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家長們在一起聊天,基本都會聊到自己家的孩子。聊到孩子的話題,一定會聊到兩件事:親子的交間流和孩子的學習。
7
回覆列表
  • 1 # 白駒96488611

    【第一回合:佛系媽媽和學霸兒子】   

    “我兒子學習上還挺不用我操心的,成績也不錯,我對他學習的態度就是都行、隨他、自己把控,相當佛系。”

    在被問到為什麼在別的家長都很焦慮孩子學習,而她可以如此佛系的時候,這位媽媽不無驕傲地說:“我兒子從小對知識的興趣比較強,屬於自己拿著一本書能看上一整天不跟人說話的那種,他這種性格直接遷移到了課業學習上。一個人對做一件事的最大驅動力就是開心,同樣的,學習的最大動力就是興趣。”

    媽媽又補充道:“老師都挺喜歡他的,成績好,性格安靜,但是老師都普遍反映說我兒子不怎麼說話,一學期下來可能都不會主動找老師請教一次問題。”

    在問到這位同學為什麼在學校不喜歡跟老師溝通時,他的回答其實也是很多性格沉穩、偏於內向的同學經常給出的答案:“有比較難的問題,別的同學就會去問老師,那麼多人圍著老師,就會覺得老師顧不上我吧。”   

    最後,當我們問到給孩子選輔導班的思路時,佛系媽媽認為:“孩子本身的學習主動性就很強,需要的是持續的關注和及時的引導,所以在保持課堂的有趣的同時,老師能個性化地關注孩子也是是很重要的。”

    【第二回合:無奈的媽媽和有主見的男孩】   

    “我說話他不愛聽的,自己很有主見。”   

    這位媽媽說,他和兒子關於學習的溝通情況是,每次跟兒子說些學習的建議,兒子都只是默默聽著,並不反饋。“青春期的男孩,你總也打不開他的小心扉,不反駁你不代表真的聽進去了”,媽媽無力地訴說著。但是如果,同學誰誰這次考試進步特別明顯,他就會會暗暗較勁。   

    從媽媽的這段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青春期的孩子雖然可能會不怎麼聽得進家長的指導和建議,但是對周圍的同學、同伴的言語行為比較敏感,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變化比較關注。激發孩子自身的競爭意識比一味說教要更有效。   

    有主見的大男孩也幽默地吐槽著:“我每次說出門找同學寫作業,我媽都會扔過來這三個靈魂拷問——去哪兒呀?和誰呀?什麼時候回來呀?”   

    媽媽則笑著說:“孩子之間是會互相影響的嘛,不僅要玩得來,也得學得來呀。”   

    這位媽媽對同伴學習的激勵作用深有體會,她認為選輔導班不僅是選老師,也是選學伴。和優秀的同學一起學習,可以激發孩子的競爭意識。“同學之間有時候互相教一教,比我教的還有效,他理解起來更容易”,這位媽媽補充道。

    【第三回合:工薪能力媽媽和自控女兒】   

    “再好的老師也不能把她從小學教到大學,我也不可能一直陪著。”   

    “成績是暫時的,但她得到這個成績的能力是長久的。”   

    “督促是暫時的,自主學習的習慣是永恆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  

    這些金句都是出自這位重視培養女兒自主學習能力的媽媽之口,她認為,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養成自主學習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就算是接觸一門新的學科,甚至是生活中的新事物,解決難度都已經降低了一半。   

    在談到給女兒選擇輔導班的期望時,這位媽媽說到,“輔導班不僅要輔導孩子的課本知識,也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力上來了,成績自然就上來了,成績只是能力的衍生品”。

    在談到選擇輔導班的注重點時,這位媽媽笑著說到:“輔導班的老師水平和課程質量當然是最重要的。這個課程模式是怎樣的、教學互動是怎樣的,直接關係到是否能調動起孩子的主動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習能力”、“但好的教育資源都比較貴,真的能做到既培養學習能力又提升成績的輔導班都不便宜,所以還是比較期待價效比高的課程“。   

    在與以上三組家庭進行了溝通之後,我們總結了一下同學對學習的期望和家長對輔導班的期望:   

    孩子希望學習要有趣、周圍有學伴、老師看得見;   

    媽媽則希望輔導班老師個性化關注、課堂注重能力培養、學習環境有些競爭、課程價效比高。

    同樣作為家長的您,覺得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孩子需要的教育呢?什麼樣的輔導班才是您所希望出現的呢?

  • 2 # 燕掠長空

    孩子學習需要輔導否,應該由孩子說的算。主動願意輔導學習方有動力,孩子不願意輔導,家長硬讓他去輔習班,不僅費錢,反而耽誤時間。我身邊有不少朋友的孩子都是被動去輔導班,結果是成績反到下降了!另外,條件允許的話,還是一對一輔導最有效!總之,要從小培養孩子學的興趣,這樣,才能保證他在學校的成績優秀,興趣是前提!

