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時林92815796

    純屬個人之言,如有不實,權當笑話。

    首先法國在大革命時期,他的資本主義已經相當發達,正和封建君主主義產生特別強烈的碰撞,封建君主面對著越來越富有的資產階級。且想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財富,以利用於擴張和享樂,而富有的資本家為了守護其財產安全,失去土地而淪為手工業者的無產階級也為了捍衛其生存權利,兩者不得不共同 像他們的天然階級正比發起宣戰

    眾所周知這一時期英國和法國是完全敵對的,美國也恰好在大革命之前獨立。英國忙於和美國之間的戰爭,法國也在積極的支援美國獨立,進而削弱英國,但是英國作為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強國以及日不落帝國,我的尊嚴並不是法國所能夠侮辱的,英法之間的七年戰爭使法國的國內矛盾急劇加烈。 又經歷了支援美國獨立戰爭,使國內經濟近於崩潰。作為新興的資本主義並不能容忍這種事情發生,一方面自己出錢作戰,一方面自己沒有得到所應得的利益。如果是作為戰勝方還能夠被接受,但是隻要輸掉戰爭,那麼之前的矛盾就會被放大。這就直接導致了法國工業大革命。

  • 2 # 烽橋夜行

    革命前有尖銳的階級對立 資本主義發展與封建專制統治的矛盾加劇 法國財政危機的加劇

  • 3 # 歷史有知社

    法國之所以會爆發大革命,是由法國的政治制度決定的。而這場革命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具有影響力的一場革命。現今歐洲國家的國旗,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國旗有“+”字的,是受基督教影響;另一類為三色旗,即是受到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法國大革命,衝擊與摧毀了舊的社會等級觀念,而在歐洲中心的法國初步確立了共和體制,傳播了自由、民主等進步思想,為此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

      

    然而,法國大革命的本身卻又充滿了暴力、血腥、謊言與罪惡。過去,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與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一直被描繪為奢侈無度、不顧百姓死活。但實際上,路易十六為人寬厚、多次試圖改革。路易十六被處死之前還坦蕩地說道:“我清白地死去,我原諒我的敵人,但願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而法國前總統密特朗在紀念法國大革命200週年的慶典上亦真誠地表示:路易十六是個好人,把他處死是件悲劇,但也是不可避免的。

      

    至於瑪麗王后的揮霍無度,把整個法國的財政都刷爆,這本身就很不現實。法國的高額財政赤字,在路易十五時期就已經產生了。且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充滿了各式各樣的造謠與肆意抹黑。年僅15歲的法國公主瑪麗·特蕾西婭慘遭暴民和獄卒的毆打和輪姦,並被逼迫作偽證,指控自己的母親與弟弟(年僅8歲)的亂倫,以及被迫參觀其父母的死刑。公主事後痛恨自己的懦弱與膽怯,多次嘗試自殺,卻沒有成功。

      

    8歲的王子路易十七,先是被交給一位鞋匠撫養。後來,鞋匠被處死之後,王子被投入監獄,二年後去世,官方說法,是死於肺結核。但有一種較為殘忍的說法是,王子慘遭虐待與折磨,一日僅有一餐,而且還是以糞便與垃圾為主要成分。最終,王子被砍去四肢,折磨成殘廢,悲慘地死去。而監守人為掩蓋罪行而捏造了王子體弱多病並死於了肺結核。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著名的政治家羅蘭夫人被送上斷頭臺時,留下了一句為世人所熟知的名言: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這便是法國大革命期間,以自由為名而犯下的諸般惡行。那麼,西歐諸國之中,為何單單是法國爆發瞭如此跌宕、洶湧的大革命呢?其實,這跟法國的政治制度密切相關。西歐諸國在中世紀普遍實行封建制,君主的權力並不十分強大。而法國從路易十四(太陽王)時期,削弱了貴族的力量,而建立了絕對王權政治。路易十四有句名言:朕即國家!

    絕對王權政治,雖可以使一個國家在短時期內迅速強盛,但卻會使國內矛盾長期積壓。歐洲其他國家,君權受到各方勢力的制約,更容易走改革的道路以緩解社會矛盾。

      

    但極權政治的國家,很難透過改革以緩解社會矛盾,唯有透過革命以獲得。沙俄十月革命也是如此,沙俄受蒙古統治二三百年,受東方集權政治影響較深,君主權力過大。這也是為何日本可以透過明治維新而實行近代化(日本幕府時期,為封建制,政出各藩,各藩的軍隊效忠於藩主),而滿清就必須透過革命才可走向近代化的原因所在。

  • 4 # 我沒忘記home

    《舊制度與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維爾認為,1789年法國革命是迄今為止最偉大、最激盪人心的革命,是代表著法國“青春、熱情、自豪、慷慨、真誠的年代”。法國大革命是一場空前的社會政治革命,從那一刻開始,君主制度的倒塌成為必然,它深刻改變了法國甚至全世界。法國大革命也拉開了現代社會的帷幕,共和國的成長、自由民主思想的傳播、現代思想的發展以及各國之間大規模戰爭都成為革命的標誌。

    大革命之後,長期統治法國的君主制度與封建制度在極短的時間內土崩瓦解,封建貴族階層、宗教特權階層不斷受到中產階級、平民和農民的衝擊,傳統的貴族等級觀念、天主教會的統治制度被自由、平等、博愛等推翻。那麼大革命為什麼會發生在法國呢?大革命為什麼會發生在18世紀末呢?大革命為什麼會影響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呢?

