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經病1214966
-
2 # 皇家橡樹1972
不是說現在“欺負”俄羅斯,也不能用“欺負”二字,蘇聯時代,歐洲是怕俄羅斯的!就是害怕蘇聯龐大的軍事力量“閃擊歐洲”,雖然“冷戰時期”北約與華約軍事力量相當,但是由於歐洲是“背水一戰”、沒啥戰略縱深,從地理位置上處於劣勢…所以,他們時刻擔心華約突襲!蘇聯解體解體以後,由於國家實力斷崖式衰落,西方認為如果不讓俄羅斯“東山再起”,只能趁著這個機會對俄羅斯實行:困俄、弱俄、貧俄、仇俄戰略!就是在各方面都要壓迫俄羅斯的生存空間,將俄羅斯的地緣勢力範圍從東歐一直攆進俄羅斯的過境線以內、並且對俄進行分裂戰(車臣戰爭),襲擾戰(喬治亞戰爭),破壞戰(敘利亞戰爭)只有這樣才能讓俄羅斯沒精力進行國內建設、對俄實施經濟制裁,擾亂國際石油市場,使俄羅斯賺取外匯的能力下降、對俄實施“輿論戰”、“外交戰”在國際醜化俄羅斯及其領導人,讓國際社會將“怒火”撒到俄羅斯身上,達到孤立俄羅斯的目的(雙面間諜中毒案就是輿論戰和外交戰),總之 對俄實施“新冷戰”政策是西方長期的戰略目標,就是打算在今後20年,徹底的將俄羅斯關進籠子裡,永遠也別染指歐洲!其實,西方對俄羅斯這種態度早在200年前就有了,俄羅斯贏得了對拿破崙的勝利以後,開始第一次崛起,伴隨崛起的就是對外擴張,而當時俄羅斯想要尋找溫暖地帶,急切的往南推進!這就與當時的“日不落帝國”在殖民地爭奪上相碰撞,英國作為當時的“海洋霸權”怎麼會容忍俄羅斯這樣“陸上霸權”為所欲為?所以,從那時起英國就開始圍堵俄羅斯了,並且在歐洲大陸上拉攏法德,甚至土耳其一起對抗俄羅斯…一百五十多年過去了,這種對俄“敵視”行為一直沒有改變,只是在一戰和二戰期間應為德國,英俄關係才有所緩和。但是,一旦德國垮臺以後,英俄對抗馬上又會浮現,只不過換成了“大號的英國”美國與蘇聯/俄羅斯對抗!
世界當前的國際政治本質上來說,仍然是叢林法則!世界上的資源、市場就那麼大一塊,全世界200多個國家,有資格分配這點資源的國家少之又少!你多吃一點,別人必然要少吃一點!所以,在“國家利己主義”原則上就是要將“有資格參與分配”的某一國家打倒!這樣自己才能多吃一口!目前西方對俄羅斯的態度就是這個原則的體現!
-
3 # 美好來臨時
害怕。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歐美國家繁花似錦,早已沒有了二戰時候為自由而戰的勇氣和實力。別看各種高科技武器晃花了眼,非核戰爭還得看人,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動搖了歐美的心裡防線,北約逐步蠶食華約的步伐忽然停止,讓歐美想到了冷戰,由冷戰想到了二戰,害怕戰爭,所以變得神經質。君不見,伊朗放了兩枚導彈,以色列緊張得告到了聯合國,不是武器裝備不行,是人不敢打。
沒有了士氣的部隊,土豪沙特在葉門的表演很說明問題了。
-
4 # 一號風手
其實美國歐洲並不是欺負俄羅斯,而是恐懼俄羅斯,美歐國家需要不斷的找藉口限制俄羅斯實力的發展,如果讓俄羅斯的實力恢復到蘇聯時代,那麼是俄羅斯又將成為美毆國家的噩夢。
你們想想蘇聯時代給美毆國家帶來的壓力就知道,蘇聯的強大迫使美歐國家花費巨大的資金來防備蘇聯,好不容易等到蘇聯瓦解,還要透過各種方式欺騙烏克蘭銷燬各種高階的武器,防止俄羅斯得到。美毆國家也是用心良苦。
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蘇聯的力量並不完整,實力大減,對美歐的威脅性下降,才有了後來俄羅斯和歐洲的一系列經濟合作。
但是俄羅斯利用能源出口,換取了大量的資金之後,實力一路飆升,一度有恢復蘇聯時代實力的勢頭,這讓美毆國家感到不安。
所以他們必須要打斷俄羅斯實力繼續增長的勢頭,大家合作的好好的不能無緣無故的中斷合作,這樣會讓他們的信譽受損的,而且對國內也不好交代,西方可以有名的“契約社會”。
由此找茬就成為最佳的藉口,不管大事小事,只要能成為限制俄羅斯實力繼續增加的事情都是“好事”,間諜中毒案其實並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卻被美毆國家搞成這麼大的一件事,目的就是打壓俄羅斯。
打壓俄羅斯是美毆國家限制俄羅斯實力增長的需要。
-
5 # 胡來不歸兮
英國政府是民選政府,選民能讓他們上臺執政,自然也可以用選票把他們趕下臺。被殺的俄羅斯間諜已經加入英國國籍,是英國公民,保護本國公民是所有政府的責任,特蕾莎政府如果對最大嫌疑人俄羅斯態度軟弱,可能會引發國內民眾不滿,導致支援率下降,反之,不但能得到國內民眾的支援,還能借此緩和和因脫歐而疏遠的歐盟國家的關係,並且得到美國的支援,一箭多雕的好事,為什麼不做呢?
