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撓 折:挫折;撓:彎曲。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出處: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莊,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背曲腰躬 腰背彎曲。常指坐久或年老。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十:“等的人心熱腸鳴,坐的來背曲腰躬。” 背曲腰彎 腰背彎曲。常指坐久或年老。同“背曲腰躬”。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八卷:“假如甘羅十二歲為丞相,十二歲上就死了,這十二歲之年,就是他發白齒落、背曲腰彎的時候了。” 不撓不折 不彎曲,不屈服。形容節操剛正,意志堅強。 出處:宋·劉炎《邇言》:“夫觀錢塘江潮,猶猛士之肝膽決裂,義士之怒髮衝冠。觀仙都天柱,猶直臣之氣,不撓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不屈不撓 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和麵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 出處:《漢書·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不詘。” 尺蠖求伸 尺蠖:蟲名,體長約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彎曲來求得伸展。比喻以退為進的策略。 出處:《周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春蛇秋蚓 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 出處:明·宋濂《(史書會要)序》:“近世以來,徇末而忘本,濡毫行墨,春蛇秋蚓之連翩。” 春蚓秋蛇 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 出處:《晉書·王羲之傳》:“行之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 斗折蛇行 鬥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樣曲折。像北斗星一樣彎曲,像蛇一樣曲折行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出處:唐·柳宗元《永州八記·小石潭記》:“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斷章截句 不顧上下文義,擷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出處:《宋史·選舉志二》:“斷章截句,破壞義理。” 負隅頑抗 負:依靠;隅:山勢彎曲險阻的地方。憑藉險阻,頑固抵抗。指依仗某種條件,頑固進行抵抗。 出處:《孟子·盡心下》:“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 拱肩縮背 拱肩:肩往上聳。聳起肩膀,彎曲著腰。形容衰老或不健康的體態。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一回:“只有他穿著那幾件舊皮裳,越發顯的拱戶縮背,好不可憐見的!” 鉤章棘句 鉤:彎曲;章:章節;棘:刺;句:文句。形容文辭艱澀拗口。 出處:唐·韓愈《貞曜先生墓誌銘》:“鉤章棘句,掐擢胃腎。” 拐彎抹角 抹角:挨牆角繞過。沿著彎彎曲曲的路走。比喻說話繞彎,不直截了當。 出處: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一折:“轉變抹角,可早來到李家門首。” 蠖屈不伸 像尺蠖一樣彎曲而不能伸展。比喻人不得志。 出處:清·戴名世《(齊天霞稿)序》:“即諸同學之士亦多食貧作苦,蠖屈不伸。” 降尊紆貴 紆:彎曲,屈抑。降抑尊貴的地位,謙以自處。 出處:清·梁啟超《中國專制政治進化史論》:“乃實由紆尊降貴,自放棄其貴族之特權,以結歡於處士。” 矯枉過正 矯:扭轉;枉:彎曲。把彎的東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邊。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 出處:《後漢書·仲長統傳》:“逮至清世,則復入矯枉過正之檢。” 舉枉措直 舉:選拔,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人;錯:廢置,罷黜;直:筆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罷黜正直者。 出處:《論語·為政》:“舉枉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舉直措枉 舉:選拔,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人;錯:廢置,罷黜;直:筆直,比喻正直的人。選用賢者,罷黜奸邪。 出處:《論語·為政》:“舉枉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舉直錯枉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能屈能伸 能彎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時能忍耐,在得志時能大幹一番。 