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882104192882

    1、一個人去旅行會是什麼心情?第一次一個人旅行,是2003年,出去玩了20天。之前這忐忑喲,這番準備喲,結果出去之後玩的盡興暢快,此後就經常一個人出去玩。最大感覺是自由。心情麼,不同目的地,不同經歷,觀感和體驗不太一樣。但總體來說,一旦找到適合自己的獨自旅行的節奏,就會有更多欲望、精力和時間,渴望走出去,去發現世界之美、之大、之不同,心態和眼界也的確會有變化。2、題主問:請問我一個人去旅行是否會加重心情負擔?還是說會更快樂?這個幾乎沒有百分百的答案。我的經驗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旅行節奏,開啟自己,全身心去體驗去感受,一定會分散你對某件事情極度掛念的心情和關注度。如果你以收穫新知識,結實新朋友,感受新世界為樂,那無疑你會更加快樂。3、舉兩個栗子

    近的,13年底,一個人,週五晚北京出發,兩天,坐夕發朝至的夜車去太原。看天龍山石窟,冬天的天龍山免門票,石窟幾無遊客,天氣不錯,山中小道寂靜,偶有鳥鳴。近距離看那些石窟造像石人石馬,有的已經殘缺不全,有的面露淺笑唇齒輕盈,他們經歷時間洗禮,從久遠光陰走來。我們有幸在浩蕩時空長河偶爾相遇,哪怕是打個照面,彼此靜靜陪伴一會,也是種幸運的體驗。看永樂壁畫大展。第二天去的山博,那個時期正有永樂壁畫展,看展的人很少,感受很棒。這個展覽某種程度也是導致我只身前往太原的原因之一,可以在山博長久停留,看一天也沒人管。事實證明,山博和壁畫展都值得慢慢看。PS.那次我帶的書是比爾.波特的《絲綢之路》,在路上也看完了。遠的,11年到12年元旦跨年旅行,一個人,去蘭州,拉卜楞寺、郎木寺、麥積山石窟,7天。拉卜楞寺冬天遊客少,藏民多。郎木寺元旦去不要門票,幾乎沒有遊客。麥積山門票半價,也幾乎沒遊客。途中有不期而遇的驚喜,郎木寺下大雪,景色寧靜壯美如天外;趕上一年一度的辯經大法會,格爾底寺熱鬧異常;認識了來自四川牧區的一家人,一起吃飯聊天拍照,他家小男孩現在偶爾會發彩信給我,都是草原上放牧的場景。也有好玩的經歷,麥積山火車站旁邊的麥積大酒店,左右隔壁的鄰居都不消停,撞牆到半夜,好在我太困,最後也睡過去了;在麥積山管理處借了件軍大衣,後來管理處大叔派人進景區滿世界找我,說我上去快一天,別是用假身份證抵押,最後穿著軍大衣跑了吧,呃(冬季的麥積山石窟幾乎沒有遊客,在那呆了一天看石窟,安靜寧靜,是種享受,也幾番被震撼);蘭州大眾巷好吃的太多,眼大胃小吃多了,半夜胃疼……可能我這個人比較大條,除非特別特別糟糕的回憶,否則一段時間過後,對於旅行和前往過的目的地,腦海裡都是好的回憶,壞的幾無殘留。一個人出去的經歷挺多,就舉這倆栗子吧,一個是週末短途,一個是小長假。4、總結一下我單身旅行時的心態前些天在路上時,有人在微博留言問我,你總這樣一個人出去,不會害怕嗎?我說最開始怕還是怕的,但掌握幾個原則吧:保持低調,和以待人,敏捷判斷,不貪便宜,亦不害人。旅行以來,遇到的好人比壞人多的多。5、我個人對獨自旅行的一些建議帶本自己喜歡的書。詩集、遊記、小說什麼的都行。可以讓路上的時間不被浪費;乘坐交通工具遇到不識趣上趕著聊天的人,可以看書躲避;在路上會發現,很多在家時看過的書,在路上看又有不同感覺。帶上一個小筆記本(紙的),遇到好玩的事和感受,記下來。有人說這會不會很矯情,但我的經驗是,哪怕只是一點點,或者只是一小段一小段碎片式的文字記錄,日後翻起來,都有助於旅途中的畫面生動重現。但如果不記下來,很多美好的感受和體驗就會轉瞬即逝。以為不會忘記的,兩天後恐怕就都再難想起了。如果帶著筆記本,儘可能每天導照片。把圖片資料夾按照“日期+目的地”的方式命名。回家後也要儘快把圖片匯入硬碟。把旅途回憶變成觸手可及、清晰可見的東西。獨自旅行的經歷之於我,就是每每有不快樂時,就翻翻照片,看看行路日記,回憶一下那些快樂閃亮的日子,它們提醒我世界之大,人之渺小;也提醒我路雖久長,但腳就在我自己身上。“只要你想前往一個地方,任何時候都是最好的季節。”我現在已不躊躇於是否需要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才能去某個特定的地方。感覺只要那地方此時此刻有吸引我的東西,我又有能力前往,就會去。人生頗多意外,而旅行的好玩之處又在於,它比任何提前寫好的攻略和計劃都精彩、都意外、都溫暖、都措手不及……盡情去感受才好啊。真的是太喜歡出去“野”,獨自“野”的經歷又很多,所以一時剎不住車,絮叨半篇,還望輕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踏板摩托車打不著火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