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芸眾生,人海茫茫中,從相識到相愛,從相愛到結婚,在同一個屋簷下過著朝朝暮暮,恩恩愛愛的生活,依據佛法的解說,這是緣分。
踏進婚姻的因緣,隨人而異。有人視婚姻為避難所。一紙誓約,以法律為後盾,一廂情願地認為幾十年的婚姻將保持不變;有人視婚姻為天職,結婚純粹是為了傳宗接代,延續人類文明的慧命,為了祖宗香火的鼎盛,才有另一番驚天動地,至誠感天的纏綿愛情故事。
夫妻同心,相敬如賓
記得有位善知識說過這麼一句話:“從來沒有一個人,開始學樂器就能把調子校準。獨奏時,尚且需要時間來學習調絃,何況是合奏?單獨的生活,尚且需要適當的安排與調御,才能處處展現生機,兩人的夫妻生活,要想求得千年共枕緣,更需要彼此協調,互相遷就。”
這一句智慧話,至少傳達了兩個重要的訊息。一是未結婚前,我們應先學習過有素質的生活。所謂學習生活,就是學習如何安住於當下,如何與周遭的人群相睦共處,使自己活得有尊嚴、有意義。一般而言,婚前若不能與絕大多數的人和樂共處,在很大的程度上,婚後亦很難與伴侶好好相處共存。婚前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婚後不吵吵鬧鬧,反而能相敬如賓,白頭偕老的例子,少之又少。一般而言,婚前找不到快樂的泉源,婚後亦難找到快樂共存的訣竅。
二是在婚姻的道路上變數很大,應學習的也不少。其中學習如何用心傾聽身旁人的聲音,是極為重要的。各中的道理,我們每一個正常的人都會有感情脆弱,情緒低落的時候。在這時刻,我們無不希望有人真正願意聆聽自己的心聲與傾訴,支援與鼓勵,甚至引導我們邁向新生。夫妻之間若想增進彼此間的友情,愛情與親情,除非雙方都願意放下我執,用慈悲的心懷去傾聽和了解對方的心聲。少了這份同理心,不但無法促進友誼與情誼,現有的關係也很容易出現隙縫,讓外遇有機可乘。
華人有句古老的哲語“氣味相投”。在現實的生活中,朋友之間如果沒有共同的興趣,往往會出現話不投機的尷尬局面。夫妻之間,恩愛的熱度減退並不可怕,最令人擔憂的,卻是相對時無言。平時為了工作忙碌奔波而分開時,互相依戀對方。難得相處在一起,沒半天的時間又立刻覺得非常悶,悶得心神皆燥。因此,要有良好的夫妻關係,瞭解彼此的感情與興趣,互相學習彼此所好,是非常重要的。
婚姻專家們甚至建議,男女雙方在結婚之前,最好能將自己的宗教信仰,飲食習慣,坦誠相告。有不少男女,篤信宗教信仰,嚴守戒律,自己吃素誦經,婚後也強烈地要求另一伴也一樣。結果為了宗教的禁戒或飲食習慣起爭論,使自己在婚姻道路上波折迭起。
我們不否認,若能瞭解彼此間的習氣,生活中的飲食習慣,在某個程度上固然能鞏固婚姻的基礎。然而,佛法以為純潔與美滿姻緣,最關鍵、最重要的,應該是以智慧為前導,並且在慈悲與感恩的基礎上,建立自己對家庭中每一個成員負責任的態度。《華嚴經》上說,居士在家庭中,與妻(夫)子俱,未曾暫舍(菩)提之心。正念惟薩婆若境(智慧)。自渡渡彼,令得究竟。以善方便,化己眷屬,令入菩薩智……以本大悲,處於居家。慈心故,隨順配偶。由此可見,有智慧,有悲心的男女,必有能力建立溫暖的家庭。
我們發覺,當情海起風波,感情觸礁時,東方與西方社會的處理方法大異其趣。西方社會尤以美國的離婚率高居世界榜首。幾乎每十對配偶中,就有七對動輒以仳離收場。追根究底,西方人認為婚姻不應擅矯飾,合得來則集,合不來則離。對他們來說,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追求自己的快樂,兩人相廝守在一起,如果關係不好,活得辛苦,不如早點分離。另外,西方國家的福利制度,給於單親媽媽的撫卹與福利,無形中促進更多的離婚。