出處:《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能伸能屈 能彎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時能忍耐,在得志時能大幹一番。比喻好壞環境都能適應。 出處:《荀子·不苟》:“與時屈伸,柔從若蒲葦,非懾怯也;剛強猛毅,靡所不信,非驕暴也。以義變應,知當曲直故也。” 寧折不彎 本指白楊木受到外力作用,只會斷折,不會彎曲變形。後用來比喻寧可死也絕不屈服妥協。 出處:《齊民要術·卷五·種榆白楊》:“白楊性甚勁直,堪為屋材,折則折矣,終不曲撓。” 盤龍臥虎 盤:盤旋,彎曲。盤曲的龍,臥居的虎。比喻隱藏的人才。 七彎八拐 多處彎曲,不斷轉變方向。也形容做事不直截了當。同“七灣八拐”。 出處:《十月》1981年第1期:“過了一崗又一崗,一坡又一坡,上上下下,七彎八拐,又走了十多里才真正到了狼牙山腳下、我們要住下的村子。” 七灣八拐 ①多處彎曲,不斷轉變方向。②形容做事不直截了當。亦作“七彎八拐”。 出處:郭沫若《孔雀膽》第四幕第一場:“好啦,好啦,不要太自負了,被你七灣八拐的幾下子,連我都拿不定主意來了。” 七灣八扭 多處彎曲,不斷轉變方向。也形容做事不直截了當。同“七灣八拐”。 千迴百折 形容文藝作品或歌聲、樂曲跌宕婉轉。也形容事態的發展、前進的歷程彎彎曲曲,很不順利。 出處: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書·五》:“百川時文,精粹湛深,抽心苗,發奧旨,繪物態,狀人情,千迴百折,而卒造乎淺近。” 前合後仰 前合:身體向前彎曲。後仰:身體往後仰。指身體前後晃動。形容身體站立不穩。亦作“前仰後合”。 曲肱而枕 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枕:枕著。枕著彎曲的胳膊睡。形容人生活恬淡,無憂無慮。 曲徑通幽 曲:彎曲;徑:小路;幽:指深遠僻靜之處。彎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靜的地方。 出處:唐·常建《題破冊寺後禪院》詩:“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曲裡拐彎 形容彎曲多。 曲眉豐頰 曲:彎曲。豐:豐滿。彎彎的眉毛,豐潤的臉頰。形容相貌美麗富態。 屈蠖求伸 蠖:尺蠖,蟲名,體長約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彎曲來求得伸展。比喻以退為進的策略。 出處:《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十夫楺椎 指十個人的力量能使椎彎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變原狀。 聳肩曲背 聳起兩肩,彎曲背脊。形容衰老或寒酸貌。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43回:“那些請來幫閱卷的,又都是些聳肩曲背的,酸的怕人。” 聳肩縮背 兩肩聳起,背脊彎曲。形容衰老的狀態。也形容因怕冷而縮做一團的樣子。 枉尺直尋 枉:彎曲;直:伸直;尋: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卻有一尋。比喻在小處委屈一些,以求得較大的好處。 出處:《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為也。” 枉己正人 枉:彎曲,不正;正:糾正。自己立腳不正,卻要去糾正別人。 出處:《孟子·萬章上》:“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 枉曲直湊 指在彎曲的路上卻筆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變通。 形枉影曲 東西的形狀歪斜了,它的影子也就彎曲了。比喻有什麼原因就會有什麼結果。 出處:《列子·說符》:“形枉則影曲,形直則影正。” 羊腸九曲 羊腸:像羊腸一樣崎嶇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許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嶇曲折的小徑和彎彎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艱難。 以屈求伸 屈:彎曲;伸:伸直伸展。用彎曲來求得向前伸展。比喻以退為進的策略。 出處:《周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迂迴曲折 迂迴:迴旋,環繞。彎彎曲曲,繞來繞去。常比喻事物發展的曲折性。 出處: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打破‘圍剿’的過程往往是迂迴曲折的,不是徑情直遂的。” 指不勝僂 形容數量很多,扳著指頭數也數不過來。僂:彎曲。同“指不勝屈”。 出處: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吳喆》:“奇遇之多,指不勝僂,若今日所暱,未數數覯也。” 指不勝屈 指:手指;屈:彎曲。扳著指頭數也數不過來。形容為數很多。 出處:清·陳康祺《郎潛記聞》:“本朝大臣奪情任事者,指不勝屈。” 質傴影曲 身體傴僂影子也就彎曲。比喻有因必有果。 出處:《太平廣記》卷第三百八十八引唐·李玫《纂異記·齊君房》:“質傴影曲,報應宜然。” 轉彎抹角 抹角:挨著牆角繞走。沿著彎彎曲曲的路走。比喻說話繞彎,不直截了當。 出處:元·秦簡夫《東堂老》:“轉彎抹角,可早來到李家門前。”
