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梓

    都是娛樂的一部分,可以理解的。娛樂圈僧多粥少。除了現在的主流演員外,也有很多的實力演員缺少曝光缺少好劇本。合適的綜藝,在給大眾帶來快樂的同時,也許可以展現他們的不同面,幫他們爭取更多機會,增加熱度

  • 2 # YEABEAUTY懿雅

    這是個邏輯問題,這要看演員去演戲的目的是什麼:1)去賺錢。那麼如果去上綜藝的報酬高過演戲,為什麼不去呢?如果去上綜藝的報酬低於演戲,不好意思,沒有這種如果,因為演一部戲最少要幾個月,報酬也就那麼多,出演綜藝的時間遠遠低於演戲,而且報酬和曝光率相較於演戲是2倍以上的增長。2)去培養演技,成為一名合格的演員。如果是這樣的演員,他(她)就沒有時間去上綜藝了,所以不存在問題中的情況。

  • 3 # 閒坐寥寥

    各取所需罷了。演員除了演戲之外也需要綜藝提高曝光度,拉近與觀眾、粉絲的距離,提升或維持熱度。綜藝也需要知名演員提高節目收視率和美譽度。平常心啦,喜歡看就看看,不喜歡就不看,娛樂而已。

  • 4 # 塵緣雜談

    生態惡化,行業寒冬

    很多朋友都從演員的方面,講了演員上綜藝不拍戲的原因。其實原因方方面面。

    演員本身,確實有主觀的因素,綜藝節目輕鬆簡單,酬勞也不低,作為空檔期的過度,非常合適。很多優秀演員在不拍戲的間隙,選擇綜藝也是正常現象。

    另一方面是行業生態的惡化,行業的寒冬大環境。2019年初,橫店報備的劇組開戲超過一千部,但是最終實際成組的不超過100家。

    大演員,尤其是電影演員開始向下搶飯吃。大家關注娛樂新聞的就會發現,很多已經多年不接電視劇的演員,都開始重回電視圈。

    資源被大演員拿走,小演員更沒有機會拍戲。要生存,要曝光,只能去綜藝,而且只能做綠葉。

    題材的進一步限制,加大了創作難度。非主流題材,難拉到投資。小投資作品少,新人非流量演員機會更少了。

  • 5 # misaforever

    演員參與的綜藝節目型別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與演技無關的純娛樂性綜藝,如《奔跑吧》《青春環遊記》《女兒們的戀愛》《妻子的浪漫旅行》《幸福三重奏》等,一類是與演技密不可分的競演類綜藝,如《我就是演員》《演員請就位》《演技派》等。我認為演員參與比拼演技的綜藝無可厚非,但過多地參加純娛樂性綜藝反而會消磨演員的氣質,不利於其繼續參演影視作品。

    演員經常參加純娛樂性的綜藝節目,會過度曝光自己的真實性格,例如在各種真人秀綜藝節目裡,不僅會暴露他們自己的真實性格,還會暴露他們的婚姻關係、親子關係等各種私密的情感,這樣會導致觀眾對這位演員非常熟悉,會將TA在綜藝中的性格代入到TA之後飾演的角色裡,以致於觀眾在看TA在影視作品的表演時無法入戲。因為,神秘感對於演員來說是一筆難能可貴的財富,與觀眾保持距離,才能維持住這種神秘感。

    近兩年,綜藝節目市場上誕生了一些比拼演技的綜藝。演員參加此型別的綜藝節目其實是值得鼓勵的。很多演員的演技雖然尚可,但由於諸多原因他們缺少進組的機會。透過演技類綜藝,可以讓導演、製片人、觀眾看到這些有潛力的演員,給予他們綻放的舞臺,也會影視劇作品輸入更多優質的血液,讓整個市場更加多元化。

    因此,演員是否應該過多地參與綜藝應該區分看待,離純娛樂性綜藝遠一些,不要過多地消耗演員獨有的神秘感;可以適當地參加演技競演類綜藝,自信地展示自己在演技方面的閃光點,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可能。

