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書信書寫格式:提稱語、啟辭、正文、結語、祝辭、署名、附候語及補述語
一、提稱語
提稱語是附在稱謂後面,提高稱謂的語詞。提高稱謂,也就是對受信人進行尊敬抬舉的意思,
如,運使學士閣下(王安石《上杜學士言開河書》)、某公道席、某先生臺鑒、母氏慈鑑、賢弟如晤,等。
有的提稱語除提高稱謂之外,還有請受信人察閱此信的意思,如“賜鑑”、“青鑑”等。
中國傳統書信中常用的提稱語很多,使用時要特別注意與稱謂的配合。
二、啟辭
啟辭,就是信文的開場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
常見的啟事敬辭“敬稟者”,意思是說:“我恭敬地稟告的事情如下。”
啟辭又分為兩類。
(1)表示寫信人以誠懇的態度,請受信人閱讀信文。
(2)根據具體情況,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
三、正文
信的正文,即寫信人對收信人說的話,這是書信的主體。正文從信箋的第二行開始寫,前面空兩字。如果啟辭單獨成行,正文可在啟辭的下一行空兩宇開始書寫。書信的內容各不相同,寫法上也無需一律,以表情達意準確為原則。
四、結語
寫信對人敘事論理,說完正事就結束,收得太急,顯得不太禮貌,因此要說上一兩句客氣話,就象平常至朋友家聊天,臨告辭之前需要說幾句過渡,完了再告辭。書信中如“臨書翹企,敬候佳音”、“因故遲復,請諒”等等。
結尾敬語,敬告對方談話到此結束,與前段的啟事敬辭相呼應。前頭用“敬啟者”,後面“敬此”、“肅此”;如果前頭用“茲復者”,後面則用“專此”、“草此”之類。
五祝辭
祝辭,就是書信結尾時,對收信人表示祝願、欽敬或勉慰的短語,如“即頌近安”之類。
其中,“即頌”等詞,緊接正文末尾書寫;“近安””等詞,另起一行,頂格書寫。如果祝頌語的文字較多,也可獨立佔行,空兩字寫起,不必分拆成兩部分。如果信箋下方餘地充分,或者為了突出祝辭,也可將“祝”、“頒”、“此致”等宇樣獨佔一行,空四格書寫,而將“安”、“好”、“敬禮”等另行頂格書寫。頂格書寫的祝辭後一般不加標點符號。祝辭應根據具體情況恰當擇用。
六署名
箋文結尾,要寫上發信人的名字和寫信的時間。需要注意的是,應在名字之前加上相應的自稱,名字之下要選用適當的禮告敬辭。
七、附候語及補述語
附候語是附帶問候的辭令。附後語通常有兩種情況:
1、寫信人附帶問候受信人身邊的親友
例如:①令尊前乞代請安(附帶問候受信人的父母)②令兄處乞代候(附帶問候受信人的兄長)
2、寫信人代自己身邊親友問候受信人
例如:①廣平及海嬰隨叩(附帶代妻兒行禮問候)②家父囑筆問候(附帶代父親問候)
附候語的寫作應特別注意三點:一是要注意稱謂的恰當,二是另行寫起,三是力求簡練。
補述語,即信寫畢之後又要補充說明的話語。補述語一般用“又及:”、“又啟:”加以提示。補述語不宜過長。
用詞:
開頭語:
惠書敬悉,情意拳拳。 接獲手書,快慰莫名。 昨得手書,反覆讀之。
諭書敬讀,不勝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頃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為念。 前上一函,諒已入鑑。 喜接來函,欣慰無量。
頃奉惠函,謹悉一切。 頃接手示,如見故人。 得書甚慰,千里面目。
得書之喜,曠若復面。 數奉手書,熱摯之情,溢於言表。
頃奉手教,敬悉康和,至為欣慰。 久未聞訊息,唯願一切康適。
手書已接多日,今茲略閒,率寫數語。
欽佩語:
奉讀大示,嚮往尤深。 喜接教誨,真解蒙矣。 大示拜讀,心折殊深。
謹蒙悔語,用祛塵惑。 大作拜讀,敬佩之至。 頃讀惠書,如聞金石良言。
久欽鴻才,時懷渴想。 德宏才羨,屢屢懷慕。 蒙惠書並賜大著,拜服之至。
思念語:
分手多日,別來無恙?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別後月餘,殊深馳系。
一別累月,思何可支? 海天在望,不盡依依。 別後縈思,愁腸日轉。
離別情懷,今猶耿耿。 別來良久,甚以為懷。 近況如何,念念。
前上一函,諒達雅鑑,迄今未見覆音,念與時積。
問候語: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陽春三月,燕語雕樑,想必心曠神怡!
