維持一家人的生存問題。生存問題解決了,才會想如何體面的生存,做受人尊敬的講禮義的人。顯然,孟子認為道德要以一定的物質做為基礎,他還把道德水平與私有財產聯絡起來,作出“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的論斷。這裡的“恆產”指土地、房屋、田園等固定財產以及與此相聯的穩定職業;“恆心”指基本的道德觀念。

    (二)以利說義。孟子把義和利聯絡在一起,再三告訴人們只有按道義的原則做人行事,才能得到正當長遠的利益。孟子游說諸侯、勸導民眾的方式帶有明顯的功利色彩,講仁義是因為它有用,大則可以得天下,小則可以滿足個人的求利、求名、求自尊的慾望。“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人都想求名利,求富貴,要達到這些目的,孟子認為只有義才是最正確,最寬敞,最穩妥的道路。

    (三)先義後利。孟子是熱衷於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家,先義後利、重義輕利主要是作為一種治國策略提出來的。他認為當時“天下之人,唯利是求”,執政者行仁義的力度非常小,“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

    從宏面調控的角度看,就是利益驅動的力量過大而道德制約作用太小,求利與求義,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展嚴重失衡。面對這種形勢,孟子覺得必須加大道德對人們求利行為的制約力度,強調以仁義治國,才能達到國泰民安的目的。

    因此孟子對諸侯講治國之道,總是主張先義後利。儒家創始人孔小和孟子大概認識到人們追求物質利益的本性難以改變,但又不能不加以節制,搶著“知其不可而為之”悲劇意識奔走呼號,伸張道義,宣傳仁愛。

    孟子和康德式的西方思想家不同,他不是在書齋裡從事純粹形而上的思考,專事著述,而是四處奔波,遊說諸侯,推銷自己設計的政治藍圖。因此他非常注意因人施教,根據具體物件決定說什麼,怎樣說。他的話被回憶記錄下來,就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典籍。

    《論語》、《孟子》這類語錄體經典,語境還原對理解其思想內涵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抽離了語境而盲目加以普適化,就會導致誤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柯南當著一大群人的面指著你說“真相只有一個”,你該怎樣回答才能提高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