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在墨西哥城毗鄰羅馬區的一家電影院裡,一個小男孩吵吵嚷嚷地和哥哥、妹妹、外祖母以及除母親之外最疼愛自己的保姆莉波一同坐在大銀幕前觀看不久前才剛上映的美國大片《藍煙火》。
雖然在男孩的腦子裡,滿是剛才在影院門口遇到許久沒有歸家的父親和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孩縱情歡樂的場景,但是當兩個身穿宇航服的宇航員在浩瀚無垠的太空中緊緊相拉住手的奇異景象出現在大銀幕上時,男孩與全場所有觀眾一樣,徹底屏住了呼吸,並在幼小的心靈深處從此許下了要做一名航天員的夢想。
小男孩絕對不會想到近50年後的今天,他會成為一名舉世皆知的導演,並把眼前的這一幕拍入到電影《羅馬》之中,更憑藉《羅馬》一路斬獲包括奧斯卡獎在內的無數國際大獎,使自己的人生事業由此走上了更高的山巔。
“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這是冰心對於童年的真情詮釋。而對於阿方索而言,在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中若隱若現的童年永遠披著一層神秘而又親切的面紗,永遠有著難以忘懷的特殊情結,所以阿方索的電影,從早期的《小公主》到前些年的《潘神的迷宮》,再到如今的《羅馬》始終是關於對童年的解構,對記憶深處的不斷探尋……
不同的是,在《羅馬》中,我們透過富有年代質感的黑白影像畫面能夠看到更多在童年的回憶堆積下閃閃發亮的女性之光,一個關於獨立與成長的女性史詩。
70年代的墨西哥充滿了國內外政治力量的角逐與碾壓,流血衝突事件愈演愈烈,阿方索·卡隆作為一個出身於墨西哥白人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顯然並不想為了當宇航員的願望而去參軍入伍,加入這個令人懼怕的組織,所以便早早充滿遺憾的放棄了作宇航員的夢想。
但在電影院觀看電影時所給他帶來的巨大震撼,讓他有了另一個夢想――既然我無法登上太空,那為什麼不去拍攝電影呢?12歲的生日上,他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個照相機。
童年的他除了與兄弟姐妹們在一起玩耍以外,很多時候他都是獨自一個人泡在電影院,靜靜的一個人觀看電影,即便他和媽媽說的是他去朋友家玩。
朋友的缺乏,性格的內向與靦腆讓他很難找的到交心的朋友,除了從自己九個月大時便來到家中的莉波。
所以在《羅馬》中,阿方索給了莉波足夠的鏡頭,作為一個從小陪伴著孩子們長大的親切朋友,莉波能在孩子們賴床不起時悄悄的來到他們的身旁,催促他們早起上學;能在孩子們打鬧爭吵,互相傷害到沒人能夠阻止的時候,讓所有人冷靜下來;能在孩子賭氣不想說話時,和他一起去躺在地上、仰望藍天,體會死去的感覺。
對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家庭主婦來說,相夫教子就已經最大的幸福,父親與丈夫永遠是家中最被期盼的存在。
但許多婚姻在成為一個男人一生歸宿的同時,也往往埋下了成為生活牽絆的根源。而顯然,作為醫生的安東尼奧有著光鮮的生活、看似幸福的家庭,實則卻並不快樂。
即便多年的婚後生活經驗讓他可以嫻熟而又恰當的處理家庭關係,就像把那輛巨大而又笨拙的蓋勒西汽車安安穩穩地駛入車庫一樣,但當時間在日復一日的工作與歸家,陪伴家人中不斷的流逝,生活漸歸於平淡與往復,不復往昔的激情,這樣的結局安排顯然讓他很快充滿了厭倦。
