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家合肥置業訊息

    有些欠發達的城市房子確實不好賣,特別是老房子。雖然這幾年房價普遍長得蠻多,但隨著時間的發展供需關係,也就是改變的,以後房子會越來越多買房的選擇的空間會越來越大,如果是好的地段好的房子,那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有些老破小的戶型地段也不是特別好,可能接盤的就越來越難了。

    有好的地段還行小戶型又有學區還是挺搶手的。或是價格便宜點,老房子應該還是有人來買的,可能出手時間就要長一點。萬一房子越來越老又沒人買,那隻能等政府過來處理了,拆遷重建那就看運氣了,讓一切交給時間吧。

  • 2 # PieroWu

    按照目前華人口數量,結構,趨勢。以後除了國家政策保障的一線大城市和部分人員長期淨流入的二線城市,其餘人口持續減少和老齡化城市。房源會積累很多,無法消化。

    畢竟大部分城市外來人口都只是在大城市務工,存錢。真正能夠留下來,安居樂業的不多。都會轉移到其他城市或者回鄉。如果其中的一半或者接近一般的外來人口購房居住下來(購房成本,本地人都很難負擔,更何況是各種層次的外地人),那麼當地的城市可能無法負擔下來。造成城市資源緊張,城市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部分二線城市和大部分其他城市,因為地理原因和經濟狀況會向鶴崗一樣,房源充足,房價逐步走低。因為大部分人都有追漲殺跌的行為習慣,加上人口,經濟和未來的政策。房價會繼續走低,銷售會更困難。

    畢竟從2008年開始的量化寬鬆和房地產泡沫只是為了保證經濟面不出現更大的問題,同時為了找到新的可以持續的增長點在做準備和轉換工作,也就是人們聽過的時間換空間。

    未來,過多的房子除了一線大城市,都不好賣。

  • 3 # 重慶房山胖

    首先,要明確未來是一個存量房時代,大部分房子交易以二手房為主。

    其次,人們消費能力,生活要求越來越高,從剛需購房到改善性購房,以前的房子無論新舊程度改善設計都已明顯過時,這就導致二手房交易名存實亡。

    以上兩點是幾十年後的需求背景,那會怎麼辦?

    既然滿足不了需求,那就得重新建,繼續走拆遷的老路。房子賣給政府,成為拆遷戶拿錢再置業。

    在此也給大家一個建議,手裡的老破大盡快賣給需要的人,特別是10年以上的。

  • 4 # 張飛買房

    幾十年後,我們把房子賣給誰?

    咋一聽,是不是很淒涼?幾十年後華人口肯定沒有現在人多,看看現在上小學的人口以及國家統計的,都是在連年減少!國家統計局預計,2019年人口死亡率大於出生率,今年剛好是個轉折點!

    但是,仔細一想,好像哪裡出了問題!是的,因地制宜,具體到某個城市就大不一樣啦!幾十年後,一二線城市房子還是不夠住,而三四線,縣城城鎮鄉村會有大量空置房屋,甚至“鬼”屋,“鬼”村!

    原因一:例項舉證,日本92%,美國82%,法國德國80%等,發達國家實際經驗告訴我們,城市人口基本維持在80%以上,這裡的城鎮特指一二線城市及其區域的小城鎮!國家也特別支援!

    原因二:社會發展必然程序,一二線城市的醫療教育交通社保等等各類資源非常豐富,且高度集中,農村人口必然向這些地方聚集!

    原因三:城鎮化客觀發展規律!是城鎮化是指人口向城鎮集中的過程。這個過程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城鎮數目的增多,二方面是城市人口規模不斷擴大(大英百科全書)。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在於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著眼農民,涵蓋農村,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所以,得出的結論,幾十年後一二線城市及其區域的小城鎮,房子依然緊張,尤其核心位置!只要你的位置好,肯定有人買;同時,不是一二線城市,也不在這些大城市周圍的小城鎮,房子必然大量空置!無人問津!

  • 5 # 出租房子的天天向上

    一線城市應該問題不大!!會有接盤的個人或者機構!!

    比如從小城市來的淘金人群,和一些政府或者社會上的租賃機構和養老機構,未來都可能成為一線城市接盤的,因為一線城市的地是稀缺物,更重要的發展一定階段,建房成本也會非常高!!那麼收儲看房子改造對外出租會是一門很不錯的生意!

