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豆媽的幸福小滋味

    答:一、《聲聲慢》全文為: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⑺?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二、朗誦技巧:

    (1)“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慼。”

    朗讀提示:“尋尋覓覓”即尋覓又尋覓。寫詞人孤獨寂寞,渴望找到一種精神寄託。“戚”即憂愁悲傷。兩個“戚”字疊用,表明憂愁悲傷的程度之深。“我”多麼希望尋覓出一點什麼來寄託“我”的寂寞啊,尋覓的結果卻是一無所獲,反覺一股冷清的氣氛襲來,這氣氛就更使自己的內心倍感悽慘和憂戚。我們可以想象這時的詩人不是“輕解羅裳,獨上蘭舟”的溫情少婦了,而是一個兩鬢花白、面容消瘦的老婦了,一次次的打擊,一回回的折磨,已使她失去生活上精神上的寄託,獨自一人到處漂泊。讀時語速要慢,要讀出深沉憂鬱的情感、疊字的節奏。特別要注意讀出“尋尋(陽平)/覓覓(去聲),冷冷(上聲)/清清(陰平),悽悽(陰平)/慘慘(上聲)/慼慼(陰平)”音調的節奏,讀出起伏跌宕。

    (2)“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朗讀提示:此處的“乍”字是與“還”字呼應的,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剛……又……”。敵,抵擋,抵抗。剛覺得有點暖和卻又冷了起來的時節,是最難保養自己身體的。她討厭秋天忽暖忽寒的天氣;又想借酒澆愁,卻可恨酒味淡薄,敵不住淒涼的急風。人在愁腸百結的時候,看什麼也不順眼,似乎整個世界都在與她為敵。“晚”,有的版本作“曉”,時間是清晨,詩人起來,早飲,也覺酒淡,無法抵擋寒風,這或許更是心理上的一種感受,要讀出這種語氣。

    (3)“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朗讀提示:北雁南飛的時候,也就是自己正傷心的時候,那從故鄉的方向飛來的大雁卻是我舊時的相識。多少可以溝通的,大概只有天上的秋雁,雁的傷心也是人的傷心,但是把它當作“舊時相識”,豈不等於說在人間已找不到“舊時相識”,找不到精神的依靠了嗎?那是他鄉遇故知的情感吧。讀時,要表現出哀痛中有一線略帶苦淡的欣慰。

    小結:詞的上闋,寫女詞人尋覓精神寄託而不得,於是借酒澆愁,然而卻愁上加愁。此時風送雁聲,仰望舊時相識的大雁,更增加了思鄉的惆悵。

    2、朗讀下闋,劃分停頓、重音,體會詩歌的感情。

    (1)“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朗讀提示:庭院中開滿的菊花像是堆積起來的一般,而“我”如此地憔悴,如今誰還有心情去採摘它欣賞它呢?我們彷彿看到詩人在自言自語,讀時要注意這一點。她感覺到生命有如落花,有如庭院裡滿地堆積的黃花,它與人一樣憔悴和損耗生命,是不會有誰來光顧採摘的。就這麼樣獨個兒守著窗兒,心裡空蕩蕩地沒有著落,又怎麼能熬得到天黑?讀這幾句時,我們感受到詩人四顧無言,發出一聲長嘆,要讀出無奈與無助,那是怎樣的悽清!

    (2)“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朗讀提示:我們想象,整個院子被陰森的梧桐籠罩,再加上天上下著綿綿細雨,尤其是到了黃昏,黑暗也不能充滿空蕩蕩的心靈,充塞心頭的是雨打桐葉,點點滴滴,更增愁緒。“梧桐”這個意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悽苦的意味在裡面,好似梧桐在落淚,也是人的心頭在滴淚。詞人喜歡寫黃昏,她的心中似乎有一個“黃昏情結”,憑藉著黃昏時候半暗半明、朦朧模糊的光色,使人對生命的感覺與憔悴落花、梧桐滴雨渾融為一體,創造出一種與天地盈虛訊息相通的生命體驗的混沌境界。這種情形,一個“愁”字怎麼能說得完呢?讀時“這次第”,詩人心頭欲說無語,欲泣無淚,心理上要有一個停頓。然後,這種情感再也無法掩飾,道出萬般悲緒,讀時語速加快,語調上揚,“愁”要重讀強調,然後稍作停頓,“了得”二字,語速放慢,輕聲傳出,如在喉咽。

    小結:詞的下闋,由秋日高空轉入自家庭院。院中開滿了菊花,秋意正濃,然而詞人卻無心摘菊賞菊,孤獨寂寞地坐在窗下,聽著雨打桐葉的聲音,飽受著愁苦的折磨。字裡行間流露出破家之愁和亡國之恨,感人之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問道手遊60級法金帶什麼寶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