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劇劇本:二小放牛郎 人物表: 王二小——(扮演者: ) 小夥伴——(扮演者: ) 漢 奸——(扮演者: ) 太 軍——(扮演者: ) 鬼子兵——(扮演者: ) 八路軍——(扮演者: ) 場景佈置: 以有層次的群山為背景。(三個群體構成,錯落有致,便於表演者穿梭其間。) 道具: 草帽、放牛鞭、牛頭面具、刺刀槍、太陽旗紙扇、一副齙假牙、太陽旗做靠背的滑桿椅、一把遮陽傘、紙糖、一樽高木臺、淺草 造型: 二 小——身著白對襟布褂、藍色褲腿、光腳丫(或布鞋)、背上背個草帽、手持放牛鞭 小夥伴——女:碎花布衣褲、羊角辮、背個草帽 男:藍布衣褲、背個草帽 漢 奸——中分發型、齙牙齒、黑布衣褲、手持太陽扇 太 軍——黃色軍裝、黃色軍帽、腰別手槍、腳蹬皮靴、手持刺刀 鬼子兵——黃色軍裝、白色梆腿、遮耳帽、手持刺刀槍 八路軍——一部分著灰白軍裝 老 鄉——頭裹白頭巾、白大褂、灰褲腿 聲樂準備: 《小放牛》、《歌唱二小放牛郎》、槍炮聲、悲壯音樂片段 背景解說: 1929年,王小二小出生在淶源縣上莊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中,他的原名叫王禾,據說父親起名的願意是希望他像禾苗一樣茁壯成長。1939年,一場連續四十多天的暴雨讓王二小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當時晉察冀軍區一分割槽獨立師老一團的騎兵連就駐紮在這一帶,二小常到騎兵連去玩兒,和八路軍戰士混得很熟,後來就加入了兒童團,一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瞧!今天,二小又趕著牛兒上山坡啦!(上蹈具) 第一幕(二小放牛) 幕起: (音樂響起《小放牛》) (二小趕著牛,歡快地從山間穿梭著跳出來。) (音樂暫停) 二小:長伢子、黑妞、小胖……你們快點呀,這兒的草嫩著呢! 小夥伴(齊):來啦—— (音樂響起) (小夥伴們從山後趕著牛跑出來,和著節拍玩耍、鬥牛。長伢子他們一撥兒鬥輸了。) 長伢子(沒好氣地):好了!好了!又輸了。我累了,靠會兒! (小夥伴們七嘴八舌地散開了。二小趕著牛朝山上趕去、有的跟著二小後面攆、有的也跟著長伢子躺下、有的去採野花……) 第二幕(鬼子來了) 背景解說: 就在昨天傍晚,八路軍縣大隊在劈石口打了個漂亮的伏擊戰,鬼子死傷慘重!然而有幾個戰士在戰鬥中負傷,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瘋狂地進山來掃蕩。 (響起緊張的音樂) (一行鬼子躬背彎腰、端著刺刀槍在山間穿梭著,從左邊山口鬼鬼祟祟地溜了出來。 大漢奸從幕後竄出來,慌慌張張地東張西望。太軍跟在後面也躬著腰,溜了出來。) 漢奸:這一代 有八路啊 有八路! 太軍:昨天傍晚皇軍在 劈石口 合:遭到了八路的偷襲。 太軍:傷亡——慘重! 合:唉!!!!! 太軍:據情報,有八路,就藏在附近! 合(諂媚地):太軍高明! (這時,鬼子一前探快速跑來奏報。) 鬼子前探:報—— 前面的,山坡上,有一群小孩兒的,在放牛。 太軍(大喜):小孩的,好樣的!抓來帶路,大大的好! 把他們給我帶——過——來—— (鬼子四下裡亂拉亂吼,孩子們被推著、拉著、逮著、踢著押到了太軍面前。〈配雜的的聲音〉) (這時,汗奸討好地把滑桿椅端了出來,用衣袖在上面拂了拂塵土。齜著牙,抱著媚笑躬著腰跑到太軍面前。) 汗奸:太軍,您坐! 太軍(坐下,兩腿分開,探了前身狠狠地):你們 要好好地 跟皇軍合作! 告訴我! 