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色海沙
-
2 # 西府趙王爺
其實殺魏延跟諸葛亮沒太大關係,畢竟當時諸葛亮都死了,至於死後的算計這些,倒有些過於神奇了。歷史上真實的魏延,應該式死於諸葛亮死後蜀軍內部的分裂鬥爭中。就好比是老大死了,老二老三們都想當老大,結果魏延輸了而已。
《三國演義》作為一部“歷史演繹”小說,書中的故事情節、歷史背景、存在著一定的“虛構性”,比如“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草船借箭”這些耳熟能詳的小說情節都是《三國演義》虛構出來的,歷史中並不存在。
個人認為,《三國演義》將“魏延之死”這段歷史情節刻畫的過於戲劇化。
《三國演義》中說,劉備當初收容魏延時,精通相人之術的諸葛亮發現魏延的腦後長著一塊若隱若現的“反骨”。
“反骨”乃是自古以來“罕見”的兇險之相,諸葛亮推斷魏延極有可能會傾覆蜀漢王朝,所以命人將魏延五花大綁,準備將其斬首。劉備得知此事之後,以“人才十分難得”為由,阻止了諸葛亮,魏延這才撿回了一條命。
從此以後,魏延便和諸葛亮結下了樑子。
諸葛亮對“反骨”的事情耿耿於懷,於是時時刻刻派人監視魏延的一舉一動。諸葛亮死前料定了魏延會謀反,故命令馬岱將軍在魏延喊出“誰敢殺我”這句話之後將魏延斬首。
諸葛亮死後,魏延果然在行軍之時大喊“誰敢殺我!”馬岱將軍遵照諸葛亮遺命,手起刀落,將魏延殺死。
魏延在《三國演義》中只不過是一個用來襯托諸葛亮“神機妙算”的二流角色,魏延的命運早在他登場時便已經註定了,所以說這段小說情節經不起推敲,並且拍諸葛亮的馬屁拍的有些過頭了。
《三國志》中所記載的“魏延之死”,則真實的多。
歷史中的魏延是劉備的一員愛將,劉備非常欣賞魏延的作戰能力,因此劉備對魏延性格方面的缺陷幾乎視而不見。
劉備過世後,諸葛亮成為蜀國的一把手。由於魏延的政治野心極高,所以諸葛亮時常刻意打壓魏延的氣焰,即便如此,諸葛亮與魏延的關係依舊不錯,而且魏延也沒有謀反的心思。
根據《三國志·魏延傳》記載,諸葛亮去世後,魏延想代替諸葛亮成為“輔政大臣”,於是便企圖除掉自己的政敵“中軍師”楊儀。
諸葛亮在死前下令全軍撤退,並把撤退的具體事宜交待給楊儀辦理,並且命令姜維負責斷後,唯獨沒有提起魏延。被諸葛亮打壓了多年的魏延心中憤憤不平,於是拒絕撤軍。
楊儀不但沒有理睬魏延的無理行為,反而和姜維一前一後的率令大軍井而有序的撤退。
魏延沒辦法,只好吃啞巴虧,跟著楊儀一同南撤,南撤途中,魏延率領一隊人馬放火燒燬了棧道,企圖阻止楊儀撤軍。
楊儀依舊對魏延的行為不理不睬,另尋了一條路向南方撤退,後來暴跳如雷的魏延率領自己的部隊和楊儀、姜維所率領的蜀軍對峙,內戰一觸即發。
蜀軍的大將何平在兩軍陣前高呼:“丞相為蜀漢鞠躬盡瘁,操勞而死,如今屍骨未寒,你們竟然謀反作亂?!”
何平聲淚俱下的“演講”讓魏延的部隊紛紛潰散,魏延被馬岱將軍追殺,最終被楊儀誅滅三族。
《三國演義》為了使故事更加具有戲劇性,所以將魏延叛變的重點放在了“反骨”上。而《三國志》則側重於描述魏延與諸葛亮之間複雜的關係,和與楊儀之間的仇恨。
這便是兩者之間的差別。
-
3 # 歷史湮滅的足跡
在《三國演義》中魏延的出場就已經為他的死因埋下了伏筆。
關羽在攻打長沙時,魏延殺了他的主子韓玄開城歸降劉備,雖然說棄暗投明是正義之舉,但同為臣子黃忠在被韓玄冤枉的情況下也沒有主動歸降,之後劉備親自到黃忠的府上前去造訪才將黃忠感動。並在歸順劉備後,並請求劉備將原長沙太守厚葬,可見黃忠是個忠義之人。相比之下魏延殺死自己的主公乃不忠不孝。
諸葛亮認為魏延絕非善類,因此不太想用魏延,欲將其殺之。劉備不解問其原因,
孔明曰:
“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玄德曰:
“若斬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軍師恕之。”意思就是如果斬了魏延,恐怕以後再也不敢有人投降了,希望軍師寬恕他。孔明指魏延曰:
“吾今饒汝性命。汝可盡忠 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我好歹取汝首級。”意思就是,我暫且饒你姓名,你好好效忠主公,若有異心我必取你的性命!