  • 6 # 左電視右電影

    演員不演戲,跑去上綜藝。在這個演藝圈越來越鼓勵藝人多元化發展的現實之下,這種所謂的現象,是非常合理,同時,也是不可阻擋的趨勢。當你見到有些演員一直串場於各種綜藝節目,而演戲方面卻遲遲沒動靜。必須說,人們不必大驚小怪,更沒有必要耗費精力去胡亂地猜測。

    演員也可以是綜藝咖

    《我就是演員》找來了韓雪,當時,有太多的人質疑:一個渾身是演員印記的藝人,她真的能適應綜藝節目節奏安排嗎?

    韓雪並沒有排斥綜藝節目,她有意願在其他領域做出一些貢獻,身為資深藝人之一,她有著豐富的經驗以及成熟的明星特質,如果參與綜藝節目能夠使大家愉快地認識她接受她,那麼,韓雪的決定,就是正確而成功的一種結果。

    曝光度才是王道

    最近的寧靜,在影視作品方面,確實是拿不出值得觀眾去捧場的東西。倒是在綜藝節目方面,寧靜還是有一定曝光度的。儘管有些言論存在爭議。可是,有爭議起碼是有人關注到自己,這個結果對寧靜而言,並不是什麼壞訊息。相反地,增加了一點曝光度,有利於她在人群之中保持存在感。

    結語:沒有戲可以演,自己挑不到有興致的劇本,這些情況存在之時,有些演員嘗試去綜藝節目,坦白說,這是非常有正面積極意義的嘗試與參與!

  • 7 # 影視啟譚

    我感覺他們參加綜藝節目主要是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因為明星演戲,如果說沒有演技的話,會被大家吐槽的。但是要知道一個明星,他如果想要一個角色,不僅需要自己有演技,還需要劇本好,要到如果說有一個比較好的劇本,再加上明星的演技,還有專業的導演的指導,那麼這個明星想要不火都很困難,但是事實上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的靠演一部劇就能夠深入人心呢?這種機率是渺茫的,如果說演不好的話,還不如參加綜藝節目。

    要知道,參加綜藝節目的時候,你根本不需要說按照劇本去演,你所能呈現的就是真實的自己,往往這種情況下會更受觀眾的喜歡。還有一點原因就是,因為現在的演員參加綜藝節目往往會要很高的出場費,這比演戲要來的快,而且參加綜藝節目還是很輕鬆的,你根本就不用說像演戲那樣要付出很多,二者相比肯定是喜歡參加綜藝節目了。

  • 8 # 跟著冰棒兒玩

    上綜藝多好玩兒啊,又能賺錢,曝光率還高,還能提高自己的人氣,簡直是一石三鳥的操作啊!如果,你這樣想,就太簡單了。上綜藝,雖然可以讓大家看到自己的真性情,但是一搞不好啊,就會身敗名裂,像之前的周冬雨,因為上《極限挑戰》,實在太不尊重比自己輩分大的王迅了,被網友海噴的好長一段時間。

    還有之前關曉彤上的《快樂大本營》,和馬思純玩彈彈力帶還是什麼,反正把馬思純的嘴都彈腫了,我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不喜歡關曉彤的,不過後來看《王牌對王牌》,對她的印象又好了點,所以綜藝既能讓觀眾對明星產生好感,也很容易讓自己掉粉。

    但是演員光上綜藝不演戲,那應該不叫演員吧,至少不是一個好演員,我是沒見過胡歌、彭于晏、霍建華……上過什麼綜藝。想要做演員,讓影迷對自己保持一點神秘感是有好處的,如果全在綜藝裡暴露了,大家很容易跳戲的好不好,我現在就感覺看陳赫演什麼戲,都是那副綜藝裡“賤賤”的感覺,可能也是我《愛情公寓》中毒太深,話說《愛情公寓》到底什麼時候播啊,還等著看呢呢,哈哈哈~~

