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共有44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被習慣分為北歐、東歐、南歐、中歐、西歐五個地區。 1、北歐: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丹麥 、法羅群島 ; 2、東歐: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 3、中歐: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 ; 4、西歐: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摩納哥; 5、南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希臘、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和墨塞哥維那 ;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 著名城市有倫敦、柏林、巴黎、布魯塞爾、維也納、阿姆斯特丹、日內瓦等。 一、國家 1、英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英國”(Britain)或“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 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總人口超過650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佔83.9%。 2、法國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語:French Republic),簡稱“法國”(France),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 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3、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 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4、西班牙 西班牙王國(西班牙語:Reino de España;英語:The Kingdom of Spain),簡稱西班牙,位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地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處,西鄰葡萄牙,北瀕比斯開灣,東北部與法國及安道爾接壤,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 領土還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島,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及非洲的休達和梅利利亞。該國是一個多山國家,總面積505925平方公里,其海岸線長約7800公里。以西班牙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數量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 中世紀時,境內有多個國家並立,1492年西班牙光復運動勝利後,建立統一的西班牙王朝。並於大航海時代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歐洲、美洲、亞洲和非洲建立起大量殖民地。 1494年和葡萄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意圖將世界瓜分為二。在15世紀中期~16世紀末,成為文藝復興時期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和影響全球的日不落帝國。 1588年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潰,開始衰落。在經歷兩個共和國和一個君主國後,於1978年宣佈實行君主立憲制。 西班牙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國,還是歐元區第五大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GDP)居歐洲國家第6名,世界第13名。 5、波蘭 波蘭共和國(波蘭語:Rzeczpospolita Polska,英語:The Republic Of Poland),簡稱波蘭,是一個位於中歐,由16個省組成的民主共和制國家。 東與烏克蘭及白羅斯相連,東北與立陶宛及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西與德國接壤,南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為鄰,北面瀕臨波羅的海。 波蘭在10世紀末建立波蘭王國,1569年與立陶宛合併為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為歐洲強國之一,後國力衰退,並於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中亡國。拿破崙戰爭期間在法國的扶持下短暫復國,建立華沙大公國,拿破崙·波拿巴戰敗後,再次被俄普奧瓜分。 一戰後恢復獨立,成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但不久又在二戰中被蘇聯和德國瓜分,戰後建立波蘭人民共和國,1980年爆發團結工會大罷工,1989年實行總統和議會制,同年改名為波蘭共和國,後加入歐盟和北約。 近年來波蘭無論在歐盟,還是國際舞臺的地位都與日俱增,自1918年11月11日恢復獨立以來,經過90年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在21世紀初的幾年裡,波蘭已經成為西方陣營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二、著名歐州城市 1、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Brussels)是比利時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歐洲聯盟(歐盟,EU)的主要行政機構所在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NATO)總部駐地,有歐洲的首都之稱。另外也是200多個國際行政中心及超過1000個官方團體的日常會議舉辦城市。 布魯塞爾位於塞納河畔,北部是低平的弗蘭德平原,南部是略有起伏的布拉邦特臺地,平均海拔58米。 上城依坡而建,為行政區,主要名勝有路易十六式建築風格的王宮、皇家廣場、埃格蒙宮、國家宮、皇家圖書館、現代古代藝術博物館。下城為繁華的商業中心。市中心的“大廣場”周圍屹立著許多中世紀的哥特式建築,其中以市政廳較為壯觀。 布魯塞爾擁有全歐洲最精美的建築和博物館、摩天大樓跟中世紀古建築相得益彰。整座城市以皇宮為中心,沿“小環”而建,遊覽以步行為佳。 布魯塞爾是一個雙語城市,通用法語和荷蘭語,法語使用者佔較多數。另外土耳其語、阿拉伯語等語言也被布魯塞爾的穆斯林廣泛使用。 2、日內瓦 日內瓦(Geneva),位於日內瓦湖西南角,是瑞士聯邦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個世界著名的聯合國城市。湖上大噴泉是日內瓦的象徵,日內瓦湖光山色四季皆具吸引力,同時也是世界各國際機構雲集的國際化城市。 