在諸葛亮五次北伐後,蜀國的國力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他自知此時收復中原已經不可能了,所以決定退軍休養生息。而魏延是北伐的第一名將,憑他他孤傲的性格定然不會甘心,且當時能軍中與魏延匹敵的人已經沒有了,所以為了防止魏延策反,諸葛亮給馬岱留了一個錦囊,若魏延有反之心可將其殺之。果然諸葛亮死後,魏延就反了 在大喊三聲誰敢殺我後,被馬岱一刀斃命!
這只是《三國演義》中的情節,史書上並沒有記載魏延謀反和反骨一事。
《三國志》中記載:“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並非想背叛蜀漢。”在《三國志·魏延傳》也有記載,是魏延不肯聽從指揮,興兵作亂,最後被楊儀所殺。
而在另一本同時期的史書《魏略》中記載與以上有所不同,書中記載諸葛亮臨終前把軍務託付給了魏延,楊儀和魏延向來不和,擔心被魏延迫害於是就在軍中造謠,說魏延要謀反,要北上投降曹操,魏延猝不及防,倉促之間無法控制局面,不得已逃向漢中,結果馬岱追趕上殺死,並以謀反的罪名誅滅了魏延的三族。
《三國演義》、《三國志》、《魏略》中記載都有所不同。大概就是兩種說法:第一,魏延是作亂被殺;第二,是楊儀加害。
從魏延人物性格和事情的經過我們其實可以分析一下魏延的死因。
一、首先魏延是個有才且狂傲的人從“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中足以看出他的氣勢,劉備對魏延非常看重,任命魏延鎮守軍事重地,而魏延也不負所望屢立奇功。他實行的“實兵錯守諸圍”的方法,使漢中固若金湯。
二、魏延是個脾氣非常暴躁的人從《三國志》中“性矜高”三個字的評價中便可以看出。史書中經常有魏延跟別人吵架的情節,魏延雖然有才但情商卻不高。他跟諸葛亮就像一個家長和一個難管教的孩子。諸葛亮在時尚能用威嚴將其鎮壓,一旦諸葛亮一走蜀國沒有人能管得住他。
從以上兩點便可以看出,魏延之死實則必然。按照魏延的個性,諸葛亮死後他定然不會退兵。楊儀是丞相府的文官,沒有什麼的武藝,“長於規畫分部,籌度糧谷”,是負責後勤的,魏延則是北伐第一先鋒,憑他的傲氣不可能聽從楊儀的指揮。
“丞相雖然病故,但不是還有我嗎?親屬和隨從官員護送他的遺體回去安葬就行,我可以率部獨當一面,繼續完成北伐大業,不能僅僅因為丞相去世就放棄既定國策。”也證實了這一點。這就必然會跟楊儀等人產生衝突。而對楊儀來說,第一,要執行諸葛亮的任務。其次,他與魏延確實不和,兩點加在一起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先解決魏延,於是他將謀反罪名栽贓給魏延,一則是為了大局著想完成丞相留下的退軍任務,二則也是為了自保,不然也不會最後還滅了魏延的三族,肯定也有個人仇恨在裡面。
總結其原因:1.性格太暴躁得罪了小人 2.太過倔強無法與諸葛亮觀點達成統一 3.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回覆列表
三國演義,一部家喻戶曉的名著,裡面多少故事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三國裡面,哪些是演義,哪些是史實,瞭解和對比一下,也非常有趣。今天我們來談一談三國中一位頗有爭議的人物:魏延。
演義之中,魏延因造反被諸葛亮算計,為馬貸所殺。然而史實如何呢?魏延是否真的反了?
先看看《三國志》中一段魏延的記載: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大軍都隨楊儀徐徐退卻,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趕在楊儀大軍前面,所走過的地方都燒絕閣道。
楊儀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劉禪說對方謀反,劉禪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到底是誰想造反,董蔣二人都擔保楊儀懷疑魏延。
魏延先佔據南谷口,率軍出擊楊儀大軍,楊儀命令王平在前抵禦魏延。王平罵魏延的先頭部隊:“諸葛公去世,屍骨未寒,你們這些人怎麼敢如此!”魏延大軍知道錯在魏延。
不聽魏延的命令,都散了。只有魏延與其子數人逃亡,逃到漢中,楊儀派遣馬岱追上了魏延並且斬了他。
看上去,似乎是魏延造反,為楊儀派馬岱所殺。但是反與不反,多以楊儀一面而言。至於史實如何,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楊儀的結局。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裡都有這麼一段:“楊儀自以為年宦先於蔣琬,而位出琬下;且自恃功又高,未有重賞,口出怨言,曰:‘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將全師投魏,寧當寂寞如此耶!’後主大怒,命將楊儀下獄勘問,欲斬之。蔣琬奏曰:‘儀雖有罪,但日前隨丞相多立功勞,未可斬也,當廢為庶人。’後主從之,遂貶楊儀赴漢嘉郡為民。儀羞慚自刎而死。”
由此來看,楊儀人品也不怎麼樣。為爭權而把造反的帽子扣在政見不合的魏延頭上,又斬後定罪,不給對手申辨的機會。這絕對是楊儀可為之事。歷史上這種手段直接有效,不是什麼創新之舉。對魏延而論,只是成王敗寇而已。反與不反,誰又說得清。各位看官覺得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