  • 9 # 白水90944696

    這是一個短期雙方互利,但是長期互相損耗。

    首先說互利。

    對於演員來說,上綜藝節目,第一節目製作週期短,不像影視劇週期特別長,而且還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可能一炮驚人,也可能被黑出翔來,最慘的莫過於一點水花都沒有。綜藝節目的好處顯而易見,第一輕鬆,不用趕拍攝週期,冬天穿短裙,夏天穿棉襖,古裝戲還的戴頭套。也不用揣摩演技,刻畫人物角色做自己就好。第二週期短,可預見回報。賈靜雯、張柏芝因為要照顧孩子,所以就選擇了週期短、來錢快的綜藝節目。

    對於節目來說,需要有演員來帶熱度,純素人的節目不確定性太大,收視率也不能保證。反之,一旦有演員加盟,演員本身就自帶流量,而且演員本身又有自己的圈,經常會找自己的好朋友來助興,這樣的話強強組合,無形中就增加了節目的曝光量。

    其次說互害。

    對於演員來說,如果長期習慣了短平快的來錢方式,那麼對於演技可能就會生疏,角色就容易被定位成真人秀裡面的形象。一個長期沒有作品的演員是很容易被淹沒在演藝圈裡的。

    長江後浪推前浪,當新生一代,他們更年輕更有市場的時候,沒有什麼根基的人就特別容易被推走,被取代。

    對於綜藝來說,如果你想要可持續的發展,必須不斷的推陳出新,如果經常是老一套遊戲,老一波演員,那麼你的形象很容易被定位。新的演員不一定樂意沉澱在你的平臺上,導致你的形象固定化。比如盛極而衰的跑男。

  • 10 # 周愚翁

    演員偶爾上幾次綜藝節目,可以給節目和自己添彩。如果長期或經常上綜藝,說明沒有導演看上他(她),不過屬於三流演員罷了!

  • 11 # 娛樂前線多爆點

    因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演員去參加綜藝節目,所以就說現在的綜藝節目也是氾濫成災了,甚至比電視劇還要多,因為參加綜藝節目的不僅有那些演員,還有歌手,甚至各行各業的人都去參加綜藝節目,我感覺這種風氣是不太好的,你有什麼看法呢?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明星,不去演戲,而參加綜藝節目了,其實她們是想提升知名度,有人會說明星不就應該演戲給大家看嗎?為什麼會要參加綜藝節目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呢?對於這個問題,我相信大家心裡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疑惑的,接下來我就給大傢俱體說說吧。

    我感覺他們參加綜藝節目主要是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因為明星演戲,如果說沒有演技的話,會被大家吐槽的。但是要知道一個明星,他如果想要一個角色,不僅需要自己有演技,還需要劇本好,要到如果說有一個比較好的劇本,再加上明星的演技,還有專業的導演的指導,那麼這個明星想要不火都很困難,但是事實上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的靠演一部劇就能夠深入人心呢?這種機率是渺茫的,如果說演不好的話,還不如參加綜藝節目。

    要知道,參加綜藝節目的時候,你根本不需要說按照劇本去演,你所能呈現的就是真實的自己,往往這種情況下會更受觀眾的喜歡。還有一點原因就是,因為現在的演員參加綜藝節目往往會要很高的出場費,這比演戲要來的快,而且參加綜藝節目還是很輕鬆的,你根本就不用說像演戲那樣要付出很多,二者相比肯定是喜歡參加綜藝節目了。

