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蛋科夫斯基
-
2 # 魂舞大漠
16個月30個航天器,志氣不小,印度的航天計劃近年來不得不得非常搶眼喲,從“一箭多星”、探月衛星,到亞洲首個火星探測者的實現,開啟了世上一箭一百單四星的首創紀錄,一印度網友為此非常非常之自豪,“中國和巴基斯坦明白的是:印度還能夠一次發射104枚彈頭”,2014其探火衛星登上了2000盧比紙鈔,印度的表現算差嗎?應當說,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印度網路之上人因說,是否航天技術領先了中國,老師答,發射一次就成功,世上除了美俄歐洲,現在只有印度。是的,印度取得一箭多星成就和探火衛星的成功,標示著印度衛星發射能力和深空探測能力已走出很遠,現在的GSLV MK III火箭,就是發射載人飛船,也是可期的,不能不說,正在自豪寫在航天上。據此看來,印度發射航天器的計劃是可以期待的。
GSLVMKIII的能量。低軌道運載能力10噸,2017年剛把一顆新一代GSAT-19衛星送入太空,衛星重達2.23噸,印度媒體的報道,其航天技術又前進了一大步,結束了不能發射2噸以上衛星的歷史,成為繼美俄歐中日之後的國際航天精英俱樂部成員之一。其星GSAT-6A,為一顆壽命長達10年的高效能通訊衛星,可為軍方移動通訊裝置提供全波段訊號服務,天線翼展寬達6米,能量是不低的,只是設計不太靠譜罷了,今年4月1日,官方證實,嘗試變軌操作時失去聯絡,印度航天科學家們分析,有可能還是電力系統出了事,找了四個月,一直找不著,看來來完活了呢。衛星失敗,不是發射的事,火箭是成功的,這是它首次運載發射,也是印度目前最重的火箭,總重640噸,擁有比美國戰神-1火箭更大的低溫發動機,火箭固體助推器質量200噸,長達25米,僅次於美國太空梭的助推器,但地球同步軌道能力低極了,只有2噸多一點,要知道,還比不了中國長征三號乙呢,看來火箭發動機是個低能兒。
點贊吧。印度探火花費少,只用了7400萬美元,不比一部電影投入多,夢想實現了,總理大為自豪,以為開創了歷史,闖入未知領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莫迪說錯了嗎?以為正然這樣。平時我們總在說印度的段子,而這一次,印度做得好,計劃合理,構思巧妙,踮踮腳尖夠得著了,開啟了一種低成本發展創新航天模式,值得我們學習,因此點贊吧,不必尖酸刻薄,這是我們的風度,更是一種態度,照此開展航天研究,發展下去正是可期的。航天花費,不是誰比誰更多才好,可貴的是更少,此前這是我們的一大優勢,現在不得不說,開始讓位於印度,印度航天潛心發展多年,一朝也靚麗,雖說能力比之中國差距明顯,但印度以其自家努力做到了,是難能可貴的,為國際航天發展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典範。
龍樂豪的解釋。你懂得的,探火,我們暫無計劃,航天事業是項大工程,不能有棗沒棗都打上一杆子,東一頭西一頭不成的,對印度之事,中國火箭的總師龍樂豪院士說,去火星我們沒有任何問題,這是我們對待印度探火的一種科學態度。接下來他分析,印度是次探火,採取了扔鐵餅的方式,不斷轉圈得到了加速度,實現了向地火軌道轉移的願望,其在測控通訊方面也是成功的,“曼加里安”衛星設計也是可靠的,雖然印度航天技術水平在航天大國中叨陪末座,但這並不能證明什麼,人家完成了任務,其勇敢創新的精神極其可佳。誰都還有個第一次,美蘇當年失敗連連,中國“螢火蟲”搭便車也遭遇挫敗,放大維度思考,可能對中國航天也是多有啟發的。
-
3 # 水鏡曉先生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金思旺宣佈,他們計劃在未來16個月時間裡進行31次航天發射。“我們將在未來5個月時間裡進行9次試驗,而且在2019年的2月到12月完成22次發射,實現一年兩次發射的目標。”印度的航天計劃最大的目的是向世界證明自己的技術,並威懾別的一些國家。我們經常會覺得世界上科技強的國家不就是美國,俄羅斯,中國這些嗎。但其實很多國家的航天技術也是很強的。那麼印度航天技術如何?其實,印度的航天技術比我們想象的要強。
印度早在2013年11月的時候就已經成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成為第三個成功探測火星的國家,是亞洲第一個試驗成功國家。雖然其中也依靠了美國的一些幫助,但是這也足以證明印度自身實力的強悍,在世界上僅次於俄羅斯中國和歐美等國。
印度還曾在2017年用一枚火箭發射了104顆衛星,打破了俄羅斯在2014年創造的一箭37星的紀錄。目前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很少,印度僅次於美國俄羅斯歐盟和中國排在第五。印度在航天方面可謂下足了功夫,所以不能小看任何一個國家,更不能憑著已有的成就就沾沾自喜。
航天技術是世界大國的科技競爭,不僅有歐美和中國,印度也不容小覷,在這場競爭中必須要時刻注重自身科技實力才能不斷進步,除此之外,一些國家也在不斷追趕,他們正在向航天強國的方向拼命追趕。