當此春風送暖之際,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興駕逰?
春光明媚,想必閤家安康。 時欲入夏,願自珍重。
赤日炎炎,萬請珍重。 漸入嚴寒,伏福躬無恙。
入秋頓涼,幸自攝衛。 汗暑無常,伏維珍重自愛。
自述語:
敝寓均安,可釋遠念。 闔寓無恙,請釋懸念。 賤體初安,承問極感。
賤軀如常,眷屬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頑健如往日,免念。
祝賀語:
欣聞......,謹寄數語,聊表祝賀。 謹以至誠,恭賀......
喜聞......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誠表賀意。
致歉語:
惠書敬悉,甚感盛意,遲復為歉。 音問久疏,抱歉良深。 久未通函,甚歉。
結束語:
草率書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復,餘後再稟。 特此致候,不勝依依。
臨書倉卒,不盡欲言。 謹申數字,用展寸誠。 書不盡意,餘言後續。
諸不具陳。謹申微意。 請長紙短,不盡依依。 言不盡思,再祈珍重。
日來事忙,恕不多談。 專此奉復闢。 手此奉復。 敬候回諭。
古文書信書寫格式:提稱語、啟辭、正文、結語、祝辭、署名、附候語及補述語
一、提稱語
提稱語是附在稱謂後面,提高稱謂的語詞。提高稱謂,也就是對受信人進行尊敬抬舉的意思,
如,運使學士閣下(王安石《上杜學士言開河書》)、某公道席、某先生臺鑒、母氏慈鑑、賢弟如晤,等。
有的提稱語除提高稱謂之外,還有請受信人察閱此信的意思,如“賜鑑”、“青鑑”等。
中國傳統書信中常用的提稱語很多,使用時要特別注意與稱謂的配合。
二、啟辭
啟辭,就是信文的開場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
常見的啟事敬辭“敬稟者”,意思是說:“我恭敬地稟告的事情如下。”
啟辭又分為兩類。
(1)表示寫信人以誠懇的態度,請受信人閱讀信文。
(2)根據具體情況,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
三、正文
信的正文,即寫信人對收信人說的話,這是書信的主體。正文從信箋的第二行開始寫,前面空兩字。如果啟辭單獨成行,正文可在啟辭的下一行空兩宇開始書寫。書信的內容各不相同,寫法上也無需一律,以表情達意準確為原則。
四、結語
寫信對人敘事論理,說完正事就結束,收得太急,顯得不太禮貌,因此要說上一兩句客氣話,就象平常至朋友家聊天,臨告辭之前需要說幾句過渡,完了再告辭。書信中如“臨書翹企,敬候佳音”、“因故遲復,請諒”等等。
結尾敬語,敬告對方談話到此結束,與前段的啟事敬辭相呼應。前頭用“敬啟者”,後面“敬此”、“肅此”;如果前頭用“茲復者”,後面則用“專此”、“草此”之類。
五祝辭
祝辭,就是書信結尾時,對收信人表示祝願、欽敬或勉慰的短語,如“即頌近安”之類。
其中,“即頌”等詞,緊接正文末尾書寫;“近安””等詞,另起一行,頂格書寫。如果祝頌語的文字較多,也可獨立佔行,空兩字寫起,不必分拆成兩部分。如果信箋下方餘地充分,或者為了突出祝辭,也可將“祝”、“頒”、“此致”等宇樣獨佔一行,空四格書寫,而將“安”、“好”、“敬禮”等另行頂格書寫。頂格書寫的祝辭後一般不加標點符號。祝辭應根據具體情況恰當擇用。
六署名
箋文結尾,要寫上發信人的名字和寫信的時間。需要注意的是,應在名字之前加上相應的自稱,名字之下要選用適當的禮告敬辭。
