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想前沿

    第一點:處於城市中央,建築物過多無法進行有效支援,戰鬥機的支援受到很多限制,飛快了不行,飛慢了不行,飛高了不行,飛低了不行,因為建築物太多,要想精確的投放一枚炸彈或者一輪掃射肯定沒有直升機來的方便精確。

    第二點:當時美軍執行的是抓捕任務,共抓獲24名艾迪德組織人物,這麼多的人需要一支車隊才能返回基地,此時最好的空中掩護就是武裝直升機,當時美軍部署了AH6攻擊直升機,這個要比戰鬥機好用的多,因為直升機可以低空低速有效的為車隊掃除障礙,而戰鬥機無法精確做到這一點。

    第三點:艾迪德反擊過程中號召了大量民眾加入戰鬥,這使得美軍完全處於被動局面,美軍人數本來就少,還要分兵建立防禦陣地保護傷員,此時此刻,支援的速度是越快越好,直升機就是不二的選擇,因為運輸直升機能輸送物資和作戰部隊返回時候還能攜帶傷員,這點是戰鬥機無法做到的。

    第四點:起初美軍也是簡單的認為不過只是一次平常的抓捕任務,沒有想到遭遇到如此大傷亡,辛虧當時索馬利亞美軍基地裡駐紮的都是“遊騎兵”“海豹六隊”“三角洲”這樣精英部隊,尤其遊騎兵部隊,直升機是此單位標準配置,遊騎兵部隊非常熟悉直升機的使用與作戰,此時當然使用直升機了,使用戰鬥機還涉及到兩個單位協調問題,自己單位就有直升機何必再浪費時間去呼叫戰鬥機的支援。

    第五點:美軍在進行任務規劃時候掉以輕心,認為艾迪德手下都是烏合之眾,哪裡是遊騎兵海豹六隊的對手,但是美軍萬萬沒有想到會與整個城市的人對抗,城市建築物當中有很多平民,戰鬥機攜帶都是大當量彈藥,一枚炸彈下去半個街區沒了,死亡平民可能高達上百人,這個代價是美軍承受不起的,所以一開始美軍也沒有考慮到使用戰鬥機支援作戰。

    以上五點差不多就是你問題的答案了。

  • 2 # 科沁雜談

    戰鬥機參戰沒有實際意義,事實上也並不是美國一個國家計程車兵在行動,還有聯合國維和部隊中的巴基斯坦士兵、馬來西亞士兵。讓人意外的是,這一次的行動在國際法上來講,美國還是代表正義的一方。雖然有種幸災樂禍,但還是要為美國正名,只是後來慢慢含有一些政治利益了。

    此次行動在1993年10月3日到4日間展開,索馬利亞出動多達6000人的民兵武裝。整城對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部隊展開戰鬥,美軍直升機上的火力事實上已經足夠了,只是摩加迪沙搞的是全城巷戰,美軍要想沒有任何傷亡還有點困難。

    這就是為什麼不採用戰鬥機直接參戰的原因。只是美軍情報方面做的不夠,付出18人的代價死亡,傷73人,被俘1人。巴基斯坦死一人,傷2人,馬來西亞死亡一人,傷7人的代價,完成了逮捕任務。索馬利亞死亡高達1000人,事後,索馬利亞吹得上了天,戰勝了美國。事實上是美華人不幹了,任由索馬利亞人自生自滅,只是此次戰役美軍代價有點大。

    此後,摩加迪沙成了巷戰的教材,怎樣利用空地一體化打贏巷戰成了美國必修課。利用武裝直升機和其它直升機,完全可以完成摩加迪沙此類任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愛就不愛下一句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