面對剛步入中年的妻子,面對四個不斷成長的孩子,安東尼奧沒有繼續堅持,而是選擇了用欺騙與謊言作為自己逃避的理由,以出差的藉口來了一次一去不復返的逃避。
與安東尼奧不同,顯然索菲亞是理想的,她看清了無法避免的婚姻結局,卻依舊選擇不斷幻想與哭訴。
就像她開車載著莉波前往醫院的途中,面對左右各有一輛卡車,道路漸漸狹窄的現實,她依然會一腳油門,使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與丈夫恰當處理好自己與家庭關係形成截然對比的是,習慣於作為丈夫附屬的索菲亞面對家庭之變,完全不能夠適應自己在家庭中所扮演的新的角色,就像她駕駛著巨大而又笨拙的蓋勒西汽車駛入車庫過程中不斷經歷的磕磕碰碰。
而與索菲亞遭遇平行的是莉波與菲爾明的戀情,在安東尼奧先生回家的同時,莉波也遇到了屬於自己的充斥著青春懵懂與憧憬的那份戀情。
她遇到了看似英俊而魁梧的“練武者”費爾明。費爾明對莉波充滿了甜言蜜語和如親人般的親密,但後來一次電影院的意外遭遇,卻能讓觀眾看出這個角色的本心。面對大銀幕上不斷演繹的劇情,費爾明顯得毫不在意,反而不斷對莉波進行著愛的宣示,激情而瘋狂的熱吻在莉波說出“我好像懷孕了……”之後嘎然而止。
對於懷孕所帶來的責任與義務,顯然費爾明從未想到過,一句“我要出去上個廁所,你需要冰淇淋嘛?”成為了兩個人的決絕的藉口與謊言。莉波再未等回費爾明,費爾明也再也沒有回來過。
兩個平行的悲劇,註定了兩個女人坎坷不平的人生經歷,然而身份、地位與性格的不同註定會造就兩個人對個人悲劇不一樣的理解。
作為知識分子、中產階級、白人身份的索菲亞對自身遭遇充滿了訴說的慾望,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索菲亞在家中對著孩子們的外祖母一連串的哭訴,在帶莉波在醫院檢查的過程中與丈夫安東尼奧的同事們不斷進行著哭訴,即便是在新年之時她依舊會選擇與眾人言說著自己的不平與悲慘。
而作為社會下層階級,沒有受過過多教育,相對保守的莉波對這件事情則是充滿了逆來順受,不敢抗爭的態度,即便是不顧路途迢迢,前去尋找費爾明,但當面對費爾明可憎又可怖的恐嚇時,莉波依舊選擇了沉默與退卻。
再有就是醫院檢查時,醫生不住的提問,莉波並沒有索菲亞那樣的勇氣大膽的回答,而是用沉默的點頭搖頭,支支吾吾的反應。
“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們做女人的總是孤身一人。”現實是殘酷的,生活也同樣是殘酷的。當新年之夜,站在陽臺上的索菲亞面對來自男性的侵犯明確而堅決的拒絕之後,站在黑暗的陰影中,莉波與索菲亞有了長長的對視,她們看到了什麼呢?
或許是來自對方的肯定與鼓勵,或許是面對生活困境同樣的尷尬一笑,或許是彼此身上即將覺醒的女性意識。
一味地哭訴顯然不能夠改變現實中已然發生的一切悲劇。
索菲亞開始大膽而主動追求生活,既然笨拙的蓋勒西無法適應車庫與家庭,那就買一輛輕巧的小轎車。既然現在的教書工作無法滿足家庭的日常開支,那就接下薪水更高的出版社工作。
同樣,沉默也難以抑制莉波身上接踵而至的悲痛。
在遭遇拋棄、惡語相向、痛失幼女一系列的感情漩渦之後,面對在汪洋中越漂越遠的兩個孩子,絲毫不會游泳的莉波還是毅然選擇了獨自邁向浪潮深處,勇敢捍衛起兩個孩子的安全。那一刻母性的偉大,讓她終於能夠勇敢的大聲說出心中的悲痛“我並不想要她……”
我,並不想要眼前的這一切!
