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香油姑娘
-
2 # 啄屍孤鴉先生
雖說國家放開二胎後,人口並沒有像預料的那樣蹭蹭往上長,但個別地區,個別人群還是得到了解放。老家農村只有一孩的特別少,多是二胎,三胎,有的媽媽也是不辭辛苦,多多益善,崇尚多子多孫。
媽媽是偉大的,並沒有因為辛苦而拒絕二胎,即使一肩承擔,也義無反顧。因為什麼呢?
•源於個人的孤獨經歷。很多育齡婦女是獨生女,人生的經歷告訴她:多少友情不如親情,多少表姐表弟不如一個親姐親弟。有血緣關係的親人維持的更長久。自己孤孤單單來,孤孤單單承受一切,甚是痛苦,無依無靠的感覺,再好的巢穴,在完美的成功,也無法共享分享,就是缺少那麼一個人。
為了不讓自己孩子遭受孤獨之痛,遂果斷生之!
•源於環境傳統的壓力。尤其是在農村,周圍的街坊鄰居、親戚朋友都一窩蜂的生,好像生是天經地義、約定俗成,不生反而是另類、是不可理喻。父母催,親戚朋友催,一個農家婦女即使不想生,也難逃茶餘飯後輿論的天羅地網咖!
•源於觀念的不同。在不生與生之間左右徘徊,但終歸勸生的多,加之養兒防老、子孫是福等觀念,還是讓很多女人選擇再一次面臨挑戰,她們篤信,生下來就能養,車到山前必有路,生了就不後悔!
總之,祝福這些偉大的媽媽吧!
-
3 # 歡樂成長錄
作為一個二胎媽媽,我想說沒有幾個媽媽生孩子是因為有人帶才決定生的,雖然有人幫忙帶的確是一件錦上添花帶事情,但孩子的成長卻是不能假手於人。
看到你這個問題,我就想到當生第一胎的時候,剖腹產在病床上,痛苦到要死,給一個姐姐打電話,我曾說道:以後打死我都不生了,太疼了。姐姐對我說:過段時間孩子越長越可愛,你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那個時候還沒放開二胎呢。結果這麼幾年過去了,我很積極的生了二胎,又是剖腹產。
雖然我媽有幫助我帶孩子,但是我也曾對我媽說過,就算您不能幫我帶,我想生幾個孩子還是會生的,孩子絕不會因為沒人帶就送人。
我生孩子的決定主要跟以下原因有關:
1.夫妻兩本人也很喜歡孩子,孩子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樂趣,當然也有很多負擔,比如這時候我家老二就把我的頭髮快玩成一個鳥窩了。
2.給老大有一個伴,現在兄弟姐妹少,等我們去世後,孩子連個親人都沒有。太孤單了。
3.多個孩子也保險些,比如失獨老人帶悲哀。
4.多個孩子多分希望。我是這樣想的,以後過年的時候兩兄弟輪流陪我過年就行,不要求同時回來,但如果是獨子,那媳婦也是獨子怎麼辦?
雖然養二胎的壓力很大,無論是精神還是經濟,但借用我老公的一句話:雖然現在不是很有錢,就怕有一天成為首富後生不出來了多悲哀啊。所以咱們就果敢的生了。
-
4 # 大辰小勳
是的,直中我心❤!
我就是那個家裡沒人幫忙,也沒有足夠money,而且已經快40了又生二胎的人!
怎麼說呢,不是不知道帶孩子的辛苦,也不是不懂養娃的高成本。之前政策不允許,心裡沒什麼念想,覺得這輩子就一個娃也就這麼過了。後來政策一放開,身邊的親戚朋友都人丁興旺,一家和和美美的,也不錯。
16年放開的二胎,17年才下定決心要二胎,直到19年才瓜熟蒂落。其實倆娃的日子也沒想象中那麼累,之前吃魚吃肉的還是吃魚吃肉,或許老二還小,老大也還在義務教育階段,養育壓力還沒到頂峰時刻,所以我才站著說話不腰疼吧。
我是樂天派,對事情都是積極的。既然有了倆娃,就苦點累點,怎麼也得把他們撫育成人。穿的用的玩的將就一下啦,長大以後還得靠他們自己,能幫多少幫多少。有什麼困難就解決什麼困難。一切往前看,不去顧慮那麼多。
-
5 # 隨便飄
我來說說我自己吧!我的情況跟提問描述的一樣,沒人帶,沒錢,還堅持生了二胎,現在大的5歲,小的3歲。為什麼生呢?剛結婚時我媽天天說不論男女生倆就行了,以後兩個孩子有伴不孤單,一個牛娃是放,兩個牛娃也是放,趁年輕,身體好恢復,也有精力帶孩子。可以說多少也受我媽的影響了,然後自己心態也挺好,累就累點,沒錢就少花點,大的一歲我就懷二胎了,然後也是重複著各種辛苦,怎樣的辛苦就不說了,整六年全職在家,沒穿過一百塊以上的衣服鞋子,不用化妝品護膚品,生活質量一般,累並快樂著,現在已經過去了,就覺得沒什麼了。孩兒都上幼兒園了,我也為了孩子在當保育員,雖然我什麼都沒有,可我依然很開心。
-
6 # 蛇蠍美人小洋蔥
說的很對喲,不只是完全忘記了帶孩子的辛苦,反而樂在其中呢。
首先吧,人的機能來說就不是隻生一個的物種,人雖然不能像龍一樣生九子,不過兩三個應該輕輕鬆鬆吧。
其次呢,人的心理來說,都希望多子多福,那不是得多生幾個。
還有社會責任感,現在社會養老問題這麼嚴峻,不能都指望別人生年輕人繳稅養你的老呀,有社會責任感的人的確需要自己行動,多生幾個。
「舉例來說,假設全國有10%的家庭生三胎或三胎以上(按平均四胎計算),60%的家庭生二胎,20%的家庭生一胎,10%的家庭沒有孩子,這樣總和生育率為:
