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航天飛船,從實質上說就是載人的衛星。和衛星相比,它的外形較簡單,有球形、圓錐形等,但重量較大;衛星的外形則多種多樣和不規則,重量比飛船輕許多。 載人航天飛船既是人造衛星,它就有和衛星相同的系統,除結構、能源、姿態控制、溫度控制外,還有遙控、遙測、通訊、信標跟蹤等無線電系統,以保證與地面的通訊聯絡、控制指令的傳遞、遙測資訊的傳輸、資料引數的傳送等。 載人航天飛船的特點是有人,因此就有與衛星不同的系統,包括應急營救、返回、生命保障等系統。具有交會、對接和機動飛行能力的載人航天飛船,一般還設有交會雷達、計算機和變軌發動機等裝置。 例如,單就需要返回地面的載人航天飛船來說,其結構比一般不返回地球的衛星複雜得多,首先要對付氣動加熱造成的燒蝕,還要對微流星和宇宙射線進行防護等等。所謂氣動加熱,就是載人航天飛船開始返回時,由於離地高、速度大而具有相當大的動能和勢能,在它進入大氣層後,在空氣阻力的作用下急劇減速,飛船能量的絕大部分都轉化為熱能,如果這些熱量全部傳導給飛船,完全可把飛船化為灰燼,這就是氣動加熱問題。載人飛船的結構設計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合理選擇飛船返回艙的氣動外形,可使它在再入過程中所產生熱量的80%左右擴散到四周的大氣裡;剩下20%左右的熱量,則必須採取可靠的防熱措施加以解決。 又如,載人飛船上的生命保障系統是另一個十分重要的技術問題,它不僅複雜,而且必須絕對可靠。船艙要氣密,艙內的溫度和大氣壓力要適合人的生命需要,控制要求極高。在載人飛船中要造成一個與地球相似的微小氣候,首先要模擬大氣的混合比例,用灌裝氣體或電解供氧辦法使航天員的座艙中氮佔80%,氧佔20%,保障每個航天員每天所需的576~930克氧;而對他們每人每天撥出的約1000克二氧化碳,則採取用分子篩吸附的方法,控制其濃度不大於1%。調節飛船座艙溫度溼度,也十分重要,座艙的熱源,有13來自人體,通常每人每天大約產生75千卡~150千卡;來自太陽輻射和各種電子儀器的熱量也各佔13。座艙除對殼體採取隔熱措施外,還採用專門的熱交換器把多餘的熱量吸收和輻射出去,使相對溫度維持在18攝氏度~25攝氏度。人體每天的呼吸和出汗,排出水分約1?5升,在座艙內形成水蒸氣,故要採取冷凝和化學吸收的辦法,使溼度控制在60%~70%。由於座艙狹小和密封,而人體代謝物達400多種,易造成艙室汙染;在失重狀態下,氣體對流消失,熱平衡難於維持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在飛船上很好解決。 載人航天飛船在航天飛行中,可研究各種特殊因素對人體的影響和相應的防護措施,以及人在航天環境中長期生存所必需的條件和裝置等問題。 在飛船急劇升空時,人體重量會相應增加而產生超重;飛船返回地球時,必須制動,速度急劇降低,也會產生反方向的超重;飛船進入繞地軌道後,它就在某種程度上擺脫地球引力的作用,這時人體就失去重量,進入失重狀態。超重和失重對人體各個器官都會產生生理影響。因此,載人航天飛船進入軌道飛行並安全返回地面時,可以研究人在空間飛行過程中的反應和能力,研究航天員如何才能經得住起飛、軌道飛行以及再入大氣層重力變化的影響。在科學上應用載人航天飛船,可以進行生物、醫學、天文、物理研究和天體觀測;可以進行各種空間科學試驗以及進行地球自然資源勘測等等。 目前,世界上發展載人航天飛船、並完全掌握這種載人空間技術的國家,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此外,歐洲和日本正在積極準備發展載人航天飛船。估計不久的未來,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會漸漸地多起來。 40多年來,已經實現的載人航天計劃有:前蘇聯先後發展的“東方”號、“上升”號、“聯盟”號以及“禮炮”號、“和平”號等載人空間計劃;美國先後發展的“水星”、“雙子星座”、“阿波羅”、“天空實驗室”和太空梭等載人空間計劃;中國的“神舟”系列載人飛船航天計劃。
