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考古軍中馬前卒
-
2 # 六甲番人
三國有三位大將曾經降敵後又迴歸舊主,其中關羽和廖化回到劉備身邊後仍舊受到重用,而於禁歸魏後卻是晚景淒涼,常為人嘲笑,最後羞愧而死,都曾投敵,為何待遇會差別這麼大?
劉備是三國難得的仁君,他思賢若渴,又寬厚待人,關羽和廖化遇到劉備,也算是君臣相得。
廖化“會先主東征,遇於秭歸”,當時劉備正在徵吳途中,舊將回歸當然是吉兆,因此“以化為宜都太守”,儘管後來劉備遭遇夷陵兵敗,但廖化便從此洗刷投敵前科,成為蜀漢的中高階官員。
而關羽的情況也是類似,建安五年劉備被曹操東征擊敗,被迫投奔袁紹,而關羽則戰敗被生擒,不得已才投降曹操,雖然曹操“禮之甚厚”,還拜為偏將軍,後來陣斬顏良後又封關羽為漢壽亭侯,但關羽始終沒有久留之意,他對張遼表明心志:
“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後來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在人生低谷時期關羽能迴歸,這對劉備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安慰,加上他們早年“寢則同床,恩若兄弟”,兄弟間自當無條件信任,劉備當然不會因為關羽曾投降曹操而記恨在心。
至於于禁,他在襄樊兵敗後舉軍投降關羽,在呂蒙攻破江陵後又投降東吳,最後是因為孫權向曹丕稱藩而被遣回魏國,從主觀上看不出有任何迴歸曹魏陣營的念想,在東吳時于禁還不知死活,居然與孫權乘馬並行,讓虞翻等看不下去,“欲抗鞭擊禁”。
曹操知道于禁投降關羽時,曾哀嘆道:“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難處,反不如龐德邪!”這是極差的評價了,即便於禁在曹操死前回歸曹營恐怕也難以得到重用。
而曹丕顯然也不會原諒于禁屢次投敵,雖然也以春秋時期荀林父、孟明視先敗後勝的故事來安慰于禁,但卻只任命他為安遠將軍,安遠將軍是雜號將軍,遠不及於禁原來擔任的左將軍、假節鉞。
後來曹丕任命于禁為遣吳使,讓他出發前先拜謁曹操的陵墓,卻又預先讓人在陵墓前圖畫于禁降服之狀,于禁看到後羞愧而病死。
-
3 # 辯證哲學論
問題中所說的相似是否是指,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親自帥軍攻打徐州的劉備,俘虜了鎮守下邳的關羽之事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水淹七軍”關羽俘虜于禁之事。如果是這個問題,那麼我們應該瞭解一下這其中的關鍵人物和歷史事件。
第一,關羽(漢壽亭侯)投降的歷史背景。
建安四年,劉備借曹操派遣其與朱靈攻打袁術之際,在徐州斬殺車胄,襲奪徐州自己去小沛,留關羽守下邳。建安五年春,“衣帶詔”事件爆發,曹操親自帥軍攻打劉備,劉備招架不住去投奔了袁紹,關羽保護劉備家小,無力反抗,最後決定投降。但是,條件是“降漢不降曹”,不然誓死不從。曹操憐惜關羽才能,退讓了一步同意關羽的投降條件。
第二,于禁(益壽亭侯)投降的歷史背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曹雙方,持續力兩年的漢中之戰結束,劉備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漢中之地,自稱“漢中王”,並派遣孟達、劉封奪取了漢中的東三郡。同年八月,荊州的關羽兵圍襄樊,龐德、于禁帥大軍援助,關雲長承襄樊水勢,一舉打敗援軍,斬殺龐德,俘虜于禁,威震華夏。此一役之後,中原地區便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原本實力最弱小的蜀漢而今如日中天,曹魏士氣低落,形勢可危。
第三,背景不同,所以結果不同。
關羽表面上是投降了曹操,但是,他始終自認為自己是降漢,所以,立志立功,報答曹操的不殺之恩,然後,抽身去尋找劉備。
于禁的投降是真投降,是兵敗怕被殺害的一種貪生懼死的行為,在古代是可恥的。
所以,兩者雖然都是投降,但是性質並不一樣。
第四,主公的性格不同。
關羽投降回歸後,張飛第一時間並沒有相信關羽,表示非常質疑他。劉備這邊雖然心裡犯嘀咕,但是他始終認為關羽並不是真正的背叛自己,他認為關羽肯定有自己的苦衷,劉備一代梟雄,為人仁德,他能理解關羽。所以,等關羽迴歸之時,兩人感情如初,沒有一點顧忌,這關鍵在於劉備仁德,人生格局大,有“海納百川”的胸襟。
于禁投降之時,曹操也大為驚歎,跟隨自己三十年,竟然最後糊塗在這一役上,表示十分的不理解。等到于禁被孫權送回時,曹操已經過世,曹丕表面上顯得熱烈歡迎,但是背地裡卻是捅的于禁心止不住的流血。只能說曹丕在處理這件事上有點狹隘了,于禁一生跟隨曹操,作為“五子良將”中唯獨假節鉞的一個,不看功勞也得看苦勞啊!最後,侮辱父親老將致死,不得不說曹丕的胸襟完全比不上他爹曹操,心裡不能容人啊。想當年,賈詡在宛城殺曹操大將典韋、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自己割須棄袍才逃回一條命,沒多長時間賈詡表示要投降,曹操立馬同意並接納了張繡和賈詡,何等的胸懷!