汗奸(一旁幫腔):告訴我! 太軍:八路的下落! 汗奸(尖著嗓子):哎對!八路軍的下落! 二小(輕蔑地):哼!(扭過頭去,其它小孩也把頭扭開。) 太軍(氣惱地):哼!嗯?! 告訴我,我會,我會,我會大大地有賞! 小孩們滿不在乎地哼哼著。 太軍(揚起眉頭,眼睛鼓得溜圓):小孩! 嗯……嗯?! (忽又放下眉毛,臉上堆起了笑容,從兜裡掏出一把糖來,彎著腰哄孩子們) 今天,皇軍有賞,給你們糖吃,來吧,嚐嚐吧,很甜的! (小孩們面面相覷,有的已面露饞色,有的乾脆地扭開頭,有的面帶懼色地看看太軍,又看看夥伴,又看看那捧誘人的糖果。二小託著下巴在一旁蹲著,好像在想著什麼。) 解說詞:為了粉碎鬼子這次進攻,淶源抗日政府已將20多名傷員和糧食轉移到阜平去了,為了保護後方機關和群眾,騎兵連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嶺子上。我何不趁此機會,把鬼子引進我們的埋伏圈,讓八路軍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打定主意後,二小騰地站起來,抓過太軍手裡的糖,就剝著吃起來。) 太軍(高興了地):吃吧,吃吧,快吃吧!好吃,很好吃! (小夥伴們都為他擔心起來。) 黑妞:二小,別吃! 小胖:二小,你吃了,他們要你為他們帶路的! “別吃……” 二小(抹著嘴):嘿嘿,好!嗯,甜,真好吃!(說著又去搶太軍手裡的糖) 太軍(樂了):小孩,你的,大大的,啊!你的過來!嗯……只要你好好聽皇軍的話,我會給你很多的糖吃。 (二小一眼瞅著了太軍的滑桿椅,高興地跑過去坐上了。死汗奸一臉慌樣兒,厲聲喝著) 汗奸:下去!下去!你這毛孩子! (太軍先是一愣,隨即明白了,滿臉堆笑地) 太軍:嘿!啊?!坐!坐! (二小頑皮地朝汗奸使了個鬼臉,倒真的倒下背去,舒舒服服地翹起了二郎腿。太軍陪著笑,來到二小身邊。) 太軍(彎腰問道):告訴我,八路的後方機關在哪裡? 二小(一臉天真地):太軍,什麼是後方機關哪? 太軍:就是藏八路軍傷病員的地方! 二小(恍然大悟似的):哦——呵呵呵呵…… 太軍(驚喜的):你的,知道? 二小(抓抓腦袋):我的,不知道!(說完就飛快地跑回孩子堆裡了) 太軍(大怒):你的,小孩,大大的壞!死拉死拉的! (說著就拔出了刺刀,小孩群裡一陣騷亂(配鬧音)。兩個鬼子兵把二小揪了出來,其它孩子都傻眼兒了。) 二小(裝著害怕的樣子):太……太……太軍,別……別……別殺我,我知…知……道。(說完了還嚥著口水,摸著心口) 太軍(收起刺刀):哈哈。。。喲喜喲喜!你的,這就對啦!前面的,帶路!(一腳把二小揣到了前面。二小就順從地走了。) 第三幕 鬼子中計 (響起《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音樂) (二小趕著牛走在前頭,鬼子汗奸一行在後面尾隨,還不時地東張西望。二小帶著他們在山間繞了幾圈。) 解說詞:二小帶著鬼子從西北溝鑽了進去,二小領著敵人從上午9點轉到下午3點多鐘,把敵人累得筋疲力盡。山溝深處,兩旁刀劈斧削的峭壁巍然聳立,谷底一條小溪彎彎曲曲地流向山外。最後轉過一個大彎就來到了石湖旮旯。鬼子越走越心虛。 太軍(坐在滑桿椅上):停!(汗奸在一旁也附和著喊停。) 小孩的,過來!你的帶路,騙我們沒有? 二小(不耐煩的):你們不相信,我還不願帶了呢!我也不想走了! 太軍:那,八路的,還有多遠? 二小:快了,翻過這座山的,就到了!太軍,我累了,歇歇吧! 太軍:大家,休息休息的!唉! (汗奸忙不迭地送上水、乾糧去。鬼子們累得七倒八歪的。) (二小也正尋思著,四下望望探著動靜) 解說詞:怎麼這麼安靜?