兩個女人同樣的感情遭遇,不同的人生經歷,最終讓她們殊途同歸,走到了一起。一家人最終在沙灘邊相擁而泣的場景,也終於讓莉波超越了傭人的身份成為這個家庭真正的一份子。
電影充滿戲劇色彩的是,一家人的悲劇伴隨著安東尼奧的駕車離去,伴隨著軍樂隊喧嚷的樂聲而開始登場,同樣也伴隨著一家人駕車旅行歸來,伴隨著軍樂隊喧嚷的樂聲而宣告落幕……
作為一部關於女性,同時也是關於時代的史詩,阿方索並沒有忘記對自己而言有著複雜情感的祖國墨西哥。貫穿全片的除了家庭與情感這條線索,同時還有一條關於國家動亂變革的暗線。
從電影中開始不久後,在餐桌上,孩子平淡講起自己同學的死亡,把國家暗自隱藏的矛盾剝開一個角,到練武隊中美國教練的出現把墨西哥政治內亂中國外勢力介入交代給觀眾,最後到莉波與外祖母意外目睹大規模流血事件,把整個社會隱藏許久的矛盾透過一條若隱若現的暗線展示給觀眾,從涉世未深的傭女和不過十歲的孩童角度,給觀眾以獨特視角的同時,也激發著強烈而深入的思考。
最後,一家人透過一次悲傷而又動人的海濱之旅從而開啟自己生活新篇章的同時,也代表著整個國家經歷革命與動亂後,從汪洋巨浪中掙扎著,走回沙灘的重生與成長!
《羅馬》作為阿方索·卡隆的私人回憶,近乎是傳記片的形式。極大程度上挖掘了阿方索對童年時代的回憶與對未來的期望。
為了復原阿方索童年時代的墨西哥城,劇組幾乎耗用了投資預算中的主要部分,去復原一整片羅馬區的街道、房屋,廣告牌甚至於車輛與行人服飾。
影片作為阿方索對童年夢想的致敬,在電影開頭我們可以看到,鏡頭直直地對著地板上不斷沖刷著的泡沫水,一架飛機緩緩在模糊的倒影中轟鳴而過。
這預示著童年回憶的開始。而影片結尾,當鏡頭順著延展向上的樓梯仰視藍天一角,一副飛機真正從畫面中轟鳴而過時,則寓示著成長與現實的開端。
伴隨著前前後後無數次的對比、穿插,影片終還是落下帷幕,如行雲流水般的鏡頭為我們講述了一段不像故事的生活,卻也讓我們在其中反覆品味著導演在時光碎片中恣意飄揚的童年時光同時,回顧著自己的往昔歲月,一部獨家記憶終究還是在影院的昏暗中成為了屬於所有孤獨中執著前行的尋夢人共同的記憶……
1969年,在墨西哥城毗鄰羅馬區的一家電影院裡,一個小男孩吵吵嚷嚷地和哥哥、妹妹、外祖母以及除母親之外最疼愛自己的保姆莉波一同坐在大銀幕前觀看不久前才剛上映的美國大片《藍煙火》。
雖然在男孩的腦子裡,滿是剛才在影院門口遇到許久沒有歸家的父親和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孩縱情歡樂的場景,但是當兩個身穿宇航服的宇航員在浩瀚無垠的太空中緊緊相拉住手的奇異景象出現在大銀幕上時,男孩與全場所有觀眾一樣,徹底屏住了呼吸,並在幼小的心靈深處從此許下了要做一名航天員的夢想。
小男孩絕對不會想到近50年後的今天,他會成為一名舉世皆知的導演,並把眼前的這一幕拍入到電影《羅馬》之中,更憑藉《羅馬》一路斬獲包括奧斯卡獎在內的無數國際大獎,使自己的人生事業由此走上了更高的山巔。
“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這是冰心對於童年的真情詮釋。而對於阿方索而言,在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中若隱若現的童年永遠披著一層神秘而又親切的面紗,永遠有著難以忘懷的特殊情結,所以阿方索的電影,從早期的《小公主》到前些年的《潘神的迷宮》,再到如今的《羅馬》始終是關於對童年的解構,對記憶深處的不斷探尋……
不同的是,在《羅馬》中,我們透過富有年代質感的黑白影像畫面能夠看到更多在童年的回憶堆積下閃閃發亮的女性之光,一個關於獨立與成長的女性史詩。
70年代的墨西哥充滿了國內外政治力量的角逐與碾壓,流血衝突事件愈演愈烈,阿方索·卡隆作為一個出身於墨西哥白人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顯然並不想為了當宇航員的願望而去參軍入伍,加入這個令人懼怕的組織,所以便早早充滿遺憾的放棄了作宇航員的夢想。