有人向伯圓長老請教夫妻恩愛的秘訣。老法師認為,夫妻之間應該常常向配偶說:“我愛你。”如果是真誠的話,說的次數越多,說得雷霆萬鈞,則表示自己將無時無刻地為幸福家庭而著想。一句“我愛你”是一項承諾。只有那些有責任感的人,說此話時,才不會面紅耳赤或出現心虛的現象。
除此之外,伯圓長老更勉勵夫妻認清彼此的共同理想目標,並且同心協力朝此理想目標邁進。至於共同的理想是什麼並不重要,只要它是能力範圍所及,而且是對己對人都有意義的。著名的婚姻專家……佐德號斯在他多年的研究中發覺,夫唱婦隨是婚姻成功的因素。擁有共同的朋友、共同的嗜好、共同的理想,這樣的夫妻生活必定如魚得水、幸福快樂。雖然我們都知道這一點的重要性,但遺憾的是,一般結合為夫妻的男女往往忽略了要設定共同的理想與目標。結果,導致婚姻生活失去了重心。
“相愛並不是雙目互相對視,而應該是同心協力,朝向一個有意義的方向投視。”我記不起這一句智慧話是由那一位聖哲所說的。但它應該是所有追求幸福家庭之夫婦的指南。
同甘共苦、生活幸福
我們常聽人家說,愛情不能沒有面包。沒有面包的愛情不能長久。不少的家庭糾紛都是為了柴油米鹽而引起。佛法以為良好的經濟基礎,能夠增添家庭的幸福。然而,君子愛財應取之有道。佛教徒應以「正命」來養活自己與家人。在正命的原則下,一切生產作業活動,都必須符合國法與佛法。在一些國家,售賣槍械或製造烈酒,是絕對被允許的。但佛法以為這是損人利己的惡業,佛教徒應敬而遠之。換句話說,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所經營的行業,必須是對人對己都有好處。
現今的社會是個優勝劣敗的戰場。要在社會人群中立足,我們必須扣緊**的脈搏,學習一技之長、力求上進。唯有這樣,我們才不會在**的潮流的衝擊下被淘汰。所以,在《雜阿含經》上,佛說在家學佛者,應懂得“方便具足”。什麼是方便具足呢?“謂善男子善女子種種功巧業處,以自營生,謂種田商賈或以王事、軍政兩界;或以書蔬算畫,於彼工巧業處,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雖說現今社會男女平等,但以一般而言,身為一家之主,男人往往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在外奔波勞碌的男人,無不希望擁有一個溫暖的家,無論一個男人多麼熱愛他的職業,工作後回家,他都會期待妻子和孩子們投以仰慕的眼神、以愉快的心情迎接他的歸來。
所以,在屍迦羅越經裡,佛說:“身為妻子,當丈夫從外歸來時,應該立即起身,心生歡喜去迎接。”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動作,以為那是蔥毛蒜皮,微不足道的芝麻小事。事實上,婚姻專家們驚訝地發覺,忽略了這些小動作,往往是婚姻分裂的前導。也因為這些小動作而挽救了多少面臨破裂的婚姻。
妻子的態度與人生觀,是積極還是消極、她是否願意多為丈夫著想,在男人事業的成敗上有一定的影響。許多男人失去衝勁,放棄奮鬥的機會,只因為太太脾氣暴燥、喜歡嘮叨與挑剔。她們恆以為揶揄、挖苦、諷刺與抱怨,能迫使男人更積極、更進步。可惜的是,這種膚淺且幼稚的行為,很容易讓男人反感,使他覺得與她交往是一個很大的負擔。結果,他唯有尋找藉口不回家。
相反的,妻子如果能常常溫柔地讚美和鼓勵丈夫,這樣必能使丈夫對家庭和工作產生更大的信心與熱忱,並在事業上取得超越的成就。常言:“成功男人的背後往往有個好的女人。”所以,在四攝法裡,佛陀勉勵夫妻以愛語來互相肯定與接納,使親情的關係得以改善和維持。一句鼓勵的話,往往可以得到意想不到、宏大的效果。一句“親愛的,我為您的成就而感到光榮”或“親愛的,我很感激您,真幸福能擁有您,您使我的生命更有意義”無不讓配偶心花怒放。如果我們能常常以愛語代替苛評與抱怨,家裡的氣氛肯定會更祥和。