一點兒風吹草動也沒有,難道我們的人沒在發現?二小心中著急起來,眼看著鬼子全部進了山谷,再不打就來不及了! (二小突然朝前面的山坡上跑去,邊跑邊喊) 二小:鬼子來了——吳大隊長——你們快打鬼子呀—— (這時,四下裡響起了乒乒乓乓的槍聲,頓時,整個山坳裡喊殺聲震天。鬼子一下傻了眼,此時才知道上了當,太軍瘋狂地追趕著二小,他向二小舉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二小的五個手指,第二刀刺向了二小的胸膛,把它摔在山大間大石上。正在這時,二小的及夥伴的兩條牛都向太軍拱來,它們將太軍夾在中間。) 二小(半撐著身體):“大黃!二黑!給我上!使勁兒頂!頂死他小日本! (兩條牛一塊用力,太軍發出慘叫,癱軟在地) 太軍(不甘心地伸出一支手指著二小):中國小孩的,厲害!(隨即斃命) 第四幕 二小永垂不朽 小夥伴、八路軍、鄉親們(衝到了二小身邊,不停呼喊著):二小!二小!二小!…… (音樂響起〈天邊的紅雲〉〈那一片蘆蕩〉選段) 最後大家將二小高高托起,音樂戛然而止時,二小伸出手臂高高地站立在木臺上,其它演員造型結束。(紅光集中在二小身上) 解說詞:幹部和老鄉得到了安全,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間,他的臉上含著微笑,他的血染紅了藍的天。秋風吹遍了每個村莊,它把動人的故事傳揚,每一個村莊都含著眼淚,歌唱著二小放牛郎。朋友們,60年前,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經歷過8年的浴血奮戰,經歷過曾經死了3500萬中國同胞的這樣一場戰爭。今天,我們不應該忘記這場戰爭,也不應該忘記在這場戰爭中出現的千千萬萬的抗日英雄,包括王二小這樣一個年僅13歲的少年英雄。
情景劇劇本:二小放牛郎 人物表: 王二小——(扮演者: ) 小夥伴——(扮演者: ) 漢 奸——(扮演者: ) 太 軍——(扮演者: ) 鬼子兵——(扮演者: ) 八路軍——(扮演者: ) 場景佈置: 以有層次的群山為背景。(三個群體構成,錯落有致,便於表演者穿梭其間。) 道具: 草帽、放牛鞭、牛頭面具、刺刀槍、太陽旗紙扇、一副齙假牙、太陽旗做靠背的滑桿椅、一把遮陽傘、紙糖、一樽高木臺、淺草 造型: 二 小——身著白對襟布褂、藍色褲腿、光腳丫(或布鞋)、背上背個草帽、手持放牛鞭 小夥伴——女:碎花布衣褲、羊角辮、背個草帽 男:藍布衣褲、背個草帽 漢 奸——中分發型、齙牙齒、黑布衣褲、手持太陽扇 太 軍——黃色軍裝、黃色軍帽、腰別手槍、腳蹬皮靴、手持刺刀 鬼子兵——黃色軍裝、白色梆腿、遮耳帽、手持刺刀槍 八路軍——一部分著灰白軍裝 老 鄉——頭裹白頭巾、白大褂、灰褲腿 聲樂準備: 《小放牛》、《歌唱二小放牛郎》、槍炮聲、悲壯音樂片段 背景解說: 1929年,王小二小出生在淶源縣上莊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中,他的原名叫王禾,據說父親起名的願意是希望他像禾苗一樣茁壯成長。1939年,一場連續四十多天的暴雨讓王二小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當時晉察冀軍區一分割槽獨立師老一團的騎兵連就駐紮在這一帶,二小常到騎兵連去玩兒,和八路軍戰士混得很熟,後來就加入了兒童團,一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瞧!今天,二小又趕著牛兒上山坡啦!