-
4 # cnBeta
伊隆馬斯克的SpaceX因其多次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的火箭而獲得讚譽。現在,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希望將這一想法更進一步,創造出第一枚具有兩級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為了回收這種運載火箭第一級,ISRO將遵循SpaceX的方法並將其降落在海中的墊上。為了回收這種運載火箭第二級,今年晚些時候,印度航天局將測試一種先進版本的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RLV),ISRO工程師將使用電腦控制來操縱RLV,使其降落在跑道上,稍後在另一次發射中再次使用。
ISRO表示,我們正在開發一種像太空梭一樣的有翼穿梭機。這種穿梭機將作為火箭的第二級附加在第一級上。它將把包括衛星或飛船的載荷帶到太空。一旦它將這些載荷帶入軌道,穿梭機將滑回地面並像飛機一樣降落在簡易機場上。ISRO補充說,世界上任何其他航天局都沒有嘗試過運載火箭第二級回收,甚至連SpaceX都沒有。
SpaceX現在是商業火箭發射的主力,市場份額約為65%,而ISRO甚至沒有進入前五名。因此,如果ISRO能夠在SpaceX之前開發具有兩級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他們可能會為未來的發射贏得很多客戶。但ISRO並不是唯一一個開發這種巧妙解決方案的發射商,SpaceX也在投入大量資金,研發兩級可重複使用的火箭。
-
5 # 迷彩虎
2019年初中國嫦娥四號成功實現月背軟著陸,並且釋放玉兔二號探測器進行科研活動,現在玉兔二號已經超期服役了。然而,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快速崛起刺激著一個憋著一口氣想要超越我們的亞洲航天大國。之前他們想要與我們爭奪21世紀初月球軟著陸頭名,奈何科技不給力,只能一次一次的延期。終於在中國嫦娥四號實現月背軟著陸之後,他們迫不及待的宣佈,要在今年7月往38萬公里外的月球上爆射月船2號探測器並實現軟著陸。不過,細心的網友發現印度此舉似乎是有別的意思。
月球作為地球的天然衛星,一直受到人們重視。再加上月球探測不僅可以實現一些科技考察,還能發展和檢測一些太空科技,畢竟太空戰在現在或未來戰爭中佔據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重要。而月球探測可以形象的理解為一個國家是否邁進航天強國的俱樂部。前段時間,中東小霸王以色列爆射了月球探測器,可是就在軟著陸這個關鍵環節出現了失誤,導致登月失敗。其實,印度此前也爆射過月船1號,因為通訊等故障導致其一頭撞向月球,難逃任務失敗的惡運。
月船2號最初是俄印兩國合作的產物,俄羅斯負責探測器的軟著陸系統,奈何俄羅斯有事半路腳底抹油溜了,印度只要樓起袖子自己幹,自己搞定軟著陸系統,甚至還進行修改設計方案,把航天器發射重量暴增到3.85噸,其重量比嫦娥四號還要重70公斤,重量的暴增導致它們只能用630噸的起飛體格且僅有2次發射記錄的GSLV mak2火箭。GSLV mak2火箭運載力跟中國上個世紀研製的長三乙火箭差不多,而且效能也比較堪憂。
更為重要的是印度的深空探測網路並不怎麼發達,這次要爆射的月船2號估計還要美國深空探測系統的加持。印度的火箭和深空探測網等都不給力,讓印度雄心勃勃的天空計劃不斷延期,這才有近10年磨一劍的“壯舉”--月船2號,其能夠順路登上月球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不過,印度在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之後,才姍姍來遲的宣佈月船2號這個重磅訊息。似乎是為了不想被我們給壓一頭,以及不甘落後我們太多,同時讓大家瞧瞧,凡是華人能做的事情,我們也能做。然而,印度似乎忘記了他們在航天領域的根基壓根就不咋穩固,雖然說現在能一箭百星、探測火星的壯舉,但距離航天強國還有一段艱難的路程要走。
回覆列表
首先印度航天的確有一定實力。畢竟人家成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雖然現在看來,總體對我們並沒有什麼威脅,但是你不能老跟人家比啊。咱們得以美國俄羅斯歐洲這樣的為目標啊。
俄國至今發射了3200多次航天器,不要認為人家產品不靠譜,其實成功率中美俄歐都差不多,歐洲還第一呢。
美國發射過1600多次,歐洲和中國差不多,都是兩百多次。印度次數少一些50次左右吧,成功率是差了一些。
印度的航天也依靠國際合作,這即是劣勢也是優勢。雖然獨立研發能力差了一些,但是有錢的話也是什麼都搞得出來。(幸好現在不怎麼有錢)
人家太空梭都上天了,雖然是個模型,但是精神還是值得鼓勵的。更何況宣傳畫也很炫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