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林頻寬度,行數,喬、灌木樹種搭配和造林密度而有差異,並表現為透光度與透風係數的變化。透光度,又稱疏透度,是林帶縱斷面的透光面積與其縱斷面的總面積的比值。確定的方法是站在距林帶30~40米處,目測林帶縱斷面的透光面積佔總面積的比值。透風係數是林帶背風面離林緣 1米處林帶高度範圍內的平均風速與空曠地相應高度處的平均風速的比值。確定的方法是實測林帶背風面距林帶 1米的林冠頂部、林冠中部和距地表1米高處的風速,並算出平均值;然後實測空曠地區相應3個高度的風速,並算出平均值。最後用下式算出二者的比值。
式中K為透風係數,v1、v2、v3為林帶背風林緣處各高度處的平均風速,u1、u2、u3為空曠區相應的3個高度處的平均風速。因透光度和透風係數不同,林帶結構可分3種: 林帶幅度、行數、栽植密度,都少於前兩者。一般為喬木組成而不配置灌木。林冠層有均勻透光孔隙,下層只有樹幹,因此形成許多通風孔道,林帶內風速大於無林曠野,到背風林緣附近開始擴散,風速稍低,但仍近於曠野風速,易造成林帶內及林緣附近處的風蝕。生葉期的透光度為0.4~0.6,透風係數大於0.5。其防護效果在5H 範圍內為原來風速的29%,10H 範圍內為39%,20H 範圍內為44%,30H 範圍內始達56%。防護距離最遠。適用於風速不大的灌溉區,或風害不嚴重的壤土農田或無颱風侵襲的水網區。
因林頻寬度,行數,喬、灌木樹種搭配和造林密度而有差異,並表現為透光度與透風係數的變化。透光度,又稱疏透度,是林帶縱斷面的透光面積與其縱斷面的總面積的比值。確定的方法是站在距林帶30~40米處,目測林帶縱斷面的透光面積佔總面積的比值。透風係數是林帶背風面離林緣 1米處林帶高度範圍內的平均風速與空曠地相應高度處的平均風速的比值。確定的方法是實測林帶背風面距林帶 1米的林冠頂部、林冠中部和距地表1米高處的風速,並算出平均值;然後實測空曠地區相應3個高度的風速,並算出平均值。最後用下式算出二者的比值。
式中K為透風係數,v1、v2、v3為林帶背風林緣處各高度處的平均風速,u1、u2、u3為空曠區相應的3個高度處的平均風速。因透光度和透風係數不同,林帶結構可分3種: 林帶幅度、行數、栽植密度,都少於前兩者。一般為喬木組成而不配置灌木。林冠層有均勻透光孔隙,下層只有樹幹,因此形成許多通風孔道,林帶內風速大於無林曠野,到背風林緣附近開始擴散,風速稍低,但仍近於曠野風速,易造成林帶內及林緣附近處的風蝕。生葉期的透光度為0.4~0.6,透風係數大於0.5。其防護效果在5H 範圍內為原來風速的29%,10H 範圍內為39%,20H 範圍內為44%,30H 範圍內始達56%。防護距離最遠。適用於風速不大的灌溉區,或風害不嚴重的壤土農田或無颱風侵襲的水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