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旭述辯證法

    如果系統的讀過《論語》,包括中國文化當中的《易經》《道德經》這些經典,結合在人世間對人情世故的感悟,你也會對論語有自己的理解。朱成理學對論語的理解,有那個時代大環境的侷限性,南師的理解體現了他結合儒釋道三家思想之後境界,沒有人能夠下一個絕對的判斷,說誰的理解是完全對的,《論語》本身也只是孔門弟子們總結了孔子在世間的各種的話,代表的也僅是儒家思想對世界執行規律的一種理解。

    說到世界執行規律,不管是儒家佛家道家,甚至向現代科學當中的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物理學家,大家其實都是想搞清楚社會是如何運轉的,最終都是想做出更好的判斷和決策,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讓我們有更大的能力去改造生活。所以,我們可以不用去過多的評論這些大師們究竟誰對誰錯,儘量多去接觸他們的解讀,絕對能夠對自己在思維結構的完善度上有幫助。當我們更好地去洞察世界運轉的規律,更好地瞭解自己命運的節奏以及掌握各種的管理公司,管理家庭,管理人生的方法,我們就能夠更好的改造自己的人生。

    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認真思考的,如果能夠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其實是我們改變命運的最好的方法。

  • 2 # 澡雪堂主談修心

    《論語》是一本聖經,誰也不敢說自己理解的就正確,一本真正的經典,最大的特點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管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這才能被稱之為經典。

    01

    南公懷瑾不是學者,應該說,是一個行者,老人家是發過大願的人,正如他在詩中所說:

    不二門中有發僧,聰明絕頂是無能。

    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這種氣魄,不是一般人可以有的,也有人說南公懷瑾是金粟如來(維摩居士)的應化身,不管怎麼說吧,總之他與一般的學者是不一樣的,他有自己的證量,也就是說,他透過一生踐行聖道,有自己真正的境界,所以從這個角度講,他講的《論語》是非常值得我們重視的。

    所謂“證量”,就是切身的體會,這是唯識裡面的術語,唯識裡把我們學習的內容分為現量、比量、非量、聖教量以及證量,這裡的“量”就是學問的意思,“比”就是相互之間的對比,比如說長短、大小、輕重等等概念,需要相互對比才會有結論,我們通常學的知識,都是屬於比量。

    聖教量就是聖人透過親身求證以後所留下的言教,這就象科學家透過反覆試驗後得出的結果,是最為可信的。非量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錯誤的學問,即錯誤的“量”,另一種是說“量”以外的東西,因為不屬於“量”,所以叫非量。

    證量就是對經典中所學的東西進行實踐,把經典中的東西,轉化為自己的境界,這個叫證量。南公懷瑾的一生用八個字來形容,就是跌宕起伏、精彩紛呈,他有一幅對聯說:

    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

    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老人家的經歷不凡,際遇不凡,當然對經典的理解也會與常人有很大的出入。

    02

    程顥和程頤世稱二程,他們其實也是很厲害的,他們的老師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愛蓮說》的作者周敦頤,實際上週敦頤最厲害的著作還不是這篇文章,而是《太極圖說》這本書,據說這本書得自道家的一位神仙陳希夷,也就是道家所謂的陳摶老祖。

    周敦頤是宋朝理學的祖師級人物,世稱濂溪先生,當年二程的父親程珦認識周敦頤後,對他的學問非常欽佩,就把自己的兩個兒子送到他的身邊拜師學習。

    要說有點問題的,應該說是朱熹,我們查歷史上的朱熹,其實是一個雜家,他對二程當然很尊崇,但私下裡也學了很多其它學問,比如他和道教南宗的祖師白玉蟾就有過交集,還曾經註解過道家的《參同契》,而且還和禪宗楊岐派的道謙禪師關係匪淺。

    要說這些也不算什麼,集各家之長,本就是很正常的事,但問題是朱熹從別家拿了東西帖到儒家後,還不承情,到處標榜儒家的同時,還呵道罵佛的把人家損一通,這就未免有點不厚道了。

    這樣一來,他等於是把自己放到了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本來有些東西你可以大膽的拿來用,別人也不會說什麼,但你既然到處罵人家,那就不好意思公開用別人的東西,只能偷偷的用,這就很麻煩,有些東西,你公開的用,明明白白的講,都未必能講的清楚,何況你偷偷摸摸的用呢?就更不容易講明白了。

    所以這樣一來,朱熹的著作裡,就出現了很多模稜兩可、含糊其辭的東西,我們在讀他的《四書集註》的時候,會有很明顯的感覺。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對於朱熹先生的一眾粉絲,我只能在此說聲對不起了!

    03

    總之,我們閱讀經典,還是要儘量閱讀那些有證量的大師們所留下的經典,學者的東西可以參考,但不必當真,因為他們的東西側重的是理論上的思辨,真正有境界的相對要少得多,據我平日所見,南公懷瑾講解的《論語》,有很多人在偷偷學,尤其是學者們,讀過的很多,只不過大多數也都象朱熹一樣,出於種種原因,不敢大大方方的承認罷了。

  • 3 # 明貞

    那當然,程朱理學以理性和自我根本,自然是以正義和生存為基點,正義和良知只能是藏拙為基點,當下命運是公正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這是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以說說你對初戀的心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