(上蹈具) 第一幕(二小放牛) 幕起: (音樂響起《小放牛》) (二小趕著牛,歡快地從山間穿梭著跳出來。) (音樂暫停) 二小:長伢子、黑妞、小胖……你們快點呀,這兒的草嫩著呢! 小夥伴(齊):來啦—— (音樂響起) (小夥伴們從山後趕著牛跑出來,和著節拍玩耍、鬥牛。長伢子他們一撥兒鬥輸了。) 長伢子(沒好氣地):好了!好了!又輸了。我累了,靠會兒! (小夥伴們七嘴八舌地散開了。二小趕著牛朝山上趕去、有的跟著二小後面攆、有的也跟著長伢子躺下、有的去採野花……) 第二幕(鬼子來了) 背景解說: 就在昨天傍晚,八路軍縣大隊在劈石口打了個漂亮的伏擊戰,鬼子死傷慘重!然而有幾個戰士在戰鬥中負傷,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瘋狂地進山來掃蕩。 (響起緊張的音樂) (一行鬼子躬背彎腰、端著刺刀槍在山間穿梭著,從左邊山口鬼鬼祟祟地溜了出來。 大漢奸從幕後竄出來,慌慌張張地東張西望。太軍跟在後面也躬著腰,溜了出來。) 漢奸:這一代 有八路啊 有八路! 太軍:昨天傍晚皇軍在 劈石口 合:遭到了八路的偷襲。 太軍:傷亡——慘重! 合:唉!!!!! 太軍:據情報,有八路,就藏在附近! 合(諂媚地):太軍高明! (這時,鬼子一前探快速跑來奏報。) 鬼子前探:報—— 前面的,山坡上,有一群小孩兒的,在放牛。 太軍(大喜):小孩的,好樣的!抓來帶路,大大的好! 把他們給我帶——過——來—— (鬼子四下裡亂拉亂吼,孩子們被推著、拉著、逮著、踢著押到了太軍面前。〈配雜的的聲音〉) (這時,汗奸討好地把滑桿椅端了出來,用衣袖在上面拂了拂塵土。齜著牙,抱著媚笑躬著腰跑到太軍面前。) 汗奸:太軍,您坐! 太軍(坐下,兩腿分開,探了前身狠狠地):你們 要好好地 跟皇軍合作! 告訴我! 汗奸(一旁幫腔):告訴我! 太軍:八路的下落! 汗奸(尖著嗓子):哎對!八路軍的下落! 二小(輕蔑地):哼!(扭過頭去,其它小孩也把頭扭開。) 太軍(氣惱地):哼!嗯?! 告訴我,我會,我會,我會大大地有賞! 小孩們滿不在乎地哼哼著。 太軍(揚起眉頭,眼睛鼓得溜圓):小孩! 嗯……嗯?! (忽又放下眉毛,臉上堆起了笑容,從兜裡掏出一把糖來,彎著腰哄孩子們) 今天,皇軍有賞,給你們糖吃,來吧,嚐嚐吧,很甜的! (小孩們面面相覷,有的已面露饞色,有的乾脆地扭開頭,有的面帶懼色地看看太軍,又看看夥伴,又看看那捧誘人的糖果。二小託著下巴在一旁蹲著,好像在想著什麼。) 解說詞:為了粉碎鬼子這次進攻,淶源抗日政府已將20多名傷員和糧食轉移到阜平去了,為了保護後方機關和群眾,騎兵連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嶺子上。我何不趁此機會,把鬼子引進我們的埋伏圈,讓八路軍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打定主意後,二小騰地站起來,抓過太軍手裡的糖,就剝著吃起來。) 太軍(高興了地):吃吧,吃吧,快吃吧!好吃,很好吃! (小夥伴們都為他擔心起來。) 黑妞:二小,別吃! 小胖:二小,你吃了,他們要你為他們帶路的! “別吃……” 二小(抹著嘴):嘿嘿,好!嗯,甜,真好吃!(說著又去搶太軍手裡的糖) 太軍(樂了):小孩,你的,大大的,啊!你的過來!嗯……只要你好好聽皇軍的話,我會給你很多的糖吃。 (二小一眼瞅著了太軍的滑桿椅,高興地跑過去坐上了。死汗奸一臉慌樣兒,厲聲喝著) 汗奸:下去!下去!你這毛孩子! (太軍先是一愣,隨即明白了,滿臉堆笑地) 太軍:嘿!啊?!坐!坐! (二小頑皮地朝汗奸使了個鬼臉,倒真的倒下背去,舒舒服服地翹起了二郎腿。太軍陪著笑,來到二小身邊。) 太軍(彎腰問道):告訴我,八路的後方機關在哪裡? 