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嬞菇涼

    文化功能及其所擔負的文化責任,以便更好地利用它,使之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中也能發揮積極的作用。

      一商業廣告中包蘊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廣告向人們所傳遞的有關商品、服務、企業等經濟、科技、文化諸多方面的資訊,本來就是人類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反映。而廣告主體採取文化攻心策略,利用文化的力量號召受眾,在廣告中注入文化內容,又為廣告增加了文化含量。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代商業廣告不僅介紹各種商品和各類服務專案,說明廣告商品的特點、功能、作用,向消費者作出利益的承諾,而且傳播各種文化意識,展示紛紜的文化景觀,介紹發達國家的時尚,說明廣告商品與文化的關係。這些內容為廣告商品增加了文化附加值,增添了文化吸引力,商業廣告因此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呈現出商業功利和社會文化雙重色彩,具有了經濟和文化兩方面的功能,不再是簡單的賣什麼就吆喝什麼的促銷工具。

      廣告文化既代表一定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又屬於觀念文化、精神文化。在商品無差異、同質化造成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廣告文化的影響力往往大於廣告商品自身的競爭力。如果受眾認同了廣告文化,那麼也就可能會接受廣告商品或服務,成為商品的消費者、服務的利用者。例如,許多受眾就是認同並接受了休閒文化才去選購休閒用商品。所以,廣告主把文化當做市場競爭的一張大牌,對商品及其品牌進行文化包裝。廣告創作者提出了創意跟著文化走的理念,並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進行創作。

    美國萬寶路香菸廣告就是透過原野、駿馬、牛仔為表徵的西部文化(即男子漢文化)來激發消費者對廣告商品的興趣。中國的孔府家酒廣告同樣利用傳統的家文化、酒文化引起人們對該產品的關注。每逢西方情人節、聖誕節到來之際,商家大作廣告介紹西方節令習俗及其文化意義,展現新奇多彩的異域文化情境,誘導消費者跟隨世界文化潮流,於是西風東漸,情人節、聖誕節等這些洋節日在中國城市幾乎和傳統三大節日一樣受到重視,尤其受到青年一代的青睞。由此可見,廣告中的文化內容,特別是其中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無論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積極的還是消極的,經過傳播都會滲透到生活中,對受眾的思想、行為產生影響。而反覆釋出廣告,藉助科技和藝術手段強化廣告視聽衝擊力以及設定議題製造轟動效應,又能使其滲透力、影響力更強。

      正如聯合國的一份報告《多種聲音一個世界》中所指出的廣告作為一種交流形式,已被批評為對人的感情施加影響,把人的現實情況簡化為固定的框框,利用人的急切心情以及運用密集勸說的技巧達到相當於操縱的地步。該書批評廣告濫用文化操縱受眾,今天的消費者確實已經基本習慣於跟著廣告選擇商品,選擇商品所表徵的文化。消費者的購買,常常是文化選擇的實踐行為。這些選擇有的是理性的,有的則是盲目從眾,但它們都能說明商業廣告一邊改善著人們的物質生活和行為方式,一邊深入到人們的心靈,衝擊人們的文化心理,影響人們的思想意識。

      如果把商業廣告當作一種傳播符號,那麼廣告包含著意義符號和文化符號兩個方面。前者表現為顯性,明晰地傳達廣告主所要傳達的經濟資訊,後者通常表現為隱性,是說明意義符碼的手段或載體。受眾在解析、接受意義符碼的同時,也在自覺不自覺地解讀著傳播符號中的文化符碼。因此可以說,廣告不僅是生產與消費之間的橋樑,而且是一種文化中介,廣告與受眾不僅構成價值關係,而且構成一種文化關係。雖然廣告中的文化是一種附加值,文化傳播的功能是非主導功能,而且單一廣告的影響似乎也很有限,但廣告總量極大,傳播速度快且範圍廣,充斥於我們的生活時空,城市每人每天接觸的廣告至少有數十則,日積月累,資訊不斷迭加,由此不難想象廣告的社會影響力該有多大!廣告文化就在長久而反覆的傳播過程中行使文化功能,作用於人的精神,作用於社會意識形態。

      廣告文化的影響作用深遠不容低估。首先,影響受眾的文化心理,改變人們的文化觀念、價值取向。廣告對文化意識、價值觀念的宣傳,無論是直接訴求還是藉助形象間接表達,只要受眾解讀並接受了都會引起心靈的波動,並對原有的觀念形成衝擊。有些觀念就在不斷衝擊下發生變化。如近幾年廣告大力宣傳西方現代消費文化觀念,及時消費、超前消費、個性消費、高消費等觀念及其物化形態,透過人們的視聽之窗進入心靈,人們心中一直壓抑的消費慾望被喚起,消費熱情陡然高漲,加之有社會生產力快速穩步發展作保障,結果中華民族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崇尚節儉、艱苦樸素的生活觀念開始動搖,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傳統被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新觀念所代替。許多人把高消費當作物質生活目標,就連大學生也表示在有較強經濟能力的情況下,消費首選國際名牌商品。《國際廣告》在一份關於大學生品牌消費觀的調查報告中分析,這種品牌選擇固然和某些外國品牌的商品質量上乘、款式新穎有關,但主要還是廣告宣傳的結果。外企在十年前就開始對中國消費者進行品牌形象的文化滲透。大量的廣告宣傳,各種傳播渠道的配合,使人不知不覺地接受了外來的品牌及其所代表的那種生活。

