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隨風依舊

    1. 吡蟲啉地下施藥治地上害蟲。由於吡蟲啉內吸性強,透過土壤處理或種子處理,而達到防治作物地上部多種害蟲。例如,在土壤中吡蟲啉的濃度僅為0.15毫克/千克時,就可以防治地上部的桃蚜或蠶蟲蚜蟲。

    2. 吡蟲啉土壤表層吸收快而根部尚有一定量存留。吡蟲啉的水溶性較高,但在土壤中被淋浴的卻很少,在土壤中的半衰期達150天。施藥後,由於內吸性強,土壤表層中的藥劑很快被內吸,藥量急劇減少,但在被降解前,在作物根部尚存有較多量的藥劑,繼續被根吸收而起保護作用。吡蟲啉拌種效果更好。

    3. 在不同作物中的疏導性有差異。吡蟲啉是典型的木質部疏導性,在禾本科作物體中表現明顯的頂端優勢,在老葉片與嫩葉片之間形成濃度梯度。吡蟲啉也可以被棉花幼株吸收,並大部分集中在子葉中,未被吸收的藥劑仍以母體形式存留在種衣或種子周圍的土壤中。被吸收的吡蟲啉在棉花的真葉中分佈到不同小區,而沒有在禾本科作物的頂端優勢,這也可能是面蚜比其他蚜蟲難於防治的一個原因。

    4. 噻蟲嗪對害蟲具有胃毒,觸殺,內吸作用,被作物葉片吸收後迅速傳導到各部位,害蟲吸食後很快停止取食,逐漸死亡,藥後2~3天出現死蟲高峰,持效期達2~5周。能有效防治刺吸

    區別:

    1. 吡蟲啉和噻蟲嗪都有內吸性持效期相當

    2. 不同作物上應用的種類不同,相同產品在不同作物上持效期也不同。

    3. 噻蟲嗪和吡蟲啉拌種對根系有刺激生長作用 前期可以壯苗。對地上的刺吸式害蟲防治不錯,但是對地下害蟲是趨避左右

    4.噻蟲嗪在小麥籽粒、植株及土壤空白新增平均回收率為79.62%~94.70%,相對標準偏差為0.91%~6.56%,其最小檢出量為5.0×10-8g,小麥籽粒、植株及土壤中的最低檢測濃度均為0.01mg·kg-5.該檢測方法重現性好,準確度、精密度高,可滿足噻蟲嗪在小麥及土壤中的殘留分析要求

    6. 噻蟲嗪原藥97%含量殺蟲劑原料180kg。品質100%吡蟲啉原料199k

    吡蟲啉持效期長,對刺吸食口器害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拌種防蚜,最明顯。可有效預防小麥蚜蟲、金針蟲,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和小麥的白粉病、根腐病、紋枯病、全蝕病等病害。增強小姜寸營養成分的吸收能力;根多根長鬚根多,抓地牢,抗倒伏。改善品質,使小麥品相好,賣價高。平衡營養,促根壯苗,增加分櫱,增強抗寒能力,吡蟲啉拌種可提高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小麥增產節節高。投入錢少,產出高。

    總結:倆個各有各的優點,相對於拌種吡蟲啉法的防治效果比噻蟲嗪會更好

  • 2 # 都市農人通哥

    “科學種植,從作物健康開始”

    吡蟲啉,噻蟲嗪同為菸鹼類殺蟲劑,對刺吸式害蟲,蚜蟲,飛蝨,薊馬,盲蝽蟓等刺吸式口器害蟲有優異的效果,但是近些年來由於連續使用導致害蟲對該類藥劑的抗性顯著增加,導致藥效下降。因為沒有太好的替代藥劑,在實際生產中仍然是防治該類害蟲的主力,接下來我們將吡蟲啉、噻蟲嗪的特性給大家介紹如下:

    第一,內吸性方面,噻蟲嗪優於吡蟲啉,噻蟲嗪有上下內吸傳導活性,吡蟲啉向下傳導的活性小於向上傳導活性;

    第二,拌種方面,吡蟲啉略好於噻蟲嗪,噻蟲嗪的淋溼作用大於吡蟲啉,持效期短於吡蟲啉(成膜劑不同持效期也不相同),都可以防治蠐螬,蚜蟲等;

    第三,刺激生根的作用,吡蟲啉和噻蟲嗪的刺激生根問題效果相當,在蘸根方面,噻蟲嗪略高於吡蟲啉;

    第四,價位問題,目前的農資行情噻蟲嗪的價效比要遠遠好於吡蟲啉。

    總結,除了拌種以外,在葉面噴霧方面,筆者推薦噻蟲嗪,尤其是高含量的噻蟲嗪(低含量的容易出現藥害)。希望農戶根據自身的實際的情況進行選擇。

    (關注“農田上的懶漢”,科學的種田技術讓農民都能“懶”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根面的做法,一根面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