日內瓦以其深厚的人道主義傳統、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動、重大的會議和展覽會、令人垂涎的美食、清新的市郊風景及眾多的遊覽專案和體育設施而著稱於世。日內瓦也是世界鐘錶之都,鐘錶業與銀行業成為日內瓦的兩大經濟支柱。 作為世界著名的國際化都市,日內瓦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國際聯盟的總部就設立在此。 日內瓦在國際上享有的高知名度主要得益於這些國際組織或辦事處,包括紅十字會總部、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等。在2016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日內瓦高據全球第二位。 3、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荷蘭首都及最大城市,人口約110萬。位於該國西部省份北荷蘭省,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其名稱源於Amstel dam,這表明了該城市的起源:一個位於阿姆斯特爾河上的水壩,即今水壩廣場址。 據2017年城市安全度調查報告,阿姆斯特丹被評為歐洲最安全的城市。 12世紀晚期一個小漁村建於此,而後由於貿易的發展,阿姆斯特丹在荷蘭黃金時代一躍而成為世界上重要的港口。在那個時代,該城是金融和鑽石的中心。 19和20世紀,該城擴充套件,許多新的街坊與近郊住宅區形成。現為歐洲第四大航空港(前三大分別為倫敦、巴黎、法蘭克福)。 阿姆斯特丹有很多旅遊景點,包括歷史悠久的運河網、荷蘭國家博物館、凡·高博物館、安妮之家、紅燈區以及許多大麻咖啡館。每年有大約420萬遊客來此觀光。 作為當前荷蘭第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歷經了從漁村到大都市的發展過程,經歷了輝煌與破壞,以及世界大戰的洗禮,從一定程度上講,她的歷史也是荷蘭歷史的一個縮影。 4、倫敦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和香港並稱為“紐倫港”。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泰晤士河貫穿其中,城市中心座標為北緯51°30′、東經0.1°5′。截至2016年,大倫敦都會區面積為1577平方千米,人口約828萬人。 2016年,倫敦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5535億美元。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 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是全球化的典範。 5、柏林 柏林(Berlin),位於德國東北部,是德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國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經濟中心,有人口約350萬(2016年)。 柏林四面被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弗爾河流經該市,城市中心座標為52°31′,東經13°2′。柏林是德國十六個聯邦州之一,和漢堡、不來梅同為德國僅有的三個的城市州。2016年,柏林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689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被分割為兩個區域,東柏林成為了東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實上成為了西德在東德的一塊飛地,被柏林牆圍住。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該市重新獲得了德國首都的地位,並駐有147個外國大使館。 來源:-歐洲
歐洲共有44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被習慣分為北歐、東歐、南歐、中歐、西歐五個地區。 1、北歐: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丹麥 、法羅群島 ; 2、東歐: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 3、中歐: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 ; 4、西歐: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摩納哥; 5、南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希臘、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和墨塞哥維那 ;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 著名城市有倫敦、柏林、巴黎、布魯塞爾、維也納、阿姆斯特丹、日內瓦等。 一、國家 1、英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英國”(Britain)或“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 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總人口超過650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佔83.9%。 2、法國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語:French Republic),簡稱“法國”(France),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 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3、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 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4、西班牙 西班牙王國(西班牙語:Reino de España;英語:The Kingdom of Spain),簡稱西班牙,位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地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處,西鄰葡萄牙,北瀕比斯開灣,東北部與法國及安道爾接壤,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 領土還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島,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及非洲的休達和梅利利亞。該國是一個多山國家,總面積505925平方公里,其海岸線長約7800公里。以西班牙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數量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 中世紀時,境內有多個國家並立,1492年西班牙光復運動勝利後,建立統一的西班牙王朝。並於大航海時代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歐洲、美洲、亞洲和非洲建立起大量殖民地。 1494年和葡萄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意圖將世界瓜分為二。