  • 3 # Mr禾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段前天晚上我陪女兒做作業的經歷 前天晚上,學校發了一張奧數題,讓孩子帶回家來做,說是為下個星期參加奧數比賽做準備的。

    那個時候,我正給老二讀著繪本,女兒在書桌前做作業。突然間,女兒喊“爸爸,你進來,你進來”,聲音中帶著哭腔,有一點點小脾氣。 因為在給兒子讀故事,又被女兒叫,我當時的內心有點火,覺得孩子真的不懂事,明明知道我在給弟弟讀故事,還要這樣喊,覺得她有點不太懂事。

    轉念一想,最近不是在讀書嗎,不是在學習PET嗎,先用用看再說吧。所以我坐在客廳裡迴應道“等一下,爸爸給弟弟把書讀完”。如果換成平時,我可能會大吼“你沒有看見我在忙嗎”,然後,女兒可能就委屈地哭了。我呢,也不耐煩地繼續會訓他“有什麼好哭,等一會都等不了嗎”。

    女兒在聽到我說“等一下”的時候,書房裡也開始安靜下來了,我後來進去的時候,發現她仍然在草稿紙上吃力地演算著。 後來,當然在平和的氛圍中,女兒愉快地完成了題目,同時,她提出,還想繼續做一下《舉一反三》中的題目,作為鞏固。

    這樣的情形,是在我學習PET之前無法想象的。以前我“逼”她做,講很多大道理讓他做,她都不情不願的,昨天,她卻主動提出來要繼續做,還讓我幫她改。怪不得,每次女兒都會喊她媽媽幫助她輔導,把我逼退二線。

    所以當孩子不想學習時,是孩子遇到了困難和挑戰,我們先要做的是“戈登”一下,判斷問題區 這裡到底是誰在問題區,孩子還是爸爸媽媽?如果是孩子在問題區,我們就用傾聽的協助技巧,剝洋蔥。如果是父母在問題區,父母想面質,面質前要看看,這事到底對爸爸媽媽有什麼影響,沒有影響,就是看得不爽,擔心,則進入價值觀傳遞。

    無論是孩子在問題區,還是父母在問題區,工作都要在無問題區進行,進行的方式是,找閃光點並不斷放大,為孩子創造價值感和成就感。而我們家長的責任就是幫助孩子熱愛學習。

    培養孩子和學習的良好關係,方法有很多,但是最重要是知道,到底孩子是因為什麼困難不愛學習,我們協助他一起面對困難。 如果是學習太無聊了,我們幫助這個過程變得有趣,比如透過遊戲,比賽等方式。

    如果是不喜歡老師和同學,那麼就傾聽,看看問題在哪裡,再用PET和老師溝通,老師喜歡家長,就會對孩子多肯定多關注。其實孩子能捕捉到一切,都的看在眼裡的,所以我們得處處留心。

    如果是實在學不進去,比如讓文科思維的人去學理科,那肯定非常困難。那麼我們只要肯定孩子的進步就行,能堅持就是寶貴的特質。關鍵時刻給予認可和鼓勵,幫助孩子找到課程的閃光點。

    爸爸媽媽怎麼看待學習,直接影響孩子看待學習的方式。

    順著這個思路,我在談談我對培訓班的看法。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去上培訓班,應該上哪些培訓班?

    其實有很多家長恨透了培訓班,原因有二:

    一是很多培訓班就是純商業賺錢的,效果基本不明顯

    二是老師為自己的學生開設的輔導班,平時在課堂上不認真教,卻讓學生參加課後輔導,雖然是少數。

    但是家長依舊給孩子報,理由是別人家的孩子也在上,自家孩子不上怕落後。我的觀點是把選擇權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選擇,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而不是我們父母強加給他們。孩子有興趣的,那就報,家長不逼他們也能堅持,沒興趣的哪怕天天輔導也沒多大效果,費錢又費力。

    所以培訓班的上課方式就非常重要,有的培訓班確實非常需要,就像我這段時間也經常參加網上的各種培訓學習,如果授課方式有趣生動就會吸引我一下子去聽完。

    所以目前家庭教育出現了兩個不同的陣營:

    一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我自己站在這一邊)

    二是成為父母老師認為的好孩子好學生,很多家長在兩者之間舉棋不定。

    最近剛剛學習了滾雪球理論,就是要學會積累小的成功,讓成功成為一種慣性,進而獲得更大的成功,自我成長也是如此。

    所以,如果你想做什麼,趕快開始吧,開始了才會越來越厲害。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但你需要開始才會很厲害。

    希望我們家先森的回答分享可以給你帶來幫助。

  • 4 # 常青藤TF

    您好,我認為孩子需要什麼樣的輔導是根據他的具體情況來看的。 比如每天的學習完成度不好,就要進託管作業班。如果是某科成績不好就要報培訓班,這個還要看孩子的具體情況來區分報什麼樣的班。 比如數學不好,還要看是整體基礎不好還是哪方面,最好做份試題,把他錯的題進行分類,然後看錯誤的地方是因為什麼錯,比如是馬虎還是基礎問題,還是知識深度等等,清楚孩子的情況後,再報具體的輔導班就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民怎樣種地才能獲得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