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92737226795

    張愛玲(1920~1995),現代著名作家,其小說擁有女性的細膩與古典的美感,對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驚異,而作者獨特的人生態度在當時亦是極為罕見。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內地掀起了一陣“張愛玲熱”,於是各大書店書城擺滿了《傾城之戀》、《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金鎖記》等等。張愛玲的著作,最近又強勢推出她的遺著《同學少年都不賤》,相應的也就產生了不少張愛玲迷。究其原因,除了她自身經歷的特別,更多的應該是創作的特別以及因為創作附著她身上所產生的魅力色彩。 1995年的9月8日,張愛玲一個人在紐約的公寓孤獨地離去。人們稱她為“本世紀中國最優秀、最驚恐不安,也最沉靜的女性作家”。她留下珍貴的手稿,留給我們很多照片,人們集結起來出版,於是很多人記得了這個只給人側面的女人。她有顯赫的家世,血液中有貴族的氣質流淌,雖然人們總在質疑中國有沒有貴族,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張愛玲是高貴的,也許說不清楚高貴為何物,大家不能淺俗地以為,因為她總是把下巴仰得高高的。因為居高臨下,所以悲憫,所以慈悲,可是人畢竟活在實實在在的冒著冷氣或者熱氣的生活中,過高則空洞,回望的時候重心不穩易夭折,人們不會記得,像革命文學一樣,在階級鬥爭的滾滾熱潮和喧囂中,留給後人的是隔膜,因為時代的關係沒有辦法溝通和理解。人們常說音樂無國界,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它以情動人,情感是人類最普通最質樸的,創作是同樣的道理。因為不平我們憤慨,因為不公正我們力爭,因為惡習我們鞭撻。總有一種錯覺,張愛玲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因為她有一雙冷冷的眼睛,清冷的;有傲然的姿勢,人們不易親近;有孤僻的需要,人們看見是一個人的身影,正如她的死亡,我們不會覺得可憐,似乎只有這樣才是最恰當的。是空洞的人生麼,或者豐盈?她只是孤單地安靜地離開了,人們因為讀她的文字然後記得這個獨特的曾經被愛過,被眾人有距離傾慕的女人。可是她有走進人群的《金鎖記》、《十八春》、《傾城之戀》,看過,你說她不食人間煙火嗎? 胡蘭成說:“我可以想像,她覺得最可愛的是她自己,有如一枝嫣紅的杜鵑花,春之林野是為她而存在。因為愛悅自己,她會穿上短衣長褲,古典的繡花的裝束,走到街上去,無視於行人的注目,而自個陶醉於傾倒於她曾在戲臺上看到或從小說裡讀到,而以想像使之美化的一位公主,或者僅僅是丫環的一個俏麗的動作,有如她之為‘借紅燈’這美麗的字眼所感動,至於願使自己變成就是這個美麗的字眼那樣。這並不是自我戀。自我戀是傷感的,執著的,而她卻是跋扈的” 他說,她就是這樣:“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基督在雞鳴之前祈禱三次:“主啊,如果可以移開這杯子,讓它移開吧!”而終於說:“既是主的意思,我將喝乾它。”於是他走向十字架,饒恕了釘死他的人們,並且給釘死在他旁邊的兩個強盜祝福。她就是這樣,總覺得對於這世界愛之不盡。 他說,她的這性格,在和她接近之後,我漸漸瞭解了。初初一看,似乎她之為人和她的作品是不相似的。因為,倘以為她為驕傲,則驕傲是排斥外界的,倘以為她為謙遜,則謙遜也是排斥外界的,而她的作品卻又那麼的深入人生。但我隨即發現,她是謙遜而放恣。她的謙遜不是拘謹,放恣也不是驕傲。 初見生人,她是拘謹的,想表達自己的意見,她是慌張的但據理力爭,她是智慧的因為洞察人情,她富有才華於是用直覺式的描述直指人心,細緻的、體貼入微的、涼涼的、有距離的,她是一個憤世嫉俗頗具悲劇色彩的人物,但留給人的是淡淡的冷冷的眼,她熱情四溢卻用文字的手將它們按住形成核心,要你知道,這是張愛玲的文字。 她的文字讓人驚異,文字與文字間如中國的古典山水畫一樣總有一片空白,於是只能細細地體味,放慢速度放鬆心情,可以不用看很多也會覺得自足,就像《同學少年都不賤》中趙珏的單戀,她說愛是沒有目的的,如果有,那就不是真的愛,於是在黃昏裡,路過時把臉輕輕地貼在喜歡的人晾曬的衣物上,感覺美但有一絲絲的酸。看書的節奏就這樣被她的文字掌控了,太快你始終不會明白。她的語言是有距離的,閒閒的,只給你空間,懂的人自然明白,覺得意味深長。 張愛玲覺得人生是虛無的,是空乏的,是悲涼的,有濃黑的底子。 她說,生命是一襲華麗的袍子,上面佈滿蝨子。何其尷尬!可是沒有人躲得過,幕布已經拉開,只能繼續。 她希望獲得真情,但始終不信人世間存在所謂的真心。 在《金鎖記》裡,小戶人家的七巧自己在回想當年若沒有嫁進有錢人家,而在肉店的朝祿、她哥哥的結拜兄弟、沈裁縫的兒子中間挑選丈夫。“如果她挑中了他們之中的一個,往後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對她有點真心。” 