  • 12 # 安妮9534

    答案太簡單!賺錢容易。當然,這其中的有些演員缺乏遠見,在節目中過度消耗了自己的人氣,實在是得不償失。現今社會急功近利的一種體現。

  • 13 # 今日新論

    這不是好事,是種消耗。

    2017 年,《演員的誕生》名場面頻頻出圈,歐陽娜娜黃聖依社死現場,週一圍藍盈瑩嶄露頭角,章子怡一言不合激情開懟,演技伴著「信念感」走進話題中心。

    那以後,演技類綜藝出了一個又一個,出圈的大多是演技導師的懟人場面,爾冬升痛斥流量明星,李誠儒直言不諱。

    然而幾年過去了,演技類綜藝並沒撈著幾個滄海遺珠式的好演員。縱觀內娛,前赴後繼的流量藝人演技依舊難精進,反倒是一些早被認定的演技派,被追問「演技是否被高估」。

    哪裡出問題了?

    01.匠藝演員耽於自我模仿

    暑期熱播的電視劇,《理想之城》和《掃黑風暴》,主演孫儷、孫紅雷都被質疑演技了。

    不少人覺得孫儷演啥都是甄嬛,孫紅雷演黑社會永遠一套表情。

    有這感覺,表面原因是他們所演角色身份 / 性格相似性過重,歸根結底,因為他們在演戲時,用了一套既定的表演模板,千人一面久了,這個面具就長在了演員臉上,變得「演誰都像演員自己」。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員自我修養》中把這種演員叫匠藝演員,把他們對角色的表現手法叫「橡皮圖章法」。

    拿孫儷來說,甄嬛是轉型、出圈、高光之作,當年演甄嬛時,孫儷提前跟劇組借戲中要穿的花盆底鞋子、做長指甲來找人物感覺,開拍前半個月,劇組把所有演員聚集到橫店找感覺。

    那是孫儷第一次演古裝戲,也是第一次演年齡跨度那麼大的角色。

    在此之前,孫儷演的角色多是白月光式的年輕姑娘,第一次面對甄嬛這麼複雜的角色,註定要花大量精力走進人物內心,然後設計動作表達出來。

    甄嬛之後,孫儷演了好幾個同類型大女主戲,一回生二回熟,《羋月傳》《那年花開月正圓》故事打磨本身夠不上《甄嬛傳》精細,那麼演員演繹難度在熟練基礎上,就又有了降級。

    幾次下來,同類型角色的重複,讓演員很容易走入自我模仿軌道。

    有一點難過時用什麼表情,非常傷心時用什麼表情,委屈時如何表現,憤怒時怎麼表達,當一個情緒點來臨時,演員想到的不是最符合當下這個「角色」的精神狀態,而是下意識表現出套路化的那個表情。

    如此,每當孫儷睜大眼睛據理力爭時,哪怕她頂著短髮黑眼圈不是妝容精緻的甄嬛了,觀眾還是齣戲了——她又開始表演了。

    孫紅雷同樣。

    出道以來出圈的角色多是黑社會大哥和硬漢,那一套表情已經用得純熟。

    第一次看的時候有新鮮感,在不同角色身上看多了,難免覺得千人一面。

    我們看戲,雖然知道那是假的,但看的時候忘記演員在演,才會帶感,才覺得演員戲好。如果隨著劇情發展,都已經預判這演員有啥表情了,那戲的好看程度,也就大打折扣。

    02.實力派耽於綜藝

    孫紅雷演技被質疑,又不止於同質化角色過多。

    不少網友說,如今看孫紅雷演戲,跳戲。

    對於 00 後年輕觀眾而言,認識孫紅雷是從《極限挑戰》開始的,那裡面的孫紅雷不「大哥」,憨、搞笑、顏王是標籤。

    孫紅雷的個人特質在綜藝中被放大,觀眾一開始驚喜於這個與影視劇截然相反的形象,短時間內讓演員本人性格更立體。

    隨著綜藝一季一季播出,個人特性被不斷強化後,再回到影視劇裡塑造角色,已經習慣了綜藝節目中孫紅雷形象的觀眾,會覺得難入戲。

    鄧超也一樣。

    作為一個嘗試多型別角色的演員,鄧超在《跑男》之前並沒有十分固定的角色型別,年代戲能駕馭,古裝能駕馭,懸疑可以演,喜劇也能行。窮小子他可以,土豪也 OK。與同時期的黃曉明陳坤陸毅比,鄧超長得沒那麼偶像,與黃渤孫紅雷這種長相情緒明顯的演員比,鄧超長得又格外「平靜」。

