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中國古代史上,外戚專權、權臣專權屢不見鮮,其中后妃專權更是被很多人津津樂道。在這些人中,呂后是其中非常特殊的一位。不僅僅是因為她雖然專權但是卻只想拱衛劉氏江山,更是因為她是被司馬遷寫入本該屬於帝王將相《本紀》中卻非帝王的其中之二,和項羽並列。那麼對於呂后究竟有哪些專權行為?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呢?

    電視劇《楚漢傳奇》中秦嵐飾演呂雉

    首先,呂后的專權提現在在劉邦死後,面對漢惠帝劉盈的懦弱和漢朝創業之初的一窮二白,以大刀闊斧的改革維護與匈奴的和親政策,避免了漢與匈奴之間的戰爭;輕徭薄賦,減輕人民生活負擔,並減免刑罰,與民休息,維護社會和平穩定;重農不抑商,消除了商人在經濟上的重負和社會上的不公平待遇,也儘可能抑制了商人哄抬物價帶來的物價橫飛。

    其次,以上從後來的效果來看,是與民友好的政策。之所以說是專權,是因為這些政策從“名分”的角度,應該是出於掌握國家實權的皇帝之手,而現在是出於一個太后之手,這種“牝雞司晨”的行為歷來被史學家所批判。所以這裡的呂后專權並不是呂后對漢朝的社會發展造成了不好的影響,而是說她的這種對政治的干預行為“名不正”,所以才要以“言不順”來證明她專權。

    淪為階下囚的經歷讓呂雉的性格更加堅韌

    再次,我們從劉邦死後的漢朝情況來分析,對外匈奴虎視眈眈,對內皇帝對於政事還處於起步階段,如果這個時候的呂后只是一個愛孩子的母親而不是一個能幹的政治家,那麼迎接他們的將會是漢靈帝那樣的被“挾天子以令諸侯”。正是呂后在輔佐劉邦時期積累的政治才幹為此刻的漢朝贏得了後續發展的契機,才讓呂后能夠在惠帝及其惠帝死後的七八年時間裡繼續維持漢朝的運轉。

    皇帝為呂雉提供了機會

    綜上所述,呂后的專權行為是一種順應潮流的政治行為,這種行為是當時漢朝處於權力真空時期維持穩定和平的必不可少的行為,正是因為呂后對一系列政策的實施,才會有後來的文景之治。

    參考文獻

    秦安琪:《論婦女與西漢政治——以西漢三後為例》,青海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鄭蔚萍:《漢宮鐵腕女人呂后形象分析》,黑河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

    司馬遷:《史記·呂太后本紀》,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 2 # 伊耆角木

    其實呂后是個可憐人,她的專權,是因為發現誰都靠不上,只能依靠自己,迫使自己一步步變強。而一旦心中僅有的希望破滅,也就徹底變態爆發了。

    一、婚後受苦

    呂后,名雉。她本是富家小姐,就因為父親看中地痞無賴劉邦的面相,覺得他大富大貴,便把女兒許給了他。原本兩人根本不配,劉邦年紀不僅窮還比她大十幾歲,而且已經有了外室和兒子劉肥。所以,呂雉嫁給劉邦顯然是委屈的。婚後開始也算平常,劉邦還做了亭長,本來應該就是安安分分過日子,結果劉邦又不太平,不僅在外面拈花惹草,還闖下大禍。因為押運囚徒去驪山許多半路逃走,劉邦乾脆把剩下的也放走了。從此成為罪人,躲在山中。呂雉不僅要獨自料理家庭事務,還要為劉邦偷偷送衣物飯菜,不知受了多少苦。

    二、歷經磨難

    劉邦起兵反秦,破秦後與項羽反目,楚漢戰爭爆發。劉邦乘項羽在齊地作戰,偷襲其都城彭城,項羽聞訊趕來,劉邦大敗,呂雉被項羽俘獲作為人質,兩年後才得以回到劉邦身邊。而那時候,劉邦身邊已經不缺女人,更有寵愛的戚夫人,呂雉的委屈可想而知。更何況,呂雉還得知,劉邦在從彭城逃走的途中多次把自己的兒女劉盈、魯元公主推下馬車。這種心情真的是痛啊。這時候,呂雉徹底明白了,丈夫靠不住,她能指望的只有兒子即位以後。

    三、奪嫡險勝

    劉邦擊敗項羽稱帝,呂雉成為了皇后。原本也可以養尊處優了。誰知劉邦寵幸戚夫人,疼愛戚夫人之子如意,也對嫡子劉盈性格懦弱不滿,起了廢長立幼的心。呂后為了兒子和自己的地位,四處奔波,尋找張良出山相助,求訪商山四皓,最終讓劉邦放棄了廢立的心思,保住了兒子的太子之位。

    四、政治同盟

    保住了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下一步就是要確保兒子登基後的政局能夠穩當。此時,呂后在劉邦身邊不僅僅扮演的是母儀天下的皇后,還是一個為劉邦分憂解難的政治盟友。呂后在劉邦出征平定陳豨叛亂的時候,在長安除掉了韓信,劉邦得知後“既驚且喜”。在梁王彭越被誣告,劉邦將其廢去王位。彭越誤以為呂后心軟,於是像其求情,結果呂后反而勸劉邦殺了彭越。這時候的劉邦與呂后,目標一致,那就是掃除一切可能對皇位造成威脅的隱患,為了劉邦自己、為了漢朝、也是為了今後劉盈能坐穩皇位。