在婚姻道路上,只要能為終生伴侶帶來幸福與快樂,我們也必定能從對方那兒得到幸福與快樂。那些最懂得體貼地表示出愛心的女人,自然而然地將從丈夫那裡得到最多的注意與關懷。可惜的是,在我們當中,有多少人能事事先為伴侶著想,為伴侶帶來幸福與快樂?美滿的婚姻生活是需要雙方努力、細心去經營。當一方突然發覺自己不斷付出,不斷地為對方著想,對方不但不懂感恩圖報,尚且嘮叨與苛評,有諸多的要求,最終恐怕要產生猜疑與不滿,直至以分手收場。
另外,盼望丈夫成功的妻子必須心甘情願地讓丈夫去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只要是符合國法與佛法,縱使是很冒險(如當兵或從政),妻子也應尊重他的選擇,毫不畏懼地給於精神上的支援。
有不少的男人,一輩子庸庸碌碌在他所厭倦、所不喜歡的工作崗位上。追根究底,原來妻子常阻止他放棄這份工作,擔心他在新的工作崗位失敗,從此一家大小失去了安定的生活。結果,他不得不失去創業的機會。對目前的工作又沒有真正的興趣,歲月蹉跎,最終是一事無成。
結語在這世間上,沒有任何其它工作,比建立與維持美滿幸福的家庭來得重要、來得更有意義。夫妻之間的感情,包含了友情、親情、恩情與悲情。要想求得千年共枕緣,自該相敬如賓、你敬我愛。
夫妻相愛,除了要同甘共苦,還必須互相勉勵與尊重。祥和的家庭氣氛、幸福溫暖的窩,是需要以智慧來建立、以凈化的愛心(慈悲)來維持。如果是真心地愛著配偶,我們就會心甘情願,在任何時間與空間,儘自己的能力,去做每一件能使對方幸福與快樂的事情。而我們也必定能從對方那裡感受到快樂與幸福的氣氛。
雖說婚姻中有太多的變數,但有責任感且聰明的人,絕不放棄任何一個能鞏固婚姻基礎的動作。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就因為知道婚姻的道路荊棘叢生,有太多的變數,我們才需要更珍惜、更專注。唯有這樣,才能幸福、祥和與美滿!阿彌陀佛!分享到
芸芸眾生,人海茫茫中,從相識到相愛,從相愛到結婚,在同一個屋簷下過著朝朝暮暮,恩恩愛愛的生活,依據佛法的解說,這是緣分。
踏進婚姻的因緣,隨人而異。有人視婚姻為避難所。一紙誓約,以法律為後盾,一廂情願地認為幾十年的婚姻將保持不變;有人視婚姻為天職,結婚純粹是為了傳宗接代,延續人類文明的慧命,為了祖宗香火的鼎盛,才有另一番驚天動地,至誠感天的纏綿愛情故事。
夫妻同心,相敬如賓
記得有位善知識說過這麼一句話:“從來沒有一個人,開始學樂器就能把調子校準。獨奏時,尚且需要時間來學習調絃,何況是合奏?單獨的生活,尚且需要適當的安排與調御,才能處處展現生機,兩人的夫妻生活,要想求得千年共枕緣,更需要彼此協調,互相遷就。”
這一句智慧話,至少傳達了兩個重要的訊息。一是未結婚前,我們應先學習過有素質的生活。所謂學習生活,就是學習如何安住於當下,如何與周遭的人群相睦共處,使自己活得有尊嚴、有意義。一般而言,婚前若不能與絕大多數的人和樂共處,在很大的程度上,婚後亦很難與伴侶好好相處共存。婚前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婚後不吵吵鬧鬧,反而能相敬如賓,白頭偕老的例子,少之又少。一般而言,婚前找不到快樂的泉源,婚後亦難找到快樂共存的訣竅。
二是在婚姻的道路上變數很大,應學習的也不少。其中學習如何用心傾聽身旁人的聲音,是極為重要的。各中的道理,我們每一個正常的人都會有感情脆弱,情緒低落的時候。在這時刻,我們無不希望有人真正願意聆聽自己的心聲與傾訴,支援與鼓勵,甚至引導我們邁向新生。夫妻之間若想增進彼此間的友情,愛情與親情,除非雙方都願意放下我執,用慈悲的心懷去傾聽和了解對方的心聲。少了這份同理心,不但無法促進友誼與情誼,現有的關係也很容易出現隙縫,讓外遇有機可乘。
