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AviOr本座
-
2 # 數學思維課堂
不用反駁,學生說的沒有問題,任何一個多邊形一個頂點都有兩個外角,n邊形有2n個外角。只是在三角形外角定理會增加說明一句,一個頂點只選取一個外角計算。
-
3 # 中考數學當百薈
我認為這個問題極具教研價值。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每當在教到這個章節時,特別是多邊形外角和時,必然要牽扯到多邊形外角的個數問題?雖然沒有學生當面質疑,但總覺得少數學生沒有心服,只有口服。這是教師在教學時常面臨的兩難:不提不知道,提出更困惑。明知少數愛思考的學生可能會困惑,但限於大多數學生知識和認知的侷限,教師不會主動提出(除非有學生主動提出),以免引起更多人認知上的困惑。
看罷題主的描述,我認為師生的交鋒分兩輪:
第一輪:
老師認為:三角形有三個外角。
學生認為:三角形有六個外角。
第二輪:
師生都認為:三角形的外角和等於三角形所有外角的和。
但因為師生第一輪認知衝突,導致第二輪表面看起來好像師生達成共識,其實不然!師生對“所有”二字的理解,顯然是不同的。老師理解的“所有”是“三個”,學生理解的“所有”是“六個”。
爭議的焦點在於:1.三角形到底有幾個外角?2.三角形的外角和是指三角形所有外角的和嗎?並由此聯想到:n邊形到底有幾個外角? n邊形的外角和是指n邊形所有外角的和嗎?
任何新概念的引入都是在已有認知基礎之上的。無論是三角形的外角,還是三角形的外角和,它們都來源於已有的認知(相對應於三角形的內角、三角形的內角和)。原有的認知對新概念的建立產生的影響,有時候是積極的,起促進作用;有時候是消極的,有干擾作用。教學的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能夠引起學生的認知上衝突,在最近發展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擴大已有認知的積極影響,克服消極影響,從而超越最近發展區,進入一個發展階段。對學生是這樣,有時候對教師也是這樣的!所謂教學相長,意即如此。本文師生的兩輪交鋒就是實現這種教學狀態難得的教學資源。
1.三角形到底有幾個外角?三角形的到底有幾條邊,幾個內角?
----圖1----
三角形有三個頂點,三條邊,三個內角。頂點數,邊數,內角個數是一一對應的關係,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學生對三角形的邊,內角的認知,是以對線段,角的認知為基礎的。如果學生對線段和角的認知出現偏差,就會產生如下認識:比如,有學生認為三角形有六條邊,六個內角。
其理由是:按照定義,三角形相鄰兩個頂點所連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邊;三角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內角。
△ABC中,三個頂點A,B,C,顯然可以連出六條線段:AB,BA;AC,CA;BC,CB,因而三角形有六條邊。
同樣地,三角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有六個:∠BAC,∠CAB;∠ABC,∠CBA;∠ACB,∠BCA,因而三角形有六個內角。
作為老師,如何迴應這樣的質疑?
不外乎從兩個方面:
(1)僅從A,B,C三個字母的排列方式(有序)來說,其排列方式有六種:AB,BA;AC,CA;BC,CB,這無疑是正確的。但是把這種理解遷移到對三角形邊的理解,就是負遷移了,就產生抑制和干擾了。因為三角形的邊只能用A,B,C三個字母的組合(無序)方式來理解。A,B,C組合方式只有三種AB,BC,CA。因為要用到排列與組合,這樣的解釋很顯然不適合初中生。
(2)結合圖形(很重要!),已有的認知:線段是沒有方向的(無序),線段AB和線段BA是同一條線段(從圖形看,它們是完全重合的!),其他同理。因而,由三個頂點A,B,C,任意兩個頂點連線段,有且只有三條線段AB,BC,CA,因而三角形有且只有三條邊。該同學所說的六條,其實只有三條。從計數原則來說,他重複計數了。同樣的解釋,適合於內角。甲邊與乙邊組成的角,其組成方式是無序的!從甲到乙還是從乙到甲組成的都是同一個角。因而該同學所說的六個角,其實一半是重複的,所以三角形有且只有三個內角。
什麼叫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到底有幾個外角?
按教科書的定義,三角形一邊與另一邊的延長線組成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如何理解其中“一邊的延長線”這個說法?
