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底,古典文學專家羅根澤崩潰了。
這年12月,羅被人當成專家請去評閱“三十一年度高考國文試卷”,也就是給一批“高考作文”打分。當時的“高考”與今天的含義不同,其全稱是“高等文官考試”,參加者須是大學畢業生。
這次考試的作文題目是:
“試以近代文明發展之事實,引證荀子‘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之說。”
意思是:請你利用近代文明發展的各種案例,來“引證”一下荀子的名言。那名言的大意是“與其歌頌天,不如控制天命來為我所用”。也有人解釋為“與其跟在天的後面讚頌皇天隆物的功德,不如將天所生之萬物合理地安排規劃而加以利用”。
評閱了四百多篇作文後,羅根澤體驗到了何謂抓狂。他後來回憶說,自己本來計劃將作文裡的“錯別字和不合文法的句子抄錄下來”,供其他人引以為戒。結果越抄越多,無窮無盡,有些人連“小兔子”都可以寫成“小冤子”。無奈之下,只得作罷。
深受刺激的羅,稍後在《國文雜誌》上寫了一篇題為《搶救國文》的長文,大聲疾呼眾人起來救一救奄奄一息的國文寫作。文章裡,羅列舉了多篇讓他抓狂的“妙文”。比如其中一篇這樣寫道:
“近代文明發展之事實,一為飛機,二為氣球。舉凡吾國慶祝勝利之日,齊叢集機,臨風飄揚,藉以誌慶,則人民定當從而頌之。至於氣球,當此敵死我生之時,欲以消滅敵人之殺人工具,惟有將氣球放在天空,則可按敵人之重要軍事不防(注:錯別字,當為“佈防”,原文如此)之地,而殲滅之,此其制天命而用之。斯二者,即為事實之證明,亦即為近代文明發展之事實也。”
羅根澤吐槽說,這篇作文以為近代文明只有飛機和氣球,把飛機上天當成“從天而頌之”,把氣球殺敵當成“制天命而用之”,只是常識不夠,其實還算好的。更“妙”的是下面這篇作文:
“文明者,文化發展之謂。而文化發展之由,莫不有其所自出。其所自出者何,曰道而已耳。夫道之為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僅存於人群意識之中。此所謂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者是。凡天下事物背於此意識者謂之逆,合於此意識者謂之順,順則文化發達而繁衍,逆則文化萎退而滅亡。古之神權文明封建文明之所以見墜於今日,物質文明民主文明之所以勃興於此時者,一逆一順也。然天道靡常,惟聖賢能察而頌之,從而制之。荀子曰‘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其是之謂歟?”
這一大段作文,讀起來特別有層次感。但只要略加細思,就可以發現,作者只是在不斷地玩“同義重複”,一句有實際涵義的話都沒有——作文大意是:文明就是文化發展,文化發展從“道”那裡來,“道”是個摸不著看不見的東西,順著“道”文化就發達,逆著“道”文化就萎縮。這個“道”,只有聖人能夠察覺到它,然後歌頌它、控制它。荀子大概就是那樣的人。這些全是廢話。
羅根澤吐槽說,這篇作文是“整篇糊塗”,而“糊塗是無法清醒的”,把作文寫成這樣,可以說是沒救了。
羅還說,國文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教會學生“敘事說理表情達意之技能”,也就是好好說話,好好地將事情說清楚、將道理說明白、將情緒表達準確、將意願如實傳達,讓別人聽得懂看得明白。如今,大學生們的“高考作文”爛成了這個樣子,“不禁令我喊出‘搶救國文’的慘痛呼聲”。
羅根澤覺得問題出在“潮流”和“制度”上。所謂“潮流”就是西化,“摩登的青年”對非西化的國文不感興趣。“制度”則是指按教育部的規定,國文教員必須擔任三個班的教學任務,才能得到“專任教員”的待遇。但三個班的作文批改需要大量的時間,結果就是要麼減少作文課的數量,要麼草草批改了事。
桂林的陳卓如不太同意羅根澤的這些意見。他說,自己也主張要讓年輕人學好國文,但問題可能並不像羅根澤說的那樣簡單:
“老實說,在現行的學制下,出這樣的題目只配有這類的卷子。……以這次的題目而論,論荀子的‘天命’簡直可以寫成一篇博士論文;不過要拿這題目來接搭近代文明,實在有點不倫不類,其滑稽也僅亞於‘墨子是印度人’,‘天主教的十字架就是墨家的矩子’之類。”