二小(一臉天真地):太軍,什麼是後方機關哪? 太軍:就是藏八路軍傷病員的地方! 二小(恍然大悟似的):哦——呵呵呵呵…… 太軍(驚喜的):你的,知道? 二小(抓抓腦袋):我的,不知道!(說完就飛快地跑回孩子堆裡了) 太軍(大怒):你的,小孩,大大的壞!死拉死拉的! (說著就拔出了刺刀,小孩群裡一陣騷亂(配鬧音)。兩個鬼子兵把二小揪了出來,其它孩子都傻眼兒了。) 二小(裝著害怕的樣子):太……太……太軍,別……別……別殺我,我知…知……道。(說完了還嚥著口水,摸著心口) 太軍(收起刺刀):哈哈。。。喲喜喲喜!你的,這就對啦!前面的,帶路!(一腳把二小揣到了前面。二小就順從地走了。) 第三幕 鬼子中計 (響起《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音樂) (二小趕著牛走在前頭,鬼子汗奸一行在後面尾隨,還不時地東張西望。二小帶著他們在山間繞了幾圈。) 解說詞:二小帶著鬼子從西北溝鑽了進去,二小領著敵人從上午9點轉到下午3點多鐘,把敵人累得筋疲力盡。山溝深處,兩旁刀劈斧削的峭壁巍然聳立,谷底一條小溪彎彎曲曲地流向山外。最後轉過一個大彎就來到了石湖旮旯。鬼子越走越心虛。 太軍(坐在滑桿椅上):停!(汗奸在一旁也附和著喊停。) 小孩的,過來!你的帶路,騙我們沒有? 二小(不耐煩的):你們不相信,我還不願帶了呢!我也不想走了! 太軍:那,八路的,還有多遠? 二小:快了,翻過這座山的,就到了!太軍,我累了,歇歇吧! 太軍:大家,休息休息的!唉! (汗奸忙不迭地送上水、乾糧去。鬼子們累得七倒八歪的。) (二小也正尋思著,四下望望探著動靜) 解說詞:怎麼這麼安靜?一點兒風吹草動也沒有,難道我們的人沒在發現?二小心中著急起來,眼看著鬼子全部進了山谷,再不打就來不及了! (二小突然朝前面的山坡上跑去,邊跑邊喊) 二小:鬼子來了——吳大隊長——你們快打鬼子呀—— (這時,四下裡響起了乒乒乓乓的槍聲,頓時,整個山坳裡喊殺聲震天。鬼子一下傻了眼,此時才知道上了當,太軍瘋狂地追趕著二小,他向二小舉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二小的五個手指,第二刀刺向了二小的胸膛,把它摔在山大間大石上。正在這時,二小的及夥伴的兩條牛都向太軍拱來,它們將太軍夾在中間。) 二小(半撐著身體):“大黃!二黑!給我上!使勁兒頂!頂死他小日本! (兩條牛一塊用力,太軍發出慘叫,癱軟在地) 太軍(不甘心地伸出一支手指著二小):中國小孩的,厲害!(隨即斃命) 第四幕 二小永垂不朽 小夥伴、八路軍、鄉親們(衝到了二小身邊,不停呼喊著):二小!二小!二小!…… (音樂響起〈天邊的紅雲〉〈那一片蘆蕩〉選段) 最後大家將二小高高托起,音樂戛然而止時,二小伸出手臂高高地站立在木臺上,其它演員造型結束。(紅光集中在二小身上) 解說詞:幹部和老鄉得到了安全,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間,他的臉上含著微笑,他的血染紅了藍的天。秋風吹遍了每個村莊,它把動人的故事傳揚,每一個村莊都含著眼淚,歌唱著二小放牛郎。朋友們,60年前,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經歷過8年的浴血奮戰,經歷過曾經死了3500萬中國同胞的這樣一場戰爭。今天,我們不應該忘記這場戰爭,也不應該忘記在這場戰爭中出現的千千萬萬的抗日英雄,包括王二小這樣一個年僅13歲的少年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