七、附候語及補述語
附候語是附帶問候的辭令。附後語通常有兩種情況:
1、寫信人附帶問候受信人身邊的親友
例如:①令尊前乞代請安(附帶問候受信人的父母)②令兄處乞代候(附帶問候受信人的兄長)
2、寫信人代自己身邊親友問候受信人
例如:①廣平及海嬰隨叩(附帶代妻兒行禮問候)②家父囑筆問候(附帶代父親問候)
附候語的寫作應特別注意三點:一是要注意稱謂的恰當,二是另行寫起,三是力求簡練。
補述語,即信寫畢之後又要補充說明的話語。補述語一般用“又及:”、“又啟:”加以提示。補述語不宜過長。
用詞:
開頭語:
惠書敬悉,情意拳拳。 接獲手書,快慰莫名。 昨得手書,反覆讀之。
諭書敬讀,不勝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頃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為念。 前上一函,諒已入鑑。 喜接來函,欣慰無量。
頃奉惠函,謹悉一切。 頃接手示,如見故人。 得書甚慰,千里面目。
得書之喜,曠若復面。 數奉手書,熱摯之情,溢於言表。
頃奉手教,敬悉康和,至為欣慰。 久未聞訊息,唯願一切康適。
手書已接多日,今茲略閒,率寫數語。
欽佩語:
奉讀大示,嚮往尤深。 喜接教誨,真解蒙矣。 大示拜讀,心折殊深。
謹蒙悔語,用祛塵惑。 大作拜讀,敬佩之至。 頃讀惠書,如聞金石良言。
久欽鴻才,時懷渴想。 德宏才羨,屢屢懷慕。 蒙惠書並賜大著,拜服之至。
思念語:
分手多日,別來無恙?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別後月餘,殊深馳系。
一別累月,思何可支? 海天在望,不盡依依。 別後縈思,愁腸日轉。
離別情懷,今猶耿耿。 別來良久,甚以為懷。 近況如何,念念。
前上一函,諒達雅鑑,迄今未見覆音,念與時積。
問候語: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陽春三月,燕語雕樑,想必心曠神怡!
當此春風送暖之際,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興駕逰?
春光明媚,想必閤家安康。 時欲入夏,願自珍重。
赤日炎炎,萬請珍重。 漸入嚴寒,伏福躬無恙。
入秋頓涼,幸自攝衛。 汗暑無常,伏維珍重自愛。
自述語:
敝寓均安,可釋遠念。 闔寓無恙,請釋懸念。 賤體初安,承問極感。
賤軀如常,眷屬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頑健如往日,免念。
祝賀語:
欣聞......,謹寄數語,聊表祝賀。 謹以至誠,恭賀......
喜聞......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誠表賀意。
致歉語:
惠書敬悉,甚感盛意,遲復為歉。 音問久疏,抱歉良深。 久未通函,甚歉。
結束語:
草率書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復,餘後再稟。 特此致候,不勝依依。
臨書倉卒,不盡欲言。 謹申數字,用展寸誠。 書不盡意,餘言後續。
諸不具陳。謹申微意。 請長紙短,不盡依依。 言不盡思,再祈珍重。
日來事忙,恕不多談。 專此奉復闢。 手此奉復。 敬候回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