意即:腦子糊塗的出題人,出了如此糊塗的作文題,當然只配得到一堆愚蠢的作文。陳卓如說,他希望“現在從事國文教學的人”多反省反省自己,多想一想學生的困難。而不是一味地對學生的爛作文冷嘲熱諷。
葉說,就羅根澤舉例的那些“妙文”來說,這些大學生的國文能力確實是爛,而且首先爛的還不是作文,而是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這些人連題目都沒有讀懂。題目既然讓你用甲來“引證”乙,理所當然要先把乙是什麼解釋明白,再來用甲去證明它。結果,這幫學生幾乎全都把“天”“天命”解讀成了天空,說什麼天空中有飛機,所以是“頌天”;天空中有氣球可以制敵,所以是“制天命”。這實在太離譜了。
但葉聖陶並不想把主要的板子打在學生屁股上。他更認同一種觀點:“要是一定要救的話,我看還是先把那些出題目的先生們救一救的好”。
葉說,諸位想一想,出這個作文題目的人,他預期中的“合格”文章會是什麼樣子?他一定認為,應試者能夠讀懂荀子的那些古話,然後在作文裡“說到近代文明的發展,控制自然呀,利用自然呀,都是近代人的業績;可是咱們的荀子在很古的時代早已見到了,於是讚歎一陣,懿歟休哉!”我們的老祖宗真是太厲害了!這樣一寫,既鑑了古,又知了今,既體現出了對“固有文化”的深刻理解,也體現了對“民族精神”的發揚光大。寫到這個程度,出題人肯定就會願意給個至少八十分了。可是呢,荀子雖然說了那樣一句話,到底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而不是一件件具體的近代文明。非要把荀子的話和近代文明扯在一起,“這中間隱伏著一段阿Q精神”。什麼叫阿Q精神?就是因為自卑所以喜歡自誇,拿自誇來掩飾自卑。迴避我們在近代文明的發展中究竟有多少功勞,“僅僅說近代文明發展的原理,咱們的荀子老早說過了,因而臉上現出榮耀的神色,這就不免是阿Q的同志”。
簡言之:出題人是個阿Q,搞了一道充滿了阿Q精神的作文題,自然是希望應試者也個個去做阿Q。先有奇葩考題,然後才會有這麼多的奇葩作文。
進而,葉聖陶將問題的剖析深入到考試本身。他說:我們平時會不會滿腦子想著要圍繞著“學而時習之”之類的東西寫一篇文章?當然不會啊,我們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時候是“需要寫一封信,寫一份報告書,寫一篇小說”。只有在國文考試的時候,才會被要求寫“近代文明和荀子”那種東西。學生“一篇一篇地寫那並無寫作動機的文章,為的是應付考試”。這種應付其實就是八股傳統。“寫信不用八股,記事不用八股,著書立說不用八股,唯有應試採用八股”,八股就是“不要你說自己認為要說的、值得說的話,你能夠揣摩題目的意旨以及出題目的人的意旨,按著腔調,咿唔一陣,就算你的本領;如果遇到無可奈何的題目,你能夠無中生有,瞎三話四,卻又叮叮噹噹的頗有聲調,那更見出你的才情。”
對於學生能否擺脫八股作文,葉聖陶的看法很悲觀,說自己“實在不能預言該要多少年”。他希望應試者能夠“自己明白落在悲劇中間”,這樣總比每天稀裡糊塗練八股文要好一些。明白了之後,“遇到這類題目,就該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也就有了應對的辦法;而且,也會知道真正的寫作“得走另外的路子”。
圖:葉聖陶
陳獨秀就是一個知道八股是怎麼一回事、且很有應對辦法的人。光緒二十二年,他為了應付家人的期望去參加“院考”(透過者可獲得秀才的功名)。結果出題者割裂章句,來了一道“魚鱉不可勝食也材木”,讓考生就此寫一篇文章。陳獨秀說:
“我對於這樣不通的題目,也就用不通的文章來對付,把文選上所有鳥獸草木的難字和《康熙字典》上荒謬的古文,不管三七二十一,牛頭不對馬嘴上文不接下文的填滿了一篇皇皇大文。…………誰也想不到我那篇不通的文章,竟矇住了不通的大宗師,把我取了第一名。”
陳獨秀說,雖然那裝腔作勢的“大宗師”將自己的作文判為第一,但從那之後,自己更加鄙視八股科考了,也更加看不起那些裝腔作勢的閱卷“大宗師”。
參考資料
①羅根澤:《搶救國文》,《國文雜誌》1943年第2卷第1期。收錄於《民國國文教學研究文叢 論爭卷(1912-1949)》,語文出版社2016年。下同。
②李中生,《<荀子>“制天命”新訓》,《學術研究》1994年第5期。
④葉聖陶:《讀羅陳兩位先生的文字》,《國文雜誌》1943年第2卷第5期。
⑤陳獨秀:《實庵自傳》。