    五、鞏固地位

    劉盈坐上皇位,呂后並沒有覺得高枕無憂。對她而言,劉邦的其他兒子仍然是威脅。為了鞏固兒子的皇位,呂后曾設計用毒酒害劉邦長子齊王劉肥,僥倖未死,劉肥逃回齊國再不敢回長安,而且割讓大片土地給呂后之女魯元公主做采邑,還自降輩分,尊妹妹魯元公主為齊國王太后,終於獲得呂后饒恕。而對戚夫人、劉如意母子,呂后就更不手軟,將戚夫人囚禁舂米做苦役,最後更是做成人彘慘死,劉如意也最終被毒死。為了保證皇位不外流,呂后還讓兒子劉盈娶了女兒魯元公主之女,也就是他自己的親外甥女做皇后,親上加親。

    六、獨攬大權

    可惜劉盈才做了七年皇帝就死了,魯元公主的女兒張皇后也沒能給劉盈生下一兒半女。呂后沒有了丈夫也沒有了兒子,能剩下的只有權力,她要把權力牢牢抓在手裡,自己才有堅持下去的勇氣。於是為了穩固權力,呂后想盡辦法封了自己的兄弟侄子們為王為侯,讓他們手握兵權。自己則臨朝稱制,立了年僅四歲的劉盈與宮人所生之子前少帝劉恭,為了保證自己的權力不被分割,呂后毒殺劉恭之母,對外謊稱劉恭為張皇后所生。結果劉恭長大後知道呂后殺了自己的親生母親揚言要報仇,呂后又殺劉恭,改立另一個劉盈與宮人的兒子後少帝劉弘(後來劉氏宗親和眾大臣恢復劉家江山,宣稱前後少帝和幾個幼王都不是劉盈親生,其實究竟是真是假誰也不知道,也不重要,只有權力是真的)。而劉邦的其他幾個兒子也成為了呂后心中的不安定因素,第五子劉恢、第六子劉友、第七子劉建都死於高後七年,或被逼自殺或被殺。

    七、成王敗寇

    高後八年,呂后病重,她明白自己生前大權獨攬,對劉氏多有打壓,死後很可能會招致劉氏與大臣聯合對付呂氏,於是告誡侄子呂祿、呂產等人一定要牢牢掌握兵權。並且大赦天下、重賞大臣。但是,一切的努力都沒有成功,以齊王劉襄為首的劉氏諸侯王紛紛起兵,陳平、周勃等大臣以為內應。呂祿被勸服為保命放棄兵權,呂產等人被殺,呂祿也難逃一死。呂氏一族被滅,後少帝和幾個幼王被大臣們宣稱並非劉盈之子而殺死,眾大臣擁護代王劉恆即位。呂氏一族成了亂臣賊子,被冠上反叛的罪名。

    實際上,呂后的一步步專權並非她自己的初衷。她原本可以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婦人,因為丈夫的關係成為了皇后,也不得不自己拼命保住兒子、自己和家族的地位。在丈夫、兒子都死了的情況下,也只有權力是她的慰藉了。

  • 3 # 歷史有知社

    中國歷史上的王朝,通常都不會封異姓為王。這種政治常例,其實是受西漢初年,劉邦與群臣訂立的白馬盟約(劉邦剪除異姓王之後,與大臣們殺白馬而盟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影響較深。可是,在劉邦及劉盈死後,呂后專權,就違背了白馬盟約,而大封諸呂為王,而這也被認為是呂氏被滅族的禍源。那麼,呂后封諸呂為王,是否就不符合政治習俗呢?

    中國早期的王朝,用人制度並不怎麼成熟,君主最能信賴的人,往往只能是自己的血親與姻親,而跟今天的家族企業很相似。所以,西漢王朝的兩大政治支柱,也就是諸侯(血親)與外戚(姻親)。呂后封諸呂為王,雖違背了劉邦的白馬盟約,但放在“家族企業”式(家天下)的帝制時期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就好比一個家族企業,老闆去世了,老闆與老闆娘唯一的兒子也去世了。只剩下老闆娘與年幼的孫子,還有老闆的諸多私生子。如今,雖然老闆娘年幼的孫子是名義上的董事長。但老闆的諸多私生子也都佔有企業的股份,且正值青春,而對董事長的位置都有想法。老闆娘為保住孫子的董事長地位,給孃家內侄一些企業股份與管理權,以去制衡老闆的諸多私生子與企業元老,是很正常的舉措。

    雖然,老闆有過遺囑:外姓人不能擁有企業股份。但現今是老闆娘掌管企業,對老闆娘來說,孃家內侄才是自己人,而老闆的私生子們卻是不相干的外人。而陳平、周勃等,就完全是打工仔,家族成員分配股份,跟他們毫無關係。所以,當呂后向陳平、周勃等人詢問,是否可以封諸呂為王?除了老實巴交的王陵搬出老闆的遺囑來反對外,其他人也都沒啥意見(周勃等對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稱制,王昆弟諸呂,無所不可)。

    在先秦時期,姓氏有別,(貴族)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用來別貴賤,“姓”用來別婚姻(同姓不婚)。先秦時期的姓並不多,姬姓(周王室及其同姓諸侯,為先秦第一大姓)與姜姓(先秦第二大姓)最為親善,世為婚姻。故而,周王室的天下也可以理解為“姬姜共天下”(據傳炎帝與黃帝,也分別為姜姓與姬姓)。所以,從這方面也就很容易理解,呂后為何封諸呂為王,並將呂氏女子強塞給劉氏諸侯王為妻了。呂后就是想沿襲周王朝“姬姜共天下”的婚姻政治,而再度實現“劉呂共天下”。但是,呂后卻犯了跟韓信同樣的政治錯誤,就是時代背景已經完全不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員工福利是必須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