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京雷哥GRE
-
2 # 明德立人留學
MBA申請在擇校的時候有幾個因素需要綜合考慮,一般每個MBA的專案官網上都有最近一兩年申請的資料,我們以東北大學為例
東北大學這一年收到了595份申請,而它的錄取率是25%,也就是說將近600份申請中,它發出了150份左右的offer,最終有70人入學。
【GPA】
【GMAT】
GMAT對於申請來說是一個入門的門檻,如果GMAT太低,勢必會影響申請,因為題主現在還沒有GMAT成績所以可以好好備考,爭取到680分以上,可以稍稍補足一下你的GPA的弱勢
【TOEFL】
託福一般要求在100分以上,因為MBA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所以託福的成績要在100以上,同時口語的部分越高越好
【Class Size】
這個也是擇校一個比較重要的指標,因為有的學校雖然要求比較低,但是招生人數少,競爭依然很激烈,同時,MBA是一個可以迅速積累人脈的平臺,如果專案的人數多,過去幾屆下來積攢的校友資源會對你的就業產生極大的助力。
【Acceptance Rate】
這個也是需要考慮的資訊,錄取率越高,說明學校發的offer會越多,申請成功的希望也會增大
【Location】
如果你有想在美國就業的打算,那麼地理位置一定是你需要考慮的因素,美國不同的州有不同的支柱產業,500強也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比如紐約州擁有50個500強的企業,包括金融,銀行,保險,製藥,科技,傳媒,國防等等,其他500強企業比較多的州是加州,紐約市,賓夕法尼亞州,弗吉尼亞州,佐治亞州,伊利諾伊州,紐澤西州,佛羅里達州。題主可以根據自己想要從事的領域或者有心儀的公司來選擇靠近的學校
【Ranking and Reputation】
這個也是和就業會有一定的關聯,一個聲譽好的專案在你去投遞簡歷找工作的時候一定會獲得更多的關注,並且如果你的前輩校友已經在你的目標公司裡工作的話,幫你推薦也是一件比較方面的事情,順帶一提,美國是一個很重視校友文化的國家,校友之間相互幫忙推薦工作既靠譜也高效,即便你們之前並無太多聯絡,但是因為校友這層關係大家之間是很樂意幫忙的。
【關於申請方向】
如圖所示,28%的申請者擁有商科相關的學士學位,12%的申請者是經濟相關的學位,32%則是社科類的學位,還有28%是數學和理工相關的學位。
MBA的申請者的背景可謂是五花八門的,所以說什麼樣的本科專業並不重要,因為MBA本身也是一個包羅永珍的學科,以佐治亞理工為例,這個學校在分支裡專門有一個Law and Ethics的分支,如果題主是做的和本專業相關的工作可以以這個方向為切入點來申請,如果不是的話也可以按照你將來的職業目標來選擇小的方向,例如諮詢、市場、金融、會計、運籌與供應鏈,創業等等。
MBA通常兩年,前一年都是要修夠專案規定的學分,核心課佔八成,選修課佔兩成,等到第二年的時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選擇的分支來進行專業學習與實踐。
最後,不給實質意見的回答都是nonsense,所以綜合以上的一些資料考慮,題主可以考慮申請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Boston College,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Tulane University, Fordham University,Pittsburgh University……
以上僅供參考,還是要結合其他具體的成績來慎重選校呀~
回覆列表
如果讀美國商學院,如何選校呢?小申這就來給你回答。
既然八成的意義都在於找工作,那麼咱們還是務實一點。畢竟很多學校宣傳能力比就業能力強很多,那要是運氣不好最後只能啞巴吃黃連。有申請人問起學校還只能挑好的說,不然人品和黨性都會被校友圈質疑。
第一個選校標尺,無疑是排名。但排名的核心價值只在於分檔,在同一個檔內,一定要更參考就業方向的實力來定。如果機械的去扣一名兩名,那不僅毫無意義,反而容易把自己帶坑兒裡去。我自己是這麼分檔的,很粗暴簡單:
HBS/Stanford > Wharton > 其它M7 > 其它S16 > S16之外檔與檔之間沒有什麼可糾結的,除非是家庭一定要去哪個城市、下一檔的學校給了接近全獎等非常特殊的因素。
上面那段對絕大部分同學來說幾乎是廢話。下面關鍵就來了,一檔的學校之內,如何選校呢?