    所以演充滿煙火氣又多變的角色,他戲路其實很寬。

    問題是不便於觀眾記憶。

    《跑男》放大了鄧超的喜劇人特質,讓「逗比」鄧超深入人心,也模糊掉了他的演員屬性。

    鄧超拍《影》時,減重 40 斤,就為了塑造出人物前後的差異,用心良苦,身體也受苦。夠敬業了,表現是好的。

    上圖《影》劇照;下圖《奔跑吧,兄弟》截圖

    鄧超完成了角色,等呈現到觀眾面前時,綜藝節目中的那個鄧超,成了演員鄧超的障礙球。

    一個演員在綜藝上展示的個人光芒深入人心,完全蓋過了他煞費苦心塑造的角色的光芒,綜藝紅利反噬演員本職,對鄧超而言,綜藝給的曝光,過量了。

    章子怡跟他們一樣,透過綜藝圈得一波好感,也一定程度上被綜藝反噬。

    上演技類節目當導師,用過往作品認證演技派,把觀眾期待值拉到頂峰,但進入綜藝語境重演經典時,《胭脂扣》難追梅豔芳,《青蛇》難媲美張曼玉。

    客觀來說,在難以超越的經典面前,大眾早已先入為主,印象很難被顛覆。況且綜藝現場不像真實拍戲,經過長時間演繹一個完整故事,跟短期內進入故事最激烈的戲劇段落,不是一個範疇的事情。拿來比較,其實不公。

    但綜藝看的是熱鬧衝突,在這個語境裡,許多所謂客觀,可以被忽略。

    綜藝節目表現小翻車,綜藝拉高期待值後,在新劇《上陽賦》裡的表現,是真翻車。

    再好的演員也做不到演誰是誰,這是客觀事實。

    可一旦她足夠好的演技深入人心,觀眾就是會期待她真能演誰像誰。

    港臺日韓早在十幾年前就有明確的影視綜藝分工,專門的綜藝咖在節目中以風趣幽默的言談、豐富的才藝或搞怪模仿帶給觀眾歡樂,又被稱為「通告藝人」。

    內娛用跨界人做專業事,短期收效甚好,長期隱患重重。

    成為綜藝常駐嘉賓放大演員性格卻消耗了演員潛質,不夠專業的綜藝素養又不能長期給綜藝 IP 供給養分。

    短線雙贏,長線雙輸。

    03.少女系耽於社交平臺

    《喬家的兒女》播出後,唐藝昕演技遭人詬病。

    有一場戲,得知喬一成(白宇 飾)絕症命不久矣,唐藝昕在病床前抱著白宇,眼睛裡蓄滿淚水,但那嘴角揚起的弧度,是網上隨手一搜就能出現的唐藝昕標誌笑容的弧度。

    「你愛人就要死了,你怎麼這幅表情啊!」網友恨鐵不成鋼。

    唐藝昕是盡力在妝造上往那個年代打扮了,但表情實在太「出賣」她是明星而不是角色項南方了。

    很難讓人把鋪天蓋地通稿裡「笑容治癒」「嫁給愛情的女孩」忘了,去相信她跟電視劇裡的苦情角色就是一體。

    演技真不夠是一方面,明星本人標籤太重壓過角色也是重要原因。

    她的人設在通稿裡,在社交平臺廣為流傳的愛情故事裡,以至於她演戲的時候,比起角色本身,觀眾更願意相信,這是女明星出來工作了。

    一旦觀眾有了這種意識,演員演戲,跟穿上戲服 cosplay 差別還大嗎?