在15世紀中期~16世紀末,成為文藝復興時期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和影響全球的日不落帝國。 1588年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潰,開始衰落。在經歷兩個共和國和一個君主國後,於1978年宣佈實行君主立憲制。 西班牙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國,還是歐元區第五大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GDP)居歐洲國家第6名,世界第13名。 5、波蘭 波蘭共和國(波蘭語:Rzeczpospolita Polska,英語:The Republic Of Poland),簡稱波蘭,是一個位於中歐,由16個省組成的民主共和制國家。 東與烏克蘭及白羅斯相連,東北與立陶宛及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西與德國接壤,南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為鄰,北面瀕臨波羅的海。 波蘭在10世紀末建立波蘭王國,1569年與立陶宛合併為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為歐洲強國之一,後國力衰退,並於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中亡國。拿破崙戰爭期間在法國的扶持下短暫復國,建立華沙大公國,拿破崙·波拿巴戰敗後,再次被俄普奧瓜分。 一戰後恢復獨立,成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但不久又在二戰中被蘇聯和德國瓜分,戰後建立波蘭人民共和國,1980年爆發團結工會大罷工,1989年實行總統和議會制,同年改名為波蘭共和國,後加入歐盟和北約。 近年來波蘭無論在歐盟,還是國際舞臺的地位都與日俱增,自1918年11月11日恢復獨立以來,經過90年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在21世紀初的幾年裡,波蘭已經成為西方陣營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二、著名歐州城市 1、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Brussels)是比利時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歐洲聯盟(歐盟,EU)的主要行政機構所在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NATO)總部駐地,有歐洲的首都之稱。另外也是200多個國際行政中心及超過1000個官方團體的日常會議舉辦城市。 布魯塞爾位於塞納河畔,北部是低平的弗蘭德平原,南部是略有起伏的布拉邦特臺地,平均海拔58米。 上城依坡而建,為行政區,主要名勝有路易十六式建築風格的王宮、皇家廣場、埃格蒙宮、國家宮、皇家圖書館、現代古代藝術博物館。下城為繁華的商業中心。市中心的“大廣場”周圍屹立著許多中世紀的哥特式建築,其中以市政廳較為壯觀。 布魯塞爾擁有全歐洲最精美的建築和博物館、摩天大樓跟中世紀古建築相得益彰。整座城市以皇宮為中心,沿“小環”而建,遊覽以步行為佳。 布魯塞爾是一個雙語城市,通用法語和荷蘭語,法語使用者佔較多數。另外土耳其語、阿拉伯語等語言也被布魯塞爾的穆斯林廣泛使用。 2、日內瓦 日內瓦(Geneva),位於日內瓦湖西南角,是瑞士聯邦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個世界著名的聯合國城市。湖上大噴泉是日內瓦的象徵,日內瓦湖光山色四季皆具吸引力,同時也是世界各國際機構雲集的國際化城市。 日內瓦以其深厚的人道主義傳統、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動、重大的會議和展覽會、令人垂涎的美食、清新的市郊風景及眾多的遊覽專案和體育設施而著稱於世。日內瓦也是世界鐘錶之都,鐘錶業與銀行業成為日內瓦的兩大經濟支柱。 作為世界著名的國際化都市,日內瓦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國際聯盟的總部就設立在此。 日內瓦在國際上享有的高知名度主要得益於這些國際組織或辦事處,包括紅十字會總部、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等。在2016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日內瓦高據全球第二位。 3、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荷蘭首都及最大城市,人口約110萬。位於該國西部省份北荷蘭省,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其名稱源於Amstel dam,這表明了該城市的起源:一個位於阿姆斯特爾河上的水壩,即今水壩廣場址。 據2017年城市安全度調查報告,阿姆斯特丹被評為歐洲最安全的城市。 12世紀晚期一個小漁村建於此,而後由於貿易的發展,阿姆斯特丹在荷蘭黃金時代一躍而成為世界上重要的港口。在那個時代,該城是金融和鑽石的中心。 19和20世紀,該城擴充套件,許多新的街坊與近郊住宅區形成。現為歐洲第四大航空港(前三大分別為倫敦、巴黎、法蘭克福)。 阿姆斯特丹有很多旅遊景點,包括歷史悠久的運河網、荷蘭國家博物館、凡·高博物館、安妮之家、紅燈區以及許多大麻咖啡館。每年有大約420萬遊客來此觀光。 作為當前荷蘭第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歷經了從漁村到大都市的發展過程,經歷了輝煌與破壞,以及世界大戰的洗禮,從一定程度上講,她的歷史也是荷蘭歷史的一個縮影。 4、倫敦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和香港並稱為“紐倫港”。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泰晤士河貫穿其中,城市中心座標為北緯51°30′、東經0.1°5′。截至2016年,大倫敦都會區面積為1577平方千米,人口約828萬人。 2016年,倫敦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5535億美元。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 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是全球化的典範。 5、柏林 柏林(Berlin),位於德國東北部,是德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國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經濟中心,有人口約350萬(2016年)。 柏林四面被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弗爾河流經該市,城市中心座標為52°31′,東經13°2′。柏林是德國十六個聯邦州之一,和漢堡、不來梅同為德國僅有的三個的城市州。2016年,柏林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689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被分割為兩個區域,東柏林成為了東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實上成為了西德在東德的一塊飛地,被柏林牆圍住。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該市重新獲得了德國首都的地位,並駐有147個外國大使館。 來源:-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