華人有句古老的哲語“氣味相投”。在現實的生活中,朋友之間如果沒有共同的興趣,往往會出現話不投機的尷尬局面。夫妻之間,恩愛的熱度減退並不可怕,最令人擔憂的,卻是相對時無言。平時為了工作忙碌奔波而分開時,互相依戀對方。難得相處在一起,沒半天的時間又立刻覺得非常悶,悶得心神皆燥。因此,要有良好的夫妻關係,瞭解彼此的感情與興趣,互相學習彼此所好,是非常重要的。
婚姻專家們甚至建議,男女雙方在結婚之前,最好能將自己的宗教信仰,飲食習慣,坦誠相告。有不少男女,篤信宗教信仰,嚴守戒律,自己吃素誦經,婚後也強烈地要求另一伴也一樣。結果為了宗教的禁戒或飲食習慣起爭論,使自己在婚姻道路上波折迭起。
我們不否認,若能瞭解彼此間的習氣,生活中的飲食習慣,在某個程度上固然能鞏固婚姻的基礎。然而,佛法以為純潔與美滿姻緣,最關鍵、最重要的,應該是以智慧為前導,並且在慈悲與感恩的基礎上,建立自己對家庭中每一個成員負責任的態度。《華嚴經》上說,居士在家庭中,與妻(夫)子俱,未曾暫舍(菩)提之心。正念惟薩婆若境(智慧)。自渡渡彼,令得究竟。以善方便,化己眷屬,令入菩薩智……以本大悲,處於居家。慈心故,隨順配偶。由此可見,有智慧,有悲心的男女,必有能力建立溫暖的家庭。
我們發覺,當情海起風波,感情觸礁時,東方與西方社會的處理方法大異其趣。西方社會尤以美國的離婚率高居世界榜首。幾乎每十對配偶中,就有七對動輒以仳離收場。追根究底,西方人認為婚姻不應擅矯飾,合得來則集,合不來則離。對他們來說,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追求自己的快樂,兩人相廝守在一起,如果關係不好,活得辛苦,不如早點分離。另外,西方國家的福利制度,給於單親媽媽的撫卹與福利,無形中促進更多的離婚。
有人向伯圓長老請教夫妻恩愛的秘訣。老法師認為,夫妻之間應該常常向配偶說:“我愛你。”如果是真誠的話,說的次數越多,說得雷霆萬鈞,則表示自己將無時無刻地為幸福家庭而著想。一句“我愛你”是一項承諾。只有那些有責任感的人,說此話時,才不會面紅耳赤或出現心虛的現象。
除此之外,伯圓長老更勉勵夫妻認清彼此的共同理想目標,並且同心協力朝此理想目標邁進。至於共同的理想是什麼並不重要,只要它是能力範圍所及,而且是對己對人都有意義的。著名的婚姻專家……佐德號斯在他多年的研究中發覺,夫唱婦隨是婚姻成功的因素。擁有共同的朋友、共同的嗜好、共同的理想,這樣的夫妻生活必定如魚得水、幸福快樂。雖然我們都知道這一點的重要性,但遺憾的是,一般結合為夫妻的男女往往忽略了要設定共同的理想與目標。結果,導致婚姻生活失去了重心。
“相愛並不是雙目互相對視,而應該是同心協力,朝向一個有意義的方向投視。”我記不起這一句智慧話是由那一位聖哲所說的。但它應該是所有追求幸福家庭之夫婦的指南。
同甘共苦、生活幸福
我們常聽人家說,愛情不能沒有面包。沒有面包的愛情不能長久。不少的家庭糾紛都是為了柴油米鹽而引起。佛法以為良好的經濟基礎,能夠增添家庭的幸福。然而,君子愛財應取之有道。佛教徒應以「正命」來養活自己與家人。在正命的原則下,一切生產作業活動,都必須符合國法與佛法。在一些國家,售賣槍械或製造烈酒,是絕對被允許的。但佛法以為這是損人利己的惡業,佛教徒應敬而遠之。換句話說,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所經營的行業,必須是對人對己都有好處。
現今的社會是個優勝劣敗的戰場。要在社會人群中立足,我們必須扣緊**的脈搏,學習一技之長、力求上進。唯有這樣,我們才不會在**的潮流的衝擊下被淘汰。所以,在《雜阿含經》上,佛說在家學佛者,應懂得“方便具足”。什麼是方便具足呢?“謂善男子善女子種種功巧業處,以自營生,謂種田商賈或以王事、軍政兩界;或以書蔬算畫,於彼工巧業處,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雖說現今社會男女平等,但以一般而言,身為一家之主,男人往往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在外奔波勞碌的男人,無不希望擁有一個溫暖的家,無論一個男人多麼熱愛他的職業,工作後回家,他都會期待妻子和孩子們投以仰慕的眼神、以愉快的心情迎接他的歸來。