百折不撓 折:挫折;撓:彎曲。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出處: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莊,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背曲腰躬 腰背彎曲。常指坐久或年老。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十:“等的人心熱腸鳴,坐的來背曲腰躬。” 背曲腰彎 腰背彎曲。常指坐久或年老。同“背曲腰躬”。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八卷:“假如甘羅十二歲為丞相,十二歲上就死了,這十二歲之年,就是他發白齒落、背曲腰彎的時候了。” 不撓不折 不彎曲,不屈服。形容節操剛正,意志堅強。 出處:宋·劉炎《邇言》:“夫觀錢塘江潮,猶猛士之肝膽決裂,義士之怒髮衝冠。觀仙都天柱,猶直臣之氣,不撓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不屈不撓 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和麵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 出處:《漢書·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不詘。” 尺蠖求伸 尺蠖:蟲名,體長約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彎曲來求得伸展。比喻以退為進的策略。 出處:《周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春蛇秋蚓 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 出處:明·宋濂《(史書會要)序》:“近世以來,徇末而忘本,濡毫行墨,春蛇秋蚓之連翩。” 春蚓秋蛇 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 出處:《晉書·王羲之傳》:“行之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 斗折蛇行 鬥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樣曲折。像北斗星一樣彎曲,像蛇一樣曲折行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出處:唐·柳宗元《永州八記·小石潭記》:“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斷章截句 不顧上下文義,擷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出處:《宋史·選舉志二》:“斷章截句,破壞義理。” 負隅頑抗 負:依靠;隅:山勢彎曲險阻的地方。憑藉險阻,頑固抵抗。指依仗某種條件,頑固進行抵抗。 出處:《孟子·盡心下》:“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 拱肩縮背 拱肩:肩往上聳。聳起肩膀,彎曲著腰。形容衰老或不健康的體態。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一回:“只有他穿著那幾件舊皮裳,越發顯的拱戶縮背,好不可憐見的!” 鉤章棘句 鉤:彎曲;章:章節;棘:刺;句:文句。形容文辭艱澀拗口。 出處:唐·韓愈《貞曜先生墓誌銘》:“鉤章棘句,掐擢胃腎。” 拐彎抹角 抹角:挨牆角繞過。沿著彎彎曲曲的路走。比喻說話繞彎,不直截了當。 出處: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一折:“轉變抹角,可早來到李家門首。” 蠖屈不伸 像尺蠖一樣彎曲而不能伸展。比喻人不得志。 出處:清·戴名世《(齊天霞稿)序》:“即諸同學之士亦多食貧作苦,蠖屈不伸。” 降尊紆貴 紆:彎曲,屈抑。降抑尊貴的地位,謙以自處。 出處:清·梁啟超《中國專制政治進化史論》:“乃實由紆尊降貴,自放棄其貴族之特權,以結歡於處士。” 矯枉過正 矯:扭轉;枉:彎曲。把彎的東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邊。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 出處:《後漢書·仲長統傳》:“逮至清世,則復入矯枉過正之檢。” 舉枉措直 舉:選拔,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人;錯:廢置,罷黜;直:筆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罷黜正直者。 出處:《論語·為政》:“舉枉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舉直措枉 舉:選拔,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人;錯:廢置,罷黜;直:筆直,比喻正直的人。選用賢者,罷黜奸邪。 出處:《論語·為政》:“舉枉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舉直錯枉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能屈能伸 能彎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時能忍耐,在得志時能大幹一番。 