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廣角體育

    少了好多東西啊,小時候過年最開心的就是在田地裡面,放野火放鞭炮,現在都不允許了,兒時的好多地方都被破壞了,沒有了歸屬感,這也是中國發展的一部分。

  • 2 # 狐小白9527

    小時候過年,物質匱乏,七八十年代,家長髮的壓歲錢最多也就一兩塊,只有過年才會買新衣服,吃點好的,但是可以放鞭炮,串門子,打燈籠,貼年畫。年味很濃。

  • 3 # IT程式設計分享

    小時候,過年時候親戚們互相串門,小孩子挑著燈籠,放鞭炮,一起玩的特別開心,過年有新衣服,有很多好吃的,早早就盼著過大年了。

  • 4 # 元芳有看法

    在我的兒時記憶當中,雖然吃飽穿暖問題已經解決,但吃好穿美問題還是一個奢侈性的事情,而這種願望能夠得以實現的最好時機,當屬過大年了。過年了,連欠外債的喜兒家都要扯上二尺紅頭繩,何況我們還沒有那麼寒酸。

    華人的節日,實際上就是吃的節日,因為在缺米少鹽的時代,飢餓給我們帶來了深重的痛苦體驗,所以逢年吃一肚皮的好飯就成了很多人的過年願望。

    小的時候,一到了臘月裡,父母就開始張羅準備年貨,會拿出存了大半年的五穀雜糧,做各種各樣的麵食,蒸包子、做米糕、做花捲、做蛋卷、殺雞、割肉等,可以說老百姓會把一年存下的好東西,都放在過年這幾天可勁的造。

    說起吃,最有記的就是糖塊和水果,小時候沒見過什麼水果,連現在習以為常的蘋果都是稀罕物,我記著有一次家裡有親戚過年給了幾個桔子,自己第一次吃,感覺世間怎麼還會有如此好吃的桔子呢。

    糖塊,這個記憶最深刻,平時沒機會吃,就靠過年打牙祭了,出去拜一圈年回來,身上的口袋裡都會塞的滿滿的。

    穿新衣裳,母親會提前趕幾個大集,從頭到腳給武裝一身新年衣裳,這個衣服還不能在年前穿,只能過年穿。年前那種期待新衣服的心情太折磨人了,比現在淘寶購物的期待相比,心情迫切得一萬倍。正月初一,母親會早早把衣服放到炕頭,起來穿上拜年去。

    總之,小時的過年記憶,就是吃和穿。

  • 5 # 梅園香雪

    記得那年我10歲,便拿著布票和錢,跟一個比我小一歲的鄰居的孩子,去離我村8里路的店子村的供銷社裡,割了一塊小紅花的條絨布料,然後去我村的縫紉店裡做了一個漂亮的小褂子,過年那天穿上,父親領著我們姊們四個,走街串巷去叔嬸家拜年。在路上,我注意到了小姑娘們羨慕的眼神,看看自己穿著新衣服好看極了。現在想來,那個小姑娘該多美啊,高挑的身材,白白的紅撲撲的小臉,大大的眼睛,好一個天真可愛的童年。

    爺爺弟兄兩個,二爺爺四個兒子沒有閨女,我爺爺卻是五個閨女就我父親一個男的。過年了,父親便會領著我們去給二爺爺全家拜年,一家接著一家,那時過年也沒啥好吃的,到誰家就是吃幾個花生,弟弟們去拾地上的啞雷子,點個火再聽個響,我會靜靜地坐在父親身邊,聽大人們拉呱,大娘會抓一把花生給我吃,其中一個大娘抓花生的樣子到現在還記憶猶新,眼瞅著她的手深深地插進盛有花生的笸籮裡,看著要抓一大把的樣子,可最後她的把會逐漸縮小,花生到我手裡的時候,也只有兩三個的樣子,呵呵!

  • 6 # 智慧科學

    1. “錯誤的記憶構建”:我們人生故事的所有情節都是一個“自傳體記憶”,每個人的童年也都享有美好的回憶,我們都以為擁有固定不變的記憶,但認知心理學家逐漸達成研究共識:記憶不是不變的,而是在當前時刻、根據當前的情境所構建的。我們對記憶的儲存都是一些碎片資訊,每次根據特定場景的需要回憶時,就會從個人的記憶碎片中做組合,並且結合當前場景下的情緒和期望,重新創造一個回憶。比如題目中的認知是現在過年缺少年味,答案期望是回憶起小時候過年的年味,我們的大腦便會蒐集記憶中那些“有年味”的記憶碎片,結合著我們對於答案的期望,帶給我們一個“充滿年味”的新年回憶。同樣的場景,比如人們往往形容“初戀般美好”,當我們在不美好的當下,回想起我們的初戀,大腦就會組合初戀時期“美好”的記憶碎片,創造一個美好的回憶。但這個回憶是片面的,也是不真實的。