但在電影院觀看電影時所給他帶來的巨大震撼,讓他有了另一個夢想――既然我無法登上太空,那為什麼不去拍攝電影呢?12歲的生日上,他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個照相機。
童年的他除了與兄弟姐妹們在一起玩耍以外,很多時候他都是獨自一個人泡在電影院,靜靜的一個人觀看電影,即便他和媽媽說的是他去朋友家玩。
朋友的缺乏,性格的內向與靦腆讓他很難找的到交心的朋友,除了從自己九個月大時便來到家中的莉波。
所以在《羅馬》中,阿方索給了莉波足夠的鏡頭,作為一個從小陪伴著孩子們長大的親切朋友,莉波能在孩子們賴床不起時悄悄的來到他們的身旁,催促他們早起上學;能在孩子們打鬧爭吵,互相傷害到沒人能夠阻止的時候,讓所有人冷靜下來;能在孩子賭氣不想說話時,和他一起去躺在地上、仰望藍天,體會死去的感覺。
對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家庭主婦來說,相夫教子就已經最大的幸福,父親與丈夫永遠是家中最被期盼的存在。
但許多婚姻在成為一個男人一生歸宿的同時,也往往埋下了成為生活牽絆的根源。而顯然,作為醫生的安東尼奧有著光鮮的生活、看似幸福的家庭,實則卻並不快樂。
即便多年的婚後生活經驗讓他可以嫻熟而又恰當的處理家庭關係,就像把那輛巨大而又笨拙的蓋勒西汽車安安穩穩地駛入車庫一樣,但當時間在日復一日的工作與歸家,陪伴家人中不斷的流逝,生活漸歸於平淡與往復,不復往昔的激情,這樣的結局安排顯然讓他很快充滿了厭倦。
面對剛步入中年的妻子,面對四個不斷成長的孩子,安東尼奧沒有繼續堅持,而是選擇了用欺騙與謊言作為自己逃避的理由,以出差的藉口來了一次一去不復返的逃避。
與安東尼奧不同,顯然索菲亞是理想的,她看清了無法避免的婚姻結局,卻依舊選擇不斷幻想與哭訴。
就像她開車載著莉波前往醫院的途中,面對左右各有一輛卡車,道路漸漸狹窄的現實,她依然會一腳油門,使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與丈夫恰當處理好自己與家庭關係形成截然對比的是,習慣於作為丈夫附屬的索菲亞面對家庭之變,完全不能夠適應自己在家庭中所扮演的新的角色,就像她駕駛著巨大而又笨拙的蓋勒西汽車駛入車庫過程中不斷經歷的磕磕碰碰。
而與索菲亞遭遇平行的是莉波與菲爾明的戀情,在安東尼奧先生回家的同時,莉波也遇到了屬於自己的充斥著青春懵懂與憧憬的那份戀情。
她遇到了看似英俊而魁梧的“練武者”費爾明。費爾明對莉波充滿了甜言蜜語和如親人般的親密,但後來一次電影院的意外遭遇,卻能讓觀眾看出這個角色的本心。面對大銀幕上不斷演繹的劇情,費爾明顯得毫不在意,反而不斷對莉波進行著愛的宣示,激情而瘋狂的熱吻在莉波說出“我好像懷孕了……”之後嘎然而止。
對於懷孕所帶來的責任與義務,顯然費爾明從未想到過,一句“我要出去上個廁所,你需要冰淇淋嘛?”成為了兩個人的決絕的藉口與謊言。莉波再未等回費爾明,費爾明也再也沒有回來過。
兩個平行的悲劇,註定了兩個女人坎坷不平的人生經歷,然而身份、地位與性格的不同註定會造就兩個人對個人悲劇不一樣的理解。
作為知識分子、中產階級、白人身份的索菲亞對自身遭遇充滿了訴說的慾望,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索菲亞在家中對著孩子們的外祖母一連串的哭訴,在帶莉波在醫院檢查的過程中與丈夫安東尼奧的同事們不斷進行著哭訴,即便是在新年之時她依舊會選擇與眾人言說著自己的不平與悲慘。
而作為社會下層階級,沒有受過過多教育,相對保守的莉波對這件事情則是充滿了逆來順受,不敢抗爭的態度,即便是不顧路途迢迢,前去尋找費爾明,但當面對費爾明可憎又可怖的恐嚇時,莉波依舊選擇了沉默與退卻。
再有就是醫院檢查時,醫生不住的提問,莉波並沒有索菲亞那樣的勇氣大膽的回答,而是用沉默的點頭搖頭,支支吾吾的反應。
“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們做女人的總是孤身一人。”現實是殘酷的,生活也同樣是殘酷的。當新年之夜,站在陽臺上的索菲亞面對來自男性的侵犯明確而堅決的拒絕之後,站在黑暗的陰影中,莉波與索菲亞有了長長的對視,她們看到了什麼呢?