    小城市未來問題可能比較明顯,那就是一般人都可能繼承很多的房子,特別是現在和以後出生的小孩,不僅可以繼承父母的房子,甚至於很多有可能可以繼承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房子而且一旦這些人立志於去大城市發展,難以想象未來!!

    所以這也是中央在經濟這麼艱難的時刻依然堅持房住不炒,因為在人口經濟不行的小城市地方債,和未來人口萎縮房子總量超過市場需求的矛盾正在顯現

  • 6 # 房壇法菜

    很多人都在擔憂:幾十年後,人口減少,房子很多,我們現在買的房子又能賣給誰呢?其實,不用擔心!

    小菜是這麼認為的:

    第一、我們有龐大的人口基數

    有些人、有些行業為了自身利益需要,總是在販賣一種焦慮和恐慌,吸引讀者注意,達到自身或行業目的。

    據國家統計資料顯示,截止2018年底,全國總人口13.95億,同比2018年增長530萬!出生人口1523萬,出生率10.94%;死亡人口993萬,死亡率7.13%;人口自然增長率3.81%。

    這些資料都是實實在在的統計資料,不是專家推測資料,也不是權威機構預測資料,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有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住房市場需求量就很大,而且住房需求是剛性需求,不管是租,還是買?人都得有個住處。

    第二、出生人口情況樂觀

    從2000年-2018年19年間,每年出生人口都在1500萬-1800萬之間,還沒有出現低於1500萬的年份,說明每年出生人口都是比較穩定的,沒有出現斷崖式下跌情況,不用恐慌未來沒有人,這也就是全國總人口持續增長的原因。

    從前三季度統計資料看,2019年出生人口會多於2018年的1523萬,但會低於1700萬。

    專家預計:“十四五”期間(2021-2025)年均新增人口會在1400萬上下,“十五五”期間(2026-2030)年均新增人口會在1300萬上下,“十五五”後到2050年年均新增人口會在1300萬上下。

    因此,未來幾十年和過去幾十年,新增出生人口差距不是很大,沒有太大波動,數量增減都是一個漸進過程,對住房市場影響不會太大。

    第三、看下2018年的人口年齡結構和城鄉人口對比

    據國家統計局釋出資料顯示,2018年末,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看,16至59週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729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3%;60週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其中,65週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人,佔總人口的11.9%。

    從城鄉人口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8313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6401萬人,減少1260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個百分點。

    第四、城鎮化率情況

    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資料截止2018年末,G7資料截止2016年底,中國為59.58%,美國是81.8%,英國是82.8%,加拿大是82%,日本是93.9%,都高於80%。

    中國GDP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但城鎮化率才59.58%,顯然還達不到G7中任何國家水準,必然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若按照80%城鎮化率計算,以目前人口基數看,未來還將有2-3億人進城常住,這些人口都是住房市場的剛需人口。

    因此,小菜認為:

    1.我們總人數多,接近14億,未含港澳臺地區人口,每年新增人口穩定,人口自然增長率穩定,老年人口占比不是很高,未來雖然有進一步增長趨勢,但總人口基數在那裡擺著,住房市場大機率不會出現無人接盤的現象。

    2.城鎮化率還未達標,要達到80%目標,需要幾十年時間才能完成。按照經濟發達國家城鎮化程序看,城鎮化率在30%-70%是高速發展時期,我們過去用了約20年時間,走完了60%的目標;越往後,尤其是在75%城鎮化率後,會進入平穩發展時期,再想高速發展就會有難度;要提升一定比例的城鎮化率,需要的時間會更長。

    城鎮化率提升到80%的話,還有2-3億,甚至更多的人會進城常住,這些人進城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將是長期紅利。

    因此,未來住房市場還有很大需求,不用擔心房子賣不出去!

  • 7 # 鬱金香137652766

    幾十年後,我們該把房子賣給誰?為什麼?

    這個問題很糾結,幾十年後我們的房子賣給誰,?沒人要了。個個手上都有幾套房的獨生子女,你說賣給誰?租都沒人租了。還能賣嗎?房地產行業基本現在走下坡路。黃金10年以經過去80後,90後基本是手拿幾套房。00後還要買房嗎?剩下的賣給誰?進城的農民工,人家也沒錢買。退休後基本是哪裡來回哪裡去。

  • 8 # 文慶傢俱

    不說幾十年後,最多20多年後,所有的房子都是危房,因為當今開發商的房子的質量壽命只有30年,拆了還花幾萬塊,到時侯賣給誰,白送都沒人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公益幼兒園與公立幼兒園區別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