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65689234311

    由硫酸銅溶液加熱得到。五水硫酸銅在常溫常壓下很穩定,不潮解,在乾燥空氣中會逐漸風化,加熱至45℃時失去二分子結晶水,110℃時失去四分子結晶水,稱作一水硫酸銅,200℃時失去全部結晶水而成無水物。也可在濃硫酸的作用下失去五個結晶水。無水物也易吸水轉變為水合硫酸銅。吸水後反應生成五水硫酸銅(藍色),常利用這一特性來檢驗某些液態有機物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如對酒精是否含水進行鑑定,在待鑑定酒精中加入少許無水硫酸銅,如白色無水硫酸銅變藍色,則說明酒精中摻有水)。二者注意區分。將無水硫酸銅加熱至650℃高溫,可分解為黑色氧化銅、二氧化硫及氧氣(或三氧化硫)。膽礬是天然的含水硫酸銅,是分佈很廣的一種硫酸鹽礦物。 它是銅的硫化物被氧分解後形成的次生礦物。無水硫酸銅可檢驗其他物質中是否有水揣均的存在。擴充套件資料:1、形態三斜晶系。晶體作扳狀或短柱狀,通常為緻密塊狀、鍾乳狀、被膜狀、腎狀,有時具纖維狀。顏色為天藍、藍色,有時微帶淺綠。條痕無色或帶淺藍。光澤玻璃狀。半透明至透明。斷口貝殼狀。硬度2.5。比重2.1~2.3。性極脆。常產於銅礦的次生氧化帶中。2、性狀為不規則的塊狀結晶體,大小不一。深藍或淺藍色,半透明。似玻璃光澤。質脆,易碎,碎塊呈稜柱形,斷面光亮。無臭,味澀。以塊大、深藍色、透明、無雜質者為佳。露置乾燥空氣中,緩緩風化。加熱燒之,則失去結晶水,變成白色,遇水則又變藍色。易溶於水及甘油,不溶於乙醇。水溶液顯銅鹽及硫酸鹽的各種特殊反應。

  • 2 # lanfengz2

    1 稱量1.5g銅屑,灼燒至表面呈現黑色,冷卻;

    紅色銅片變成黑,銅片表面被氧化了

    Cu(s,紅色) + O2→CuO(s,黑色)

    灼燒銅片時,要先小火預熱,蒸發皿放在泥三角上,先均與加熱再集中加熱,玻璃棒不要直接碰蒸發皿壁,坩堝鉗要預熱,

    2 加5.5mL3mol·L-1硫酸,2.5mL濃硝酸,反應平穩後水浴加熱,補加2.5mL3mol·L-1硫酸,0.5mL濃硝酸;

    加濃硝酸之後有黃棕色氣體生成,溶液呈藍色。

    Cu + 2HNO3 + H2SO4 = CuSO4+2NO2(↑) + 2H 2O

    Cu2+在水溶液中呈藍色,

    NO2是紅棕色氣體,

    水浴加熱時水在大燒杯的2/3處,第一次加完酸後,要等反應平穩後才水浴加熱, 如在反應激烈時水浴加熱,由於溫度提高,使反應速度提高,反應更激烈,溶液有可能溢位容器;而且要在蒸發皿上蓋表面皿,因為水浴加熱反應的同時,也在蒸發濃縮溶液,體系溶劑減少,產物硫酸銅會析出,包在未反應的銅屑外面,使反應速度減慢,故要加蓋表面皿。

    3 銅近於完全溶解後,趁熱傾潷法分離;

    沒有殘餘物,因為用的是純銅片,都能被混酸溶解。

    4 水浴加熱,蒸發濃縮至結晶膜出現;

    從中間成膜,濃縮溶液後,溶液達到過飽和,就會有晶體析出。由於溶劑在溶液表面蒸發快,溶液表面容易達到過飽和而析出晶體,當溶液表面被晶體鋪滿時,出現由晶體形成的膜,這就是晶體膜。

    從中間結膜好,從邊上結膜說明邊上溫度高,容易失水變白

    5 冷卻、過濾;

    得到藍色晶體

    CuSO4 +5 H2O = CuSO4·5H2O (藍色晶體)

    從濾瓶中倒出液體時要快,所以事先準備好乾的小燒杯

    6 粗產品以1.2mL水/g的比例,加熱溶於水,趁熱過濾;

    濾液呈藍色Cu2+在水溶液中呈藍色

    7 濾液冷卻 、過濾;得到純淨的五水硫酸銅晶體

    逐漸長出藍色晶體,先是棒狀,再長大呈稜形。CuSO4 +5H2O = CuSO4·5H2O(藍色晶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古有自然規律和法則,你認為“法律”是自然規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