所以,在屍迦羅越經裡,佛說:“身為妻子,當丈夫從外歸來時,應該立即起身,心生歡喜去迎接。”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動作,以為那是蔥毛蒜皮,微不足道的芝麻小事。事實上,婚姻專家們驚訝地發覺,忽略了這些小動作,往往是婚姻分裂的前導。也因為這些小動作而挽救了多少面臨破裂的婚姻。
妻子的態度與人生觀,是積極還是消極、她是否願意多為丈夫著想,在男人事業的成敗上有一定的影響。許多男人失去衝勁,放棄奮鬥的機會,只因為太太脾氣暴燥、喜歡嘮叨與挑剔。她們恆以為揶揄、挖苦、諷刺與抱怨,能迫使男人更積極、更進步。可惜的是,這種膚淺且幼稚的行為,很容易讓男人反感,使他覺得與她交往是一個很大的負擔。結果,他唯有尋找藉口不回家。
相反的,妻子如果能常常溫柔地讚美和鼓勵丈夫,這樣必能使丈夫對家庭和工作產生更大的信心與熱忱,並在事業上取得超越的成就。常言:“成功男人的背後往往有個好的女人。”所以,在四攝法裡,佛陀勉勵夫妻以愛語來互相肯定與接納,使親情的關係得以改善和維持。一句鼓勵的話,往往可以得到意想不到、宏大的效果。一句“親愛的,我為您的成就而感到光榮”或“親愛的,我很感激您,真幸福能擁有您,您使我的生命更有意義”無不讓配偶心花怒放。如果我們能常常以愛語代替苛評與抱怨,家裡的氣氛肯定會更祥和。
在婚姻道路上,只要能為終生伴侶帶來幸福與快樂,我們也必定能從對方那兒得到幸福與快樂。那些最懂得體貼地表示出愛心的女人,自然而然地將從丈夫那裡得到最多的注意與關懷。可惜的是,在我們當中,有多少人能事事先為伴侶著想,為伴侶帶來幸福與快樂?美滿的婚姻生活是需要雙方努力、細心去經營。當一方突然發覺自己不斷付出,不斷地為對方著想,對方不但不懂感恩圖報,尚且嘮叨與苛評,有諸多的要求,最終恐怕要產生猜疑與不滿,直至以分手收場。
另外,盼望丈夫成功的妻子必須心甘情願地讓丈夫去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只要是符合國法與佛法,縱使是很冒險(如當兵或從政),妻子也應尊重他的選擇,毫不畏懼地給於精神上的支援。
有不少的男人,一輩子庸庸碌碌在他所厭倦、所不喜歡的工作崗位上。追根究底,原來妻子常阻止他放棄這份工作,擔心他在新的工作崗位失敗,從此一家大小失去了安定的生活。結果,他不得不失去創業的機會。對目前的工作又沒有真正的興趣,歲月蹉跎,最終是一事無成。
結語在這世間上,沒有任何其它工作,比建立與維持美滿幸福的家庭來得重要、來得更有意義。夫妻之間的感情,包含了友情、親情、恩情與悲情。要想求得千年共枕緣,自該相敬如賓、你敬我愛。
夫妻相愛,除了要同甘共苦,還必須互相勉勵與尊重。祥和的家庭氣氛、幸福溫暖的窩,是需要以智慧來建立、以凈化的愛心(慈悲)來維持。如果是真心地愛著配偶,我們就會心甘情願,在任何時間與空間,儘自己的能力,去做每一件能使對方幸福與快樂的事情。而我們也必定能從對方那裡感受到快樂與幸福的氣氛。
雖說婚姻中有太多的變數,但有責任感且聰明的人,絕不放棄任何一個能鞏固婚姻基礎的動作。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就因為知道婚姻的道路荊棘叢生,有太多的變數,我們才需要更珍惜、更專注。唯有這樣,才能幸福、祥和與美滿!阿彌陀佛!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