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130346202023

    客體永久性(object permanence,object constancy), 亦稱“客體永恆性”,“永久性客體”。系瑞士兒童心理學家J·皮亞傑研究兒童心理發展時使用的一個概念。是指兒童脫離了對物體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該物體持續存在的意識。如和乳兒做“藏貓兒”遊戲時,你藏起來,不見了,他還用眼睛到處尋找。兒童大約在9~12個月獲得客體永久性。

  • 2 # 使用者1931173721557

    客體永久性:它是指兒童理解了物體是作為獨立實體而存在的,即使個體不能知覺到物體的存在,它們仍然是存在的。 根據皮亞傑的說法,嬰兒最初完全是以轉瞬即逝的感覺印象來看這個世界:他們生活在此時此地,對於他們能夠直接知覺到的範圍之外的任何東西,他們沒有任何的意識。給他們一個可愛的玩具,他們會伸手去夠它。 但當大人在他們抓住玩具前用一塊布蓋住玩具的時候,他們就會停止抓取,把自己的注意力轉向別處,似乎玩具不再存在一樣。 只有到出生9個月之後,嬰兒才會繼續他們的尋找——在皮亞傑看來,這種尋找意味著嬰兒在無法感知到玩具時,玩具仍在他們的頭腦中。這就是獲得客體永久性的開始。但是這種觀點仍有侷限,如果在藏玩具和允許嬰兒伸手之間加入一段時間間隔,結果就會有所不同。 皮亞傑認為,只有到了大約18個月時,嬰兒才能以基本成熟的形式對消失的玩具進行心理表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人生有身體、知識、夢想、信念、自信、骨氣六大財富”,你認同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