理解1:一邊只能向一個方向延長,因而三角形有三個外角。
如下圖,△ABC的三條邊,每邊只向一個方向延長,其延長線與另一條邊組成角有三個∠1,∠2,∠3。
----圖2----
理解2:一邊可以向兩個方向延長,因而三角形有六個外角。
如下圖,△ABC的三條邊,每邊可以向二個方向延長,其延長線與另一條邊組成角有六個∠1,∠2,∠3,∠4,∠5,∠6,它們互為對頂角,度數是相等的。
----圖3----
兩種理解,到底哪一種理解正確?
只能從原有的認知去確認。原有的認知:雖然線段沒有方向性,但可以向兩個方向無限延長,延長後,其實得到兩條不同的射線,而線段的延長線就是這兩條射線上除去原線段後的部分。
所以從原有的認知可以確認,雖然線段沒有方向性,但其延長線是有方向性的。實際教學中,我們常以正向延長線和反向延長線來區分!因而上述第一種理解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第二種理解才是完整的。
顯然題主是第一種理解,學生是第二種理解。
這一輪,題主的理解錯誤,學生的理解正確。
三角形有六個外角!
2.三角形的外角和是指三角形所有外角的和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三角形所有內角的和嗎?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
此處強調三個內角,顯然是為後續的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埋下伏筆的!
前面說過,三角形的頂點數,邊數,內角個數,是一一對應的關係,三角形3個頂點,3個內角,因而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完全可以弱化理解為:三角形所有內角的和等於180°。此處這種理解強調“所有”,弱化“所有”的具體數目。其實在大多數的人記憶中,甚至連“所有”二字都省掉了,直接理解為: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這樣理解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不會出問題,但將此遷移到三角形的外角和,顯然就會出現大問題,正如前面敘述師生的第二輪交鋒:
老師理解為:三角形的頂點數,邊數,內角個數,外角個數仍然為一一對應的關係:三角形3個頂點,3條邊,3個內角,3個外角,所以三角形的外角和當然是所有(3個)外角的和。
學生理解為:三角形的頂點數,邊數,內角個數,外角個數並不是一一對應關係:三角形3個頂點,3條邊,3個內角,6個外角,所以三角形的外角和當然是所有(6個)外角的和。
但是,教科書上說的是,三角形的外角和是指,在三角形的每一個頂點處各取一個外角,這些外角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和。“這些外角”顯然是指“3個外角”,而非“6個”。
第二輪交鋒,師生各對一半。
因而三角形的外角和是指三角形3個外角(每個頂點各取一個)的和。
綜述:1.至此,我們可以得出最終結論:三角形有6個外角,其中三個外角(每個頂點各取一個)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和。
三角形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個外角(每個頂點各取一個)的和等於360°。(證明從略)
並由此推廣到n邊形:n邊形,有n個頂點,n條邊,n個內角,2n個外角,n邊形的n個內角的和等於(n-2)180°,n邊形的n個外角(每個頂點各取一個)的和等於360°。
2.本人對教科書關於三角形外角和定義的認識:
合理性:
a.三角形的外角和是三角形內角和的延續,
b.三角形外角和在生活中的對應模型:從三角形一個頂點出發,沿三邊繞行一週,回到起點,身體轉向360°。
3.本人對教科書關於三角形外角定義的認識:
現行教科書對三角形外角的定義,容易引發師生認知衝突,焦點在於三角形的外角到底有幾個?(3 or 6)三角形外角和到底是3個還是6個外角的和?
為避免此衝突,三邊形的外角和的定義應修改為:三角形的一邊的正向延長線與另一邊組成的角。這樣定義更加合理,承前接後過渡更自然!
-
4 # 使用者2870448581372
一個三角形本來就有6個外角,你還要反駁?你有資格當老師嗎?只是說“三角形外角和”的時候,只取每一個內角相鄰的一個外角而已。
-
5 # 周胖子閒扯
三角形是3個外角還是6個外角並不重要,反正就算有6個,那也兩兩相等,具體應用時學生知道怎麼處理就好了。如果有人出:三角形有幾個外角,這樣的概念題,我只能說那人SB。
-
6 # 最美大自然666
一個三角形本來就有6個外角!三角形外角和的定義指的是每個頂點各取一個外角的和,教材中有特別強調,所以並無衝突
在學習三角形外角時,按照定義:三角形的一邊與另一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可如下圖,學生認為每個頂點處有兩個外角,它們互為對頂角,但後面我們講外角和定理時,三角形又的確只有三個外角,請問如何對學生解釋?
回覆列表
定義寫的明明白白,就是六個外角。
至於外角和定理,外角等於另外兩個內角之和,哪裡說三個外角了?該不會是哪個輔導書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