1942年底,古典文學專家羅根澤崩潰了。
這年12月,羅被人當成專家請去評閱“三十一年度高考國文試卷”,也就是給一批“高考作文”打分。當時的“高考”與今天的含義不同,其全稱是“高等文官考試”,參加者須是大學畢業生。
這次考試的作文題目是:
“試以近代文明發展之事實,引證荀子‘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之說。”
意思是:請你利用近代文明發展的各種案例,來“引證”一下荀子的名言。那名言的大意是“與其歌頌天,不如控制天命來為我所用”。也有人解釋為“與其跟在天的後面讚頌皇天隆物的功德,不如將天所生之萬物合理地安排規劃而加以利用”。
評閱了四百多篇作文後,羅根澤體驗到了何謂抓狂。他後來回憶說,自己本來計劃將作文裡的“錯別字和不合文法的句子抄錄下來”,供其他人引以為戒。結果越抄越多,無窮無盡,有些人連“小兔子”都可以寫成“小冤子”。無奈之下,只得作罷。
深受刺激的羅,稍後在《國文雜誌》上寫了一篇題為《搶救國文》的長文,大聲疾呼眾人起來救一救奄奄一息的國文寫作。文章裡,羅列舉了多篇讓他抓狂的“妙文”。比如其中一篇這樣寫道:
“近代文明發展之事實,一為飛機,二為氣球。舉凡吾國慶祝勝利之日,齊叢集機,臨風飄揚,藉以誌慶,則人民定當從而頌之。至於氣球,當此敵死我生之時,欲以消滅敵人之殺人工具,惟有將氣球放在天空,則可按敵人之重要軍事不防(注:錯別字,當為“佈防”,原文如此)之地,而殲滅之,此其制天命而用之。斯二者,即為事實之證明,亦即為近代文明發展之事實也。”
羅根澤吐槽說,這篇作文以為近代文明只有飛機和氣球,把飛機上天當成“從天而頌之”,把氣球殺敵當成“制天命而用之”,只是常識不夠,其實還算好的。更“妙”的是下面這篇作文:
“文明者,文化發展之謂。而文化發展之由,莫不有其所自出。其所自出者何,曰道而已耳。夫道之為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僅存於人群意識之中。此所謂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者是。凡天下事物背於此意識者謂之逆,合於此意識者謂之順,順則文化發達而繁衍,逆則文化萎退而滅亡。古之神權文明封建文明之所以見墜於今日,物質文明民主文明之所以勃興於此時者,一逆一順也。然天道靡常,惟聖賢能察而頌之,從而制之。荀子曰‘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其是之謂歟?”
這一大段作文,讀起來特別有層次感。但只要略加細思,就可以發現,作者只是在不斷地玩“同義重複”,一句有實際涵義的話都沒有——作文大意是:文明就是文化發展,文化發展從“道”那裡來,“道”是個摸不著看不見的東西,順著“道”文化就發達,逆著“道”文化就萎縮。這個“道”,只有聖人能夠察覺到它,然後歌頌它、控制它。荀子大概就是那樣的人。這些全是廢話。
羅根澤吐槽說,這篇作文是“整篇糊塗”,而“糊塗是無法清醒的”,把作文寫成這樣,可以說是沒救了。
羅還說,國文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教會學生“敘事說理表情達意之技能”,也就是好好說話,好好地將事情說清楚、將道理說明白、將情緒表達準確、將意願如實傳達,讓別人聽得懂看得明白。如今,大學生們的“高考作文”爛成了這個樣子,“不禁令我喊出‘搶救國文’的慘痛呼聲”。
羅根澤覺得問題出在“潮流”和“制度”上。所謂“潮流”就是西化,“摩登的青年”對非西化的國文不感興趣。“制度”則是指按教育部的規定,國文教員必須擔任三個班的教學任務,才能得到“專任教員”的待遇。但三個班的作文批改需要大量的時間,結果就是要麼減少作文課的數量,要麼草草批改了事。
桂林的陳卓如不太同意羅根澤的這些意見。他說,自己也主張要讓年輕人學好國文,但問題可能並不像羅根澤說的那樣簡單:
“老實說,在現行的學制下,出這樣的題目只配有這類的卷子。……以這次的題目而論,論荀子的‘天命’簡直可以寫成一篇博士論文;不過要拿這題目來接搭近代文明,實在有點不倫不類,其滑稽也僅亞於‘墨子是印度人’,‘天主教的十字架就是墨家的矩子’之類。”
意即:腦子糊塗的出題人,出了如此糊塗的作文題,當然只配得到一堆愚蠢的作文。陳卓如說,他希望“現在從事國文教學的人”多反省反省自己,多想一想學生的困難。而不是一味地對學生的爛作文冷嘲熱諷。