10%×4 + 60%×2 + 20%×1 + 10%×0 = 1.8
上述假設其實是相當保守的,根據華人口協會發布的資料,近年來中國育齡夫婦的不孕不育率達到12%~15%,如果再加上自願不生孩子的丁克家庭,那麼沒有孩子的家庭不止10%。
由於生育率要達到更替水平,平均每個婦女至少要生2.1個孩子,因此,不要說三胎及以上佔比僅5%左右,即使佔比達到10%,由於有大量婦女只生一胎甚至不婚不育,生育率仍然低於更替水平。
《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提出,到2020年,中國總和生育率要提升到1.8。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要實現這一預期目標,生三胎、四胎的人合計至少要佔10%。可見,現在生三胎、四胎的人還是太少了。
從長期來看,一個國家的人口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生育率必須達到更替水平。而如果一個國家的生育率達到更替水平,應該有多少家庭生三胎呢?下面舉例分析:
假設全國有10%的家庭生四胎,30%的家庭生三胎,30%的家庭生二胎,20%的家庭生一胎,10%的家庭沒有孩子,總和生育率為:
10%×4 +30%×3+ 30%×2 + 20%×1 + 10%×0 = 2.1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個國家有40%的家庭生三胎和四胎,並且生二胎、三胎、四胎的家庭合計佔70%,生育率也只是剛好達到更替水平。這是因為,需要有大量家庭生育三胎、四胎才能彌補丁克家庭和獨生子女家庭所造成的虧缺。
由於幾十年的生育限制政策和計生宣傳,許多人已經把獨生子女家庭視為正常,而把多子女家庭視為不正常。近幾年,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許多人也把二胎家庭視為正常,而把三胎家庭視為不正常。但從上面幾段的分析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人口如果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二胎和三胎家庭必須是社會的主流家庭。」
我也認為二胎三胎才是正常呀。
我家兩個都是我和我老公兩個人帶大的,只有月子老人家幫了幾天忙,陪伴孩子成長讓我感覺又重新活了一次,重新認識自己了一次。如果只生一個的話,我真的就像我老公所說,會逼著孩子考好成績上好學校找好工作,有了二寶,心態反而放鬆了,覺得孩子自由成長更重要,親近自然,熱愛生活高於其他,我覺得這是生二胎最大的收穫吧。
更年輕的父母們真的可以考慮生三個,養孩子並不辛苦,只要你不按照世俗的標準養孩子,而是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孩子真正的需求來照顧他們,沒那麼大壓力的。生與不生,生幾個都是個人可以覺定的,自己覺得怎麼好就怎麼來吧。
有孩子的就好好愛孩子們,不管是一個、兩個、三個,愛,如他所是,非如我所願。讓他們自由成長,父母一起成長。
不打算生孩子的,好好愛自己,一樣精彩。
-
7 # 心理諮詢師天藍姐
我當初也是家裡沒有人幫忙,非常難,不知道怎麼熬過來的。但是孩子四五年級的時候,真的有點忘了當初的難處。看著孩子特別懂事可愛聰明,覺得我們這麼好的基因怎麼就只生一個孩子呢?
還有,養大一個,覺得過去真的懂的太少了,要是重新再來一次,肯定能少走很多彎路,會教育的更好,有一種“我已經有經驗了卻只能用一次”的遺憾。
看看別人家倆孩子一起玩也很可愛,還是多少有點動心的。
跟孩子說,孩子說:不行!你要是懷孕了我就讓你流產,唉喲,不過孩子說的話不重要。後來試探著跟老公說這個,老公正式說:你想要就要,但是我沒有時間幫你。頓時死心了。第一個孩子他就沒時間管,現在又說這種話,沒必要了,何必呢?
現在歲數大了,孩子也長大了,看別人有兄弟姐妹還是有點羨慕。想想遺憾不?有點,可是如果回到當初,老公說那句話的時候,結果一點也不會改變。
如果老公沒這麼說呢?如果孩子特別喜歡小弟弟小妹妹呢?可能也就倆孩子了吧。
人生不能重來,也沒有假設,怎麼樣都是一輩子,遺憾就遺憾吧。
-
8 # 小小莎翁
我懷疑是身體好,然後經濟條件也允許,所以想要兒女雙全。一個孩子不一定成器,兩個呢多一些可能。以後老了病床前孩子不用這麼累,有人替換。等自己死了,孩子遇到事情有個商量的人。
回覆列表
本人是兩個的孩子的寶媽,之前的心酸的,操心的,難過的就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現在孩子都上幼兒園了,一切都好了,就像那句風雨後就是彩虹。我說下我堅持要二胎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