對絕大部分人來說,一定還是要以就業方向為核心。別的什麼學校聽起來洋不洋氣、校友圈子(尤其是母university的)傳的多麼牛逼都要往後放一放,原因一是本身很多東西在與宣傳,聽到牛逼的很可能只是宣傳做的比較到位甚至忽悠的膽子比較大;二是MBA的交情都在於你有幾斤幾兩你才能真正和類似斤兩的圈子走近,如果不是富二代官二代,那麼提升圈子的籌碼主要就是更好的工作,而不是你們校史上有誰誰誰,你不牛的話這些和你有啥關係?
Investment Banking
先搞清楚這個就業方向好壞的核心區分因素是什麼:IB是個很靠關係的東西,你要是約不到人喝咖啡、找不到人挺你,那面試都拿不到。所以這裡我們主要看兩點:一是在BB投行校友多不多,二是校友對中國學生幫不幫忙。
M7剩下4所其實都還不錯,Sloan、CBS、Booth都是金融強校,包括大家覺得不是金融校的Kellogg其實戰績也不錯。畢竟拼的是“關係”,不是“金融”。
S16裡,推薦Stern, Yale和Johnson。Johnson雖然看起啦在S16裡排名靠後,但是找IB就是管用。
Consulting
與IB不同,consulting拿面試更多的是靠以前的經歷,進入面試後相對拼訓練水平。所以這裡我們主要看兩點:一是MBB在該校發麵試慷慨不,二是該校Consulting的整體訓練氛圍和訓練水平。
M7剩下4所裡,Kellogg在Consulting的優勢是巨大的,MBB中無論哪家都有著數量顯著的Kellogg校友;另外三所找Consulting也不賴,但對非M7學校中強的幾所並無優勢,至少對中國同學來說。
S16裡,首推Tuck,Ross,次推Fuqua和Darden。從近年資料看,前兩所還是有優勢些。
High Tech
其實Tech、Healthcare和其它Corporate的核心都是之前的校友網,經常出現Target school招人扎堆的現象。Tech公司由於很多engineering出身高管,還很受母學校工學實力的影響。所以我們主要看:一是該校MBA在主流Tech公司的積累和人脈如何;二是該校工科校友在主流Tech公司影響力如何。
M7剩下4所裡,推薦Sloan和Kellogg。Sloan不必多言,MIT的品牌在Tech圈絕對沒話說;得益於在marketing的強大實力和校友積澱,Kellogg在科技公司的就業能力其實也相當強。
S16裡,首推Haas和Ross:Haas在灣區、Ross在Seattle都有壓倒性的優勢,即便交換場地後,他倆還能互為老二;次推UCLA,在灣區和Ross相當排個並列老二。此三校都有強大的engineering school和科技圈強大的校友人脈,一騎絕塵,在Tech上對其他S16學校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Healthcare
其實和Tech也很像,母校相關專業的影響很大,直接說觀點吧:
M7剩下4所裡,推薦Sloan。Boston本身就是生物醫藥高科技雲集的地方。
S16裡,推薦Fuqua。Duke在healthcare方向那是槓槓的,認定healthcare的話,我覺得非H/S/W的M7和Fuqua之間都值得斟酌。
Corporate
還是和Tech、Healthcare類似。由於潛在recruiter集中於中西部地區,所以中西部地區學校難免會佔(巨大的)優勢,直接說觀點吧:
M7剩下4所裡,推薦Booth和Kellogg。理由簡單到爆,因為身處中西部,所以歷年來進去了很多自己人,就是有優勢
S16裡,推薦Ross,Darden,Fuqua。這三所看似普普通通,其實還算是經濟好用。
VC/PE
M7剩下4所,其實差不多,都已經足夠好了,誰要說碾壓誰也難。
S16裡,推薦Haas, Fuqua和Yale。Haas很沾在矽谷的光,並且Berkeley校友圈中創業、創投圈的也多。Fuqua在國內投資圈頗有人脈,也是難得的VC/PE Trek常客。Yale有沈南鵬和張磊兩位大佬駐場,學弟學妹們也是大樹底下好乘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