《傾城之戀》中,男主角範柳原在戰爭劫難將臨的預感裡向女主角白流蘇說:“有一天,我們的文明被整個的毀掉了,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牆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 不是不絕望的。 當她喜歡上胡蘭成,於是寫道:我低在塵埃裡,暗自歡喜。有屈就的歡喜和快樂。張愛玲的小說中,女人們可以屈就,可以撒潑,可以乾號,可以逗樂……只要打定了主意,就會堅毅地生存下去。她們是堅強的,如張愛玲自己,沒有了愛割斷了獨自生活,自甘寂寞。做事果敢利落不留餘地,親情友情說斷就斷,她不是軟弱的因為糾纏毫無必要;她不是無情的,因為深切地珍惜過。愛到極致斷得亦是乾脆,她脆弱但同時自尊,她情感纏綿但是驕傲。她瞭解人性所以骨子裡悲哀,命運的怪圈就在頭頂旋轉,誰都避免不了,以為萬事俱備了,比如《沉香屑:第二爐香》中的羅傑·安白登,開著汽車,春風得意,“他深信他絕對不會出亂子,他有一種安全的感覺”,其實他的周圍危機四伏,充滿不安。新婚妻子愫細把正常的夫妻生活視為禽獸行為,在新婚之夜離家而去,結果鬧得滿城風雨。羅傑很快便感到“一片怔忡的龐大而不徹底的寧靜”,安全感這時候變成了恐怖感,他最後就在這恐怖感中了結了自己的一生。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說:“憐憫是由一個人遭受不應遭受的厄運引起的,恐懼是由這個這樣遭受厄運的人與我們相似引起的……此外還有一種介於這兩種人之間的人,這樣的人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入厄運,不是由於他為非作歹,而是由於他犯了錯誤。”這就是著名的“過失說”,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主人公不是善良的典範,卻必須是容易犯錯誤的人。他(她)陷入逆境而遭難,不是因為有什麼惡德惡行,“而是由於他犯了錯誤”,而他(她)之所以犯錯誤,不是由於他(她)對自己身外的事物一無所知,便是由於他(她)的慾望。可憐的羅傑。再來看看慾望。在張愛玲小說中最典型的如《心經》中的許小寒,她那種變態的戀父情結,對母親的嫉妒、排斥,對女孩兒時代的留戀等等。她明明知道自己的真愛是違背倫理道德的,但她因為戀著自己的父親而一遍一遍扼殺掉健康的愛情。請聽她對父親的一番發自內心的“表白”:“我是一生一世不打算離開你的。有一天我老了,人家都要說:她為什麼不結婚?她根本沒有過結婚的機會!沒有人愛過她!誰都這樣想——也許你也會這樣想。我不能不防到這一天,所以我要你記得這一切。”父親最終和一個與許小寒長得十分相像的女學生同居,從而摧毀了小寒“良好”的打算,她哆嗦著感到她自己已經“管不得自己了”。《金鎖記》中人物的情慾更是“燃燒得像著了火”。七巧得以一個小業主女兒的身份做成門第頗高的姜家的二奶奶,只因為她丈夫是做官人家的女兒都不會要的“骨癆”身子。因此她的正常的情慾難以得到滿足且受到很厲害的壓抑,但壓抑並不能使情慾熄滅,相反,越是壓抑得厲害,越是要透過反常的方式尋求出路。情慾的得不到滿足導致她對金錢的瘋狂追求。起初,她用黃金之夢來抵擋情慾之火,結果當情慾變相地借金錢之慾顯形時,她喪失了人性。張愛玲用情慾和非理性來解釋悲劇在研磨生活辛辣的味道,她沉潛其中。 英國當代著名戲劇理論家阿·尼柯爾說過:“所有偉大的悲劇都是提出問題,而不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她的小說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醜陋,即使裡面有多少的委屈和不為人知的辛酸,殘忍的是我們只看到因為人的虛偽貪婪讓這種傷害輪迴迴圈,於是有人無辜,因為罪惡的水就是那麼沒有預兆地潑濺下來。 看得太多的人心會冷,張愛玲會不會覺得生活了無生趣?王安憶在《文學報》上有篇短文說,張愛玲憑著一個天才女性的直覺把人生這個東西看透了,因此而虛無,但她用一些瑣碎化解了這種虛無。用王安憶一句很精彩的原話講,就是“她在虛無的邊緣把自己打撈了上來”。她喜歡電車的聲音,喜歡麵包香,喜歡自己去買菜看人世眾相,生活的細節有淡淡的喜悅在她的心裡洋溢,是輕快的、歡躍的。自甘寂寞的人大多如此,她的眼神細膩。 低垂的眼簾,一個在時間中緩緩到來的悲涼眼神,驚怯的強作鎮靜的手,寡淡的笑容,被窮或孤寂蛀空了的“一襲生命華麗的衣袍”,以及帶有淡淡鴉片氣息的鬢髮和旗袍,這是照片傳給人的氣息。何況她只覺得自己的側面好看,呵,後人們為什麼不給她愛美的權利,卻要用她的作品來註釋她的生命,很好笑的穿鑿附會,她成了略帶神秘的女作家,可是人都普通,淨化心靈的方式不同罷了,瞭解的會意就好。 你覺得美就說出溢美之詞,不要說動機,她沒有普通人都沒有。覺得好,就靜靜地感受,我就只覺得她好。不好,你就離開。不要和人說她有多好的理由,因為偏離而且底氣不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典感人的簡短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