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374304274719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這首詩的題目,沒有完整的意思,只是隨便截取了首句中的兩個字。

    “雎”字的含義在《漢語大字典》中有四個意思,根據這首詩的全文,可以知道,肯定不是指癰疽或姓。

    《玉篇•隹部》:“雎,王雎也。”但“王雎”是什麼?朱熹集傳:“雎鳩,水鳥,一名王雎,狀類鳧鷖(鷗的別稱)。今江淮間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亂,偶常並遊而不相狎,故《毛傳》以為摯而有別。《烈女傳》以為人未嘗見其乘居而匹處者,蓋其性然也。”

    顯然,這些註釋都是胡編的,因為到現在也沒有找到朱熹所說的水鳥,也沒有方言或土話來證明江淮間有“王雎”或“雎”的叫法。當然,也可能這種鳥正好在恰當的時間滅絕了,同時還必須保證這種鳥是該地區特有的,從不遷徙。同時,如果不對“在河之洲”作過度理解,那麼這裡的鳥應該不是指水鳥。

    同樣,最後一個字義,即雎水,如《左傳•定公四年》:“涉雎。”杜預注:“雎水出新城昌魏縣,東南至枝江縣入江。”也搞不清楚。因為我們不能證明,這雎水就在“周南”所覆蓋的地區。即我們不能證明,這詩中的“河”就是雎水。即詩中的“雎鳩”並不能認為是指雎水的鳩鴿科鳥類。

    既然從文獻中,找不到合理的解釋,我們只能從字形中找,即所謂的“雎鳩”應該是指發情的鳩鴿科鳥類。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的文獻中不見“雎鳩”這個詞的緣由,因為它根本就不是鳥名。

    這樣,我們就知道了,這首詩中的“雎鳩”就是用來起興後面的“君子”,即這首詩就是單純的描繪了小夥子找物件的狀態。為什麼要用“在河之洲”的“雎鳩”起興呢?因為女主角就是在水邊的姑娘。即我們在某個時間某個地方遇到一個姑娘,就會突然興起非娶她不可的念頭。這首詩所描述的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

    顯然,我們不能確定這裡的“淑女”到底是什麼。可以是來到水邊洗臉的姑娘,也可以是洗衣,還可以是採摘下面所說的“荇菜”的姑娘。這三個意思都和“淑”的字形匹配,即在水中採摘或用水除去。根據“淑”字的其它意思,以及作者以“君子”自稱,我認為洗臉的可能性最大。準確的意思參照《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即“淑女”的“淑”其本義並不是賢德、善,相反這賢德、善的意思就是來源於誤解或牽強附會。

    至於詩中的“荇菜”,只是作者在特定場景中的一個選擇,和姑娘的行為沒有關係。選擇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荇菜長的比別的水草漂亮,而且有人採摘。前者可以借指姑娘,後者可以借指追姑娘。

    追姑娘的程式很簡單,大家都知道。

    第一步是覺得這個姑娘好,所以有“參差荇菜,左右流之。”這裡的“參差”是搖擺,整句的意思是荇菜在清澈的水中婀娜搖擺,要多美麗就有多美麗,正象心儀的姑娘。

    第二步自然是單相思,即“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寤”是半夜醒來,“寐”是剛剛入睡。這裡的“求”是指在夢中求得所願。

    所以第三步就是採取實際行動,但我們知道一開始是不順利的,即“求之不得”。

    第四步自然就是想招,即“寤寐思服”。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這個“服”字。

    這是“服”字的演變,從上圖可以看出,本義就是抓人上船或者上別的東西。更詳細的演變過程參見《字源》754頁。到此,關於這首詩中的“服”字的意思,就不需要我多說了。

    招,自然是不容易想出來的,即使想出來,也還的試一試,才知道好不好。這試招的過程,凡是追過姑娘的都清楚,總的結果就是“悠哉悠哉,輾轉反側。”這是第五步。

    大家知道“好女怕纏郎”,試多了,就摸清了對方的喜怒哀樂,就會有針對性的出招,就是“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這裡的“友”,參見“友情越位,戀人未滿。”這是第六步。

    注意,這裡的“採”,只是指採的動作,並不是說採摘到手。

    “琴瑟”和“鐘鼓”的差別,大家應該知道,後者比前者要正式多了。所以“琴瑟”之後就是“鐘鼓”。同樣,“友之”和“樂之”的遞進關係是不言而喻的。同時,注意這裡的“鐘鼓”兩字說明了作者對姑娘的慎重對待。

    從字形上看,本義等同於採。如果下面的“毛”符,真的是指羽毛,那麼整個字元的意思就是指象羽毛一樣的草,即《說文》所言“艹覆蔓”,《說文解字注》解釋為“覆地曼莚”。

    結合全文,就可以知道這裡的“芼”字就是前者,即本義。

    至於不繼續用“採”字,可能是因為作者想拽文。更有可能是因為“採”與“芼”的差別在於,前者是在“木”上採,後者是在“艹”中採,而“木”比“艹”“高”,難度係數大一點。先“採”後“芼”,說明漸入佳境。

  • 2 # 使用者2180107962444

    雎鳩關關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島上。善良美麗的少女,小夥理想的物件。長長短短鮮荇菜,順流兩邊去採收。善良美麗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沒能如心願,日夜心頭在掛牽。長夜漫漫不到頭,翻來覆去難成眠。長長短短鮮荇菜,兩手左右去採摘。善良美麗的少女,彈琴鼓瑟表寵愛。長長短短鮮荇菜,兩邊仔細來挑選。善良美麗的少女,鐘聲換來她笑顏。

    《關雎》

    出自先秦《詩經·國風·周南》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擴充套件資料:

    《詩經》創作背景:

    漢族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周代詩歌305篇。原稱“詩”或“詩三百”,漢代儒生始稱《詩經》。現存的《詩經》是漢朝毛亨所傳下來的,所以又叫“毛詩”。

    《詩經》是中國韻文的源頭,是中國詩史的光輝起點。它形式多樣:史詩、諷刺詩、敘事詩、戀歌、戰歌、頌歌、節令歌以及勞動歌謠樣樣都有。

    可以說,《詩經》是周代社會的一面鏡子。而《詩經》的語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漢語概貌的最重要的資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底撈的秘製羊肉是怎麼醃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