所以,于禁有此一辱主要原因在曹丕不能容人。他表面上恭謙虛偽的接納于禁,背地裡卻處心積慮的教人畫畫羞辱老將軍,實非仁德之君所為。
回覆列表
題主所說,于禁和關羽的經歷極為相似,相信讓不少朋友覺得一頭霧水——于禁被關羽擒拿後投降,而關羽被東吳俘虜後寧死不屈啊,這怎麼能說相似呢?
其實啊,我猜題主的意思是指關羽當年降曹的那段經歷。
我們來對比一下:
1.關羽降曹建安五年,劉備與曹操翻臉,曹操親征取勝,劉備被迫逃亡,投奔袁紹。而關羽不知因何原因沒能跟隨劉備,被曹操俘虜。
關羽此時沒有選擇自殺或者拒降,而是投降,接受封官。
《三國志》記載: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
而後,關羽為曹操征戰,斬顏良(小說中還有誅文丑,但史書沒有記載),解白馬之圍,因而曹操表奏關羽功勞,漢獻帝給他封爵漢壽亭侯。
但是關羽一直心念劉備,因此後來主動脫離曹操,前往袁紹一方尋找劉備,曹操也沒有派人追殺阻攔。
後來經過民間的加工演繹,土山約三事、千里走單騎成為美談,人們不以關羽降曹為其汙點,還給出一種很合理的解釋——為了保護劉備的夫人。儘管史書中也沒有記載。
2.于禁降關羽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北伐襄樊,于禁和龐德一起抵禦,但是當時大雨連綿,漢水暴漲,于禁的軍隊被洪水所淹。
《三國志》記載: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
可見當時于禁軍隊的處境是很危險的,而關羽早有準備,以水軍大船進攻,魏軍大敗,于禁被俘投降,龐德不屈被殺。
關羽敗亡之後,于禁又被東吳所獲,等曹丕稱帝、吳魏結好以後,于禁才被放回北方。
3.于禁被羞辱于禁回國以後很慘,據說是鬚髮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頓首。曹丕表面上安撫了他,還封他為安遠將軍,讓他出使吳國。當然,這個將軍純屬榮譽稱號,已經沒有軍權了,相當於讓原先一個叱吒風雲的將軍轉而當外交官。另外出發之前,特地命令于禁去鄴城祭奠曹操高陵。
于禁到了高陵後進入陵墓旁的祭奠類房屋,發現裡面居然繪有當年那場戰役的影象,裡面剛好表現出龐德憤怒、于禁投降的場景。
于禁一下子受了刺激,很快就發病去世。而曹丕還沒放過他,給他的諡號是厲侯。按照一般的諡號原則,殺戮無辜曰厲;暴虐無親曰厲;愎狠無禮曰厲;扶邪違正曰厲;長舌階禍曰厲。顯然,當時對於禁的蓋棺定論很差。
那麼為何同樣有投降經歷的關羽、于禁,在當時和後來的評價都相差懸殊呢?
答主認為有三大原因:
第一、關羽雖短暫投降,但最終能夠尋找故主,符合傳統文化中“忠義”的核心思想。而於禁投降之後,不管主觀上如何,客觀上是沒有這個自我雪恥的經歷的。再加上當時龐德寧死不屈,更加襯托出于禁的軟弱。第二、于禁平時不得人心。史書記載,于禁治軍嚴厲,動不動就要行軍法。曾經有人反叛被擊敗,因為跟于禁有交情,所以找于禁投降。于禁本應交給曹操來裁決,卻自行處決了他。 (于禁)以法御下,不甚得士眾心。這樣過於嚴苛的人,註定沒有好人緣。因此于禁兵敗被俘時,想必是沒有人替他開脫的,落井下石的倒是不會少。第三、于禁投降,對曹操刺激很大。于禁可謂曹操的愛將,為曹操的基業立下許多功勞,曹操對他也是非常信任的。所以在於禁投降後,曹操大出所料,哀嘆道: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曹丕本就是刻薄寡恩的性格,我們不難想象,在曹丕的眼裡來看,這個老臣晚節不保,自己老爹那麼厲害,都看錯人,自己就更不能用他了,而且他被俘後曾經在東吳待過,誰知道孫權有沒有收買他對不對?
因此,曹丕是不可能真的用於禁作為使者的,他就是要好好打擊一下於禁,也是給其他人殺雞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