    不止唐藝昕,沒有過硬代表作、借社交平臺人設紅起來的女明星,都不容易讓人入戲。

    網友從 vlog、plog 中看過太多她們展示的精緻生活了,當這些看起來一直都像 18 歲的、沒有經過人間疾苦的情緒單一的臉,走進偶像劇之外的故事,沒有真實生活的粗糲質感,太新太現代的面孔,會是職業發展的掣肘。

    吃著顏值紅利的少女系明星,又是最拋不下包袱不敢扮醜的。

    她們沒有過硬演技,意味著作品很難給商業價值加成,那麼能維護商業價值的,就只有在社交平臺持續輸出美貌,以此獲得關注,得到廣告主青睞。

    於賺錢而言,這是個短平快的好思路。

    但要做演員,其實是惡性迴圈。

    社交媒體快速給人曝光的同時,也在快速給人貼標籤,當同個標籤重複被貼,意味著明星人設越來越有確定性。相反的,作為演員,衝破刻板印象的難度,也就又增加了。

    邱天在紅毯照沒出圈時,是《金剛川》裡的通訊兵,靠紅毯不斷出圈成最新一代「紅毯殺手」後,再有新戲上時,觀眾的關注點首先會跑偏,這就從源頭上開始消耗作品和角色了。

    04.演員需要保持神秘

    歸根結底,演員的職業屬性,就是需要保持神秘的。

    哪個演員經常在公眾面前蹦躂,過多展示自我,都會消耗掉觀眾對 ta 的好奇心。

    如今人們懷念以前的演員戲好,演員認真對待所有戲是其一。他們跟觀眾保持距離,也是原因。

    拿沒有爭議的老戲骨陳道明來說,2001 年拍《黑洞》時,陳道明個人氣質硬到,劇組要根據陳道明的特色,把他飾演的反派角色重新按照他的形象寫出來。

    那個戲中反派企業家的一些行為舉止,跟 2020 年《流金歲月》中企業家如出一轍。

    陳道明沒有接太多同質化角色,也沒有時不時出現在大眾面前展示自我、過分消耗個人特質。因此,觀眾看到陳道明詮釋這個角色,會覺得區別於市面其他人,一脈相承又耳目一新。

    觀眾透過作品認識了演員,再透過新作品加深了對演員的認識,認識的是這個演員駕馭不同角色的能力。

    演員想要持續不斷讓大眾看到自己的突破,要學會跟觀眾保持距離。

    距離消失了,新鮮感就沒了,新戲上映 / 開播期間,去綜藝節目露臉增加曝光度對演員而言是必要的,演員塑造出最能代表自己的作品也是必要的。

    但要有享受和放棄「階段性甜頭」的清醒認知。

    演員是個創造性的職業,一旦表演陷入套路,創作不靠感受,就會陷入內耗。如此,被推上殿堂的演技,也會被拉回地面。

  • 14 # 鵬城說

    如何看待演員不演戲去上綜藝的現象?

    人家有流量不願意參加綜藝那是人家有資本,有信心,不擔心流量沒有,所以不參加。

    有些人是擔心自己上了綜藝把自己的人設給搞崩了就得不償失了,所以不上。

    有些人那就是有流量,但是人太刻板,沒有話題度,也沒有梗,那節目組要你幹嘛。

    以上就是《如何看待演員不演戲去上綜藝的現象?》全部回答了。

    推薦閱讀:

    收好!雙檔期前瞻,國慶節院線15部“大片”等著你

    盤點:暴露年齡的老節目,可真寶藏啊!你看過幾部?

    男權社會縮影?日本的部分綜藝節目為什麼那麼極端

  • 15 # 不二道

    綜藝也好,演戲也好,目的都是一個,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因為對於演員而言,最賺錢的並不是綜藝或者演戲,而是廣告。而拍廣告的條件就是知名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喻包畢壞人壞事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