    附圖,1789年7月14日,攻佔巴士底獄

    法國經濟的惡化

    1788年春,法國大部分地區遭遇嚴重的旱災,而當時的法國還沒有從3年前的乾旱中恢復。連續的乾旱導致牲畜被大量屠宰,進而造成以牲畜排洩物為主要肥料的法國農田因肥力不足而大量閒置。 同年夏天,法國許多地區遭遇冰雹襲擊,造成農田大量失收;同年冬天,法國又遭遇極寒天氣。持續不斷的自然災害造成法國糧食短缺,大規模饑荒和普遍的營養不蔓延至全國,而法國政府卻沒有足夠的賑濟能力。

    此外,法國在18世紀時先後參加了七年戰爭以及美國獨立戰爭,軍費支出極為龐大,同時法國王室揮霍無度,再加上財政收入的減少,最終導致國家財政於1788年宣告破產。當時極不公平的稅制使得貴族、教士等只需支付極少的稅金,擁有法國十分一土地的教會無需支付任何稅金,而財政能力最低的平民階級卻需要養活整個上層階級。18世紀中期以後,法國的通貨膨脹日益惡化,社會購買力不斷下降。當時的資料顯示,1788年時貧困家庭將其一半的收入花費在麵包上,1789年則達到80%。

    附圖,1792年8月10日,巴黎市民攻下王宮

    1776年5月,財政部長杜爾哥被迫下臺,出生於瑞士的雅克·內克爾繼任為財政總監。內克爾意識到法國在稅收問題上存在著嚴重的不公平:即佔有大量土地和財產的貴族、神職人員享有稅務豁免特權,而農民承擔著極重的壓力。內克爾建議採取一攬子措施來解決財政問題,包括大幅壓縮財政赤字,限制大貴族的稅務豁免特權等。此舉導致貴族、教士階層的聯合反對,路易十六將其解除職務,但後繼的查爾斯·亞歷山大·德·卡洛訥也無能為力。

    社會階層的矛盾激化

    不斷惡化的經濟使得農民對政府的不滿逐漸增加,但更加重要的是新興資本家、中產階級對其以務和權利失衡的不滿。在波旁王朝,法國平民是可以憑藉個人能力或者錢財來獲得貴族頭銜的。從1700年至1789年間,法國一共增加了近5萬個新貴族,但隨著國家財政陷入危機,封爵的價Grand SantaFe來越高。另一方面,沒落的貴族與新興貴族之間、中產階級與貴族之間的衝突日益嚴重。

    1788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迫召開權貴會議,貴族階級希望推行英國式的憲政改革,如任何加稅行為都必須經過三級會議的批准,國王不得任意逮捕或拘禁人民等,同時計劃在1789年5月召開停止數百年的三級會議。三級會議的召開意味著波旁王朝獨斷專行的君主專制已不再受法華人的歡迎,即便在部分貴族階層中也是如此。

    附圖,1789年三級會議

    啟蒙思想的傳播

    17世紀中期以來發生的啟蒙運動為歐洲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這在法國尤其明顯,人民不斷抨擊極端腐敗的政府和王室。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狄德羅等一大批具備進步思想的人物,以不同的途徑批評法國政府以及社會。他們認為每個人天生都應該有相同的權利,這些思想在資產階級的支援下快速傳播。同時,法國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出兵支援美國,美國的勝利影響了出征的法軍士兵,他們把美國的民主思想帶回法國,令法華人民萌生了以革命爭取自由的思想。

    法國在面臨嚴重的財政危機之時,路易十六隻能不斷向平民強加稅賦,而教士、貴族階層的奢華不減,此舉必然導致中產階級、農民的不滿。這種不滿與蓬勃發展的啟蒙思想所結合,再加上啟蒙運動的影響,終於導致法國大革命的發生。1789年6月20日,第三等級民眾發表網球場宣言;7月14日,巴黎市民攻佔巴士底監獄;8月26日,人權宣言頒佈;10月6日,凡爾賽婦女運動迫使法國王室從凡爾賽返回巴黎。1792年9月22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斷頭臺。

    法國曆史學家托克維爾說:

    “一個國家發生革命,並非總是因為人民的處境越來越壞。最經常的情況是:人民最初對暴虐的統治保持沉默,彷彿若無其事地忍受著這種統治的不合理之處;但是,當暴虐統治的壓力一旦減少的時候,他們就會猛力推翻這種統治。被革命摧毀的政權,幾乎總比它之前的政府制度有所改善。經驗證明,對於一個壞的政府來說,最危險的時刻,通常是它開始改革的時候到來的……人民起初耐心忍受一些邪惡,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而一旦他們認為有可能消除這些邪惡,邪惡就會變得是不可容忍的。”

    此為個人見解!!歡迎交流與討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格測量的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特點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