-
6 # 一抹孤帆
到一個主權國家任意行刺本國公民而且使用化學武器可不是一點屁事,如果是民間仇殺就是一般的刑事案件,如果是國家行為那就是戰爭。英華人已經認定了這起事件就是俄羅斯對英國的戰爭行為,既然兩國已經開戰驅除外交人員就順理成章了。
-
7 # 添力
這個問題提的好,為什麼西方陣營總是和俄羅斯過不去?俄羅斯到底招誰惹誰了?這裡有幾個核心問題:
1國家利益問題。如果雙方沒有較大的利益衝突,兩邊就不會爭鬥。美國代表了西方的價值觀和利益取向,是一種基於領導世界的侵略思維。美國要繼續領導世界,就要消除任何敢阻擋他的對手,西方陣營內部相對比較團結,唯美國馬首是瞻,美國放心,讓美國不放心的就是俄羅斯,中國等少數幾個大國。俄羅斯被譽為戰鬥民族,性格太張揚,容易撞到槍口上,所以歐美磨擦就比較多。美國不怕挑事,不怕事多,所以但凡有機會有條件,美國就要調教一下俄羅斯。
2誰當老大問題。這是美俄爭奪的核心問題。美國領導世界一百多年,是唯一的超級大國,過去現在和將來,美國仍然想繼續擔當這一角色。而俄羅斯過去有過輝煌,也曾是世界帶頭大哥,在世界上也是曾經跺跺腳讓別人顫抖的角色。今天的俄羅斯甘願成為別人的配角嗎?更何況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這就是本錢,所以讓俄羅斯學習烏克蘭自廢武功,俄羅斯做不到。烏克蘭戰爭,敘利亞戰爭,都是圍繞世界領導權爭奪過程中的政治軍事鬥爭的體現。
3威脅潛力問題。美國掰著手指把世界上的國家分析了一遍,發現只有俄羅斯是美國的勁敵,俄羅斯雖陷經濟困境,但發展潛力巨大,尤其軍事上對美國威脅最大讓美國難以安心理得的在世界上指手劃腳,所以美國必欲除之而後快。
這就是俄美歐鬥法的根源。
-
8 # 吃飯不刷碗1
這事其實也算是有人故意搗蛋。當今世界的主旋律依然還是經濟發展,但英國退出歐盟,對於英國來說就利弊各半了。對於很多國際形勢也有一定影響。
很多歐洲國家是比較依賴俄國的資源供應的,尤其是天然氣,可以算是一種剛性需求了。因此,自英國脫歐以後,歐盟的實際主導權就變成了德法兩國,但法國深陷各種難民問題及恐襲麻煩,所以歐盟目前的實際領導者是德國。
德國還是比較傾向與俄國關係緩和的,並對此做出過努力,這就與英國的利益有衝突了,畢竟英國是緊隨美國利益的小弟,這種有如“父子”般的關係是非常牢固的。而俄國呢?幾乎處處與美國唱反調。
剛好出了這次的間諜風波。英國可是個玩政治的高手,一向信奉“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因此稍加引導,就可以起到斷絕一些歐洲國家與俄羅斯拉近關係的契機,還能滿足那些主張制裁俄國的歐洲國家的好感與共同利益。
總之,這類事就是相互扯皮的事,對於普京來說估計都習慣了。打口水仗的事都是可以隨時進行迴旋的,因此,還得繼續看後續的發展,只要軍事上不做出什麼危險動作,不會有太大影響,畢竟相互之間還有利益關係存在。
一點瞎猜,還請擔待!
-
9 # 南方人怕冷
我的觀點,俄羅斯這個國家真的很失敗。用一個鐵血總統固然能讓經濟騰飛,可是太鐵血等同話叫不服軟,那就只能吃大虧了。在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鬧僵的時候,普京只會硬懟,稍微處理不當,普京的性格註定不會處理很恰當。然後關係更僵。普京想到的是用策略去應對,一次兩次還能成功,多搞幾次人家西方人又不是傻子,西方國家就往死裡搞俄羅斯。天天找俄羅斯的不痛快。俄羅斯卻從未想過輪換一個溫和領導人,溫和領導人上臺,最起碼西方人會冷眼旁觀一陣子吧。不會去懟俄羅斯吧。還可能收到西方國家的歡迎。能和西方打好關係。只要換一個領導人,局勢一下子就會冷下來的。我斷言,俄羅斯若這樣下去,日子只會越來越難,普京不想走,想要成就千秋霸業的結局就是俄羅斯早晚完蛋。
-
10 # 噴火的貓
歐美在這些年,幾乎在利用一切手段消耗俄羅斯,完全看不到一點緩和關係的跡象。
烏克蘭、包括中東等,凡是能消耗俄羅斯的都用上了。
可見歐美等國是真要把俄羅斯往死裡整,美國幹事前就三樣,長期制載,顏色革命和出兵。
目前,是俄羅斯最虛弱的時候,美國不可能讓俄羅斯緩過來,俄羅斯現除了軍事還強外,其它都很弱。
普京連任時雙面特工的事,被歐美刻意放大,現在,歐美大規模驅逐外交官的事,估計,是要出大招了。
俄羅斯現在是被動接招,普京連任後,可能會有大動作,否則,俄羅斯沒有出路.。
回覆列表
因為他們要向外界展示步調一致,不允許其他國家破壞他們的價值觀念,俄羅斯在歐洲是個異類,其實俄羅斯並不一定是錯的,世界上本來就是實踐出真知