或許是來自對方的肯定與鼓勵,或許是面對生活困境同樣的尷尬一笑,或許是彼此身上即將覺醒的女性意識。
一味地哭訴顯然不能夠改變現實中已然發生的一切悲劇。
索菲亞開始大膽而主動追求生活,既然笨拙的蓋勒西無法適應車庫與家庭,那就買一輛輕巧的小轎車。既然現在的教書工作無法滿足家庭的日常開支,那就接下薪水更高的出版社工作。
同樣,沉默也難以抑制莉波身上接踵而至的悲痛。
在遭遇拋棄、惡語相向、痛失幼女一系列的感情漩渦之後,面對在汪洋中越漂越遠的兩個孩子,絲毫不會游泳的莉波還是毅然選擇了獨自邁向浪潮深處,勇敢捍衛起兩個孩子的安全。那一刻母性的偉大,讓她終於能夠勇敢的大聲說出心中的悲痛“我並不想要她……”
我,並不想要眼前的這一切!
兩個女人同樣的感情遭遇,不同的人生經歷,最終讓她們殊途同歸,走到了一起。一家人最終在沙灘邊相擁而泣的場景,也終於讓莉波超越了傭人的身份成為這個家庭真正的一份子。
電影充滿戲劇色彩的是,一家人的悲劇伴隨著安東尼奧的駕車離去,伴隨著軍樂隊喧嚷的樂聲而開始登場,同樣也伴隨著一家人駕車旅行歸來,伴隨著軍樂隊喧嚷的樂聲而宣告落幕……
作為一部關於女性,同時也是關於時代的史詩,阿方索並沒有忘記對自己而言有著複雜情感的祖國墨西哥。貫穿全片的除了家庭與情感這條線索,同時還有一條關於國家動亂變革的暗線。
從電影中開始不久後,在餐桌上,孩子平淡講起自己同學的死亡,把國家暗自隱藏的矛盾剝開一個角,到練武隊中美國教練的出現把墨西哥政治內亂中國外勢力介入交代給觀眾,最後到莉波與外祖母意外目睹大規模流血事件,把整個社會隱藏許久的矛盾透過一條若隱若現的暗線展示給觀眾,從涉世未深的傭女和不過十歲的孩童角度,給觀眾以獨特視角的同時,也激發著強烈而深入的思考。
最後,一家人透過一次悲傷而又動人的海濱之旅從而開啟自己生活新篇章的同時,也代表著整個國家經歷革命與動亂後,從汪洋巨浪中掙扎著,走回沙灘的重生與成長!
《羅馬》作為阿方索·卡隆的私人回憶,近乎是傳記片的形式。極大程度上挖掘了阿方索對童年時代的回憶與對未來的期望。
為了復原阿方索童年時代的墨西哥城,劇組幾乎耗用了投資預算中的主要部分,去復原一整片羅馬區的街道、房屋,廣告牌甚至於車輛與行人服飾。
影片作為阿方索對童年夢想的致敬,在電影開頭我們可以看到,鏡頭直直地對著地板上不斷沖刷著的泡沫水,一架飛機緩緩在模糊的倒影中轟鳴而過。
這預示著童年回憶的開始。而影片結尾,當鏡頭順著延展向上的樓梯仰視藍天一角,一副飛機真正從畫面中轟鳴而過時,則寓示著成長與現實的開端。
伴隨著前前後後無數次的對比、穿插,影片終還是落下帷幕,如行雲流水般的鏡頭為我們講述了一段不像故事的生活,卻也讓我們在其中反覆品味著導演在時光碎片中恣意飄揚的童年時光同時,回顧著自己的往昔歲月,一部獨家記憶終究還是在影院的昏暗中成為了屬於所有孤獨中執著前行的尋夢人共同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