    2. “期望值變化”:知足者常樂的本質其實就是期望值的管理,一個人的幸福程度以及對美好的感知,從最根本的層面上取決於主觀層面的感受,也就是我感覺到如何。人們獲取的主觀感受會透過與期望感受進行對比,產生好與壞的判斷。我們判斷年味是否比以前減少了,取決於我們的實際主觀感受,以及對年味期望感受的比較。現在是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隨著資訊和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獲得滿足卻變得更難了。這是因為我們的慾望和期望值的不斷擴充套件,在“期望感受”的對比下,我們永遠都無法對當下所擁有的感到滿足,因為我們總是想要擁有更多,不斷試圖達成更多的期望以及更高的標準。回到客觀現實,現在的過年多了非常多資訊化和科技手段增加我們的年味,只是我們的慾望變了。我們不僅有紙質紅包,還有微信紅包;我們不僅登門拜年幾位親戚,而是可以對所有親朋好友都透過手機拜年;我們不僅可以只看央視春晚,還可以看各種各樣繽紛多彩的晚會;我們不只有自己手裡的煙花,還可以看到更多絢爛奪目的集體煙花綻放;我們不僅可以在家吃年夜飯,還可以體驗更多的美食餐館;

    這一切其實都很美好,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發現他的美好,去填充豐富你美好的回憶吧。

  • 7 # 三豐祖師

    年味,我覺得一直存在著,

    雖然以前有人玩,有人鬧,有人瘋,但那畢竟是小時候,那時的我們總不會想那麼多,只會往好的地方去看,去想,一頓大餐,一個紅包就能高興一整天。現在的我們不同啦,想的多,做的就多了,自從那年學業結束,我就開始打工的時光,每年家鄉的風景,除了冬天很難見到春夏秋!雖然現在的年味少了,但我對回家的思念從不減少!這大概就是我的年味!

  • 8 # 野樂474

    沒年味是正常。應有盡有,不稀罕。提起我們小時候,一進臘月,搬著指頭盼過年。總嫌過得太慢。盼大人給做和買好吃的、盼大人給買新衣服、盼大人往家裡多割幾斤肉、盼大人能給自己買幾件好玩具、盼大人往家裡多買些鞭炮、起火、鑽天猴、禮花等。一到正月十五十六,自己製做的各種焰火就上場了,大人和夥伴們圍來一群,燃放以後大家誇讚一會兒,感到很自豪,很驕傲。記著有一次放焰花把自己的棉襖燒了一個大洞,回去被母親發現了,還捱了一頓打。想想那時候,過年真有意思。一個臘月一個正月,盡在歡樂之中。現在,咋說呢,好象天天能過年。什麼年味不年味的。不到四十歲的青少年,那能體會到我們那時候過年的滋味呢!生在蜜罐裡,長在蜜罐裡,體會不到甜的感覺。

  • 9 # 心閒成智

    謝邀請!我們父母是在國營農場工作!父親是轉業軍人!現在還懷念小時過年的時光!春節前幾天!母親開始準備過年的食品!全家齊上陣的是炸油條!事先和好面!等面發好!然後哥姐在面板上開始把面切成一條條的!倆個按在一起!我負責運輸到鍋臺前!還充當火頭軍!我們那裡都是燒的木柴!省事!爸媽負責放進油鍋!然後苗條的面棍撈出變成焦黃的胖胖!當然面葉,黃豆都被放進油鍋去鍍金!家裡還有人在串門!哥姐最高興!邊運作邊侃大山!不時發出爆笑!還包各種餡的餃子包子!包心菜在我們那裡叫大頭菜!包餃子包子很好吃!過年時家裡買幾十斤的豬肉!那時的豬都是吃的豆餅和野菜!肉噴香!年三十晚上的菜是!木耳炒雞蛋!油蘑燉雞塊!紅燒排骨!油炸黃豆!紅燒獅子頭!等等都是原汁原味的食材!吃到嘴裡很是享受!那時是70年代到80年代之間!

  • 10 # 邵家受苦人

    那時就等著除夕之夜的美餐,吃完飯後就挨家挨戶的院子裡去撿未燃的鞭炮,東家進西家出,跑累了再回家看春晚,現在找不到那時的感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手錶Apple Watch省電技巧,怎麼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