載人航天飛船,從實質上說就是載人的衛星。和衛星相比,它的外形較簡單,有球形、圓錐形等,但重量較大;衛星的外形則多種多樣和不規則,重量比飛船輕許多。 載人航天飛船既是人造衛星,它就有和衛星相同的系統,除結構、能源、姿態控制、溫度控制外,還有遙控、遙測、通訊、信標跟蹤等無線電系統,以保證與地面的通訊聯絡、控制指令的傳遞、遙測資訊的傳輸、資料引數的傳送等。 載人航天飛船的特點是有人,因此就有與衛星不同的系統,包括應急營救、返回、生命保障等系統。具有交會、對接和機動飛行能力的載人航天飛船,一般還設有交會雷達、計算機和變軌發動機等裝置。 例如,單就需要返回地面的載人航天飛船來說,其結構比一般不返回地球的衛星複雜得多,首先要對付氣動加熱造成的燒蝕,還要對微流星和宇宙射線進行防護等等。所謂氣動加熱,就是載人航天飛船開始返回時,由於離地高、速度大而具有相當大的動能和勢能,在它進入大氣層後,在空氣阻力的作用下急劇減速,飛船能量的絕大部分都轉化為熱能,如果這些熱量全部傳導給飛船,完全可把飛船化為灰燼,這就是氣動加熱問題。載人飛船的結構設計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合理選擇飛船返回艙的氣動外形,可使它在再入過程中所產生熱量的80%左右擴散到四周的大氣裡;剩下20%左右的熱量,則必須採取可靠的防熱措施加以解決。 又如,載人飛船上的生命保障系統是另一個十分重要的技術問題,它不僅複雜,而且必須絕對可靠。船艙要氣密,艙內的溫度和大氣壓力要適合人的生命需要,控制要求極高。在載人飛船中要造成一個與地球相似的微小氣候,首先要模擬大氣的混合比例,用灌裝氣體或電解供氧辦法使航天員的座艙中氮佔80%,氧佔20%,保障每個航天員每天所需的576~930克氧;而對他們每人每天撥出的約1000克二氧化碳,則採取用分子篩吸附的方法,控制其濃度不大於1%。調節飛船座艙溫度溼度,也十分重要,座艙的熱源,有13來自人體,通常每人每天大約產生75千卡~150千卡;來自太陽輻射和各種電子儀器的熱量也各佔13。座艙除對殼體採取隔熱措施外,還採用專門的熱交換器把多餘的熱量吸收和輻射出去,使相對溫度維持在18攝氏度~25攝氏度。人體每天的呼吸和出汗,排出水分約1?5升,在座艙內形成水蒸氣,故要採取冷凝和化學吸收的辦法,使溼度控制在60%~70%。由於座艙狹小和密封,而人體代謝物達400多種,易造成艙室汙染;在失重狀態下,氣體對流消失,熱平衡難於維持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在飛船上很好解決。 載人航天飛船在航天飛行中,可研究各種特殊因素對人體的影響和相應的防護措施,以及人在航天環境中長期生存所必需的條件和裝置等問題。 在飛船急劇升空時,人體重量會相應增加而產生超重;飛船返回地球時,必須制動,速度急劇降低,也會產生反方向的超重;飛船進入繞地軌道後,它就在某種程度上擺脫地球引力的作用,這時人體就失去重量,進入失重狀態。超重和失重對人體各個器官都會產生生理影響。因此,載人航天飛船進入軌道飛行並安全返回地面時,可以研究人在空間飛行過程中的反應和能力,研究航天員如何才能經得住起飛、軌道飛行以及再入大氣層重力變化的影響。在科學上應用載人航天飛船,可以進行生物、醫學、天文、物理研究和天體觀測;可以進行各種空間科學試驗以及進行地球自然資源勘測等等。 目前,世界上發展載人航天飛船、並完全掌握這種載人空間技術的國家,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此外,歐洲和日本正在積極準備發展載人航天飛船。估計不久的未來,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會漸漸地多起來。 40多年來,已經實現的載人航天計劃有:前蘇聯先後發展的“東方”號、“上升”號、“聯盟”號以及“禮炮”號、“和平”號等載人空間計劃;美國先後發展的“水星”、“雙子星座”、“阿波羅”、“天空實驗室”和太空梭等載人空間計劃;中國的“神舟”系列載人飛船航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