      廣告文化不僅改變人們的消費文化觀念,而且會影響社會整個價值觀念體系,包括人生價值觀、道德價值觀、經濟價值觀、知識價值觀、審美價值觀、自然價值觀等。《國際廣告》曾作過一次《老百姓心目中英雄的價值觀取向》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京、滬、穗、渝四大城市的被訪者對名牌商品、明星的認知度、認知正確率都高於對先進人物的認知度、認知正確率。被訪者的心靈空間已經多被名牌和明星佔據,其中又以名牌為最。認知度排名反映了人們今天的價值取向、價值觀念的轉變。這種轉變和廣告宣傳不無關係。這份報告在分析轉變的原因時指出:對名牌、明星的宣傳很有策略性,能注意到受眾對資訊的需求。只要名牌、明星還存在宣傳價值,對他們的宣傳就會持續下去,以給認知受眾一個持續的記憶刺激,人們自覺不自覺地對名牌、明星表現出極大的關注。這份調查報告用數字有力地證明了廣告文化的功能及對價值觀念的影響,提醒我們進行當代文化建設,建立新的正確的價值觀念體系,決不能忽略廣告文化的力量。

      其次,提供現代生活資訊,引導人們進行生活方式的變革。商業廣告展示商品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給人們送來改變物質生活的資訊,對全新的現代生活方式進行生動的描述,為人們變革生活方式提供了可資借鑑的參照。廣告展示的那些能夠為人們改變生活方式提供物質條件的先進商品和滿足人性需要的體現文明的生活方式,不但對受眾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具有示範和引導作用。人們跟隨社會前進的腳步,模仿著廣告和其他傳播媒介中的正規化,不斷改變著自己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這種改變不是舊物更新的改變,而是方式的改變。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家庭生活方式已從自給型轉向商品型,從物質型轉向文化型,從單一型轉向多樣型,從傳統型轉向開放型,在吃、穿、住、行許多方面不再固守傳統一成不變,而是追求文明、科學的高標準,

    農村參照城市,都市參照西方社會發達國家,既保留民族地域特色,又顯示現代化國際化趨勢。固然我們今天生活方式的變化必須以社會生產力發展、社會保障制度為前提條件,但大眾傳播尤其是廣告提供的有關現代生活方式的資訊確實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敞開了關閉的心扉。今天,人們跟著廣告購物,看著廣告安排自己的生活,已成為一種現實。廣告既是生活信使、推銷員,又扮演生活導師的角色,拿著令人眼花繚亂的新奇商品,告訴人們應該怎樣生活。雖然人們有時討厭他的喋喋不休,或許也不理睬他的廣告商品,但最終還是接受了他的生活方式的誘導,難以擺脫廣告的操縱。

      廣告在社會文化傳承、文化整合的過程中也顯示了極強的功能。文化具有運動性質,既縱向傳播,又橫向擴散,與不同文化碰撞,始終處於流變狀態。文化的運動有其內在動力,也依賴外部力量的助推。廣告作為一種外部力量,由於傳播的量大面廣,所以助推效果十分顯著。廣告在實施文化攻心戰略時,一方面根據人們的民族文化情結弘揚傳統文化,促進傳統文化增殖;另一方面也宣傳西方文化,促進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50年代日本商人為推銷巧克力而大作廣告介紹西方的情人節,把情人節這一西方節令習俗引進東瀛。近幾年中國一些商家也透過各種廣告把西俗文化移植到本土。由於廣告不斷宣傳、資訊不斷迭加,人們對西方文化的接觸增多,心理障礙逐漸清除,這樣就使中西文化磨合時間縮短,整合速度加快。當然,文化變遷、文化整合是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和文化趨同的大背景下進行的,有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多方面的原因和動力,但廣告對文化交流整合確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如商家利用廣告炒作情人節、聖誕節

    ,這兩個節日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很快就被中國人民接受。情人節這天鮮花和禮品的銷售額大幅度攀升,聖誕之夜北方一省城百萬人湧上街頭參加商家舉辦的慶賀活動。

      而對愚人節,商家認為無法利用它促銷來獲取更多的利潤,因而態度冷淡不予以宣傳,人們對愚人節知之甚少。儘管商業廣告對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傳播只是出於商業功利目的,商家和廣告人都沒有自覺地站在文化的層面或政治的高度去認識廣告的傳播作用及其所帶來的社會效益,但毋庸置疑,商業廣告已經成為現代世界文化傳播的通道之一,是推進文化變遷的一股重要驅動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民辦學校45個初一學生,剩39個雞蛋,學生不會剝,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