出處:《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能伸能屈 能彎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時能忍耐,在得志時能大幹一番。比喻好壞環境都能適應。 出處:《荀子·不苟》:“與時屈伸,柔從若蒲葦,非懾怯也;剛強猛毅,靡所不信,非驕暴也。以義變應,知當曲直故也。” 寧折不彎 本指白楊木受到外力作用,只會斷折,不會彎曲變形。後用來比喻寧可死也絕不屈服妥協。 出處:《齊民要術·卷五·種榆白楊》:“白楊性甚勁直,堪為屋材,折則折矣,終不曲撓。” 盤龍臥虎 盤:盤旋,彎曲。盤曲的龍,臥居的虎。比喻隱藏的人才。 七彎八拐 多處彎曲,不斷轉變方向。也形容做事不直截了當。同“七灣八拐”。 出處:《十月》1981年第1期:“過了一崗又一崗,一坡又一坡,上上下下,七彎八拐,又走了十多里才真正到了狼牙山腳下、我們要住下的村子。” 七灣八拐 ①多處彎曲,不斷轉變方向。②形容做事不直截了當。亦作“七彎八拐”。 出處:郭沫若《孔雀膽》第四幕第一場:“好啦,好啦,不要太自負了,被你七灣八拐的幾下子,連我都拿不定主意來了。” 七灣八扭 多處彎曲,不斷轉變方向。也形容做事不直截了當。同“七灣八拐”。 千迴百折 形容文藝作品或歌聲、樂曲跌宕婉轉。也形容事態的發展、前進的歷程彎彎曲曲,很不順利。 出處: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書·五》:“百川時文,精粹湛深,抽心苗,發奧旨,繪物態,狀人情,千迴百折,而卒造乎淺近。” 前合後仰 前合:身體向前彎曲。後仰:身體往後仰。指身體前後晃動。形容身體站立不穩。亦作“前仰後合”。 曲肱而枕 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枕:枕著。枕著彎曲的胳膊睡。形容人生活恬淡,無憂無慮。 曲徑通幽 曲:彎曲;徑:小路;幽:指深遠僻靜之處。彎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靜的地方。 出處:唐·常建《題破冊寺後禪院》詩:“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曲裡拐彎 形容彎曲多。 曲眉豐頰 曲:彎曲。豐:豐滿。彎彎的眉毛,豐潤的臉頰。形容相貌美麗富態。 屈蠖求伸 蠖:尺蠖,蟲名,體長約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彎曲來求得伸展。比喻以退為進的策略。 出處:《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十夫楺椎 指十個人的力量能使椎彎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變原狀。 聳肩曲背 聳起兩肩,彎曲背脊。形容衰老或寒酸貌。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43回:“那些請來幫閱卷的,又都是些聳肩曲背的,酸的怕人。” 聳肩縮背 兩肩聳起,背脊彎曲。形容衰老的狀態。也形容因怕冷而縮做一團的樣子。 枉尺直尋 枉:彎曲;直:伸直;尋: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卻有一尋。比喻在小處委屈一些,以求得較大的好處。 出處:《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為也。” 枉己正人 枉:彎曲,不正;正:糾正。自己立腳不正,卻要去糾正別人。 出處:《孟子·萬章上》:“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 枉曲直湊 指在彎曲的路上卻筆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變通。 形枉影曲 東西的形狀歪斜了,它的影子也就彎曲了。比喻有什麼原因就會有什麼結果。 出處:《列子·說符》:“形枉則影曲,形直則影正。” 羊腸九曲 羊腸:像羊腸一樣崎嶇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許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嶇曲折的小徑和彎彎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艱難。 以屈求伸 屈:彎曲;伸:伸直伸展。用彎曲來求得向前伸展。比喻以退為進的策略。 出處:《周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迂迴曲折 迂迴:迴旋,環繞。彎彎曲曲,繞來繞去。常比喻事物發展的曲折性。 出處: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打破‘圍剿’的過程往往是迂迴曲折的,不是徑情直遂的。” 指不勝僂 形容數量很多,扳著指頭數也數不過來。僂:彎曲。同“指不勝屈”。 出處: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吳喆》:“奇遇之多,指不勝僂,若今日所暱,未數數覯也。” 指不勝屈 指:手指;屈:彎曲。扳著指頭數也數不過來。形容為數很多。 出處:清·陳康祺《郎潛記聞》:“本朝大臣奪情任事者,指不勝屈。” 質傴影曲 身體傴僂影子也就彎曲。比喻有因必有果。 出處:《太平廣記》卷第三百八十八引唐·李玫《纂異記·齊君房》:“質傴影曲,報應宜然。” 轉彎抹角 抹角:挨著牆角繞走。沿著彎彎曲曲的路走。比喻說話繞彎,不直截了當。 出處:元·秦簡夫《東堂老》:“轉彎抹角,可早來到李家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