葉說,就羅根澤舉例的那些“妙文”來說,這些大學生的國文能力確實是爛,而且首先爛的還不是作文,而是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這些人連題目都沒有讀懂。題目既然讓你用甲來“引證”乙,理所當然要先把乙是什麼解釋明白,再來用甲去證明它。結果,這幫學生幾乎全都把“天”“天命”解讀成了天空,說什麼天空中有飛機,所以是“頌天”;天空中有氣球可以制敵,所以是“制天命”。這實在太離譜了。
但葉聖陶並不想把主要的板子打在學生屁股上。他更認同一種觀點:“要是一定要救的話,我看還是先把那些出題目的先生們救一救的好”。
葉說,諸位想一想,出這個作文題目的人,他預期中的“合格”文章會是什麼樣子?他一定認為,應試者能夠讀懂荀子的那些古話,然後在作文裡“說到近代文明的發展,控制自然呀,利用自然呀,都是近代人的業績;可是咱們的荀子在很古的時代早已見到了,於是讚歎一陣,懿歟休哉!”我們的老祖宗真是太厲害了!這樣一寫,既鑑了古,又知了今,既體現出了對“固有文化”的深刻理解,也體現了對“民族精神”的發揚光大。寫到這個程度,出題人肯定就會願意給個至少八十分了。可是呢,荀子雖然說了那樣一句話,到底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而不是一件件具體的近代文明。非要把荀子的話和近代文明扯在一起,“這中間隱伏著一段阿Q精神”。什麼叫阿Q精神?就是因為自卑所以喜歡自誇,拿自誇來掩飾自卑。迴避我們在近代文明的發展中究竟有多少功勞,“僅僅說近代文明發展的原理,咱們的荀子老早說過了,因而臉上現出榮耀的神色,這就不免是阿Q的同志”。
簡言之:出題人是個阿Q,搞了一道充滿了阿Q精神的作文題,自然是希望應試者也個個去做阿Q。先有奇葩考題,然後才會有這麼多的奇葩作文。
進而,葉聖陶將問題的剖析深入到考試本身。他說:我們平時會不會滿腦子想著要圍繞著“學而時習之”之類的東西寫一篇文章?當然不會啊,我們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時候是“需要寫一封信,寫一份報告書,寫一篇小說”。只有在國文考試的時候,才會被要求寫“近代文明和荀子”那種東西。學生“一篇一篇地寫那並無寫作動機的文章,為的是應付考試”。這種應付其實就是八股傳統。“寫信不用八股,記事不用八股,著書立說不用八股,唯有應試採用八股”,八股就是“不要你說自己認為要說的、值得說的話,你能夠揣摩題目的意旨以及出題目的人的意旨,按著腔調,咿唔一陣,就算你的本領;如果遇到無可奈何的題目,你能夠無中生有,瞎三話四,卻又叮叮噹噹的頗有聲調,那更見出你的才情。”
對於學生能否擺脫八股作文,葉聖陶的看法很悲觀,說自己“實在不能預言該要多少年”。他希望應試者能夠“自己明白落在悲劇中間”,這樣總比每天稀裡糊塗練八股文要好一些。明白了之後,“遇到這類題目,就該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也就有了應對的辦法;而且,也會知道真正的寫作“得走另外的路子”。
圖:葉聖陶
陳獨秀就是一個知道八股是怎麼一回事、且很有應對辦法的人。光緒二十二年,他為了應付家人的期望去參加“院考”(透過者可獲得秀才的功名)。結果出題者割裂章句,來了一道“魚鱉不可勝食也材木”,讓考生就此寫一篇文章。陳獨秀說:
“我對於這樣不通的題目,也就用不通的文章來對付,把文選上所有鳥獸草木的難字和《康熙字典》上荒謬的古文,不管三七二十一,牛頭不對馬嘴上文不接下文的填滿了一篇皇皇大文。…………誰也想不到我那篇不通的文章,竟矇住了不通的大宗師,把我取了第一名。”
陳獨秀說,雖然那裝腔作勢的“大宗師”將自己的作文判為第一,但從那之後,自己更加鄙視八股科考了,也更加看不起那些裝腔作勢的閱卷“大宗師”。
參考資料
①羅根澤:《搶救國文》,《國文雜誌》1943年第2卷第1期。收錄於《民國國文教學研究文叢 論爭卷(1912-1949)》,語文出版社2016年。下同。
②李中生,《<荀子>“制天命”新訓》,《學術研究》1994年第5期。
④葉聖陶:《讀羅陳兩位先生的文字》,《國文雜誌》1943年第2卷第5期。
⑤陳獨秀:《實庵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