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870244082083

    影響態度轉變的因素有多個方面。 一、傳遞者方面的影響因素:傳遞者的威信、立場、意圖和說服力。 二、溝通訊息方面的影響因素:資訊差異、畏懼、資訊傾向性。 三、接受者方面的影響因素:原有的態度和信念, 如已經既成事實的態度就難以轉變;人格因素,如依賴性較強的接受者比較容易被說服、自尊性水平比較 高、自我評價較高的接受者的態度不易轉變。 四、情景因素:預警,預警有雙重作用,如果接 受者原有態度不夠堅定,對態度物件的捲入程度低,預警可以促使態度的轉變,反之,如果態度與接受者 的利益密切相關,預警反而會抵制態度的轉變;分心,分心也有雙重作用,只有當分心能干擾在沒有分心的情況下有效的反駁過程時,分心才能導致被說服。也就是說,當議題是我們熟悉的、而且我們已經對此 形成自己的看法時,比我們沒有形成一定的看法時,分心更容易導致被說服;重複,重複的頻率和說服的效果呈倒U型,中等程度的重複說服效果最好。 態度改變相關理論中最著名的是認知失調理論、認知平衡理論。 一、認知失調理論: 最早由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 1957)提出來的,是研究人的態度變化過程的社會心理學理論。他認為,每個人的心理空間中包含多種多樣的認知因素,比如觀念、信仰、價值觀、態度等許多方面。隨著當前社會活動的內容不同,各種認知因素之間會存在三種關係,即協調、失調和不相關。當認知因素產生失調狀態時,人們可以透過改變或者增加新的認知元素來調整這種狀態,達到認知協調。 二、認知平衡理論:20世紀40年代中期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海德提出的一種關於認知結構、過程和變化的理論。他把認知過程分解為認知要素,由此構成一個認知系統,當認知系統出現不平衡、不一致時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驅使認知主體設法恢復認知平衡量。海德雖然也是從認知角度探討態度變化,但他更重視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在態度轉變中的作用影響,即重視中間人或傳遞者對態度改變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朝聞遊子唱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